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照孤山 > 第9章 第 9 章

月照孤山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惊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00:41:35 来源:文学城

兵部尚书的位置由尚书令史徐如是补上,下朝时众臣皆是围着徐尚书赞赏他年轻有为,但徐如是出了名地清廉公正,客套得很,对于任何人明里暗里的结交都权当不知。

谢清晏经过人群包围着的徐如是时,毫不在意瞥了一眼。清廉正直,不结交朋党?却在三年内升任兵部尚书,恐怕他背后的人权力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上次的事,康安帝表面还是装作关心殷璟,让他这回凭心意,想学政便学政,实在不想也可以待在寝殿里休息。

皇帝拿殷璟当棋子,那他若没有用,早晚有一天会被皇帝亲自丢弃。康安帝这看似是双向的选择,给了殷璟最大的宽容,实际上,要想安安稳稳在宫里待下去,只能顺着皇帝,选最想让他选的路。

于是殷璟跪在地上说:“儿臣真心想学些东西,却被那些事所耽误,父皇仁德,肃清兵部不良风气,因此儿臣仍想在兵部,以示朝政清明,儿臣也不想丢了皇家脸面。”

其实殷璟只是觉得兵部信息重要,且徐如是在那里,也方便他了解徐如是的为人,能从中找出他的破绽和弱点再好不过。

徐如是平民出身,很少有人关注他以前的求学之路,自然也少有人知晓,他与太子太傅曾朔是同乡。

殷璟说的冠冕堂皇,一心求知,又猛夸康安帝一通,兵部对他那般过分,他还愿意去,就说明那儿不再有问题,否则传出去后朝廷的名声就别要了,兵部也不会再被百姓信任。每句话都戳在康安帝心上,听得他十分高兴,大手一挥赏了殷璟不少银子。

徐如是升任尚书,尚书令史的位子便空出来,殷璟自然而然补上。徐如是与刘建远远不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以尚书身份回到兵部院里的第一天,便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几个从前刘建的狗腿——每日喝酒玩乐样样不少,一件正事不干。

召开衙会,要所有人好好看看前车之鉴,各司其职,不许动歪心思,徐如是冷脸皱眉,相当严肃地从上到下整顿一番。

殷璟看得出,他这是在立威。

他与徐如是都是冷淡不爱说话的性子,但处理文书时配合默契,效率极高,再也没有从前书案堆积如山的情况。

除了审批文书,兵部尚书还需要亲自检查某些重大事务,比如兵器。

军器监是大衍专为军队打制武器的地方,每过半年各州军备将需要更换的数量上报朝廷审批,再由军器监制造。

武库司负责供应刀枪火器,负责清军、武学等事务,军器监的兵器打造完送到这里,由兵部尚书清点检查合格后,便会运往各处边防。

兵部武库司主事来汇报上月军器监制造兵器的情况,

是一个名叫杜绍的长相老实的壮年人,进来后很有眼色地先对殷璟行了礼,并把账册递给殷璟,而后再向徐如是禀报上月冀州军器情况,请他去查看。

殷璟只看了一眼就觉得不对,运往冀州的士兵甲胄比刀剑少了很多,照理来说,盔甲是比刀剑武器磨损更多的,因此上报时,甲胄向来会多于武器。

徐如是像是猜到殷璟的疑惑似的,呷了口茶后,站起来整理衣衫,邀殷璟也一同去检查兵器。

武库司的兵器分门别类,刀剑有没有多出账册的那个数一目了然。又趁徐如是与其他几人吩咐事务,殷璟在角落的箱子里随手拿出一把,内心疑虑更深。

这把刀实在太轻,并没有一把刀该有的厚重感。

兵刃是假的!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殷璟几乎要惊出一身冷汗,此事非同小可,背后的人竟想以边防将士的命来以权谋私,

“殿下?怎么样?若没有问题便盖了尚书令,叫底下的人送到冀州去。”徐如是含笑的声音适时在背后响起。

殷璟拿着刀的手微不可见地凝滞一瞬,又恢复正常,把东西放好,再转过身来时,已经冷静下来,神色如常地点头:“无事,回去我就批了。”

这事往大了说就是作乱谋反,军器监和兵部可能已经被安插了不少的人,现如今敌在暗,他不能打草惊蛇。

回去的路上,殷璟装作一副好问的模样,试探着发出疑问:“徐大人,我看册子上记录的甲胄数量比军器少,这是为何?”

徐如是笑笑解释:“冀州有定远侯镇守,治兵有方,受伤少,加上最近边境敌犯来袭不多,自然盔甲磨损也少,这么一对比,便显得兵刃数量多,但其实是正常的。”

“原来是这样。”殷璟恍然大悟,心里还是怀疑,只是面上不显,但他忙着思考应对之策,没注意到一旁徐如是那幽深的目光。

定远侯再有谋略,也免不了将士受伤,甲胄即便少于兵器,也不该比兵器少了足足一万套,何况他刚刚特地观察,兵刃并没有明显的多,这份条目太过不同寻常。

还有那些外表看不出,但只要一上战场,就毫无还手之力的木刀。

……

“咳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控制不住的咳嗽声猛然响起,引得徐如是担忧的眼神望过来,殷璟咳得撕心裂肺,皮肤因为咳嗽有些发红。

“四殿下,你没事吧?需要叫太医过来看一眼吗?”

“…不用劳烦太医,老毛病了,散衙后我去药堂抓些药来喝便好,那里我常去,郎中熟悉我的病症。”殷璟咳过一阵,平缓气息后慢慢地说。

“既然身体抱恙,殿下今日就早点回去休息。”

正和殷璟的意,他告别徐如是,往外边走边轻咳,直到彻底走出勤务院大门,放在嘴边的手才放下,呼吸平稳,面色苍白但还算正常,丝毫不见刚刚咳得要晕倒的模样。

而徐如是始终坐在主位上,盯着越来越远的消瘦的背影,他眯了眯眼,拿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又召来外面的小太监。

“殿下看上去不太舒服,你悄悄在后头跟着,若有不对,立即替他叫太医,但若是一切正常,你按原路回来,懂吗?”

“奴才明白。”

殷璟是装的,借着看病,去了仁医堂。

疑虑越来越重,殷璟径自到屋里,飞快写下一张纸条,又从怀里掏出一枚状若流云的玉佩,沾了印泥盖在落款处。

“交给雍州的定远侯世子谢清晏,此事你亲自去,辛苦了。”顿了顿,“就是上次来仁医堂的言清公子,你认得的。”

“好,不会耽误,保证送到。”乔天川心里凉凉的,言清就是世子,那他那天都对人家说了些什么啊…但也顾不上这些,他很少见殷璟这么火急火燎的。

“悄悄去送,掩人耳目,别让人发现。”乔天川出门前听到身后殷璟补道。

殷璟故意把消息匿名传给谢清晏,他是怀着试探的心思的,这是他们谢家镇守冀州的大事,不论谢清晏信不信,都一定会去查。最后究竟是假军械案上报朝廷,亦或是平静无波,就看谢清晏想怎么做了。

谢清晏是否与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是一伙的,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他能丢出一颗石子探探对方的虚实。

那若是谢清晏当真同流合污呢?殷璟不敢想冀州该有多大的动乱。那他就在下一次不可预料的战争到来之前,尽快找到军械案的证据。

希望一切不会太糟糕,殷璟看向窗外,一朵黑云缓慢盖住太阳,正如殷璟此刻忧愁万分的心情。

雍州的旱情并不算太严重,是皇子做出功绩的好机会,殷淮被康安帝厌烦,殷璟刚回宫,一向稳重的殷决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但唯一不同的是,殷决在接旨时请求让谢清晏陪同。

这件事殷璟是知道的,但在这个档口叫谢清晏去,总有些不对劲,陛下特意找借口把谢清晏弄回都城,怎么殷决还请旨让谢清晏到雍州,真不怕被陛下怀疑吗?

赈灾需要官员同行,方便随时商议安排诸多事宜,殷决理由无懈可击,康安帝再不愿,也还是同意了。

消息传到侯府,谢清晏正懒洋洋地半靠在榻上看书,听到传令,轻嗤:“殷决自己要去争功劳,非要叫本世子去干什么。”

肯定有猫腻,但殷决向来不露马脚,谢清晏离京之前在殷决殿里安排暗线,自己带了不少暗卫,随他去雍州。

殷决这么着急,甚至明知陛下不愿意,也要光明正大请旨让他去,肯定是不会害他,那就只剩下调虎离山了,但是为什么要调走他,有什么谋划不能让他发现。

在雍州半月以来,殷决毫无破绽,一心扑到赈灾上,对他也很客气。直到玄白交给他一封未署名的信,谢清晏了然。

【兵部账目所示,运至冀州甲胄少于刀剑,且其中部分刀剑为假,存疑】

那是一张极窄小的短笺,几句话就密密麻麻挤满纸,字迹却很清秀,不凌乱,左下角还有一枚从未见过的图案。

提到兵部,谢清晏莫名想起殷璟。

这字落笔走势柔和,他隐约觉得此事不同寻常,但信笺来路不明,不可轻信。

图案不难查,织影在衍朝不是秘密,所属店铺里的隐秘处都会印有这样的图案,据说是影首身份的代表,但影首从来没有露过面,极为神秘。

从来都是别人求织影办事,哪里有主动把消息送上门来的。

谢清晏神色更沉,问道:“这信是怎么送来的。”

玄白:“没有人露面,是一只鸽子,看品种,像是都城那边才养的。”

一问一答之间,谢清晏了然。怪不得殷决将他调离,如果他留在都城,必然很快就会发现兵器有问题。

“世子,军营里传来消息,前两日看到几个乔装打扮的人进营,还去见了侯爷,看上去像是习武的朝来国人,您说会不会…”

剩下的话玄白不敢多说,但谢清晏明白,冷哼一声:“是真是假一试便知。等兵器到了冀州,派人去看看这批兵器,如果真的像这封匿名信所说,那就给朝来人传个假消息,叫他们提前打上一仗。”

既然殷决要调虎离山,送信的人又有心帮他,那他就来个将计就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