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越世之梦 > 第16章 第 16 章

越世之梦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桫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3:03:29 来源:文学城

话说这些日子,三不五时地与杀手对着,颜如芝这黑带六段被锻炼得还不错。这古人的功夫,似乎也一般。

沈震四下查看,但见得四下人群无数,可那黑衣之人却是不见踪影。此时,那衣铺老板拿着金簪道:“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买件衣服,还送一只金簪。”沈震却是一把将那簪子拿了过来,仔细地瞧了瞧。这是只素金簪,并无不同之处。但仔细瞧着,却似乎有些压纹在上面。

“哎,这位大人!”那老板见得有人将他手中的东西拿走,直接就喊道。赶到的谷风却是拿起令牌道:“大理寺办案!”那老板一听是官,立时作揖起来。

“这东西,是何处得的?”沈震不由得问道。

“回大人的话,刚才一阵风吹过,然后草民的衣服就少了一套,这个金簪就在旁边放着。”那卖衣衫的老板一听是大理寺,立时老实交待。自古民不与官斗,他还得做小本生意呢。

“是件什么样的衣衫?”沈震双眼精光闪烁地说道。

“回大人的话,就是普通的一件麻布衣衫,不值什么钱。”

“这根簪子本官拿走了,谷风!”沈震一听,谷风立时从怀里拿出一块碎银子。

“大人,用不了这么多!”但沈震却已然走远。

颜如芝一路小跑,折了好几个街道,才回了沈府。待得回屋,立即上前闻了闻屋内的茶水。还好,这次没毒。她不由得大口地喝了起来。

“奶奶的,真能追!”颜如芝不由得低叫道,使劲地喘着气,累死她了,跑了大半个长安城。

“大人,可是有什么发现?”谷风瞧着一回到大理寺,就一直拿着金簪在看的沈震道。沈震却是瞧着那金簪,道:“这簪子瞧着很是普通,但却有压纹,你明日去金铺查查,哪家订的!”

“是,大人!”谷风立时接道。沈震却是想着今日那个黑衣人,还挺能跑的。

昨天晚上太累了,是以,颜如芝这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待得醒来,颜如芝闻着兰花的清香,迈着脚步,出了院门。但见门前站了一排人,为首的橙云却是双手捧着托盘,身后的丫头,不是端盆的,就是拿靴子之类的。一见颜如芝出来,立时道:“夫人!”橙云率先说话,并上前一步。

“你们这是做什么?”平时也没这么大的阵仗啊。

“夫人,吕总管说,大人回长安城了。但现下因公事,还住在大理寺。吕总管说大人刚从外地回来,大理寺怕是没有换洗的衣衫,望夫人一会儿拿几件,给大人送去。”但瞧着橙云丫头身前那高高一摞的男性衣衫,颜如芝不由得道:“行,我知道了。你们且先将东西,都放进屋内吧。”

待得人都离开了,颜如芝摘下幕帷,大口吃着小米粥、鸡蛋,还有肉类,这是她让厨房今日特意准备的。身上的毒虽已解,但还是伤了些元气。且昨天晚上跑太多路,她得好好补一补。颜如芝狠狠吃了两大碗,这才感觉自己又恢复了过来。

不由得打开房门,“啊”的一声大叫。实在是太好了!待得定神,不由得又叫一声,“啊!你怎么在这里?”颜如芝瞧着院中的人,吓了一跳。

今日的韩皋,一身冰蓝色窄袖衣衫,头戴云纹绸帽,额前缀着一块翡翠,正出神地瞧着她。韩皋听着颜如芝的话,不由得道:“沈兄没回来过?”

“不知道,不过吕总管说他人在大理寺。”她睡了一整晚,外加一上午,却是不知他回没回来过。

“这沈兄可真是的,家有美娇娘,还在大理寺,真是不解风情。”想他那天在红椒馆瞧见沈震,吓得这几天都不敢来沈府。让人打探着,却一直没声音。心道可别被沈兄知道他媳妇去了娼馆,把媳妇给灭了。这才偷偷地跑来看看,结果却没瞧见沈震。

“他,真的不在府上?”韩皋明显的不相信,不由得往颜如芝的身后瞧了瞧,颜如芝大方地让开门,道:“不信你进来看!”颜如芝边说边让开了门,韩皋眼神向里一晃,到真是没人,但嘴上却道:“那算了,我如何信不过嫂嫂!”

此时,橙云却是端着一壶茶走入院内,颜如芝走到凉亭内坐下,对着橙云道:“你且放下吧!”

“夫人,吕总管问,您准备何时去往大理寺?”

“一会儿的吧,现下天这么热,待得凉快些的!”

“是,夫人!”橙云对着颜如芝、韩皋福了福,便退下了。

韩皋却是左右瞧了瞧,笑着坐在颜如芝的对面道:“有了女主人,到底是不一样了。以前,这里可没什么东西,光秃秃的。现下,瞧着那樱花树,怕是有百年了吧。”颜如芝却是拿起茶碗自斟了一杯,再倒到一旁的郁金香叶子上,一切正常,看来无毒。便又自斟了两份,给了韩皋一杯。

“你倒挺小心的!”瞧着颜如芝这一系列的动作,韩皋不由得笑着道,不过那茶,却是不喝。

“小心使得万年船嘛,对了,几日不见你,你去哪了?”听着此话,韩皋却是如蔫了的皮球,苦着一张脸道:“我家老头给我谋了个监察御史的差事。”

“挺好啊,适合你!”监察御史,正八品官员。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等。官不大,但上可谏陛下,弹劾百官,下可为民请声。韩皋一个富家公子,正好没事出去历练一下。而且他出身官家,也不怕得罪人,他爹官大嘛。颜如芝最近没事就找些当朝的书看,了解不少事。

“让我花天酒地倒是可以,让我做官,可真是棒杀啊!”韩皋不由得仰天大叫道。

“你是不知道,没几个人能像你家沈阎王那样做到杀伐决断。那些个官,别看不大,但后台都硬着呢。今日,便有一桩大事压了下来。新来的御史是个硬骨头,让我们每人出一份奏章,我现下都不知要怎么办。”瞧着韩皋那个苦瓜脸,颜如芝给自己又倒了杯茶,感受着一旁樱花树晃动的微风,闻着空气中兰花的清香,笑着道:“你不会去找你爹吗,再不还有你几个兄弟呢?”

“那你是不知道,这次的事情,陛下都感觉特别的棘手。朝堂上分了两派,谁也不让,陛下都没办法。”韩皋不由得继续道:“都水使者江时在去上任的途中,被县丞许永思所杀。都水使者可是正五品官,朝堂重臣。被人杀了,可是大事。后官府查明,原来江时以前在河南担任县令的时候,冤杀许永思的父母。许永思筹划数年,为父母守孝,将江时杀了。”

“果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过这种事,是大理寺与刑部的事,与你有什么干系?”颜如芝不由得道。

“谁说不是呢。许永思杀完了人,直接就去官府认罪。按理说,这种杀人的事情,当事者供认不讳,证据确凿,也没什么可议的,按着律法处置便可。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许永思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宝历的进士出身,我父亲的门生,极得我父亲的关爱。但他不爱官场,中进士后却是回到家乡,将一个战乱且穷困之处任县令,数年经营下已是富饶之处,百姓对其是赞不绝口。年年的官员考绩,那可都是上等。原来我爹还想着今年为他谋个京官,结果就出了这事。”韩皋边说,话语中不免有着惋惜。这年头,真正为百姓好的官,不多。想着,拿起橙云砌的茶,一饮而尽。

听着此话,颜如芝却是明白韩皋上司的难处了。许永思不是普通人,一县的父母官,且为民谋福,深受百姓爱戴,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他冤有头债有主,杀了江时,为父报仇。可是他终是犯了法,杀人就要依法处置。

“关键是,这个许永思所在的县,联合周边县城,上了万民书,直指许永思为父母报仇并无错处。且那江时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依附于元思,做下不少坏事。我爹还有颜尚书,力保许永思,元思一派却是力主他死。陛下左右为难,让御史台出办法。”韩皋两条眉毛都快打到一起去了,颜如芝瞧着他的样子,再瞧了瞧吕总管那来回往来的样子,估计是想让她快些去大理寺。可是她不想去啊,但瞧着韩皋,不由得道:“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但你也得帮我一个忙!”

“嫂子,你有什么主意?”韩皋眼睛不由得一亮。

“自安史之乱后,陛下接下大统,虽各地已安,但战后人心惶惶。此时,若然杀了许永思,那百姓不服,失民心。若不杀,于国法不容,不易定民心!”颜如芝立时道。

“正是如此,所以元相一派就力主要杀了许永思,而我家老头却要联合一些大学士,一起上奏,要力保许永思。”韩皋不由得道,此事若是处理得不当,朝庭必然动荡。

“庙堂不安,受伤的终是百姓。”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颜如芝不由得道,韩皋听到这里,眼睛一暗。

“你的意思是,孔子都说杀父之仇得报,许永思没错了?”要是这么说,那元相他们定会搬出国法。

颜如芝放下茶杯,正色道:“你可写一份议书,大意就是不杀,于国法不容。杀,于信义孝道相悖。以国法处之,建个好墓地,表其徽烈。”

“你的意思是,杀了他,然后再给他修个好坟,并扬其忠义!”一听此话,韩皋眼睛立时亮了起来。

“战乱刚平,各地还不安稳。一国之君,谋求天下太平,当以法而治。若都是这般徇私,却是不可。但为父报仇,却是天经地义,百姓民心所向。嫂嫂这个计策好,一下全解决了。”颜如芝却是瞧着这大热的天,听着树上知了的叫声,估摸着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天,也没那么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