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月上虺歌 > 第15章 (三)虞山惊变往昔事

月上虺歌 第15章 (三)虞山惊变往昔事

作者:绳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31 17:36:34 来源:文学城

待得一众长老离去,东斋忧心忡忡在院中坐了许久,那神色转而有些悲凉起来。白钺忐忑不安地守着,生怕老先生思虑过重,损了心神。

良久,天色也渐渐暗了,东斋才低声喃了一句:“傻孩子……天道,你是挣不脱的啊。”

说罢,他起身拍了拍白钺的手,让她回去休息,自己则唉声叹气地回屋去了。

白钺心中也千愁万绪,整夜辗转难眠,天还未亮,她干脆起了床,透过窗户看着石非卿那黑沉沉的屋子出神。

青玉崖上的许多事情,这师徒俩都不愿与她说清,她原也懒得问。可如今事情越发古怪,她心中要是再没个数,到时候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光凭她一张会哄人的嘴,怕也是于事无补。

既这样定下主意,天亮给东斋奉茶问安后,白钺便寻了个借口出来,径直往焉留峰去。

凌风长老的住处她是知道的。虽然他总领全山事务,一般人难得一见,不过她既是东斋的徒弟,又是伊蓍真人的侄孙女,值守弟子倒也不敢怠慢,便引了她进去。

凌风见是她来,自然客气地邀她在偏厅坐了,可他着实事务繁忙,只说让她稍待片刻。

白钺当然还是晓得轻重的,喝着茶慢慢等着,不想这一“稍待”就是大半日。凌风这院中人来人往的,时不时还能听到他在那正厅中发飙的声音。

丹元宗也有一位专管全宗事务的南星长老,是伊蓍真人的弟子。

通常仙门大宗的掌门都是出类拔萃的修仙奇才,往往对这些凡俗杂务也不甚关心。只是一门一派,少则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每日吃穿用度,人员调度,各峰恩怨,门派交际,乱七八糟一大堆事,总得有人去管。

尤其像丹元宗这种香火旺盛,靠着垄断丹药资源坐地生财的门派,每日还有大量的账目要算。

是以,往往会有一些在修仙上才能欠佳的高位长老,出面总领这些杂务。

因着时常忙进忙出,白钺倒是总见着这位南星师叔。说来他还是纪岚君的师弟,可因修为进境慢,又每日过度操劳,观着倒是显老。

听闻凌风长老也是多年卡在分神境,原是想闭关往合体境突一突。可青屿山的事务哪里离得了他?掌门凌玄真人又闭关多年,这事便只能长年搁置下了。

天近黄昏之时,凌风长老才一脸倦容地来到偏厅,见到白钺,又挂出一抹春风拂面的微笑来:“白师侄久等了,我实在抽不开身,还请不要见怪,哈哈哈。”

白钺连忙见了个礼:“不敢不敢,师叔整日案牍劳神的,也是辛苦。我反正闲着,等一会儿也没关系。”

凌风长老闻言便也不客气了,径直在主座上坐下,捧起茶来猛喝几口。想来他这一天下来,也是口干舌燥的。

白钺见状,便问:“师叔怎么也不多收几个徒弟分分忧?”

凌风无奈笑着摇摇头:“我倒是收了几个,都不成气候,什么事都还得我亲自过问才放心,唉……那些个天资聪颖的,我也不好耽搁人家。话说,白师侄今日到我这里来,可是想问虞山派的事情?”

白钺知凌风事忙,也不绕弯子:“是了。师兄现在不知身在何处,我又怕问了师父徒惹他老人家忧心,思来想去,还是想着该到您这里问一问。不然青玉崖若真出了什么事,我也不知怎么应对才好。”

提到此事,凌风的笑容收敛些许,思忖片刻,方才神情肃然道:“此事详情我现在也不得而知,昨日才得的消息,遣了弟子前去仔细查探,现下还没有回来。只是听说虞山派……唉,虞山派私藏谪仙之血,炼了一个有助修行的法宝,走的却不是正途,需要祭人生魂。当日他们许是聚了全派之人,正在祭祀那法宝,助他家掌门突破境界,不想惹了天怒,降下三道天雷,把他满门皆灭了。”

白钺惊诧失色:“谪仙之血?师兄是在场吗?”

凌风长老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那是许久之前的事了,石师侄应是不在场的。说起来,当年也是我等做事不够周全,才让他们私藏了些。这么多年我派竟也没注意他们炼了这邪物。他家多行不义便罢了,只是可怜那么多无辜被献祭的冤魂。”

白钺听他这么一说,隐隐有些猜测,又怕问得唐突。可想到次事关系到石非卿和东斋,必得问清楚才好,便直言问:“是师兄幼年的事吗?师叔可否和我详说?”

凌风面色为难,白钺便又道:“青玉崖上就只我师徒三人,现在又出了这等怪事,我若毫不知情,等师兄回来了,再出点什么岔子,我怕也帮不上忙。他怒起来本就不好劝,还请师叔与我详说吧。”

凌风思忖良久,才叹了口气:“也罢,确实该告知于你。”

于是,凌风这才娓娓道来。

当年石非卿降生之时,天降瑞相,祥云聚顶,鸾凤飞舞,三日不散,但凡修仙之士,都知此子来历非凡。青屿山既来要了人,虞山派也知自己小门小派,强留无用。

他父母虽还有些不舍,却也明白这孩子今生只是托生她一个肚子罢了,终是要回天上去的。便只说毕竟有十月怀胎之苦,心中牵挂,想谴一个信得过的嬷嬷跟去照顾,等孩子大了,便是缘分了尽。

东斋那时精神也越发不济,可自得晏昭明死后,他既不愿从青玉崖搬出来,也不让别人长住。他本又糊涂,道理也是讲不清的,掌门只好请浮玉峰的长老们多多看顾。

不想掌门试探着抱了石非卿去给东斋看,东斋居然没有赶人,甚至默许嬷嬷带着石非卿住在了青玉崖。

那嬷嬷年轻时也还是有些修为的,虽然资质平平,却也懂得仙门之道,性子又和顺心细,是极妥帖的一个人。除了照顾石非卿,连带着把东斋也照顾得很好,是以后来浮玉峰便渐渐对青玉崖少了关注,只是隔些日子芷清亲自去送一趟丹药,替东斋把把脉。

本来一切都风平浪静,石非卿到底是谪仙降世,也不需要糊里糊涂的东斋教些什么,修为就涨得飞快,还没五岁就筑了基。掌门见东斋继晏昭明之后,也终于肯再收个徒弟,待得他长大些,也能妥帖地侍奉东斋终老,便闭了关。

不想他这一闭关,就出了大事。

那日芷清去青玉崖送药,只觉得过于安静,刚一落入院中,便闻到一股血腥味。石非卿的房间大开着门,那孩子倒在地上,心口被剜了一刀,鲜血将白衣染红了一大片。

好在他谪仙之体,又好歹有个筑基修为,芷清来得及时,立刻给他止了血,性命倒还是堪堪保住了。

芷清又去寻了东斋,老先生正如往常一样稀里糊涂地昏睡着,倒也无碍。只是那嬷嬷却不见了。

芷清立刻带了石非卿回浮玉峰救治,又谴人告知凌风长老。凌风长老自是即刻带人去了虞山派。果真是那嬷嬷,受虞山掌门的指使,趁着石非卿年幼,又万分信任她,便哄他剜了心头血还报父母恩。

青屿山自是把那瓶血给搜了出来。可细论起来,虞山派确实对石非卿有生身之恩,那嬷嬷也只是哄得他自己剜了血,人又还救回来了,也并没有没伤到东斋丝毫。都是仙门同道,不便开杀戒,如今血既已寻回,凌风长老便只是施以威压,警告他们再不得与石非卿有任何瓜葛。他那父母,倒是自始至终都没露面,也不知在其间扮演了什么角色。

可谁也没想到,当年那孩子也傻,竟足足剜了两瓶,虞山派最终私藏了一瓶,才酿成今日之祸。

再说青屿山这边,石非卿性命虽然保住了,可许是失了太多心头血,损了根本,竟然一直昏睡不醒。

凌风无法,只得谴人去青玉崖上仔细照顾东斋。东斋却主动提出要住到浮玉峰上,凌风自然是巴不得的,就寻了一处清净的院子,让师徒俩同住。

石非卿足足睡了三年才醒,师徒俩又回了青玉崖,只是再不让外人去住。待得石非卿再大些,连东斋的丹药也是他自己出来取,旁人就更难靠近青玉崖了。

又过了五六年,石非卿还了芷清长老一个存放法宝银针的针奁。那针奁是青桐木造的,隐隐透着庄严仙气。那是石非卿在青玉崖附近寻了一棵青桐,连着五六年,日日刺了两滴指尖血浇灌的。

你要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大概只会说,欠了就要还干净,省得麻烦。

白钺听完这个中原委,终于明白东斋为何嘱咐她千万不要同石非卿提幼年旧事。就他这动不动就抽疯的神仙脾气,谁知道他一生气又要干些什么事来。

白钺辞谢了凌风长老,顺道去藏宝库取了东斋的丹。其实那丹就是丹元宗送来的,多数时候就是纪岚君炼的。青屿山不擅丹道,凌玄真人为了续住东斋的命,长年同丹元宗订了这丹。

想来,石非卿这辈子就只认东斋,而她一来青玉崖,他竟没把她当外人,虽嘴上毒舌,却掏心掏肺地对她好,甚至还放血帮她引气入体,许是在还纪岚君的恩情吧。

不然,受了他谪仙之血的,一是他父母,二是救他命的芷清,她白钺可真是何德何能有这般大的福气。

待得从藏宝库出来,天色已然黑尽。现下东斋虽然身体好了些,日常生活没什么问题,可刚出了这样一件事,白钺恐他会忧虑过度,便捏了御风符,正欲赶紧回去。

这时,阿虺那边却传来一丝奇异的感觉,她不由得朝天边看去,远远见到一缕剑芒。焉留峰本就人来人往,这个时辰有人御剑也不稀奇。剑芒飞得有些慢,摇晃不定的,想来是个刚学会御剑的后辈吧。

她又多看了那剑芒几眼,实在太远,看也看不清楚,便不再留意,御起符来往青玉崖赶去。

不想那剑芒竟然折转了方向,看样子竟是追着自己来的。

白钺心中疑惑,干脆就近停在一处岩石上等那人。待得那剑芒摇摇晃晃的近了,白钺这才看清楚,这人竟是石非卿!他连御个剑都御成这样,若不是受了伤,便是心神大乱!

白钺赶紧又捏了一张御风符迎过去,待得靠近,见他身上并无血迹,只是神情恍惚,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石非卿见了她,心神却更为激荡,开口想喊她,却怎么也喊不出声,神色惶然,人都好像要从剑上掉下去似的。白钺见状,赶紧拉住他的胳膊,落在一座亭子旁。

这亭子在焉留峰一处主路旁,正好有三五个弟子路过,发现竟是青玉崖那位生人勿近的谪仙,既好奇又害怕地往这边望过来。

白钺无法,石非卿这副模样,可不敢让他再御剑,只得故作骄横地瞪了那些人几眼。她白姑奶奶的名头倒也有些用处,这一瞪之下,那些人便假装没看见,低头快步走过去了。

石非卿却着实反常,白钺拉着他落到地上,便放开了手,不想他却好似站都站不稳,立刻抓住白钺的胳膊,整个人失魂落魄的,气息也紊乱得紧。

眼见着又有两三个人路过,白钺又不能一直把人瞪走,只好把他引到亭子靠悬崖的一侧。

他整个人魂不附体,倒也还听话,白钺拉他到哪里,他就去哪里,只是还抓着她不放手。

白钺让他坐下,站到他面前,挡住路人窥视他的目光,想想还是不放心,又把阿虺放出来,让它张牙舞爪地盘在靠路一侧的柱子上,叫路人识相的就赶紧走开。

阿虺现在倒是长大了许多,蛇身手腕般粗细,足有六七尺长。白九婴本来就凶,盘在那柱子上,龇牙咧嘴地吐着寒气,又借着谪仙和丹元宗姑奶奶的威势,倒也还唬得住人。

见阿虺管用,白钺这才回过头来看石非卿。他一直低着头,她也瞧不见他神情,可是他依然魂不守舍地紧紧抓着她,力气大得她胳膊生疼,想来定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白钺当然心疼万分,可是好歹这人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不管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就她这甜嘴蜜舌的通天本领,大不了多哄几回就好了。

想到这里,她便心安下来,用另一手去轻轻抚他的头顶。他的发冠束得都有些散了,原本顺直的头发也被风吹得乱糟糟的,真不知是遇见了什么事情。

许是这方法对石非卿是真管用,渐渐的,他虽还抓着白钺,那力道却轻了些。

“那雷……就落在我面前……”他突然梦呓一般低语一声。

白钺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他在说虞山派的事?难道他是在场的?

“我原是打算回来……我就是正好从那附近经过……突然……突然想去看看他们……”石非卿失魂落魄地念着,白钺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继续轻抚着他的头。

“结果,我看到他们在祭祀一个邪物……那东西……我认得那东西……那是带了我的血的……然后我就很生气……我当时气极了,然后那雷就落下来……”

“整整三道……”

“整整三道……整个虞山派……兴许……兴许还有我父母……我不认识他们……可他们应该就在……就在我面前,全都化成了灰……”

白钺听得心惊胆颤。当时在他面前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惨状啊!

石非卿忽然抬起头来,惶然问:“我知道我生气时天气会不好,难道……难道是我生了气,才……”

“怎么会?”白钺慌忙打断他,“那是天雷,你有多大面子,生个气还能引来天雷?你生那么多回气,青玉崖连棵树都没霹到过。那是他们自己不好,作了太多的恶,这才引的天雷,不关你的事!”

白钺本就心疼,现在又着急,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见她落泪,石非卿又有些困惑起来:“对啊,从前你家里出了事,你哭得那样伤心……我却好像……好像一滴眼泪都掉不出来。”

白钺见他这样,直恼自己为何哭起来,倒招得他乱想一通,赶紧强自忍下眼泪,可一时又说不出话,只是摇头。

石非卿神色恍惚地思索着,慢慢垂下眼去:“也是,他们的恩……我早还了……我还清了,我同他们,是没有瓜葛的……”

他嘴里这样说着,那神情却更悲切了,抬头望着白钺,又不似在看她。白钺被那眼神看得心如刀割,眼泪又止不住地往下掉。

见白钺又哭了,他却放开抓住她的手,缓缓按住自己的胸口,凄凉一笑:“你看,我们天上下来的,果真没长凡心。你们于我,只是一场幻梦,我于你们,也只是一片浮云,何须……放在心上?”

听得这话,白钺却再也忍不住了,伸手将他抱住,呜咽道:“什么浮云!什么幻梦!你还有师父,还有……我啊!谁不把你放在心上了?”

石非卿被这么突然抱住,却也没什么反应,在她怀中像个木偶似的一动不动。良久,他才声音喑哑地喃喃道:“对啊……我只剩师父,和你了。”

夜里的山风低声嘶鸣着,肆意地穿透这临崖的亭子,吹得白钺后背发冷。可是后背越冷,她就越感觉自己抱着的这个人是暖的,暖得又好似随时要被风吹凉了一般。

白钺心中又痛又忧,忍不住将他抱得更紧,生怕一松手,怀中这温暖而真实的人,便化作一道仙云,随风散去茫茫天涯,飘入渺渺云端,一世缘尽,如幻梦醒,死生再不得见。

又不知过了多久,石非卿轻轻唤了她一声:“小钺。”

白钺听他语气,应是心绪平复了些,终是放下心来,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慌忙放开。

这时,她又猛然想起来,虽然有阿虺守在亭子外,可这条路上到底是有人经过的,亭子又四下通透,根本挡不住个视线,连忙回头去看。

好在此时四下无人,但谁知道刚才那么长一段时间,有没有人经过?回头可得好好问一下阿虺。

可她又转念一想,问了又有何用?别人看到了便是看到了,她还能让阿虺把人家吃了不成?

再说,本来大晚上的,他俩在亭子里也不打眼,可阿虺那么一条通体雪白的白九婴缠在那柱子上耀武扬威,怕只要是个路过的人都要往这边瞧一瞧。

自己方才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心乱如麻间,她脸颊就突的绯红。

石非卿原本有些恍惚,并未作他想,可见白钺这般慌乱,自己也忽然尴尬起来,耳朵悄然红了,别过头去:“回吧。”

“好——等下。”白钺本来慌里慌张地应好,却见到石非卿头发散乱,觉得着实不妥。

反正,若是有人瞧见了,也已瞧见了,还能怎样?

这样一想,她便心下一横,命令道:“坐好,你头发乱了,我替你重新束好。这样子回去,师父看了怕是揪心得很。”

她说得有理,石非卿倒也听话,应了一声好,然后略微侧坐过身,好让白钺来束发。

白钺虽是野马一样的性子,到底还是女儿家,梳子总是随身带了的。男子的发式本就简单,这黑灯瞎火的,本也不用梳得太仔细,她三下五除二替石非卿重新束好发,师兄妹二人这才往青玉崖去了。

待得他们回到小院,东斋却站在廊下等着,想来是担心白钺出去了一整天没有回来。

东斋见石非卿也回来了,欣喜万分,拄着拐杖就往外头迎。

石非卿却噗通一声在院中跪下,对着东斋重重磕了三个头,满面愧悔:“师父,我错了,我不该说那些混话!”

东斋赶紧去扶了他起来,拉着他热泪盈眶:“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为师知你心中怨气难消,并没有生你的气。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白钺在一旁看着这师徒俩又好到一块儿去了,想着自己是真有本事。

这人均渡劫的牛哄哄的师门又怎样?离了她聪明伶俐福星高照白小钺,还不是转不了。

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