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68章 吉象

月明 第68章 吉象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9 02:27:51 来源:文学城

离开公主府后,唐颂回到太极宫当差,待恭王用晚膳时她来到皇城,这个时间也是皇城官员散值的时间。

得知事情原委后,常子依笑着说:“多谢唐司长提携,趁这次走外差的机会,我也能上宣州走访一下江西一带的人文胜迹了。”

唐颂说客气了:“柜坊的事我帮你打听过了,目前长安城内字号最老的柜坊是隆裕柜坊,隆裕的信誉也最好,它在其各州县有不少分号,很多达官贵胄和富商都跟隆裕字号有来往,不过该柜坊储钱生利的最低额度是三万贯。”

常子依嘶了声:“近十年我也不见得能存够三万贯。”

唐颂看了眼周围,低声道:“跟钱沾边的事谨慎为上,即使本钱生不了利,也不要盲目和近几年新开张的钱柜打交道,钱柜这行当总共兴起没多少年,和官贷存在一定的竞争,某些方面的律法并不完善,小心吃亏上当。鸣蜩对坊间商市的行情颇有了解,他的建议有必要采纳。”

“我明白了。”常子依点头,“公主府的人马何时南下?”

“年后,”唐颂道:“具体我也不知是哪日,不过我想待殿下决定后,席长史会向你通传。谢昭回表面看起来像是个精明强干的人物,谁知他是不是凭一张嘴天花乱坠的吹。四门馆三十万贯公廨费能否生利,就靠栖同前去一探究竟了,殿下愿意相信栖同一双火眼金睛。”

常子依笑道:“唐司长放心,我一定把自己这双招子放亮。”

他很珍视这个机遇,倘若谢昭回的纸笔生意真的可靠,昌睦公主手中的这笔公廨钱就能生利,那么四门馆增加寒门员额指日可待,事成后也能借助这趟外差在户部甚至在朝中积累声望。

按部就班在恭王手底讨得是什么活儿?是私拨军费的话儿,户部夹在门下省和太极殿当中里外不是人,就是个为人打算盘的工具,远不及南下的差事有价值。

两人走出皇城,遇到兵驿上的一人一骑冲进了朱雀门,左右监门卫上将军林策回头吆喝:“诶!哪来的?”

那驿兵回复:“丰州安北都护府!”

唐颂也回头去看,看到那位驿兵去的不是兵部而是礼部,常子依道:“安北都护府?这封军报应当跟突厥有关了。”

唐颂扶刀思索,“而且与战事无关。”

离开皇城,唐颂来到大明宫,她和上官苍苍约好每天酉时在兴安门处会面。

“重建邦交?”苍苍疑惑,“司长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她回忆着那名驿兵在马上的言语和神态,最后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马身上烙得是“风”字,不是“飞”字,并非军中加急的快马,**不离十,可以这样告诉义安宫,若消息有误,后果我来承担。我猜皇后娘娘对恭王日常的行动坐卧早就听烦了。”

苍苍想起了皇后那张不耐的脸,笑道:“可不是,既然如此,我会尽快。”

唐颂点头,“恭王一般会在戌时用完晚膳。”

从十一月开始至年底,述职和省亲的外州官员陆续回京,出入义安宫的命妇也多了起来,大明宫的宫禁有所延迟,下匙时间从戌时改为了亥时。

酉时三刻,容州刺史夫人面见皇后。之后在酉时六刻,苍苍将唐颂的话告知皇后:“这是今日皇城散值后,入礼部的军报,娘娘会比恭王殿下早两刻得知这封军报的存在。”

皇后道,“你敢说,本宫就敢信,不过这消息若有假,唐颂就要当心她的处境了,本宫能让她登高,也能让她摔跤。”

苍苍应是,心里无不嘲讽的想,皇后未能执掌政权,这番威胁,呵,是虚张声势。

戌时,礼部尚书兴携礼部主客郎中胡天宜前来太极宫面见恭王,他们带来了安北都护府的那封军报,恭王看后喜出望外,“突厥可汗有与大秦重建邦交之意!”

洪兴躬身道:“请殿下示下。”

恭王拎着笔思索道:“明日腊月二十五,在朝会上由礼部宣读这封军报,同时八百里军报传丰州,命丰州都督朱北川负责与突厥使臣接洽,再议邦交一事。”

恭王说完看向温绪征求对方的眼色,后者向他颔首,满眼鼓励赞赏的意味。恭王安心调回眼看向礼部两位官员,他们领旨后告退出殿。

恭王问:“玉玺制作得怎么样了?”

温绪回道:“将作监正在赶制,最近这两日八枚印玺就能出库。”

恭王停笔打了个哈欠,“大监再去催一催,新春在即,马上就是元正大典了,本王的玉玺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温绪领命出殿。南窗前,唐颂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丰州发来的军报无胫而行,次日朔望参朝时,礼部主客郎中胡天宜将其当众宣读:

“……惊闻噩耗,四海殒涕,谨致哀痛。仰仗顺永先帝盛德,突厥曾为大秦北陲友邻,双边交往甚密。然武州积怨未及消除,四年间鳞鸿断绝,庆吊不通,不胜悔矣。久闻恭王殿下仪范,本汗钦佩何极。两国唇齿相依,合该相须相济。突厥愿与大秦重修旧好,敦睦邦交,以饴子孙百代……”

突厥目前的统治者是塔利可汗,不难听出信中是他的口吻,且着墨诚恳。众臣听后一齐跪地恭贺,国君崩逝时,最易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突厥在此时非但没有寻衅生事,反而主动提出与大秦恢复邦交,实为可喜可贺之大事。

皇后在义安宫听闻此事后说:“那个唐颂还真有几分本事。”

最近唐颂通过上官苍苍告知她的基本是太极宫内的一些鸡毛蒜皮,恭王用的什么膳,何时出入殿中,当日的脉象如何,无用且乏味。唐颂这次提前给皇后透露的消息是目前为止最有价值的一则消息。皇后被她彻底说服,她们之间进行的是一场公平交易,唐颂没有言而无信。

李良见附和道:“如此,娘娘以后便能遥闻政务了。”

八百里快马往返长安与丰州之间,在此期间将作监将制成的玉玺送往太极宫,恭王抚着八块玉玺爱不释手,怏怏叹道:“可惜这玉由门下省看管,放在贾旭恒手里,我总觉得不放心。”

温绪道:“玉玺乃王言佐证,若被异心篡代,后果岂堪设想?殿下的担忧不无道理。”

“本王能否亲掌玉玺?”恭王越想越慌,“大监可有办法?”

温绪躬身:“殿下放心,奴婢会为殿下办成此事。”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恭王诧异:“难不成大监已经有了对策?”

温绪抬首,笑道:“目前还没有,不过奴婢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时机。”

恭王瞬间神清气爽,“那此事本王就全权交托给大监了。”

温绪领命后又道:“还有一事奴婢需向殿下回禀,昨日奉扆局的一位直长告知奴婢,他在夜间观测到岁星近日稳居太极宫之上,该星比常体变大,其色明而内黄。殿下应知,动者为兴作不安之象,反之则为吉,星变大同为吉象。”

奉扆局掌帝王祭祀张设、汤沐、灯烛、洒扫等事,是殿中省下辖的一个衙署。温绪提到奉扆局一个官员对天象的见解让恭王很是不解,恭王问:“哪个直长?他懂天象?”

温绪道:“此人名为祁怀允,在奉扆局出任直长多年,对星象之学颇有研究。”

“若此象为真,司天台为何没有观测到?”恭王疑惑:“祁怀允观测到的吉兆预示的是?”

温绪解释说:“回殿下,是天下安宁,国运极盛的大吉之兆。殿下日夜操劳国政,通过昨日抵京的军报来看,这等天象是完全有迹可循的。至于祁直长和司天台的观测结果为何会有出入,奴婢不得而知。”

恭王因温绪的话心生疑虑,但在司天台和一个奉扆局官员之间,他暂时选择相信司天台这个权威深远的官衙。“再等等看,也许他们观测的时辰不同。”他说。

温绪俯身领命,在自己的阴影里默笑,他听出了恭王的疑虑。

腊月二十八,温绪入殿侍奉恭王时,带来了奉扆局的其中一位直长,也就是他之前提到的祁怀允。

祁怀允向恭王禀明了昨夜他最新观测到的天象:“回殿下,岁星从昨夜起开始顺行,其色润泽和顺,为天下德赏庆悦之象。”

恭王还未开口,温绪便替他问道:“德指的必定是殿下之仁德,庆悦是因何而庆悦?朝中近日值得庆悦的事情便是与突厥重建邦交一事了。”

“大监所言极是,”祁怀允道:“天象所示,岁星顺行,仁德加也。有殿下仁德庇佑,大秦与突厥的邦交不日即可取得更大的进展。”

南窗外,唐颂皱眉深思,握在刀柄上的手指僵冷不已。恭王似乎没有完全听信祁怀允的话,简单一番交谈过后便叫退了此人。

腊月二十九,又有一封军报入京,唐颂看着驿兵手持军报从她身旁经过入殿,紧跟着恭王大笑的声音从殿内传出,连道了两声“好!”,然后命道:“传政事堂各位大臣还有靖王!”

祁怀允的预测应验了。

靖王。

唐颂看着廊外纷飞的大雪,如堕五里雾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