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53章 横刀

月明 第53章 横刀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2 01:04:13 来源:文学城

换班后,唐颂回到芳林门,她换了官袍,给伤口各处上了药,晕头转向的倒在榻上,她暂时不想闻听窗外的风雨,她只想痛快睡一觉。

在梦里,她又一次站在城墙上,看到长兄唐铭被砍断双腿,被马蹄践踏的一幕。她恍惚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没有嘶吼没有挣扎,无能为力的看着城墙下的一切发生,重复上演。

她有一些话想向唐铭倾诉,帝王晏驾,新君已定,她开始隐约感到不安,她不想再看到边境将士饥饿的脸,但她没有足够的信心保障每岁的军粮都按时画闻出仓。这是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

芳林门上人员走动繁忙,那些凌乱的脚步声混杂着风声雨声袭入唐颂的梦境,折弯了她的眉。

秦衍坐在塌边,伸手抚平了她眉间的蹙意。廊间一众花鸟使看了眼窗内,面面相觑后避开室内的片刻安静,又默契的去看廊外的雨。

皇权在一场风雨飘摇中更迭,所有人的眼眸被宫变的血水浸泡过后,都变得和从前不一样。靖王原来也会低眉,那尾断眉也会因为一人失去凶狠。

她照顾不到所有的伤口,颈下的那处刀伤就被她用药膏涂抹的很潦草。秦衍打开药瓶重新为她上药。脸颊、手背、眉尖各处都有伤,那些淤青红肿将她的轮廓描摹出一丝脆弱。

月亮也会有斑驳纹理遍布之时,更有残缺不全之时,但他只想让她做一轮无瑕饱满的皎月。

秦衍把药膏涂抹在她指尖细碎的伤口上,她的指纹与他的相印,他的体温带着苦味渗入她的体内。

她痛,他也会皱眉。

唐颂从城墙上走下,看到一片飞马纹的袍尾消失在墙壁尽头,她跟上前转过壁角,被铺天盖地的光刺得张开了眼。大梦初醒,她翻坐起身,捏握掌心时,只觉指尖润滑,她看向自己的手,指纹已被药膏浸得油亮。

唐颂下塌,未能找到自己的刀,思绪片刻停滞后,记忆涌现。她叹了口气,出了芳林门前往麟德宫上值。梁熙君靠在廊柱上赏雨,在她经过时道:“你休息时,靖王……”

唐颂撑伞走出廊下,颔首说:“我知道。”

他来过,她知道。

过了兴安门步入大明宫,险些与一人撞个满怀。他伸手,递给她一把横刀,是她的那把。

她站在门里,他站在门外,那一瞬的抬眼,让唐颂重拾一年前初到长安时的心情,野心、志向再次复苏。

唐颂接过她的横刀,笑着为他撑伞,“萧泓然,你又没带伞啊。”

萧羽笑道:“忘记了。”

两人一起往前走,他接过了她手中的伞,唐颂慢抚刀柄上的纹理说:“谢谢你,这把刀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它是我父亲的遗物。”

萧羽嗯了声说,“我猜就很重要,花鸟使的刀都是特制的刀,只有你用的是一把旧的横刀。”顿了顿,他问:“你的伤……没事吧?”

“没事,”唐颂说:“都是一些小伤。”

唐颂并不是天生就会开弓提刀,但当她握紧刀柄,紧绷弓弦时,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同样,当风情月思进驻她的心底,她不会一直懵懂无知,她有所察觉,继而印证,印证的另一面是拒绝。

唐颂瞥了眼身边人,内疚的垂眼道:“萧泓然,我……”

她的横刀可以毫不留情的出鞘,而她言语中的刀刃在面对萧羽时却踌躇不前。

“唐颂。”萧羽看向她,“我们之间不必计较任何,以前如此,今后亦然。我只是希望你我有殊途同归的一日,我不希望你勉强自己。”

她受了伤,那些伤来自燕王的部分手笔,虞万顷死前骂他的话言犹在耳,萧泓然的前程似与燕王密切相关。而她是皇权争斗的局外人,他想走近她,又不愿她卷入纷争,那便无法走近,他和她之间注定隔着障碍。

她在马上看向秦衍时,眼神专注又直白,她想和秦衍一同淋雨,萧羽知道手握横刀的她下定决心后,便会一往无前。萧羽不甘心,但他不想横生枝节,扰乱她的心神。他不想自己对唐颂的凝视中掺杂“回报”二字。

经过深思熟虑,他别无所求,只愿最终与她殊途同归。

唐颂回看他,笑着说好,“眼下我们走的不就是一条路,你还在蹭我的伞呢。”

他被世家的名声爵位刻上纹路,但他本质还是一块灼灼璞玉,唐颂从未有过怀疑。

萧羽握紧手中的伞柄,他多么想陪她一起走很远的路。

酉时。

佛道僧冠在顺永帝棺椁前诵经祈祷,作法事道场后,满朝上下为其举行大殓礼,而后是新君柩前继位礼。殿中监大监温绪携奉膳局大夫范长耘在灵柩前设立筵席,上供顺永帝生前最常用的一盏酒杯。

恭王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酒杯被御前太监黄阁捧到殿外,跪地倾洒。奉安大殓礼结束后,遵照柩前继位的仪制,殿中监在麟德宫里设下宝座,皇后和后宫有辈分的女眷随恭王在龙椅上升座,宗亲和朝中百官在丹墀下按身份品级站列。

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宫内的太监们开始鸣鞭净场,礼部、鸿胪寺官员们开始高声赞礼。在一片礼乐中,唐颂在丹墀上随着人潮一起跪拜,顺永帝病重后,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只是她从未料到新君会是恭王。上次她向着恭王跪拜,还是一年前刚入京不久,那时恭王还在平康坊内流连辗转。

今昔对比,荒诞不经。

恭王坐在龙椅上俯视丹墀下的一片缟素,他坐着,他们跪着,原来这就是万乘之尊的特权。目前这场柩前继位之礼只是承认他国君的身份,待到登基大典那日,他终会等到那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登上龙椅,恭王就品出了殊滋异味,怪不得他的哥哥们明争暗斗都想来坐,现在他们都得跪在他的面前认他为君主,爽哉快哉!他忽然想起秋燕解的那句话:权势如蜜糖,沾上一口就戒不掉了。

大殓礼后,恭王以孝子的身份陪灵,先帝棺柩在麟德宫停放七天后,移至殡宫暂放,然后入梓宫下葬皇陵,最后顺永帝的牌位入家庙,朝中派遣官员接替守陵的差事后,国丧期间的事宜告一段落。

前往皇陵时,花鸟司一路护送顺永帝的棺椁,帝王生前死后,他们都是他的仪仗人马。皇陵寺观中厚重绵长的钟声长鸣,顺永帝的一生就在这样一场隆重的厮杀中终结。

三法司数日联审叶赫,叶赫坚持自己的口供,于是朝中关于慎王的丧仪仪制产生了分歧。皇后携恭王在麟德宫与政事堂对弈。

皇后放下叶赫的供词道,“按照三法司审案的章程,人证、物证、口供三者俱在,案情方能成立,无慎王的口供,如何定夺谋反之罪?”

“回娘娘,”池浚道:“慎王殿下在先帝柩前起兵,其时口中高呼“反叛”二字,无异于是谋反之迹了。”

皇后问:“那么依你们三法司说,慎王是入不得皇陵了?”

池浚道:“据大秦律法,当降为庶人,不得葬于皇陵。”

恭王犹豫了下说:“只怕是不妥吧,先帝生前命慎王谪守皇陵,如今你们三法司不让,岂非与先帝之言矛盾?先帝还说,慎王有罪,其子嗣无辜,皇长孙夭折于虞良娣腹中,皇长孙有权入皇陵,即是虞良娣入皇陵,虞良娣是慎王之妾,她入得,慎王如何入不得?妾的丧葬仪制难不成还要越过慎王的去?诸位难道要把皇长孙从虞良娣肚子里刨出来另当别论么?”

在场所有官员顿口无言,恭王虽然算不得振振有词,但他的话,他们一时还真的回驳不了。恭王见状,自觉才思敏捷,瞬间面有得色起来,以前朝中这些大臣们对他不屑一顾,如今呢,不能再轻视他了,等过了登基大典,天下人都要奉他的话为宗旨。

贾旭恒道:“律法……”

“律法?本宫今日就与你们谈谈律法,”皇后不屑于听他的反对之论,打断他的话道:“皇长孙死于南北衙乱刀之下,先帝既说慎王子嗣无辜,无论慎王是否应该被贬为庶人,皇长孙始终都是宗社的皇长孙。南北衙杀害龙裔一案,三法司预备怎么查?查不出具体是谁动的刀子,本宫以为涉案的北衙十卫和南衙两卫的兵将全部都要为皇长孙殉葬,共担谋害龙裔之罪。”

一众官员沉默,皇后端着一杯热茶,容光焕发,眼中再无以前的滞顿,催促问道:“如何?天气湿热,慎王府上下尸首再不下葬,恐有腐烂之虞,拖延不得。”

无人回应,她抿了口茶,放下杯盅,“今日议不出个所以然,那就来日再议,直到议出结果为止。”

皇后的目的是安葬慎王入皇陵,在此事上她和恭王受政事堂和三法司制肘。

政事堂和三法司的部分官员背后听命于燕王和齐王,替代他们在朝中施展权势。当下,北衙禁军和南衙十六卫需要摆脱皇后口中“谋害龙裔”的指控。

“再议”便是多方势力权衡损益,进退之间达成权权交易的过程。朝野上下对此心照不宣。

随后,北衙禁军和南衙十六卫各供出一位兵士,声称是误杀皇长孙的元凶,两名兵士在三法司进行会审时都对罪行供认不讳。

再议时,皇后看了三法司呈递上来的口供,满意的道:“如此,皇长孙也不算无辜枉死,先帝天灵终可得慰藉了。”

三法司和政事堂的一众口舌也改了风向,池浚代众人表明态度,“先帝之言即为天宪,不可违背。慎王殿下当以庶人之身葬于皇陵,以完先帝托付慎王殿下谪守皇陵之愿。请娘娘和恭王殿下准奏。”

皇后听了,神色不悲不喜,看向恭王颔首。恭王见状,摆出了睥睨天下的神气,“那么就遵照礼制,由礼部、宗正寺、将作监承办慎王和皇长孙丧仪!”

话音甫落,众臣躬身道:“臣等领旨。”

池浚请示道:“叶赫身涉慎王谋反一事,按律当判死罪,请娘娘和殿下明察。”

恭王悄悄看向皇后讨主意,皇后下命道:“叶赫有自首认罪的行径,先留着吧,不着急判处。”

皇后同意慎王以庶民身份下葬,代表她暂时承认慎王谋反的罪行。她在此事上妥协,是为了在处置叶赫之事上占据主动,她要留下叶赫这个活口。

在场官员中无人反对,默许这场交易。池浚恭敬俯首,“臣等遵旨。”他膝下的地砖中倒映出另外一人,那人无声一笑后,神色恢复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