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23章 煌煌

月明 第23章 煌煌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39:58 来源:文学城

亥时,麟德宫。

皇帝洗漱后正待就寝,御前太监黄阁来报:“皇后娘娘求见。”

皇帝皱眉:“这样晚了,让皇后先安寝,有事明天再议。”

此时,皇后已经步入了殿中,软足一跪道:“回陛下,此事已经不容拖延了。”

皇帝抬手挥了挥,撤去殿中人手,问道:“何事?”

“回陛下,”皇后垂颈道:“是载笔的婚事。”

载笔是恭王秦哲的字,皇帝面色不悦:“他的婚事朕自会考虑,何故就紧要到了今日不得不谈的地步?”

皇后口吻紧急道:“陛下,载笔近日又屡次出入平康坊,与那妓馆中的头牌厮混,孟赞德得知后竟气得病了,胸闷头痛倒在榻上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臣妾实在为她们母子忧心。载笔这孩子陛下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却不知悔改。其实也难怪,载笔去年才刚满十八,心性太稚,要是王府内有个贴心人看顾着,想来他的德行会大有改观。”

皇帝没有听出皇后言语间对恭王的婚事有多上心,他继位已有四十四年,继位前就开始与朝中官员打交道,与各类口舌周旋,阅人无数的经验常年积累下来,致使再有谈话的场合,对方的动机在启唇之初就能被他一眼看破。

皇后的言辞经过缜密编排,精心有余,情味不足。

皇帝面无表情,问道:“恭王若真的行为不端,御史台应有弹劾,太子有监国之权,他还是恭王的兄长,应当履行当哥哥的责任,教诲开导弟弟。皇后明知朕会因恭王狎妓一事动怒,为何还要深夜告知朕此事?孟赞德因怒卧榻,你就不怕朕的病状因恨加重?”

皇后花容失色,惊惧请罪:“臣妾不敢,臣妾绝无这样的居心,臣妾只是不愿眼睁睁看着载笔一再的堕落。”

皇帝重咳一声,声息紊乱,“孟赞德没有教导好恭王,那么朕问皇后,你教导好太子了么?”

这一问无异于万箭穿心,皇后仰面看向龙颜,眼中泪水积攒在眼眶周围,已在崩溃的边缘,她尚未提到太子,皇帝已经在斥责太子,诛她的心了。皇帝望着膝下的面孔,恍惚间发现自己垂垂老矣,皇后保养得当,云髻高耸,巍峨华丽,看起来还是很年轻。

帝王生涯,日夜操劳困顿于国事政务中,彼时皇帝没有余暇关顾身边所有人,时至今日疾病缠身,行将就木,皇帝开始困顿于以往忽略的人事中,然而一些残缺的部分终是难以弥补。

帝室亲情大都淡薄,由一姓相连的宗族血缘维系。皇帝驭下四位亲王一位公主,宗亲无数。父子之间存有猜忌,夫妻之间存在芥蒂,兄弟姊妹之间不乏矛盾,竞争。帝王家繁荣尊贵,内里其实同千万家普通家室没有太多分别,背后有温情也有肮脏,昔日也许把酒言欢,今朝就能拔刀相向。

皇帝能够成功坐在御案前览瞩江山,那是因为他脚下踩过无数刀光剑影,厮杀出来的一条路。曾几何时,他身为年轻的帝王,雄心勃勃,立志要在外朝、内宫、宗亲乃至天下人之间取得平衡。

后来他的帝业与他的父辈祖辈如出一辙,沦落为有功有过的平庸。寄居于九五之尊的躯体,魂魄与常人一样受世事牵累,时感疲惫。

他的子女也难逃宿命,每个亲王公主降生时,襁褓里都是一张鲜活纯洁的面孔,哭的无拘无束,惊天动地。他也曾真实体会过为父的欣喜,只是随着岁月的浸染,他们幼小的脸庞变得成熟,逐渐刻画上了隐忍,心底各自生出盘算。

他赋予他们尊贵的头衔,却疏于对他们的关怀照顾,突然一天,皇帝发觉他的子女们长大成人了,他得到了结果,却再也无法回头去追溯这个过程。父辈子辈之间,终究隔辈又隔心。

皇后的泪还是落了下来,凤冠不可抑制的颤抖,黯然失色。皇帝除了慨叹,心底没有任何触动,冷声质问:“皇后今夜来访到底为何?哭什么?朕几时说屈你了?”

皇帝病前已罢黜皇后朔望日侍寝之权,甚至不允皇后近身侍疾,夫妻两人形同陌路,一场对话延续不了多久便到了尽头。

“恕臣妾失态,”皇后用手绢擦拭眼泪过后道:“臣妾听闻陛下委派花鸟使南下杭州采选皇庭用人。”

她还是在隐晦的试探,不肯道明真实意图。皇帝既觉无奈,又觉失望,道是:“花鸟使三年一采选是例行之事,且司宫台启奏说宫中人手需要填补更换,这次是选用宫女太监不是采选秀女,于龙体无碍。皇后有何疑问?”

皇后大气不敢喘,“回陛下,臣妾无疑问。”即使有,她也不能公然质问天颜。

皇帝冷漠再问:“那么皇后可还有其他事情?”

皇后垂首,绝望的闭上眼,缄默不语。皇帝静等片刻等不到回答,决定不再给皇后周旋的机会,他对虚情假意的你来我往厌倦到了极点。

“无事,退了吧,恭王的婚事你和他母亲看着办,确定人选后再来跟朕商议。”

皇帝的嗓音不含一丝一毫的温情,帝王的热忱慷慨倾注在独孤昱身上以后,便所剩无几了,杨培芝和后宫其他嫔妾永远都是是宸恩以外的人。

皇后今夜的到访徒劳无益,皇帝已经下了决断。

*** ***

三月十五,曲江大会。

大宴结束后,登科进士、文武官员、王公贵族都借着这一闲隙,卸下两肩负累,在曲江的天光水色旁踏春游玩,投壶的投壶,射箭的射箭,更有不少人吟诗作赋,曲水流殇。

秦衍坐着没动,喝着宜春酒,摘果盘里的樱桃吃,燕王秦泽和齐王秦蔚也留在了原位上,兄弟三人桌案紧挨着,喉腔腹部稍一努劲,声息便可互闻。

秦衍眼耷着,樱桃吃得正香,死活不肯开口的派头。燕、齐二人互视一眼,也归于无言。秦衍把盘里的樱桃摘得凋零,拿汗巾擦擦手,按着膝头眼看要起身了。

燕王终于开口道:“戎钺,再坐会儿,咱们兄弟三人难得一聚,趁此机会多聊聊。”

秦衍撂下汗巾,端杯喝口酒问:“二哥要聊什么?”

靖王那道眉的缺口断得干净,看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有些突兀,即使他眼神平和,温声谈吐,脸上还是莫名透着桀骜之色。燕王也假意喝酒,杯口对准嘴唇,把话头往后拖延。

齐王默不作声笑了笑,撕开了寒暄背后的伪装:“花鸟使今日下杭州。”

秦衍看向他,摘了颗樱桃入嘴,嚼出满腔汁水,又默着不说话了,燕王来搭齐王的腔,轻叹说:“不容易,压了几十年,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秦衍点点头,嚼着樱桃皮含混不清的附和:“说的是。”

燕王笑问:“花鸟司那位武选魁元,安边侯的妹妹不是圣上钦点的靖王妃么?”

秦衍按下酒盅,漫不经心的笑:“父皇当初一句玩笑话罢了,这话可不兴当真,没得玷污了人姑娘家的清白名声。”

齐王道:“我倒是听说那位司佐最近与萧侍郎来往亲密,”说着看向燕王:“没准日后那安边侯的妹妹倒成了二哥您燕王府的亲眷,这次南下杭州原是为自家人出力。”

“崇正这话完全是在胡诌了,”燕王道:“泓然那人么,天生的自来熟,满世界交朋友,在花鸟司搭条人脉实属正常,萧三郎的婚事由他父亲陈国公决定,左右那姓唐的姑娘不是萧家的良配。”

齐王笑道:“陈国公还能嫌人家安边侯的门槛低不成?这年月世家门第不值钱,节度使,都督的名头才吃香。”

秦衍听了朗声笑:“三哥再别说这话,二哥该不高兴了。”

燕王妃萧浣池是陈国公的女儿,齐王不留情面贬低世家,秦衍也顺势火上浇油一把,再去看燕王的脸色,没有任何不虞,反而笑道:“这是实话,没什么不爱听的。”

齐王抿口酒淡笑:“戎钺这小子就知道搓火,我话里还有层意思,幽州节度使不正是高门槛么,”又看向燕王道:“梅家六小姐还未嫁,戎钺未娶,二哥,你不给人说道说道?”

幽州节度使是燕王的外祖梅向荣,梅六小姐是梅向荣的幼女梅寒迟,燕王摆摆手嗤笑:“乱说!合适么?”

秦衍笑得更欢畅,“三哥乱点鸳鸯谱,梅六小姐是二哥的亲姑姑,辈分都不对,这事要成了,我岂不是成了二哥的姑丈?”

“是我糊涂了,”齐王笑道:“梅六小姐年岁小,之前在宫里见过一次,还当是同辈人。”

“我记得那次,”秦衍道:“好像是父皇五十五万寿那年,梅老带着梅六小姐入宫贺寿,当时梅妃娘娘不还开玩笑么?让三哥娶梅六小姐来着?”

齐王轻咽一口酒笑道:“我哪敢?宗室里其他子弟也就罢了,我们亲兄弟之间,兄就是兄,长就是长,不能压辈分。”

燕王但笑不语,看着远处的一群人射箭,没再接话。秦衍抛开酒盅,起身说:“二位哥哥慢坐,我马厩里有马等着接生,忙去了,恕不奉陪。”

待他走远,燕王回过脸,举杯说:“戎钺像是真把养马当成功业来做了。”

齐王抬高酒盅敬他:“功业不论贵贱,兵马不分家,马养得好,也能养出大作为。”

燕王被烈酒挠了舌头,嘬唇道:“也是。”

秦衍驾马直奔城中,关炎培险些跟不上,追了半晌方追到他的身侧:“殿下,上哪?”秦衍神色烦躁,关炎培问了一句听不见回音,便乖乖闭了嘴,跟着靖王一路驰向掖庭宫芳林门上。

廊下温风里掺着午后城池沉淀的光粼,一人静立循着马蹄声望过来,一眼煌煌,熏风解愠。

秦衍眉峰松弛下来,走近她说:“乏么?请你吃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