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170章 一抹悬光

月明 第170章 一抹悬光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2:33 来源:文学城

松珏不像他的哥哥罗追,罗追率领吐蕃兵马实现了侵略大秦疆域的意图,他最终被斩断头颈,可他至死都不愿低下头颈,**和仇恨支撑他始终恪守身为吐蕃子民的气节。

而松珏被俘后,他一直都在哭诉求饶,他并非是自愿参与这场战役,他只是接受吐蕃宗室的推举临危受命,因为他是比赞王的嫡子,他必须率兵自凶门而出,成为吐蕃臣民今后的信仰。

他的眼中没有叱咤于疆场的渴望,没有继承君权的**,唯有恐惧的泪水满溢,他只是一个因为血脉出身而被托付职责的载具,他的妻儿也只是吐蕃王室用来鞭策他的人质。

吐蕃王室别无他选,于是他也别无选择,而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带领全军打赢一场胜仗的。

在他们的预设中,松珏的到来意味着一场硬仗,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试想松珏此人会是别样的面目。

唐颂和花鸟司的原班人马讯问松珏关于吐蕃在鄯州城内的军事部署时,他守口如瓶,无关气节,只因他的妻儿在城内。他的哭诉求饶也无关软弱,他不求生,只求大秦一方将他的妻儿放生。

斩吐蕃贼首松珏于阵前,这是出征前下发的军令。

当下,大秦四道兵马临于鄯州城下,松珏被带至他们的军阵之前,面对城内他的族人跪下双膝。

下雨了。

正当唐颂视着松珏的背影之时。

她先看到了雨,它们像是找到了针孔的线,一根一根细白的雨丝径直垂落下来。然后,她才察觉到了凉意,它们看似绵绵柔和,触她眉眼时,竟有轻微的痛感。

她忽然回想起很久以前,她参与的那场审判,那场针对门下侍中贾旭恒诛九族的审判。

那时她好像听到了遥远的一阵水声,闻到了若有若无的咸湿。她有种感觉,如果将来某一日她要直面千涛浪,那么,第一道波澜已经开始向外蔓延了。

是的,她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那股细流蔓延,蔓延,直至卷起千涛浪,最终向她袭来,泼贱她满身。

那天的雨下到了今日此时。

大秦兵士手中的横刀在她的眼眸中落下,一霎,血光四溅,溅满她的眼底。

这一刀斩尽了吐蕃王室的尊严,斩落了吐蕃全境的图腾。

唐颂并不认为松珏是无辜的,死亡是他今日无可回避的应得的下场,但她并没有因为这场斩杀而获得复仇之后的快感。

她仰面,抬眸,接受这场雨落。

万般皆蝼蚁,如果这是上苍的审判,那么从此,她会直视上苍的眼睛,永不退缩,永不畏惧。

“攻。”

她再次看向面前那座在风雨中飘摇的城池,命道。

当一国战将失去战斗的意志,那么他所守护的城池内便不会再有燃烧不熄的魂魄。而城外的狩猎者往往能够嗅到城内之人的恐惧。

大秦四道兵马将鄯州城池四面包围起来,撞车上的铁叶很快剖开了南面的正门。

唐颂率军行至城西的位置,弩队接收军令搭箭放箭,在箭矢的掩护下,她和钟黎、梁熙君、韦笙、程霜驾马行至城墙根处,下马后取下盘在腰间的铁鸱,五人站定后左右相视,相互颔首,然后用力将其抛出,弯曲锋利的飞钩牢牢抓在了城墙边缘,他们抓紧绳索向上攀爬。

上一次他们便是这样提前潜入河州城内哨探的,五人之后,是下一批兵士。他们迈过墙头,横刀即刻出鞘,制敌于瞬息之间。

唐颂登顶时正遇上一人,对方的弯刀向她的脖颈处切入,她微微后仰肩背,抬起一膝抵上他的胸膛,足尖紧压城墙,借着这股反力,她将此人推倒,他试图起身,唐颂手起刀落,结束了他的挣扎。

她抬起手背擦掉脸上的血,沿着城墙边缘一路杀过,绕过西北墙角,向城池深处勘察,四周越发寂静起来,大部分吐蕃兵马集中在南门处作战,她离那片喊杀声越来越远,闻听雨声越来越大。

她步入一间白露屋,继而来到屋顶,沿着城池建筑的屋脊向前走,她忽然想起长安城内的雨夜。

那时她也曾像当下这般在屋脊上行走过,走倦了停下来,居高临下,望见潮湿的地砖里倒映出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

她走着走着,向下看去,泥地的水洼里倒映出一片焦枯荒野。

她驻足,回身,远望那些雨中的光火,它们悬浮不定,惊惶跳跃。

她不属于曾经,她不属于当下。

她处在一片盛大的虚无中,而此时,她孤身一人。

身后起风了,她回眸,一匹狼正沿着屋脊迎面向她靠近,她提起横刀,刀身已经被雨水冲洗干净,浮出一抹悬光。

她抬眸,等待它走近,那是一匹幼狼,狭路相逢,它有些迟疑,一只前足抬起,僵立不动,她同它一双幽绿的眼睛对视,还未探究到它的恶意,那幼狼忽然回头,猛然向夜色深处逃去。

唐颂一路追上前,忽见它跳入一处院落,她向院子里看去,十几双眸光森然的兽眼同时向她视来。

她跃入院中,慢慢向它们靠近,十多匹狼被关在一只铁笼内,龇牙咧嘴的冲她吼叫,前爪从笼子的缝隙里拼命伸出来,两排密集的尖牙上下不断的咬合,恨不能将她拆骨入腹,它们一起朝她所在的方向挤过来,将那铁笼顶撞得哐当作响。

她看向一旁,那匹幼狼躲在院落的水缸后,只露出两只眼睛偷望着她,大概是因为体格瘦小的缘故,它得以从铁笼的缝隙中挣脱出来。

唐颂握紧刀柄,看向院子另外一边的堂屋,窗内有光。她屏息,侧身靠近墙体,一步一步挨近门边,深深提了一口气后,踹开了那扇木门。

她跨过门槛,看到了人,那是一个女人,她躲在墙角瑟瑟发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幼童,他正安然的睡着。

唐颂再次看向门外,瞥了眼铁笼里那十几张凶残的兽面,又调眼看向屋内,目光定格在那个女人身上,此时的她已经哭得涕泗横流。

她们就是松珏的妻儿,松珏没有利用狼群来作战,而是将它们留下来用以保护他的妻儿,但是吐蕃兵马人心溃散,逃亡之余没有人再顾及她们母子,甚至没有来得及打开那只铁笼。

女人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向她一遍又一遍的求饶,她的额头触地,嗑得头破血流。

刀柄从她手中脱滑,不知是因为雨水还是因为她掌心的汗水,唐颂攥紧它,将它向上提起。

她在此时想起了马背上父亲唐骋那具无头尸身,想起了哥哥唐铭被吐蕃将领砍断双腿被迫下跪时的惨状,想起了哥哥唐钧被遗落在雪地里的头颅。

她胸膈间尚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被撕扯开,痛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呼吸发紧,紧咬唇口,握刀的手颤抖不止。

她难以压制当下自己的冲动和**。

于是,她提刀,迈步。

“颂颂。”

“颂颂。”

有人在唤她的名字,她抬起头,疲倦的睁开眼眸,有气无力的回应:“秦戎钺……”

秦衍拂落她额角的雨水和汗水,拢她入怀,从墙根处抱她起身,她伸手搂住他的脖颈,枕在他的心口上再次阖眼,“秦戎钺,我好累……”

“这就带颂颂走。”他吻她的额头,轻声安慰她,“这就带颂颂走。”

院中,秦衍的一众副将目视他抱走一个血人,均惊得面色发白,秦衍经过他们,命道:“将那对母子关压起来,听候处置。”

在关炎培的匆忙带领下,副将们一齐应声道:“是!”

院中的泥地几乎被血水渗透了,十二匹狼的尸体横七竖八的瘫在地上,身上布满了横刀的切口。如此血腥惨烈的场面,即使对他们这种出入于血肉横飞的疆场的人来说,仍然会感到触目惊心。

林策捡起地上那把横刀,忙又走出院外去追秦衍了。宋白群跟关炎培对视一眼,欲言又止。关炎培瞥了旁边的陈宵意和郑吟秋一眼,警告道:“都别言声!办事儿去。”

没有人知道,那个雨夜里,唐颂跟那十二匹狼之间发生了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0章 一抹悬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