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明 > 第15章 大典

月明 第15章 大典

作者:冠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39:58 来源:文学城

翌日,正月初一,辰时。

朝中循例举行元正早朝大典,这场典礼代表大秦一年政务的开端,一国之君的象征意义难以替代,故由顺永帝亲自出席主持。

花鸟司随驾侍奉丹墀左右,唐颂立于太极宫的高阶上,看到了这座王朝苏醒时的样子,手持玉笏的文武百官有条不紊的入朝,队列于玉阶之下,他们色彩鲜艳的朝服被雪尘剥掉光泽,染上一层肃穆。

伴随着礼乐顺永帝升座,御前霎时山呼海啸一般,众臣跪地稽首,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玄衣纁裳加身,气度威严,在臣子的簇拥下道:“众爱卿平身,择要事启奏。”

当先出列的是礼部主客郎中胡天宜,他启奏道:“回陛下,吐蕃使臣于年前二十八日抵京知会礼部,吐蕃储君罗追王子将于初十大婚,臣已将吐蕃使臣安置在了兵驿上。”

皇帝道:“河州、武州两场战役后,吐蕃和突厥就断了与大秦的来往,取消互市,拒绝朝贡,国之邦交名存实亡,吐蕃使臣为何前来通告王子大婚一事?”

胡天宜回道:“回陛下,臣与吐蕃使臣进行过交谈,吐蕃有与大秦重建邦交之意。”

对于丹墀下的大臣们来说,九重之上皇帝的身影十分遥远,嗓音渗透苍穹威慑四方,他们已经许久没有感受到这份力量了。

“既然如此,”皇帝道:“你们礼部协同典客署与吐蕃使臣进一步接洽,同时撰写祝辞发布邸报,以表大秦对吐蕃国事的祝贺。”

胡天宜领命后,相继有其他衙署的官员出列奏事,唐颂静静聆听直到暴露在风雪中的脸和手冻得麻木。

吏部尚书田青禾启奏道:“回陛下,年后二月便是春闱,权知贡举和权同知贡举的人选请圣上斟定。”

“事关重大,”皇帝问:“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近日因为子女的婚配,田青禾与宰相走得近,在元正大典上提及权知贡举的任用一事正是受杨书乘所托,只是未料皇帝会让他来举荐用人。田青禾明显一愣,抬头去看杨书乘,无奈宰相身处班列最前端,无法授意于他,他犹豫了下道:“顺永四十一年,宰相大人偕同吏部考功司主持春闱,前后操劳勤勉兢业,晨闻鸡鸣,夜闻宵柝,臣以为杨书乘杨大人当为最佳人选。”

皇帝额前的十二冕旒珠串在风中摇摆不定,“众爱卿如何看?如无异议,此事便于今日定下吧。”

丹墀下冠盖如云,御史台班列中有一人走出,此人头戴法冠,身穿朱衣和浅红纁裳,白纱中单的衣领洁白如雪,他不疾不徐走近丹墀,擎起玉笏躬身道:“回陛下,臣有异议,臣以为中书门下省平章事杨书乘不配主持春闱。”

平地起惊雷,太极宫大殿前风雪呼啸吞噬了所有的声音,众臣目瞪口呆,骇成一片。唐颂屏息向皇室班列的方向看去,秦衍远望过来,两人望穿雪雾眉眼相遇。

来了,一场好戏来了。

唐颂不是一个合格的看客,好戏开场时,她的目光还停留在秦衍身上,他今日穿了亲王朝服,两肩绣龙盘踞,一双眸光芒烜赫。

秦衍也不是心无旁骛,那双洞明世/事的眼睛与他对视,灿若朝霞举。

御史台官员弹劾小事穿常服,弹劾大事穿朱衣,皇帝看着阶下的臣子问:“爱卿在御史台哪个院任职?何出此言?又要弹劾何事?”

“回陛下,”朱衣大臣抬首道:“微臣是顺永四十一年进士科在榜十一名池浚,现任御史台察院御史,臣要弹劾宰相德不配位,无法胜任春闱权知贡举的职务。”

杨书乘跨步出列,先向皇帝行了礼而后转身朝向池浚道:“本官在朝多年所作所为不过丝发之功,实在不足为提,但本官自认没有失当之处,德不配位的指控池御史敢提,本官却是不敢认。”

池浚仍视着阶上,言辞义正的道:“回陛下,年前九月三十日,弘文馆、崇文馆、四门馆的四位学生以及恭王殿下违背律法宵禁后狎妓,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宰相杨书乘任中书门下省平章事之职,弘文馆学生举动出格,学馆风气败坏,杨书乘负有一定责任,因此臣以为他没有资格主持科考,今年春闱权知贡举一职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杨书乘顿感不妙,他往身侧扫了一眼,余光中那些人的面目似乎变得狰狞起来,他们想要借用元正大典的场合公然攻奸他!是谁?池浚是谁的人?他一时看不透。

皇帝微咳了一声道:“此事朕有所听闻,但是朕听到的说法是四位学生醉酒闹事,狎妓是怎么回事?恭王如何也牵涉其中?恭王何在?四门馆博士何在?都出来,老老实实给朕回话!”说到最后,天颜已然动了怒。

文武百官们垂首肃立,一动不敢动。崇文馆、弘文馆、四门馆三位博士和恭王出列后,皇帝从龙椅上起身,负手立在玉阶边缘,质问三位博士道:“那四名学生究竟是酗酒滋事还是狎妓,如实招来。”

崇文和弘文两馆的博士身形年迈,被寒风吹得颤颤巍巍,立都立不稳了。四门馆博士燕序齐则从容不迫的开口道:“回陛下,是狎妓,池御史弹劾的情况属实。”

皇帝透过冠冕珠帘又看向恭王,厉声道:“朕问你,上年九月三十日那天你是否有过狎妓的行为?”

恭王吓得腿软,噗通一声跪进了雪堆里,连连磕头告饶:“儿臣该死!儿臣该死!儿臣知道错了!请父皇恕罪!”

大庭观众之下说跪就跪,皇帝对恭王既痛恨又无奈,骂道:“烂泥扶不上墙,骨头轻贱没个斤称的东西,你把尊严体面一盖抛诸脑后,糟践的不仅是你自个,还是整个皇室的声誉!就在这跪着!跪到你彻底醒悟为止!”

恭王垂下头饮风呜咽,皇帝厌恶的撇开脸,环视众臣道:“与此事相关的人全部出列,述奏事发首尾。”

遵照圣令,京兆牧独孤上野、京兆尹公孙澈、京兆府法曹参军事何胥及其属下、金吾卫上将军宋白群及左右街使一同出列,唐颂单膝落地跪在了丹墀上。

宋白群率先开口讲述了那晚的事发经过,皇帝听后问其他人:“金吾上将军的话是否属实?”

“回陛下,”众人齐声道:“属实。”

皇帝又问:“那么金吾卫和京兆府为何放走恭王?”

众人哑口无言,还能因为什么?因为畏忌皇权威势。宋白群跪地请罪:“是卑职等纪法不严,请陛下责罚。”

他一跪,其他人也跟着跪,“请陛下责罚!”

皇帝任由他们跪着,继续问:“既然属实,为何事后御史台弹劾的是四名学生酗酒闹事?且恭王狎妓一事只字不提?此事是御史台哪位官员弹劾的?”

话头引到了御史台,杨书乘心里隐约泛出一丝兢惧,事发时他得到京兆尹公孙澈的提醒及时压下了此事,之后朝中关于此事的议论微乎其微,他以为这样就算了结了,原来平静的表象下是蓄意筹谋的陷阱,对方耐心等他落进去,直至今日才收网,好一出算计!

被皇帝点名,御史台最高官员御史大夫金文胜和察院监察御史曾昌同时出列。曾昌行礼道:“回陛下,此事是由臣弹劾的。”

皇帝质问:“为何没有如实弹劾?隐瞒恭王所作所为?”

曾昌陈述理由道:“回陛下,臣只听说四名学生酗酒闹事,并未听说他们狎妓,金吾卫和京兆府隐瞒了恭王殿下狎妓一事,所以臣也未听说。”

“这就奇了!”大臣中间走出一人,问道:“曾御史和池御史同在察院任职,身为御史台的同僚,为何口径不一?”

此人是尚书左仆射贾旭恒,朝中目前未设尚书令,他是尚书六部官阶最高的官员,统管尚书省六部事宜,对御史台纠劾不得当的进行弹劾。简单来说就是,御史台有弹劾尚书六部之权,尚书左仆射可以酌情弹劾御史台,所以贾旭恒此时站出来针对曾昌,不是凑热闹而是在行使职权,完全合乎情理。

曾昌为自己辩护道:“察院有十五位监察御史,又不是谁和谁都相熟,池御史入仕时间短,下官跟他更是不熟,他知晓的事下官不知,敢问仆射大人,这有什么奇怪的?”

“那我就更奇怪了,”贾旭恒道:“御史台纠察百官失缪,事情尚未调查清楚,曾御史为何草率弹劾?整个御史台都跟你一样耳目闭塞,弹劾不到实处,那弹劾之权还有什么效用?敢问曾大人,你这不是怠废政务是什么?一句你不知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干净了?”

说完也不等他回应,贾旭恒又问池浚,“敢问池御史,你早先干什么去了?曾御史之前弹劾上奏的时候,你身为他的同僚为何不告知他实情,纠正他弹劾失误之处,直到今日元正大典才提起此事?”

池浚向他躬身一礼,又向皇帝躬身一礼道:“回陛下,臣之所以今日才提及此事,是因为御史台弹劾上奏需要经过中书门下省审核和政事堂的复审,宰相杨书乘就是中书门下省平章事,执掌政事堂事务,而四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是弘文馆的学生,弘文馆隶属门下省,既然门下省涉事其中,臣以为针对此事的弹劾,不便再由宰相统辖的衙署进行审议,所以臣才在今日直接上奏陛下。”

杨书乘听到这里,冷声问道:“池御史这是何意?你是在质疑本官得知实情后会滥用职权包庇弘文馆的学生么?”

“宰相大人想多了,卑职一向敬重衡宰官品,绝无此意。”池浚微微一笑,“卑职今日弹劾的是门下省弘文馆学生风气不正,宰相大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非宰相大人刻意隐瞒事实,混淆视听。”

那年轻张扬的笑使杨书乘毛骨悚然,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太子都是他手中任由摆布的傀儡,数年来权势滔天的甜头他都尝倦了,时至今日他才察觉到自己高枕无忧的境况受到了威胁,周围暗藏危机。

皇帝病重,太子无能,诸王个个野心勃勃觊觎宸极,他们想要靠近皇位必须铲除太子,想要铲除太子必先铲除他杨书乘。今日元正大典即是博弈的开局,而布局者隐匿了面目,在暗处攻其不备,步步紧逼,不可谓不高明。

捋通思绪,杨书乘镇定下来,面向丹墀道:“陛下,臣也是今日方知整件事情的原委,池御史的弹劾臣无从辩驳,馆内学生行为不端确是门下省的失职,也是臣的失职,臣不敢推脱责任,还请陛下惩处,另择春闱权知贡举人选。”

丢掉春闱主持一权,就断了往朝内输送人脉的门路,不过当下,这是杨书乘自保的一步棋,以退维/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