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跃龙门(科举) > 第19章 修房子

跃龙门(科举) 第19章 修房子

作者:长安墨色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11 15:49:42 来源:文学城

两日后雪便停了,接连几日阳光明媚,薄雪化了个干净,钱氏赶紧揣上银子请了工匠来家。

工匠将家里的几间房都看了一遍,表示这房年久失修,得大整改,大件木料就要四五根,还得买些其他材料,加上工钱需六两银子,如果手头紧,凑合着修整一番也能对付几年,大概三两就够了。

钱氏有点纠结,心想要不先凑合?这几年要是攒下钱了,再喊人来大修?

正琢磨着,沈长林已经看出了她的心思,非常的坚定的要求大整改,一劳永逸,免得一件事操二回心。

“你这孩子,倒是挺有远见的嘛。”工匠乐呵的说。

钱氏一咬牙一跺脚:“行,就大修整。”

工匠是个手脚麻利的,加上钱氏催的急,当场交了二两定金,工匠立即回去买好材料,带上两个徒弟入驻沈家,第二天就开始敲敲打打的修屋顶。

工期大概得五天时间,沈长林提议干脆将院里的几处泥坑也填填,再修个木头小屋,专门关鸡,家里现在有二十多只母鸡,鸡舍有些拥挤,并且他还惦记着再扩大一点规模。

只是这样一来,六两的花销上还得再添一两,银子就得花在刀刃上,沈长林认为这笔花销很值得。

钱氏现在对沈长林简直言听计从,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会对一个五岁的孩子那么信任,大概是他来了后,日子一直过的很顺吧。

“那便一起修,等开春了再抱一窝鸡仔回来养。”

钱氏一家的动静瞒不过其他人的眼睛,有几个想和钱氏借钱的宗亲见了也不好开口了,人家把银子花了呀。

但古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得了十两奖银的事还是灼痛了某些人的神经,沈长林出门遇上过好几个煽阴风的,以一副为他好的姿态叮嘱他银子是他个人的,不能被钱氏用光了,更有心思龌龊一点的,假装好意的问沈长林钱氏的银子平日放在哪里,撺掇他去偷出来捏在自己手上。

总之损人不利己,就是单纯的坏,见不得人好。

沈长林可不惯着这等蠢人,回到家就告诉钱氏。

钱氏可不是吃素的,撸起袖子立刻就去找人算账,她可以站在院门口骂上一个时辰不带喘气的,骂的那户人满脸通红不敢见人,要是遇见脾气一样火爆要动手的,钱氏更不怕,她那个体格,就是来个年轻小伙子也能过上两招。

如此收拾了几个人,再也没人敢在沈长林面前煽风点火,村人渐渐瞧明白了,沈长林虽是后头收养的,但人全家上下一条心。

不过,还是有人贼心不死,撺掇沈长林无效,就暗戳戳的撩/沈玉寿。

“玉寿啊,长林比你还小两岁呢,人家考了第一名,你咋连个名次都没有?”

“你奶你娘现在最宠长林了,你个亲生的现在倒成后养的了。”

“玉寿啊玉寿,往后爹不疼娘不爱的,你咋办喲……”

沈玉寿给村人的印象总是怯生生的,内向不爱说话,但他们又搞错了一点,沈玉寿瞧起来怯弱是因为社恐,纯粹是害羞,但是他并不自卑懦弱,相反,去县城见过世面加上受到沈长林的鼓励,沈玉寿心态非常稳。

“我读书确实不如长林厉害啊。”

“但是我也很优秀,全县一百多名学子,我可以排第十五。”

“我奶奶,我爹娘既疼爱长林也疼爱我。”

“我和沈长林就是亲兄弟,往后我们会相互扶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说完很不解的反问那些人:“你难道还会吃亲生兄弟的醋吗?”

这个问题就扎心了,谁家没有几本难念的经,原想逗小孩,却给自己挖了坑,只好一阵哈哈哈敷衍过去,然后灰溜溜的逃走。

有道是家和万事兴,但和气的才是少数,尤其是当家做主的长辈拎不清时,下面的小辈们更是斗的厉害。

现如今周氏家里就是这样,年都不过了也要分家,一般来说有兄弟还未成家是不兴分家的,可既然老大老三公开提了,周氏咽不下那口气,分就分,她不怕丢人。

按照风俗,分家后爹娘会和长子一起过日子,但现在周氏见老大碍眼,坚决不肯和他过,看老三也一样,就在大家以为她会选择老二的时候,周氏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老四,原因很简单,周氏虽然很喜欢老二的儿子沈玉堂,并且分家也是因沈玉堂而起的,但是她确实不喜欢老二两口子,尤其是老二那个丑媳妇,瞅着吃饭都没胃口,那便只有和老四过日子了。

正好老四没娶妻,她和老伴儿也可以帮衬着老四。

“大伯娘,如康哥,麻烦你们午饭后去我家一趟,下午我们几兄弟分家立字据,请你们去做个见证。”

这天上午,沈大郎来了家里,用充满羡慕的眼神看了一会工匠干活,还问了材料费和工钱等,然后才提到正事。

村里人分家,相比较自家关起门来分,更喜欢召集村长、里正、族亲、娘舅等一起作证,这样日后出现纠纷,也好找人说公道话,虽然钱氏和周氏不对付,但他们这一支是血缘最亲近的。

“嗯,我记下了。”钱氏点点头,吃过饭后去了周氏家里,等到日头快落山了才回来。

一回来就说周氏这家分的不好,首先没分彻底,爹娘和老四过日子,又公开贴补老二的儿子读书,等于老二和老四还是牵绊在一起,现在老四没娶媳妇或可勉强凑合,有了老婆孩子那就不一样了,其次钱氏非常了解她的这位妯娌,虽然办事情不着调,但挺会攒钱的,这些年一定攒下了不少家当,但是从分的家产来看,她藏了不少私房没拿出来,这也是一重隐患。

“罢了,管她的闲事干啥,做晚饭去,这个周氏也是抠门,二十几号人陪她耗了一下午,愣是一口干粮都没给,真有她的。”

*

房子很快就竣工了,表面上看只是干净整洁了一点,但内部变化挺大,至少屋顶没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下雨下雪也不会漏,更不会被风一吹就咯吱咯吱响,夜里睡觉安心多了。

很快第二场雪下来了,比上回深许多,早上起来路面上、院子里厚厚的一层积雪,上下课很不方便。

离除夕还有小半月,李童生给学子们上了最后一堂课后宣布休课,等过了正月再开始新一学年,放假时间一共是一个半月,类似后世的寒假。

“长林,玉寿,休课期间也不可放松啊。”

李童生捋着胡子叮嘱一番,他心里很清楚,就算不提,以这两个孩子自律的本事,也会勤奋苦学的。

孙教谕和顾训导要建新书馆的事他早有耳闻,并和沈长林沈玉寿谈论过,无论他们选择去何处,总之,大岩村私塾他们第二年是不会再来了,想到得意门生即将离开,李童生心里有些感伤,更为自己不能亲手培养出秀才而深深遗憾。

但该放手时就放手,他不能为一己之念而耽误学生。

“我们记下了,先生再见。”沈长林和沈玉寿规矩的给李童生鞠躬,而后收拾好平时暂放在私塾的私人物品,一块走出了李家院子。

李童生站在屋檐下目送他们远去,身影有点落寞,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往后,就不能日日见到这两个聪明礼貌的孩子了。

他咳嗽了几声,叹息着慢悠悠的朝书房走去。

“先生!”

身后却突然传来熟悉的清朗的喊声,二人竟又折返回来。

“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

“李先生永远是我们尊敬的老师。”

孩子稚嫩单纯的话语,却感动的李童生老泪纵横,有这句话足矣,表明他没有瞧错人。

“好,快回家去吧,路上小心些。”

*

雪一场接一场,漫山遍野都变成了银白一片。

小年将至,各家预备着年货,准备过除夕了。

家里的经济不宽裕,做不起新衣裳,钱氏便给孩子们做了加棉的新鞋各一双,充了艾草的小荷包各一个,还预备一人做个新的书袋,不善言辞的沈如康也没闲着,用修葺房子剩下的零碎木料,给孩子们做了新的笔筒,还做了书架,并做了更适合他俩的椅子。

罗氏同人换了几斤糯米,准备做些糯米肉团子。

她刚泡好糯米上锅蒸,屋子外头又下起雪来,一团团柳絮似的,瑞雪兆丰年,融雪时的严寒可以冻死许多害虫,明年便会有更好的收成。

沈长林搬了凳子到灶房里,和沈玉寿并排坐着,一边帮罗氏烧火,一边互相背文章,他们已经开始背《论语》了,这对五岁和七岁的孩子来说,进度已是飞速。

灶房里很温暖,一点也不觉得寒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听着朗朗的读书声,罗氏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苦熬这么许多年,日子终于越来越好有盼头了。

但也不是人人都觉心里踏实,今年的雪极大,下起来没个停歇,轰隆一声,钱氏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的人家里塌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