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愿逐明月入君怀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愿逐明月入君怀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作者:西来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6 21:50:09 来源:文学城

九歌身子轻轻朝左侧挪动了一下,看着眼前的女子,这女子虽然坐着,却要比她高出半头,想来身量一定高她不少,虽然穿着女装,却只是略施粉黛,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这开封城里的女子,她谁也不认识,想来眼前之人,定是哪位将军的女儿。九歌身子不方便,便浅浅见了一个礼,然后才回答她方才的问题,摇了摇头表示二人并不认识。

二人之后倒也没再说什么。

已经临近午时,上午的步射比试就算结束了,所谓比试,哪怕只是娱乐,到最后也定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人还在懊悔,平白丧失了在帝后面前露脸的机会。

郑羽和那名女子一起到帝后近前,接过了赢得的彩头,谢恩之后,皇后又提醒了一句:“这玉镯与良弓,是你二人凭本事赢得的,可随意处置,不必顾忌。”

皇后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大家,这场比试除了步射之外,还有别的看头,众人很是期待,难道真的有人会当众赠予倾慕之人吗?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那未免也太大胆。

郑羽低头看了手中的一双玉镯,温润清透,在当今之世,玉器本就难得,更何况手中这对羊脂玉镯,即使他这不懂玉的人,也知道定非凡品。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朝女眷所在的位置走去,他这一举动,惹得席上一阵惊呼声。不知是谁家的女子有这样的造化,成这样一段佳话。

然而九歌却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她原是跟其他女子一样,满心欢喜地看热闹,却看见郑羽一路走过来,都在死命地看她。

果然,郑羽穿过人群,走到九歌的面前,弓下身,奉上手中的玉镯,喊了句:“姐姐。”

就算面前是泛滥的洪水,她也从未像眼下这样心慌过,她看着郑羽手中洁白无瑕的羊脂玉镯,脑子里疯狂追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她根本不敢抬起眼睛和郑羽对视,更不敢越过郑羽去看柴桑的表情。

周围的人都在看热闹,在起哄,甚至在欢呼,郑羽弓着的腰身已经发酸,接还是不接,她必须要做决定。一番天人交战,最终她还是接过郑羽手中的玉镯。

郑羽脸上的紧张瞬间消散,代之以万分的欣喜和满足,然而九歌的一句话,却让他仿佛跌进谷底。

“谢谢弟弟。”

两人结识这么久,她从来都是喊他小羽,但是今日,她虽然接过了玉镯,却喊了他弟弟,这其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他喊她姐姐,是爱意,她喊他弟弟,是另一种爱意。

几位熟人的表情也很精彩,南昭容偷瞄着柴桑的反应,柏舟微微皱着眉,林沐一脸的不可置信。

郑羽对九歌的情意,他早就看出些端倪,也有过一些猜测,但是终究以为,郑羽既深知九歌与柴桑之间的纠葛,便不会掺合进去。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郑羽竟然如此大胆,在这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柴桑面前,如此赤1裸地表达爱意。

不止南昭容,很多人都在偷偷看柴桑的反应,尤其是在九歌接过郑羽的玉镯后。

只有极少数的人听到了九歌的那句“弟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远处的一幕,是郎有情妾有意,是少年少女的浓情蜜意,联想到所赠之物,甚至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定承诺。

柴桑脸上镇定自若,心里却做不到波澜不惊,他不该忘了,当日战场上,九歌给他递披风,郑羽给九歌递披风,这本就是同一种情意。更不该忘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人最大的常情。

正当柴桑走神之时,手里拿着彩头的女子却突然开口:“陛下,臣女手中的良弓,也有人要赠予。”

那女子的一句话,瞬间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众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好戏之后还有好戏,故事之外还有故事。

“这弓既是你赢得的彩头,自然随你处置。”柴桑有些漫不经心。

可随后,那女子上前三步,走到他面前:“臣女要赠予陛下。”此言一出,满场震惊,大家都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然而心中却充满了期待。

柴桑没有动,甚至没有变换脸上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本就是朕的弓,朕不能收。”他的话,让人看不出心底的情绪。

那女子却并不死心,倔强地抬起头:“赠予陛下,正是物归原主。”

皇后的脸上已然不太好看了,她筹划的比赛,她筹措的彩头,如今却在她面前,上演这么一出。

柴桑这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了一句:“朕已有心上人,朕不愿意收。”

“心上人”三个字,重重地砸在很多人的心里,引起了诸多猜测。他说的是心上人,不是妻子,也不是皇后,是心上人,那是不是意味着,先前陛下与赵九歌的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

“敢问一句,陛下的心上人,是眼前人吗?”在场的人恨不得去捂住这女子的嘴,怎么会有人如此莽撞和愚蠢。然而这些人心里又在期待柴桑究竟会如何回答。

“住口!”这两个字出来,掷地有声,循声望去,竟是张太妃。

“帝后之间,岂容你置喙!”

张太妃的一声怒喝,完全熄了那女子的气焰。

“退下去!”

那女子纵然心有不甘,却不敢在太妃面前造次,只因太妃是她的亲姑母,她家能有今日,全是先帝和陛下看在太妃的面子上予以照拂。

“陛下,皇后,老身有点累了,上午的比试,不如就到此。”

张太妃的话,及时缓解了当下的尴尬,柴桑和玉娘对视了一眼,然后下令:“既然如此,就先这样吧。”

“是。”

帝后和太妃逐一离开,众人也纷纷散去,九歌左侧的女子临走前不动声色地留给她一句:“下午替你出气。”听得九歌一头雾水。

因着在宫外,所以玉娘事先命人搭了一些营帐供大家午间休息,许是因为腿受伤,玉娘格外照顾的缘故,九歌的营帐只她一人。

用过午饭后,九歌正要休息,没想到外面通禀,张太妃来了。

九歌正要挣扎着起身,却被太妃身边的嬷嬷制止:“姑娘身子不便,不必见礼了。”

九歌略带歉意地笑笑。

张太妃人看着慈眉善目,也没什么架子,径直坐到了九歌的榻侧,跟她说道:“我用了膳,出来消消食儿,可巧就走到了你这儿。想来大家同在宫中,却从未见过,便进来打声招呼,不叨扰你吧?”

太妃话说的客气,九歌却不敢往下接,她一个小小的女官,无端地去求见太妃做什么,只能回道:“是小女太不知礼数,还请太妃见谅。”

太妃拉着九歌的手,笑着对嬷嬷说:“你瞧瞧,有教养的女孩儿就是这样,什么都先往自己身上拢,我可绝没有这个意思。”

嬷嬷也在一旁陪笑着说:“姑娘是个懂礼数的。”

“说到礼数……”张太妃话锋一转,拍着九歌的手说:“我要给你赔个不是。”

“万万不敢……”九歌嘴上说着,脑子里立马反应过来,应是与上午那个女子有关。

“我听说,上午莺儿对你多有冒犯,我得给你赔个不是。张家原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在礼数上缺了教养,这是我们的不是。”张太妃话语中有些自责,把责任归咎于自身,这倒令九歌有些意外,太妃已嫁到郭家多年,又是这样的小事,按理说,怎样也犯不着她出面。

张太妃谦逊,九歌却不敢托大,今日之事,她原本也不甚在意,如今看着太妃的面子,更得退一步,便回道:

“想是当时吵闹,我并未听清张小姐说了什么,即便说了什么,想来也是一时快语,做不得数的。小女儿家的吵闹,倒要劳动太妃,实在令小女不安。”

张太妃见她进退有据,说话又轻言软语、客客气气,一时间想起了早年病逝的女儿,对她不禁多了几分喜爱,也就多聊了几句。

当得知九歌的母亲早年离家,父亲已不在人世时,不由得从心里怜惜这个孤女。

于是临走前,便对九歌说:“你这个伤,看着不易好,身边又只这么个小丫头,我瞧着,实在是不大妥当。你若是愿意,我与陛下说说,接你来颐华宫住些时日,腿可得紧要着。”

九歌不好推辞,便说道:“全凭太妃做主。”

张太妃这厢刚走,柴桑身边的李苇便进来了。

“姑娘,陛下问你可还安好,是否要同他一道回宫。”

“陛下要回去了吗?”九歌问道。

“陛下已经等了姑娘小半个时辰了。”

“劳烦公公同陛下讲,我并无不适,还想再多留一会儿,请他放心。”原先她只是计划过来露个面,步射结束了就走。

但是上午那名女子的话勾起了她的兴趣,“下午替你出气”,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她如何替她出气。

李苇还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便告了辞,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