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愿逐明月入君怀 > 第12章 第十二章

愿逐明月入君怀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西来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9 23:06:19 来源:文学城

“日前,义父在军中被拥立为帝。”

柴桑一开口,在座的除了王朴之外,都大为惊讶,虽然众人也曾在心中暗暗猜测,但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还是震惊大过一切。

“恭喜郭公,恭喜公子。”还是王朴先反应过来,众人才跟着道贺。

柴桑摆摆手:“事态紧急,其间情形,就不与诸位细说了,义父急召我回开封,我打算明日一早就动身。”

“公子大可放心前去,澶州有我等为公子守着。”王朴说道。

“大人懂我,唤诸位前来,也正是为此事。澶州府里大人最年长,遇事,还请大人拿个主意。”

“责无旁贷。”

“工事不可停,请诸位务必勤加督促。”

“是。”

柴桑又叮嘱了一些事项,交代了林沐明日与自己同去,便让众人自行离开。

九歌有些犹豫,不知是走还是不走,她还没有想好如何与柴桑说开,可柴桑方才所说之事太过突然,他这一去开封,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九歌。”柴桑及时叫住了她,九歌瞬间松了一口气,林沐见状,借口要收拾行李,赶紧溜了出去,到门口还不忘关上了门。

柴桑走到书房的角落,拿出一个手炉,递到九歌手里。

“天冷了,这个给你。”

九歌摸着手中的手炉,心里有些感动,因为重明堤那几日冒着风雨,她入秋以来就有些畏凉,她不知道他是不是觉察到了什么。

气氛有些尴尬,接下来,两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我……”

“我向大人道歉。”最终九歌抢先一步。

“是我狭隘了,我不该那样说大人。”九歌现在心里满是自责,柴桑于她,再微小的事也能记得,而她却没心没肺,以语言为刀剑,守着她那套自以为是的理。

“无妨。”这几日他对她并没有刻意疏远,留下她,也不是要等她一个道歉。

“入冬了,好好照顾自己。”

饶是再寻常不过的话,九歌听来却不一样。她从方才,柴桑说要回开封起,心里就忐忑不安,郭玮称帝,膝下无子,她怕柴桑再次回来,一切会变得不一样。

“大人何时回来?”

“不知道。”前事不可预测,他也不知开封城内,等他的是什么。

“今年我的生辰,恰是冬至,不知大人到时可回得来?”九歌小心翼翼地问。

他早就知道那日是她的生辰,他还知道她今年十五,没有人不知,十五岁意味着什么。

柴桑看着九歌,坚定地说:“我一定回来。”

得了肯定的回复,九歌心里有些开心,便又接着说:“我尚无表字,不知可否劳动大人,帮我取一个。”

九歌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些大胆了,如果柴桑委婉拒绝她便自此不提,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柴桑竟一口答应。

“好。”

不管他说过怎样的胡话,看着此刻九歌惊讶中又带着一丝开心,他也不自觉地笑了。

九歌回去后,抱着柴桑给她的手炉,尽管手炉中并没有放炭饼,她却把铜质的炉子,生生暖出一丝温度,回想着方才与柴桑的对话,今年冬至,她格外期待。

此前郭玮来信中,只是简单提了自己被拥立的事,柴桑回到开封之后,很快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几个月前,郭玮攻下开封,刘昂在宫中**,他身后无子,这一脉便断了,满朝文武商议之下,决定北上并州,迎梁王刘修的儿子,也就是刘昂的堂弟为新帝。

本来,迎立新帝一事筹备的妥妥当当,但大军行至开封城外五十里,突然发生了哗变。军中大小将领堵在郭玮的军帐中,说什么也不往北走了。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让郭玮清醒些,当时他们起兵,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可最后刘昂,毕竟是死了。

刘修的儿子也姓刘,就算这个小奶娃没什么心思,但是刘修,毕竟是当年与□□一起打江山的亲兄弟。若是新帝成功登基,他们这些人,连带着郭玮,哪里还有活路。眼下郭玮竟还要去迎立新帝,这不是把大家伙儿往死路上逼吗?

郭玮自然一番解释,当时起兵实属迫不得已,只要今后好好辅佐新帝,想必刘家不会为难他们。可这些将领哪里由他分说,一边叫嚷着,一边扯下军中的黄旗披在郭玮的身上,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造出如此声势,想必不是临时起意,郭玮挣扎不过,只得作罢,经此一事,他与这些将领便真真正正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此后他再要做忠臣,怕是没有人答应。

郭玮稀里糊涂做了皇帝,要迎的“新帝”在南下路上离奇身亡,一切都是天数,仿佛合该如此。

柴桑想起三个月前,他曾感叹义父的处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箭一发中的,谁是神箭手,不言而喻。

柴桑跟着宫人,穿过一道道宫门,沿着整座宫城的中轴线,去往象征整个王朝最高权力的宫殿。此前他来这个地方的机会并不多,这里的一砖一瓦于他而言都是疏离和陌生。

随行的宫人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一路低头前行,毕恭毕敬,轻易不出一言。

相传秦王宫的台阶有九十九级,取自“九九归一”,“九”音同“久”,这位千古一帝希望国运昌隆,长长久久,甚至希冀一世、二世乃至万世,然而秦自统一天下到二世而亡,不过十五年。

几十年前,朱泳在此修筑宫室,他没有始皇帝那样的宏愿,然而三层累土却是免不了的,拾阶而上,柴桑数了下,总共三十九阶。

三十九阶不至于让柴桑气喘吁吁,但是足以心跳加剧,想来有人面圣时惊悸不安,怕是与此不无关系。

透过开着的宫门,柴桑遥遥望见他的义父高高端坐于大殿之上,昔日沙场老将,今日九五至尊,连带他这个曾经四处奔走的贩茶少年,都有幸一睹宫城。

“桑儿。”郭玮走下高台,远远地便来迎他,这些年,郭玮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一步步走到今日,无论身份如何变迁,从未在柴桑面前摆过架子。

“义父。”柴桑躬身行礼。

“明天举行大典,还好赶回来了。”郭玮欣慰地看着他。

“义父信中再三叮嘱,孩儿是一定会赶来的。”

郭玮拍拍柴桑的肩膀:“辛苦你了。”对于此前军营中的事,彼此之间心照不宣,两人都没有再提。

“不知一切是否妥当,可还有用得着孩儿的地方。”柴桑出言问道,新君即位是大事,必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仓促之间,一切从简,都已交托众人,你好好歇息便是。”

“是。”

郭玮看着他这个义子,虽不是亲生,但多年下来,已与亲生无异,如果说,他这一路走来,有谁可作为见证,便是柴桑了。可作为他的义子,柴桑却鲜有机会尝到甜头,可以说,柴桑此前的遭遇,多半也正是拜他这个义父所赐。

柴桑见郭玮看着他,却不说话,脸上露出悲戚的神色,便关切地问道:“义父,怎么了。”

“没什么。”郭玮沉默了片刻,又继续说道:“我只是想起了你姑母。”

听郭玮提起姑母,印象中姑母的形象便立即活了起来。姑母曾是宫里的尚仪,旧朝灭亡之后,姑母出宫,在山野之间的小客栈偶遇姑丈,两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

姑母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全部身家嫁给了当时一无所有的姑丈,曾经在宫中掌礼仪教学的女官,为一人,洗手作羹汤。

婚后几年无所出,又怜他母亲早亡,父亲只知挥霍享乐,对他不管不顾,这才把他抱回了郭府,充为义子。姑母为郭家操劳一生,膝下虽无子嗣,却深得姑丈敬重,如今,姑母辞世已五年,义父在今日提起,显然对姑母还是不能忘怀。

“你姑母若是还在,定能母仪天下。”郭玮此言一出,柴桑心里明白,这是明日要追封了。

“桑儿,你说,刘昂已死,刘家的天下已亡,我为全家报了仇,怎么这心里,还空落落的。”

半年前,刘昂猜忌,为斩草除根,杀了他一家十几口,包括义父的亲子青哥儿、津哥儿,还有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他因只身在外,逃过一劫。他那时不在义父身边,不知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在中年丧妻之后又丧子,看到传报的书信时,是何等的悲痛。

“义父,还请节哀,万事向前看。”柴桑劝诫道。

“儿啊,义父纵使向前看,前路也所剩无几了。”

“义父……”

郭玮今日的反应,是柴桑此前从未见过的,在他的记忆中,义父铮铮铁骨,怎么今日竟生出这么多感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郭玮坐在那大殿之上,内心有多悲凉。明日之后,他便不是横戈立马、气吞山河的郭将军,而是敛尽锋芒、沉密寡言的帝王。

曾经青玉巷内尽享天伦之乐,如今只剩他父子二人,出生入死半辈子的兄弟,从此再不能掏心掏肺……

柴桑走后许久,郭玮才想起来,他父子二人聊了这么久,他竟忘了让柴桑坐下,然而他环视四周,才发现,整个大殿,除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哪里有其他人的座位。

柴桑沿着来路,一点点接近宫门时,却看到一副车架远远的过来,穿过宫门扬长而去,那车架看着太过寻常,与这宏伟壮观的宫殿极不相称。

柴桑有些好奇:“那是谁的车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