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鸳鸯扣 > 第8章 第七折

鸳鸯扣 第8章 第七折

作者:大妮_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8 14:51:39 来源:文学城

“你是双身子,该省些心力,好好养胎才是,还花这么多心思置办礼物……”沈贵妃一面念叨着,一面命人取了好些金银打的小玩意儿来,说是提前数月就为两个孩子中秋节入宫备下的。

翊(金弋)、翊铃见着满目璀璨的玩具,又蹦又跳,拍手欢呼,李氏怎么管都管不住。沈贵妃并不嫌吵,只望着欢天喜地的孩子们笑。

另有一副长命锁,配着雕花羊脂玉项圈,留给李氏肚子里的这个。李氏又要起身谢恩,贵妃连忙免了她的礼:“宫里好多年没听见小孩儿声响了,我天天盼着你这两个孩儿来。”

又关怀李氏这一胎安否,李氏道:“太医说女娃儿瘦小,大概到时候生产,比男孩子容易一些。”

“女娃儿打从娘胎里就比男孩子贴心。”沈贵妃笑道:“你们年轻人真是的……裕王就不肯多忍一时?哪怕拿妾室来顶一顶呢。累你连年孕育。真是男人不知女人怀孕的辛苦。”

李氏红了脸,轻声道:“不怪王爷。是媳妇想着,趁年轻,多为天家开枝散叶……”

“实心的孩子……我是心疼你,并非觉得他不好。你倒总想着为你家王爷辩解。”贵妃笑道:“你们夫妇恩爱和睦,就是最好不过了。”

当朝天子凉薄寡情,后宫诸人也大多性子冷漠疏离,唯独贵妃体贴慈爱。李氏从景阳宫出来,感觉通身暖洋洋的。唯有一点让她心里疙疙瘩瘩——方才宁安公主看她的眼神始终在她脑海挥之不去。

公主娇小袅娜,坐在贵妃脚边的绣墩上,狭长的凤眼,眼尾轻扬,似笑非笑,带着讥诮。

李氏自忖入宫稀少,与宁安公主更是鲜少碰面,应该不曾得罪她。

如此,便一定是在王府,哪里照料不周,将常安公主得罪了。惹得姐姐不高兴,做妹妹的在这里给她甩脸色,是自然的。

常安公主侍候圣驾炼丹,在父皇面前说得上话。现在裕王和景王相争,虽然裕王回了后院就不爱说前朝的事,可她看王府的师傅们近来入府求见的脚步越发频繁,就知道朝野恐怕已是短兵相接,两下正打得如火如荼。若真得罪了常安公主,恐怕这节骨眼上对裕王不利。

李氏带着孩子和礼物,揣着一肚子心事,又拜见了王贵妃、文贵妃、卢靖妃。

还剩一位皇帝的新宠尚寿妃。

据说这位尚娘娘,当年只有十三岁,陛下诵经敲磬,不慎将磐敲错,众宫婢都不敢作声,只有她失声大笑起来。皇帝认真看了看她,众人都以为她必死无疑,不料皇帝却爱她的娇憨,当晚召幸,封为美人,从此风头无两。

今年尚娘娘刚满十八岁,便有圣旨忙不迭地册为寿妃,赠其父二品骠骑将军、右军都督佥事,又封其兄为正五品锦衣卫正千户。

要知道同年晋封的贵妃文氏,其父才只得了个四品指挥同知。一时间后宫议论纷纷,风声连宫外素来不爱嚼舌的裕王妃都在王邸听闻了。

尚氏封妃前因位分低,不曾在宫宴上露脸,等会儿见了,也不知该是何等绝色妖姬。

尚氏本不住六宫,常年在西苑伴驾。因中秋节皇帝回銮,受文武百官朝贺,又在乾清宫见裕王,因而尚氏暂时在乾清宫旁的昭仁殿歇息。片刻难离,咫尺之近,足见荣宠。

李氏到了昭仁殿,却不料常安公主也在。

两厢见礼,尚氏黑溜溜的眼珠不住地在李氏身上打量。

李氏敛着眸子,虽忐忑不安,面上依旧维持着端庄。

刚刚四目相对,尚寿妃果然年轻美貌。眉目风流,淡青色纱衫底下透出肌肤欺雪,松松挽着一窝墨色青丝,光着脚踩在地衣上,粉嫩的脚趾让女人看了都要被这娇媚迷惑心智。

美则美矣,但这装束,实在离礼制,差得太远了些。当今圣上,十五岁登基便发动“大礼议”,又数次订制冠服仪典,不是最讲究“礼”字的么?李氏暗暗犯着嘀咕,心想普天下男人果然都难逃一个“色”字,连天子也不例外。由此想来,也难怪旁人羡慕她,嫁得裕王这样的好郎君。

尚寿妃虽然打量她打量得紧,但似乎又对她不甚感兴趣。等打量够了,像其它几宫娘娘似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了几句例行公事的话,便低头喝起金镶宝鹦鹉杯里的玫瑰露来。

而常安公主自从她来便没吭声。

大殿里静默无声,连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都收了张狂,老老实实贴在李氏身侧,动也不敢动。

李氏原本有些讨好的话要说,见常安公主冷若冰霜的一张脸,便无从启齿,反复掂量间,听门口小答应说,陛下要过来了。

李氏便起身告退,这时公主笑道:“以前承蒙皇嫂照顾,难得再见一面,话还没说几句就要走了。若皇嫂不着急回去,不如到我那里坐一坐?裕王那里,我让人同他说一声便是。”

李氏答应着,公主便笑嘻嘻拉起她的手,两人携手往永宁宫去。

片刻功夫,常安的态度冰火两重天,李氏心里七上八下没有底。这位公主性子喜怒不定难以捉摸,十成十得了当今陛下的真传。

永宁宫内,一片葱郁。这时节,桃树已经收过果实,绿叶成荫,茂密繁盛。李氏一路走来,见桃树粗细不一,有的已经长到碗口粗,有的还如拇指般细。

“我出生那日,父皇亲手种了一棵,此后年年都种的。”常安公主虽走在前头,却好像脑后有眼,且看得穿她心事一般。有如此拿捏人心的玲珑剔透,难怪能多年伺候圣驾修道。

李氏笑道:“听说王爷书房前也种了棵桃树,只是栽种时错过好时令,一直都病恹恹的。王爷费心从外头请了不知多少巧手花匠来调理,都不见好。”

常安轻轻笑了一声道:“哥哥书房就在府里,怎么嫂嫂还要‘听说’?没去看过么?”

李氏便道:“公主有所不知,王爷近年来勤学,爱留师傅们在书房说话,我去就不太方便。”

进殿,李氏本想借着问公主身体安好,说起上次的病,若公主存了什么心结,都打开。然而还没来得及坐下,有小答应跑来,附在莲心耳边说了几句。

公主看向莲心:“来了?”

“是。”

公主便笑道:“不巧了,有位贵客要来,且请嫂嫂屈尊,和侄儿们去屏风后头暖阁里略避一避。”

李氏满腹狐疑,却也不好提出异议,便带两个孩儿绕到屏风后。

常安公主修道,然而闺房布置却绮丽香艳。

紫檀万字围架子床,罩着大红纱销金帐,挂着嵌红宝的水滴金霞帐坠儿。

黄花梨五屏风龙凤镜台上,架着鎏金菱花镜,摆着一只黑漆描金吹/箫引凤拣妆匣,一只镂空缠枝芍药金妆盒,一把镂空凤穿牡丹包蜜蜡金梳。各色簪钗一应俱全,金银珠宝首饰琳琅满目。公主伴君修道时不能穿戴,也不知这些首饰何时能排上用场。

窗前摆着两张玫瑰椅。靠墙一台朱漆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神橱,上方悬着张三丰张真人的法像。乌木高面盆架的横板上放着桂花胰子,胰子上都雕着月宫嫦娥戏兔的纹样……

这屋子陈设连李氏乍看了都暗暗吃惊,两个小孩长在崇尚俭素的裕王府,哪里见过这天堂般的所在?翊铃抓起妆台上一只苏绣鹤鹿同春的香囊放在鼻子下猛嗅,被李氏轻轻打了一下手,翊(金弋)则扯着那大红纱销金帐子问:“娘,这是个什么字?”李氏轻手轻脚上前拍开他的手,冲他比一个“嘘”的手势,一看那帐子上的金字,却像兜头被人泼了一桶冰水般,喘不过气来,半截身子冰凉。

帐子上拿金线不知绣了多少个“牪”字,楷书也有,行书也有,篆书也有,隶书也有。

字字都是裕王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了。

更为可怖的是,她隐约触碰到了一件她不该去触碰的秘密。

那个秘密诱惑着她去想,可她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她觉得恶心。

这些年他曾写过多少个“林”字,她不知道,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她起初还疑惑,也一度怀疑他心悦某位姓林的女子,可裕王确实不曾纳新人入府,她便只当是他一件未曾付诸行动的心事,由他去了。

如今,这“林”字成了什么?

公主的“牪”字,和裕王的“林”字,拼起来,便是他们共同的姓氏,是两个并肩而立的“朱”字。

世上本没有这个字,他们便造了这个字,拆成两截,各自存着。

世上本没有兄妹相恋的伦理,他们便……

李氏觉得自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已经发狂崩溃,另一半死死劝说着自己,不要信,不要想。

这时外间“贵客”进门,响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嗓音:“媖媖,不生我的气啦?”

音量,声线,遣词,都极致柔软。听声音,就知道他一丝一毫都怕伤着他的心上人。

裕王向来都是个温柔的人,只是她没想到,他的温柔倾注在别人身上时,能比待她还要温柔十倍。

李氏颓然立在纱帐边,宛如枯木。

翊(金弋)和翊铃认出载坖的声音,大声唤起“爹”来,她也意识不到去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