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元末明初记事 > 第11章 11、“天花”一出,你们都怂了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后,李归宁把在来安的田产铺子什么的悉数变卖,薛大也到镖局雇佣了四个镖师,交了定金,约定了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出发了。

走的那天早上,还没用早饭,李归宁带着赵嬷嬷去松鹤院跟老夫人辞行。毕竟受了老夫人这么多年照顾,和离后又允许他们多待了几天处理私事,很仁至义尽了。

“老夫人,以后归宁不能在您身边服侍,您要保重。”李归宁看着上面头发点点花白的老夫人,真心实意的磕了个头,原主懦弱没有主见,要不是老夫人镇着,在这大宅门里还会难过许多。

“好好,你以后也要好好的,不是我的儿媳,也是我好友的女儿,是要叫我一声伯娘的,以后有机会回来看看,啊!”张氏看眼前的女子瘦得跟纸片一般,脸色也不如之前红润,心疼得不行,想起那个混账儿子,觉得真真是冤孽!

“嗯,归宁知道的。”李归宁点点头,“还要乘早赶路回定远,归宁先告退了。”说完便带着赵嬷嬷退下了。就在李归宁快要跨出房门的当口,郭金灿春风得意的走了进来,和她正好打了个对面。

“郭公子。”李归宁略微福身,最后看了对方一眼。多么讽刺啊,她来到这里时间也不短了,竟然是第一次见到原主这个所谓的“丈夫”。

“你怎么还在这儿?”郭金灿皱起眉头,心道:“她怎么还在郭家,不是早就该走了吗?这女人不会又反悔了吧?”他昨日还贿赂了好几个族老,确定会支持自己取得族长之位。虽然银子损失了不少,但也是值得的,这就跟做生意一样,前期投资越多,后期才有更大的回报。等沈氏入门,他就是沈家正经的姑爷了,沈万三那条富得流油的海路,他可是早就眼馋已久,到时候也就能名正言顺的掺和一脚。所以,无论这个女人是不是反悔了,反正合离书已经给她了,她和自己再无半点关系。

“妾身马上就走。”李归宁有些无语,这男人得是有多不待见她啊,好歹是你曾经的妻子,给你生过一个女儿,还被你害得小产,出于礼数,问候一声总可以吧!一上来就赶人走,真是太过凉薄!

这还是李归宁不知道对方刚刚在想什么,要是她有读心术,说不定会恶心得吐出来!你们郭家少夫人的位置,那个姓沈的稀罕,她可看不上,谁爱当谁当!倒是赵嬷嬷听了这话,差点骂出声来,想到她们还没出郭家的门,硬生生忍下了。可她的眼光如果能杀人,早把这个渣男扎成筛子了。

郭金灿点点头,马上走就好,忙了好几天,他终于要迎娶沈氏进门了,日子就定在后天。沈氏本是外室,如果要正儿八经进门,风俗上讲和别人不太一样,除了摆几桌酒席,之后也是要跟老夫人敬茶的。他正要来找母亲说说这事儿,别到时候给沈氏没脸,李氏“血崩”那件事后,他娘更不待见沈氏了。

李归宁刚想抬腿出门,黄嬷嬷就从外面大惊失色的跑了进来:“老夫人,不得了了,大姐儿出花儿了,奶娘郭氏身上也有好些个红点!”

“什么!”张氏和郭金灿一同惊呼道。

出花儿,就是天花,在十八世纪发明牛痘之前,全世界的人们对它束手无策,得了完全靠硬抗,死亡率极高,而且传染性强,往往一得就是一大片。所以,他们三个除了惊讶,还有深深的恐惧。最感到晦气的是黄嬷嬷,因为李氏要走了,昨天晚上张氏做主把大姐儿接了过来,安置在后罩房里,并派了她去照看,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天功夫,大姐儿竟然出花了。

“你,你不要过来。”老夫人惊恐的往后一缩,天花致死率最高的就是老人和小孩儿,她都这个年纪了,感染了就完了。

“就是,你赶紧回去。”郭金灿也躲在了椅子后面,连连摆手,如同赶苍蝇一般。

“你,快,你快带着大姐儿去庄子上,现在,马上就走。”老夫人赶紧下令,要是让人知道他们郭家二房有人得了天花,还不得被人封了院门啊。

“不,老夫人!庄子上连个大夫都没有,这怎么能行啊!”赵嬷嬷看准时机大喊一声,同时她在心中也更加坚定了李归宁的计划——一定要带大姐离开郭家!出了事就立马把这么小的娃娃扔到庄子上,你可是大姐儿的亲奶奶!你们真的忍心看她自生自灭不成?

“那也不能让她传染一屋子人啊,黄嬷嬷,快送走!”郭金灿扯着嗓子喊,天花面前人人平等,凭你是再厉害的人物,染上就是个死。

黄嬷嬷苦着个脸,磨磨蹭蹭的不想动弹,她十分不愿意带着大姐儿去乡下,去了还不一定能活着回来。她觉得她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本以为看顾小主子是个轻松体面的活儿,没想到惹上这等大麻烦。

这个时候,李归宁吱声了,她重重跪下磕了一个头,说道:“老夫人,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大姐的娘,要不让大姐儿跟我走吧,不能送她去庄子上啊,求求你了。”

“你,你不怕吗!”张氏问。

“怎么不怕,但毕竟那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怎能看她去死啊。”李归宁用帕子遮住了眼睛,假装在擦眼泪:“我身体不好,怕路上出什么意外,请了大夫跟我一起回定远,这大夫专攻儿科妇科,也许能救大姐儿一命呢!”

听她愿意接这个包袱,张氏和郭金灿下意识同意了。张氏想,不是自己这个祖母不疼她,而是不能让一个小孩儿传染了郭家所有人。郭金灿则想,要是让族人知道自己家有人得天花,谁还会跟自家亲近?这马上就要到手的族长之位可就要黄了!反正李氏是大姐的娘,大姐跟她走了也没人能说什么,一个丫头片子而已,没了就没了……

看看,人心就是这么易变,事关生死,人心底最恶劣的本性便立刻暴露无遗了。

于是,才两句话的功夫,这事儿竟然就这么定下来了。就跟李归宁计划得一模一样,顺利得简直超出了她的想象。老夫人当场就封了后罩院,黄嬷嬷连着知道了这件事的下人全部被关在了里面,半个月后,确定没有人出花才准出来,另外,这里面也有封口的意思。而郭氏只是乳母,不是卖了身的下人,她身上也出花了,老夫人巴不得把她也一起送走。于是,大姐儿和郭氏跟着李归宁的人一起被火速送出了郭府,可以说是前脚刚跨出门槛,后脚还没落地,门“咣当”一声就给关上了。这一幕被早已等候在马车旁的四个镖师看见了,大家伙儿面面相觑,都觉得这被赶出来的“少夫人”也真是可怜。

不管外人怎么看,李归宁是带着孩子从郭家这个“大牢笼”顺利逃脱了。两辆马车四个镖师快速的出了城门,和城外早就等在那里的孙大夫一家的马车汇合,众人往定远方向正式出发了。

直到出了城门,郭氏还不敢置信:“夫人,我们真的带着大姐儿一起走了!大爷和老夫人真的同意了?”

“哼,那姓郭的一家没个好东西,自己的亲闺女、亲孙女,说不要就不要了,呸,也不怕以后遭报应!”出了郭家,赵嬷嬷再无忌讳,痛快的骂了起来。一回头,她看到郭氏又连忙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道歉道:“对不住,郭乳母,老身不是说你。”

“没事,没事!”郭氏摆了摆手,她虽然姓郭,但和郭家宗族早已是出了五服的远亲,她一个外人,也觉得老夫人和大爷的做法让人心寒,亲闺女,亲孙女生病了,不赶紧叫大夫,反而把人给扔了出去,虎毒还不食子呢。

“好在是个女孩儿,要是男丁,就是病死了也不会让我带走的。”李归宁看着怀里睡得正香的大姐儿,轻轻摸了摸她脸上的红疹,对赵嬷嬷说:“孙小大夫说这个几天能消来着?”

“三天,孙大夫说保准三天就消掉。”赵嬷嬷回答道。

“这药也真神了!”郭氏用手背试了试大姐儿的额头,没有发烧,她又试了试自己的额头,也很正常,要不是她们两个满身红疹,谁想得到这所谓的“天花”竟然就是一场骗局呢?

说起来,这“天花”事件的源头在孙二针身上。因为他经常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实验,所以手里有很多“偏方”。比如,他曾无意间配出了一种粉末,吃下去不到一刻钟,人就会浑身长红疹,很像出花,但是不发烧,也没有什么危害,顶多就是有些轻微的瘙痒,如果不把脉和仔细检查是看不出来的。于是,当李归宁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药剂吃下去后很像天花病症的时候,这偏方便派上用场了。

于是,能带走大姐儿的计划便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首先,孙二针把这种有趣的药粉配好,然后,李归宁拿给郭氏,并交代她在她们走的这天早上提前喂大姐吃下,自己也吃一些。之后,等疹子出来了就假装害怕的高呼“出花了!出花了!”

果不其然,包括黄嬷嬷在内的一干大小仆妇全都不敢近看,远远的看一眼就全部吓倒了。后面故事的发展也和李归宁猜的大差不差,她原本以为老夫人会斥责看顾大姐儿的郭氏,再找个大夫来确诊救治,没想到老夫人和郭金灿连去看看的勇气都没有,只想赶紧把人送走,她则顺势把这个“烫手山芋”接了过来。

“孙小大夫的确堪称神医。”赵嬷嬷点点头道,夫人那么严重的恶露被他调理了几天竟渐渐停了,气色也大有好转,看来他在行医用药上果然有一套。她打开帘子瞅了一眼后面的马车,叹道:“孙大夫全家竟然真的同意跟我们走了,可惜了,他们在致和堂口碑很不错,如果继续待下去说不定能建立自己的药堂呢。”

“不可惜,命都快没了,何谈其他?”李归宁倒是不意外孙家决定跟自己走的选择。沈氏的计划和预想的有了出入,之所以没有找孙二针问责,是她还没有进郭家门,不好节外生枝。等那个女人站稳了脚跟,回过神来清算之时,孙家就得倒霉了。

“这样也好,到定远还有三、四天的路程,夫人身体还没痊愈,大姐儿又小,有大夫跟随要放心很多。”赵嬷嬷道,随即她又想起了这几年路上总不太平,双手合十叨唠着:“老天保佑,菩萨保佑,希望我们能平安回到定远,老天保佑,菩萨保佑……”

“这就是为什么我让一贵花重金请了镖局最好的镖师的原因了。”熟悉历史的李归宁比当地人更知道这个世道的混乱。元朝末年,土地荒芜的情况很严重,走在外面很多地方看不见农田,全是荒山野岭。除了红巾军,还有无处不在的山匪、水匪,不得不小心。

古代的马车没有减震功能,路也是黄土路,颠簸得厉害,没一会儿大家就有些昏昏欲睡了。李归宁之前因为大姐的事情没有落定,心里总是存着心事,精神十分紧张,现在把大姐儿成功“夺”了过来,终于送了一口气,加之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被马车这么一摇,更是觉得困倦,扯过一块棉被盖上,眼睛也渐渐的合上了。

相关历史小知识:

1796年5月14日,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首次从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浆接种在一个八岁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六周后詹纳特意给这个男孩接种天花痘浆,结果这个男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有免疫力。比人痘法更加安全有效牛痘接种法由此面世,并不断完善。而中国则是在清朝才出现了人痘,但是致死率也很高。所以,元末明初的时候,天花真的是杀伤力十分巨大的疾病,人人谈之色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11、“天花”一出,你们都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