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原礼来信 > 第18章 2018-2011(4)

原礼来信 第18章 2018-2011(4)

作者:林城木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7:53:44 来源:文学城

打开浏览器,搜索初一语文必备课文,页面提示“已显示初一语文必背课文”,仍旧搜索“初一语文必备课文”。

江语乔叹口气,觉得自己有点傻。

然而手却不自觉往下滑,点进第一个链接,跳转页面的最上方是曹操的《观沧海》,江语乔盯着看,卧室空调温度开的太低,她鼻腔凉凉的,冷空气在肺里走一遭,呛得人想咳嗽。

窗外是盛夏八月,她却似乎仍站在冬日楼道里,近旁教室窜出一点温热的风,和全班嘹亮的背诵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原礼一中补课进度很快,高三部早上六点不到就要起床上学,一天八节课,附加三节晚自习,一三五考语数英,二四六考文理综,课间十分钟被拆分成三部分,上节课的老师占前半部分,下节课的老师占后半部分,留给学生们的时间只剩下掐头去尾的三分半,上厕所都要跑着去,班主任整日在门口站岗,专抓下课乱晃的。

一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周六放学前课代表们扯着嗓子发作业,各科作业堆起来,能填满一整个书包,于是周日晚上定然要熬到后半夜,眼睛一闭一睁,就又开学了。

高三的战役才刚刚开始,不出两个礼拜,所有人的黑眼圈均匀扩散,教室里每天都是哈欠声和香油味,学校像是氧气不足,无论是谁,只要迈进去就觉得头晕脑胀,江语乔也吃不消,然而还是在紧张的节奏中上网查询,挤出时间背完了初一的必背课文。

她也说不上来这么做的目的,一雪前耻还是有备无患什么的,又或许只是单纯的犯蠢。她心里腹诽,但又管不住自己。

那个怪异的冬天时常出现在她夏日的梦里,和空调冷气彼此交织,难舍难分。

有关肖艺转学的记忆也变得模糊了,毕业照上女孩的脸愈发清晰,她紧紧握着江语乔的手,似乎她们天生便是好友,亲密无间,形影相吊,转学的片段才是一个偶然的梦。

毕业照被江语乔放在枕头下面,那封来历不明的明信片则被她夹在了单词书里,她时不时便会拿出来看,孟媛曾问过她:“谁送你的,好漂亮。”

江语乔摇头,她现如今和孟媛相熟一些,偶尔也会说几句话,不像刚入学时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我也不知道谁寄给我的,嗯......或许也不是寄给我的。”

孟媛不太明白:“不是写了你的名字吗?江、语、乔。”

江语乔握着笔,在本子上写下这三个字:“也可能,还有另一个江语乔。”

她粗略地讲解了这张明信片的来历,当然,只说了大爷喊她去保安室的部分,有关2009年和2010年的怪异梦境,江语乔只字未提,毕竟穿越这种中二气息十足的字眼有着明确的年龄限制,从一个二十岁的成年人嘴里说出来,只会得到诧异的目光和失心疯一类的质疑。

她可不想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是不是压力太大。

孟媛安静听完,思考了片刻:“所以说,这封信不是寄给你的,而是寄给另一个也在一中上学的江语乔的。”

这话有点绕口,她顿了顿,又说:“另一个江语乔比你的年龄要大,已经毕业了,但是这封信一直放在保安室没被取走,后来阴差阳错,就送到了你手里。”

阴差阳错吗?江语乔缓慢点了下头。

她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她说不好。

“真的有另一个江语乔吗。”孟媛自言自语,指了指明信片背后的花,“这是什么花?”

“风铃花。”虽然被做了成标本,但江语乔仍旧认得。

“风铃花?”孟媛重复,她举起明信片对着窗外的光,花瓣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以前没见过。”

江语乔浅浅笑了下:“不常见,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我小的时候住在郊外,奶奶种过,我也很多年没有看到过了。”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有那么一瞬间,江语乔似乎想到些什么,然而努力回忆,又什么都看不清。

趁她发愣的功夫,孟媛已经起身把徐涵叫了过来,徐涵是学习委,可以自由使用教务系统,周一她要去帮老师录成绩,刚好可以查一下究竟有没有另一个叫江语乔的人。

两个人叽里呱啦迅速商定,你一言我一语的,尾音上扬,格外俏皮,每个字里都挤着属于十七八岁的热闹,孟媛一脸认真,徐涵则一脸兴奋,像是马上要化身间谍,刺探军情。

江语乔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她其实已经猜到答案了,但此时此刻,她心里忽然柔软下来,觉得自己应该接受孟媛和徐涵的好意。同班之间互相帮助也好,对新同学的照顾也好,总之,她们是真心实意的、善良的、友好的。

冷冰冰的拒绝,大概会伤了她们的心,江语乔叹了口气,索性由着她们去了,去进行一场幼稚的、寻找另一个自己的过家家游戏。

她翻开铅笔盒,从夹层里拿出两块糖。

依旧是酸奶味的阿尔卑斯。

窗外蝉鸣嘹亮,温度却慢慢沉下来,夏天快要过去了。

傍晚下了一场雨,白日的燥热散了个干净,回家路上居然有些冷,蒋琬站在进门处,正在收拾门柜里的衣服,看见江语乔哎哟一声:“快关门,外面风怎么这么大,路上冷不冷,这怎么忽然就降温了,欸语乔,明儿你上学得穿个外套吧,短袖是不是扛不住了。”

她絮絮叨叨,江语乔嗯嗯啊啊应付两声,转头进了屋。

蒋琬高声朝她喊:“先吃饭,你又不吃饭啊?我煮了绿豆粥,降暑的。”

一到夏天,江语乔就没什么胃口,时常一天一顿将就着活命,晚饭总是敷衍过去,不肯上桌动筷子,进了门就喊作业多,闷声扎进卧室里。

但蒋琬是不许她胡来的,江语乔可以装作没听见,蒋琬却不能装作不知道,两分钟后,蒋琬端了粥进门,外加一小碟水煮蛋和凉拌莴笋丝。

说好降暑的绿豆粥此刻冒着热气,还放了两勺子白砂糖,江语乔喝了一口,求饶:“妈,我不饿。”

“那也得喝。”蒋琬把碗一放,开始数落,“看你那小脸瘦的,快赶上黄鼠狼了,那不吃饭哪行啊,这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知不知道,不吃饱了哪来的力气做作业,奶也没喝是吧,你看你这奶,还剩半箱子呢,睡觉前喝一袋,好入睡,别天天喝咖啡,那东西伤身体......”

江语乔天灵盖嗡嗡响,端起绿豆粥一饮而尽,火速扒拉完盘子里的菜堵她妈的嘴,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江语乔不随母意,蒋女士就开展唠叨**,好言好语慈爱和气,一副唐僧做派,逼得江语乔乖乖就范。

蒋琬心满意足,上下翻飞的嘴皮子当场刹车,关门退了出去,她闲不住,关照完二女儿又打电话去找大女儿,江晴虽说搬出去住了,但好些东西还放在家里,眼看就要入秋,蒋琬担心她衣服不够用,总要念叨几句。

江语乔撑着头做作业,听见蒋琬打电话:“到家了?吃饭了吗?行,你那是不是没啥厚衣服,天要冷了,上下班都多穿点,别感冒,我刚收拾柜子,翻出来一袋子围巾手套啥的,你抽空回来拿一趟......嗯,行,想吃啥?”

不一会儿,她挂断电话,又敲开江语乔卧室房门,这次是水果,江语乔无奈地叹了口气,没等蒋琬催,自觉抓起葡萄往嘴里塞。

因此堵住了蒋女士关于补充维C对身体有好处的八百字见解。

水果吃完,蒋琬和盘子一起消失,不过五分钟,门又被敲响。

江语乔烦躁地往椅子上一靠,很想找人打一架,门刚被推开个缝,她就飞快开口:“我不饿,我吃饱了,不要再送东西了,我要做作业,我的作业很多很多很多......”

“行行行,我马上走。”蒋琬晃了晃手里的帽子,“我就是问问你还要不要,不要我扔了啊。”

那是一顶红色绒线帽,顶上缀着一个大大的毛球,江语乔很久不戴帽子了,何况是这么鲜艳的大红色,她刚要摇头,忽然听见蒋琬说:“还得是你奶奶的手艺,做得真好,针脚够密,线打的也紧实,我就不行。”

说完,她轻轻看了江语乔一眼。

江语乔撑着头,手里的笔没停,快速在括号里写了个C:“不是我奶奶做的。”

蒋琬笑:“不是你奶做的谁做的,你买的啊。”

江语乔愣了下,她恍惚想起来了,这帽子是有一年自己收到的生日礼物,那天她去吃午饭,回来时桌里就多了个礼物袋子,她问了一圈,没人知道是谁送的。

“别扔,我要留着。”

她起身接过帽子,看了看,像是怕蒋琬来抢一样,快速塞进一旁的抽屉里。

刚考完试,有太多错题需要整理,做完作业已经过了夜里一点,此时困劲过去了,江语乔在床上翻身,忽然有些睡不着。墙边的牛奶还剩下许多,是前段时间蒋琬买来的,说是让她每天喝一袋促进睡眠,但江语乔没有喝牛奶的习惯,总也想不起来。

还有不到五个小时就要起床,江语乔却毫无睡意,索性坐起来看月亮,白日刚下过雨,月亮被云层遮住了,窗外光色昏暗,像是一个慵懒的梦。

她按开床头的小夜灯,打开抽屉,把那顶帽子拿了过来。

不怪蒋琬认错,奶奶的确给她做过许多东西,小时候住在山塘庄,她身上的毛衣毛裤,屋里的冬被棉褥,都是奶奶做的,奶奶没给她做过帽子,倒是给她做过一条围巾,也是红色的,和这顶帽子的颜色一模一样。

当年范凡还问过她:“真的不是你奶奶做的吗,和你的围巾颜色很配啊。”

真的不是,那这帽子究竟是谁送的呢,江语乔呆坐了一会儿,仰面躺下,忽然鬼使神差的,把帽子戴在了头上。

窗外,云层慢慢散了,月亮仍旧看不分明,但漆黑一片的夜空开始有星星闪烁,白色的光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夜色只剩下窄窄一条,像是一行简短的字迹,江语乔眯着眼认真看,看见那字迹写着:“初二三班江语乔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对全校师生的校园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予警告处分。”

除了黑色的警告,还有一些彩色的字样,生日蛋糕,生日蜡烛,生日祝福,许多许多人在祝她生日快乐。

江语乔后退一步,像是被生日快乐吓住了。

在她面前,一个女孩背对着她,手里拿着笔,似乎刚写完什么,江语乔伸出手,想要去拍她的肩膀,忽然,身后有人朝着这边喊:“语乔——”

江语乔回过头,看见肖艺抓着两本书,风风火火地朝她跑来。

雪地靴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这里是冬天,原礼附中教学楼前,时间......

江语乔环顾四周,肖艺举起两本书问她:“你先看哪本,风向还是风尚?”

她手里的书上写着2011年11月的字样,时间是2011年。

2011年,纸媒受到互联网冲击,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减缓读者流失是让每家出版社头痛的难题,然而在闭塞的校园,小说漫画仍旧受到学生们的狂热追捧,地位居高不下。

老师没收最多的杂志是《爱格》和《花火》,其次是《飒漫画》和《男生女生》。江语乔和肖艺经常去书店蹲守,一人买《文艺风尚》,一人买《文艺风向》,看完交换再传给其他女生。

肖艺当时的梦想是去杂志社当模特,不仅她,班里许多女生的梦想都和杂志社有关,有的想去画漫画,有的想去做设计,还有的想要当主编,语文课代表写了厚厚一本手稿,八万字,全班传阅,十三岁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这是江语乔看到肖艺手中的书后,想起的全部回忆。

那时候他们谁也不知道,整个纸媒行业会在几年后快速没落,曾经盛极一时的杂志纷纷宣布停刊,仅存的几家也从每期发行几十万册,变成了不定期更新,中学时代珍贵的精神食粮都成了落灰的库存,三块钱一本,满四十九减五元。

肖艺摇晃着她的胳膊:“问你话呢,你要哪本啊。”

操场上空传来音质嘈杂的歌声,是广播站在播放《追梦赤子心》,江语乔站在傍晚的黄昏中,夕阳从她身后看过来,拍拍她的头,在她的红帽子上留下一圈毛茸茸的光边。

她盯着肖艺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肖艺被她看得发毛,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江语乔忽然笑了,莫名其妙地说:“肖艺,我大学会报考湘中医科大。”

“啊?”肖艺张大了嘴,但不是因为吃惊,倒像是有些生气,“你不是说要当摄影师,给我拍大片的吗?”

......这又是哪一茬,她十三岁的梦想是当摄影师吗,江语乔哑口无言,她快速翻过这一页:“总之,我会报考医科大,并且在大三那年退学。”

“啊?”肖艺再次张大了嘴,这次是因为吃惊了,“你疯了?”

江语乔一脸严肃:“你认真听我说。”

肖艺认真不了:“为什么呀,你好不容易考上为什么要退学啊?确定要退学的话为什么还要考啊?不是,你怎么知道你大三时候的事情啊......”

江语乔没有回答,只是说:“我知道,我就是知道,你答应我,大三那年,也就是2018年......”

她回忆了一下时间。

“2018年9月8号,星期六,上午十点,你要给我打电话。”

肖艺嘀嘀咕咕:“你怎么知道那天是星期六......”

“别打岔。”江语乔认真重复,“你答应我,那天上午十点,你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那我忘了怎么办。”

“你不能忘,你答应我。”

“......哦。”肖艺无奈,“那我要说什么?”

“你就问——你真的退学了?”

“你是要让我阻止你退学?不对,那时候还来得及吗?18年9月......”肖艺掰开手指数了数,“来不及了呀......”

江语乔倒是淡然:“你不用阻止我,你只要给我打电话就好了。”

寂静的雪后,天色昏暗,校道上渐次亮起的路灯照在她们身上,两个女孩窃窃私语,说着一个关于七年后的约定,江语乔觉得自己大概是疯了,会这样草率地相信肖艺。

肖艺也觉得她疯了,江语乔的话无厘头,没逻辑,她听不懂,但是——

但是江语乔这么做,自有江语乔的道理,她听她的就对了。

“行吧。”肖艺说,“那你求我。”

江语乔愣了:“啊?”

肖艺抱着两本杂志,扭头去看路灯,脖颈扬得高高的,看起来像有一米六了。

江语乔咬了咬牙,十三岁的小屁孩,真烦人,但她已经二十岁了,大人是不能和小孩子计较的,于是江语乔呼吸又呼吸,伸出一根手指勾住肖艺的外套下摆,硬邦邦地拽了两下。

“求、求你,求你行了吧。”

一米五版本的肖艺叉着腰,仰起头:“你就说求不求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2018-2011(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