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丰 > 第10章 第 10 章

元丰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黄金圣斗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15:18:12 来源:文学城

元丰在野菜地里摘着荠菜,老远听到一声呼喊。他抬起头,三妹捂着衣兜跑了过来。

元秋跑到哥哥跟前,气喘吁吁地说:“哥,赵叔又来看咱们了!还带了好吃的。”

元丰点头应了声:“我晓得,妈一早就跟我说了。”

“妈咋就偷偷告诉你了?”元秋说完,从衣兜里献宝似的掏出几颗巧克力豆,咧着嘴笑,“这小豆子可好吃了!哥,我喂你。”

“好。”元丰笑着张开嘴,一颗小圆球被扔进了嘴里。

“哥,你含一会儿再嚼才好吃。”元秋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

小圆球入口便有一股甜甜的巧克力味儿,逐渐融化时,元丰尝到了浓郁的奶香。他试着咀嚼了下,很甜很酥脆。

“好吃不?”元秋一脸笑眯眯的。

“好吃。”元丰低下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儿。

“哥,再来一个。”元秋又拿了一颗到哥哥的嘴边。

元丰侧头避开,笑着说:“你吃,我先干活儿。”

元秋把剩下的巧克力豆塞回衣兜里,在哥哥旁边蹲下:“哥,我也来帮你摘,还要摘多少呀?”

元丰见妹妹连叶子枯黄了的都摘下来,赶忙伸手拦住她:“你可别摘了,叶子黄了的不能要。你先回去,小俊呢?”

“二姐回来了,在陪他玩。”元秋不高兴地撇了撇嘴,“他动不动就哭,吵死了。”

“小孩儿哪有不哭的?”元丰笑了,“你三岁时哭得比他还凶,还要人哄。”

“我是女孩子。”元秋哼了一声,“女孩子本来就爱哭。”

元丰没再赶妹妹走,有个人在耳边叽叽喳喳,也挺热闹的。

摘完一大包荠菜,元丰叮嘱妹妹先回家,自己去了河边洗菜上的泥巴。

初春的河水冰凉,冻得他直哆嗦,他捏着菜叶儿,把沾着泥巴的菜根扎进河水里来回甩。

今天中午家里吃饺子,荠菜猪肉馅儿的。最近这阵子,他隔三岔五就能吃上一点肉,多亏了那个叫赵叔的男人。赵叔每回过来,还会给他们几个买好吃的零食。

快到家门口时,元丰看到正在陪弟弟玩的元秋。母亲和二妹从院子后头走了过来,母女俩手上提着两大袋蔬菜,鞋子上还挂着泥巴。

他走上前打招呼:“妈,二妹,咋摘这么多菜啊?”

元梅抢先说道:“是给赵叔带回去的。”

王金凤看着瘦弱的大儿子提着一大兜子菜,伸手接了过来:“都洗干净了?”

“洗干净了。”元丰怕母亲负担太重,想拿回来,“妈,我来拎。”

“不用,快进屋和面,你叔跟你爸马上回来了。”王金凤说。

元丰这才没坚持,听话地进了屋。

饺子是元丰跟二妹一块儿包的,包了几个之后,他嫌元梅包得不好看,于是让她负责擀皮。元秋带着弟弟坐角落里听收音机,母亲在一旁调饺子馅儿。

“哎哟,你这小子捣啥乱?!”元梅打开弟弟的小手,“小秋,赶紧把他带走。”

“元俊!你给我过来!!”元秋从兜里掏出一颗巧克力豆,在弟弟面前晃了晃,“不听话,一粒都不给你!”

“我要吃我要吃!”元俊追过去,“快给我!”

元丰回头看了眼比自己小八岁的弟弟,笑着继续包饺子。

最开始,他是讨厌弟弟的。但这么小的奶娃娃懂什么,几个月大时就会一直冲他乐,还要他抱。

元俊自打断了奶,是他这个做哥哥的亲手拉扯到三岁,他连下地干活儿都要把元俊背在身上。

退学那阵子,他经常会思考,如果自己是健康的,还会有妹妹跟弟弟吗?后来,他不这么想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块儿,比什么都重要。

元志强拖了个长板凳,招呼道:“来,民淞,过来坐。”

“这些饺子包得真不错。”赵民淞看着桌上排得整整齐齐的饺子,问道,“是小丰包的?”

元丰点点头。

“赵叔,我也包了几个。”元梅指着自己那几个饺子,笑着问,“好看不?”

“小梅包得也不错。”赵民淞夸奖完,跟元丰说,“小丰,叔给你带了几本故事书,在西屋的桌子上。”

“谢谢赵叔。”元丰有些不好意思,自从知道他不再上学之后,赵叔每回过来除了零食,还会带书给他。有故事书,还有他能做的数学习题册。

“下回叔再给你带点别的。”赵民淞笑着说。

元丰又说了声谢谢,虽然从未在脸上表现出来,但他其实很期待赵叔过来。

“好了,你俩去西屋玩。”元志强打发走俩孩子,给兄弟发了一根烟,“我这家里头忒吵。”

赵民淞点燃香烟,吸了一口才说:“不吵,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我这四个孩子,成天叽叽喳喳的,也就老大和老二听话些。”元志强感叹,“你一个人倒是清净,我都多久没好好歇过了。”

赵民淞失笑:“我倒不想这么清净,有个孩子在身边叽叽喳喳,挺好的。”

元丰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那本《古代寓言故事》,元梅在一旁问:“哥,我能看看另外几本不?”

“你看。”

“谢谢哥。”

屋里能听到外头的谈话声,还有三妹和四弟的吵闹声。元丰坐在小板凳上,心无旁骛地看起了书中的故事。

*

天还没亮,元丰就起来干活儿了。先是去厨房烧上柴火,开始熬粥,跟着拿上笤帚,把屋里屋外简单打扫了一遍。等粥做得了,他才端上装着脏衣服的塑料盆,去河边洗衣服。

“哟,小丰今儿这么早就来嘞!”

元丰抬起头,是隔壁的张婶。虽然不喜欢这个嘴碎的婆娘,但他还是笑着打了声招呼:“张婶好!”

“哎,好好好。”张翠芳在边上找了个位置,一边忙一边感慨,“还是你这孩子懂事儿,我家那臭小子就知道睡大觉。”

元丰应付地点点头,继续用棒槌拍打着弟弟的衣服。元俊调皮,每回换下来的衣服裤子都脏不啦唧的,沾了不少泥巴。

“小丰,最近咋没见你赵叔过来啊?”张翠芳八卦起来,“听说房子盖得了在添置家具,是不?”

元丰含糊其词地敷衍着,说自己也不知道。他抬头看了一圈,陆续有村里的大妈过来洗衣服,自己再换位置有些说不过去。

好在张婶啰唆了没多久,同样嘴碎的孙大娘过来了,俩人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忘了他的存在。

“我家那口子去看过了,那房子呀,盖得真不赖!”孙大娘感叹道,“这城里回来的,到底是不一样。”

张婶唏嘘道:“才回来仨月,房子都盖好了,找的施工队不便宜吧?”

“可不是,听说在城里挣了不少钱。”孙大娘低声说,“前阵子王媒婆在路上碰上他了,问他要不要给说个对象。”

“他咋说的?”

“嗐,说是一个人挺好。我看他是压根瞧不上咱们村的,想找个城里人。”

“哟,还这样哪?有钱也没这么挑的,城里人哪愿意上咱农村来?”

元丰听不下去了,这俩婆娘没事儿就喜欢在背后编派别人。

赵叔刚回来那会儿就说不好听的,现在看房子盖起来了,又开始眼红编派,咋这么讨厌呢……

他快速洗着六口人的衣服,一洗完就立刻走了。

回到家,父母已经起了,弟弟妹妹们还在睡。元丰在屋外的绳子上晾着衣服,母亲走了过来:“小丰,快吃早饭去。”

“没事儿,我晾完再去。”

王金凤拿起盆里的衣服帮着一块儿晾,一边晾一边瞧着矮小瘦弱的长子。都十一岁了,身高却跟九岁的老二一样高。

她想起丈夫昨晚说的那些话,犹豫着要不要把孩子过继给赵民淞。

元丰晾好衣服,拿着盆刚要进屋,就听见母亲问他想不想上学。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些,他以为父母同意他念书了,高兴地点点头,语气有些激动:“妈,我想上学!我认得字儿,赵叔给买的那些练习册,我也会做!我……我肯定能考好成绩,拿奖状!”

见儿子笑得那么开心,王金凤心里颇不是滋味儿。她一直都知道,这孩子从小学习就好,没能让儿子继续念下去,她心里一直有愧,觉得对不起孩子。

如今有个机会摆在面前,不仅能让小丰继续念书,还能把身体的毛病给治好。

“小丰,你喜欢赵叔不?”

元丰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他又点点头:“喜欢啊,赵叔每回来都给我买故事书,还买好吃的。”

“没事儿,妈就问问。”王金凤笑着说。

“妈,爸同意我上学了是不?”

“你爸昨晚提了这个事儿,回头妈再好好问问。”

“好!”

“快回屋吃粥,妈下地干活儿去。”

“嗯!”

一想到能重新上学,元丰高兴得干活儿都有劲了。吃完早饭,他进西屋给弟弟穿衣服。

元俊见二姐元梅背上了书包,突然说:“哥哥,我要上学!”

“我还没上过学呢,你想得美。”元秋在旁边呸了一声。

“好,哥一会儿送你去学校。”元丰给弟弟穿好裤子,牵着他走到屋外的田边,“自己撒个尿。”

元俊拉下裤子,掏出自己的小家伙,尿了起来。

元丰在边上站着,提醒道:“往前抬一些,别尿裤子上。”

永坍村的东边,有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

学校里只有五间教室,老师连校长加起来也就六个,一个老师管理一个教室,学校里除了永坍村的孩子,还有邻村的。

元丰背着弟弟,走在二妹旁边。

“哥,你别背他了。”元梅瞥了眼三岁大的小男孩,数落道,“你小子咋这么不懂事儿?快下来。”

“不要,我不下去!”元俊搂着哥哥的脖子,得意地说,“就要哥哥背!”

元丰笑着说:“小俊,咱们可说好了啊。现在背,待会儿回去自己走,知道不?”

“好!”元俊高兴点头。

“哥,你就惯着他吧!”

“他还小呢。”

到了学校门口,元丰压下内心的渴望,目送二妹走进教室。

他牵着弟弟的手:“走吧,小俊。”

“哥哥,我也想进去。”元俊站在原地不肯走,嚷嚷道,“我要上学!”

元丰蹲下来,耐心哄道:“等你再长高一些,到哥这么高的时候,就能上学了。”

元俊问道:“真的吗?”

“嗯,真的。”元丰站起来,“咱回家。”

回去的路上,元丰见弟弟额头已经流汗,伸手替他擦了:“小俊,还走得动不?”

元俊紧紧攥着哥哥的小拇指:“我要自己走回家!”

“好,咱们一块儿走!”

“嗯!”

元丰把弟弟交给三妹,带上耙子、塑料袋和扁担就出门了。自从家里养了鸭子,他每天都要去水田里挑水葫芦。

用耙子捞了两大袋之后,他将两大包水葫芦固定在扁担两端,晃晃悠悠地挑着往家走。

七月份已经入夏,元丰热得汗流浃背,身体也被磨得有些不舒服。

他放下担子,蹲在土路边上,喘着气休息。

“小丰。”

身后传来熟悉的男声,元丰回头一看,激动道:“赵叔!”

赵民淞看着汗流浃背的少年,原本白皙的脸蛋已经晒得通红。

他把装着几本书的袋子递给元丰:“叔给你带了几本不一样的外国的故事。”

元丰开心地接过:“谢谢赵叔!”

赵民淞弯腰挑起地上的扁担,掂了掂分量:“还挺沉的,力气不小。”

“我都挑习惯了。”元丰手脏,不舍得碰新书。他跟在赵叔旁边道:“赵叔,你都大半个月没来了。”

“出去办了点事儿。”赵民淞笑着说,“小丰,叔搬家了。今儿过来是请你们一家子上我新家热闹热闹。”

“赵叔,家具都添置好了啊?”元丰问。

“嗯,这阵子就是在忙这个,一得空就过来看你了。”元丰抱着书,开心地笑了。

元丰看了看赵叔身上干净的衬衣和西裤,裤腿和皮鞋上已经沾了泥点子。他上前说道:“赵叔,这儿脏,我来弄吧。”

“没事儿,不脏。”赵民淞看着围栏网里的鸭子,笑着感慨,“我小时候可比这脏多了,那会儿也捞这些水里的玩意儿,猪不够吃,还得每天打猪草去。”

元丰虽没养过猪,但知道猪圈里很脏很臭。这么一比较,养鸭子是干净不少。

喂完鸭子,赵民淞站起来:“走,叔给你讲故事。”

“好!”听故事是元丰最期待的,他长这么大,就跟着父母去过几次汶沟镇。

赵叔城里回来的,见多识广,除了给他讲书里的故事,有时还会说一些外头见到的奇闻趣事。

夏日的阳光打在少年白净的脸上,赵民淞有一瞬间的恍惚,看着那道瘦弱的背影,原本平静的目光逐渐阴沉。

不论看多少回,青涩的果实依旧令人垂涎欲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采摘,收藏。藏在心底的罪恶之花,在少年干净的笑容里,越绽越艳。

元丰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听着赵叔讲那些他从未听过也没见过的事物。

听到一半时,他好奇地问道:“赵叔,火车咋还能在地底下跑呢?”

赵民淞笑着说:“能,大城市跟咱们小地方不一样,地底下挖了不少隧道。这隧道一挖好,就开始安装各种设施,再铺上铁路,火车就能开了。”

“啊?”元丰有些不敢相信,“地下空了,那地上的房子咋办啊?”

“房子和路都好好的,没事儿。”赵民淞看着一脸好奇的少年,问道,“以后叔带你去大城市玩,要不要?”

“要!”元丰突然一拍大腿,从小板凳上站起来,“赵叔,我该下地干活儿了。小秋和小俊在屋里,我忙完再回来做饭。”

“去吧。”赵民淞也站起来,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好,赵叔你随便坐啊,我很快就回来。”

“嗯。”

中午,元丰跟母亲在厨房一块儿忙碌着。因为赵叔留下来吃中饭,所以伙食变好了,能吃上一些肉。

看着锅里快炸好的猪油渣,他咽了咽口水,问道:“妈,一会儿我能吃几个不?”

炸完的猪油渣,家里一般会留着烧青菜或白菜。王金凤从锅里捞出一小碗放在灶台上:“吃吧。”

元丰有些惊喜:“妈,这些都是给我吃的不?”

“能吃完你就都给吃了。”王金凤刚说完,见儿子猴急地拿了块大的塞嘴里,结果烫得直吸溜。她笑着数落道:“刚出锅的多烫啊,晾会儿再吃!”

“呼……”元丰嚼着酥脆的猪油渣,乐和道,“妈,真香啊!”

王金凤看着儿子,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儿。

她实在不忍心把身上割下来的肉过继给别人养,可一想到这孩子身体上的毛病,将来长大了能讨上媳妇儿吗?要是再让人给欺负了……

“我拿去给小秋和小俊也吃点儿。”元丰端着碗,离开了厨房。

王金凤看着儿子的背影,为了这孩子的将来,她在心里做下决定。

元志强在镇上卖完菜,早早收摊回了家。等二女儿元梅从学校里回来,一家六口人去了邻村赵民淞的新家。

去的路上,元丰带着两个妹妹和弟弟坐上了赵叔的小轿车,他爸妈骑摩托车在后面跟着。对于赵叔的新房子,他还挺期待的,肯定盖得很好看。

到了地方,元秋跟弟弟兴奋地看着眼前两层高的大房子。她跑到爸妈跟前:“爸,啥时候咱家也盖个这么大的新房子啊?”

元志强来过几次了,还帮着发小干过活儿。这么好的大房子,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他看着小女儿,叼着烟开起玩笑:“等你们几个将来挣大钱了,给我盖个新的。”

元秋翻了个白眼,跟着赵叔进屋了。

元丰抬头欣赏着漂亮的大房子,思考着得要多少钱才能盖出这么好看的房子。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像赵叔那样,去大城市闯荡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再挣好多好多钱。

王金凤跟丈夫在屋里四处欣赏,新房子的厨房没了农村传统的灶台,不需要再烧柴火。

元丰跟在旁边,奇怪地问道:“爸,这个厨房咋跟咱家不一样啊?连柴都没有,咋做饭?”

元志强指着煤气灶旁边的煤气罐:“看见这个蓝色的大罐子没?用这个做饭就行了。”

元丰走过去,左看右看都没明白,他又问:“这罐子里还能装火啊?”

元志强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解释煤气罐的原理,只能应付地点点头:“是啊,里面都是火。这玩意儿可危险,不能瞎碰,知道不?”

元丰刚摸上煤气罐,吓得立刻后退:“我知道了!”

赵民淞拿出零食招呼好其他三个孩子,才进了厨房。他笑着说:“客厅的电视我打开了,你们都去看电视吧,今晚这顿,我亲自下厨。”

“那多不好意思啊。”元志强跟妻子说,“金凤,你帮着一块儿弄。”

“我帮赵叔一块儿做吧。”元丰看着父母,“爸妈,你们看电视去吧。”

王金凤本想留下来的,见儿子和赵民淞处得好,也就没说什么,跟丈夫去了客厅。

在赵叔的指导下,元丰学会了用煤气灶。他抓着锅把手,用力翻炒着锅里的青椒肉丝。

肉丝几乎全是瘦的,肥的才一点儿,另一个锅里炖着香浓的红烧排骨,那味儿直扑进他鼻子里,给他香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赵民淞打开锅盖,舀了一碗排骨递给元丰:“来,小丰,替叔尝尝好不好吃。”

“啊?”元丰盯着那一碗香喷喷的红烧排骨,抬头看向赵叔,“这,太多了,我尝一块就好。”

“你拿着。”赵民淞把碗放在元丰跟前,拿了一双筷子给他,“都吃了,吃完了叔给你看些好东西。”

元丰再懂事儿,毕竟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他第一次吃上这么多肉,开心地嚼着嘴里的肉,笑着说:“太好吃了,谢谢赵叔!”

“好吃就行。”

沾着肉汁的小嘴油汪汪的,赵民淞盯着看了两眼,移开了视线。

元丰弯腰捡起地上的糖果纸,低声数落道:“小俊,不能扔地上,知不知道?”

“哥,我都说过他了,他一点儿都不听话!”元秋在一旁念叨。

元丰看向三妹:“小秋你也是,不要乱跑。这不是咱家,老实待着。”

“好嘛。”元秋吐了吐舌头,“这房子太漂亮了,我就是想多瞧瞧。”

“你俩现在不多看会儿,回去可没的看喽。”元梅指着正在播放动画片的电视机,又拍了拍身边的沙发,“小秋小俊,都给我好好坐这儿。”

四个孩子并排坐在软软的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上正在播的动画片。

王金凤瞧着这一幕,看向自己的丈夫,元志强冲妻子无声地点了点头,俩人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夫妻二人走到外屋,在桌前坐下。元志强先给兄弟发了根烟,再自己点上一根。

他一边抽一边感慨:“民淞啊,小丰那孩子打小就懂事儿,从生下来就很少哭闹,让喝奶就喝奶,让睡觉就睡觉。我这当爹的就没怎么操过心,他妈也省心不少。我俩唯一操心的……”

“是啊,小丰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儿……受了太多的苦……”王金凤说着说着,语气有些哽咽。

她缓了会儿,继续说:“是我俩对不起他,这孩子……”

赵民淞见状,连忙安慰道:“弟妹你放心,这孩子以后还管我叫叔就行,用不着改口,等他同意过来,我先带他去大城市瞧瞧身体。”

“民淞啊,我真的……”元志强想说谢谢却说不出口,占着兄弟的便宜,哪儿还有脸说谢谢?说得好听点是过继,村里还不知道要怎么议论这事儿。

可他其实也藏着私心,想让儿子上大城市做手术,把身体给治好。

“志强,什么都别说了。”赵民淞握着兄弟的手,“我也心疼小丰这孩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视如己出,好好抚养他。”

夫妻二人在看到那个专门给儿子准备的小书房时,相信赵民淞是真的会对孩子好。

该回去的时候,元秋和元俊舍不得走,被父亲几句狠话给收拾服帖了。

到了永坍村,小轿车只能停在稍微宽一些的路口。赵民淞牵着三个孩子,往土路的方向走去。

元志强骑摩托车时,招呼道:“民淞,我先把金凤和小俊送回去,待会儿再来接孩子们。”

“没事儿,我陪孩子们散散步也挺好。”赵民淞笑着说,“你俩歇着吧,我送回去。”

摩托车突突突地远去直到看不见,元秋兴奋地问道:“赵叔,我还能去你家看电视不?”

“可以啊,随时能来。”赵民淞说,“叔得空就来接你们过去玩。”

“太好了!”元秋激动地跳起来。

元丰和元梅不像妹妹那么爱表现,不过心里也是想的。

庆祝赵民淞搬进新家的这一天晚上,是元家四个孩子童年里最开心的一天。但这一天,也成了元丰最难过并且终生难忘的一天。

“小丰,爸明天就送你去学校,咱们从三年级开始重新读,好好学,知道不?”

元丰被父母偷偷叫出来,以为有什么事儿,没想到居然可以上学了。

他激动地猛点头:“爸,我知道!我肯定好好学!”

元志强只是试探下,儿子的反应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兴奋。

他把儿子拉到跟前,摸了摸那颗小脑袋,“小丰啊,这学肯定可以上,不过上之前,咱们得先把病给瞧好了。”

元丰有些惊讶:“爸,咱家有钱了?”

王金凤坐在一旁,问道:“小丰,你喜欢赵叔不?”

“喜欢啊。”元丰点头。

“以后上你赵叔家,住大房子咋样?”元志强捏着儿子的细胳膊,“赵叔带你上城里瞧病去,瞧完再送你上学。”

元丰听不明白,他问:“爸,为啥不是你带我去啊?”

“小丰啊,你赵叔身边也没个孩子,以后你就跟着赵叔,知道不?”元志强拍了拍儿子后背,“爸妈得空就去看你,你要愿意就管赵叔叫声爹,不愿意就不叫。”

元丰听到后面,直接呆住了,西边刘叔家的孩子就是过继来的,所以他听懂了父母的意思。

他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过继给赵叔,如果得管赵叔叫爹才能上学,这样的学,他才不想上!

这天深夜,元丰的父母轮番给他洗脑,他哭着说不想上学也不想瞧病,只求父母别把他送走。

“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念叨着想上学的是你,现在能上了咋又不肯上?”

“呜呜……呜……我不要走……”

“行了,哭啥哭?”元志强没了耐心,“我跟你妈都是为你好!你这小屁孩子懂个啥?将来就明白了。明天收拾收拾东西,跟你赵叔回家去!”

元丰求助地看向母亲:“妈,我能干活儿啊……我会干很多很多……”

“小丰,你是个好孩子,是妈对不起你……”王金凤抱着儿子,跟着一块儿哭了起来,“听你爸的话,啊?你现在还小,长大了就懂了……孩子……”

元丰从小就知道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这身体是老天给的,他心里气过怨过,但他从没有像今晚这样,如此厌恶、痛恨着这副畸形的身体。连弟弟出生那年被迫退学时,他都没这么恨过。

他心里好恨好恨,如果没有这副身体……如果没有……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隔天,元丰接受了父母的安排。趁着妹妹和弟弟都不在家时,他跟着赵叔走了。

他心里有自己的打算,虽然喜欢赵叔,但他并不想认这个爹。他要耐心地等下去,等到去大城市瞧完病,父母是不是就不会嫌弃自己了?

只要能回家,这个学不上也罢。

*

汶沟镇已不是十年前的面貌,为了增强小镇与外界的联系,大力发展经济,镇上五年前通了火车。

元丰从白天坐到黑夜,下午本想在铺上补个觉,可死活睡不踏实。

一是担心包里的几千块钱和银行卡,二是车厢里忒吵,吵得脑仁疼。

晚上十点前,他终于到达了汶沟镇。刚出站口,他就受到小镇人民的热情欢迎,有举着牌子冲他挥手的,还有拿着小喇叭冲他吆喝的。

“来来来啊,住宿五十啊住宿五十!”

“小帅哥,往哪儿走啊?打车还是住宿?”

“正规滴滴车司机!小伙子,打车不?”

元丰知道这几个大妈大爷为什么盯着他,就因为自己长得白净显嫩,面相瞧着是个老实好欺负的。

车站这些套路他太熟悉了,也多亏这张面善的脸,他曾经成功拉过不少客人,小赚了一笔。

“我家就在镇上,啥都不需要!”元丰眼神坚定地看向正前方,不为所动。

中年男人跟着他,不死心地追问道:“小伙子,住镇上哪儿啊?叔送你过去,价钱实惠好商量!”

听到“叔送你过去”这几个字儿,元丰瞬间犯起恶心。

他依旧目不斜视地朝前走,言辞坚决地拒绝道:“用不着,我家有车来接!”

听到有车来接,中年男人不再死缠烂打,拉别的客去了。

元丰一直走到大路口,才放下手里的特产,掏出手机给兄弟报了个平安,说自己已经下火车了。

“到了就好。”许辉问道,“你马上就赶回去还是在镇上住一宿啊?”

“我也不知道,还在想。”元丰时间比较紧,后天一早就得往回赶。

要是等明天白天再过去,村里人见着他还不知道要怎么八卦议论,指不定会凑到家门口看热闹。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家人,心里头也没做好准备。

“现在过去也行,你太久没回去不知道。”许辉说,“镇子上修了不少大路,打车到村口也就三四十分钟,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行吧,我再想想。”

“嗯,总要面对的。”许辉安慰道,“别慌,要是觉着别扭,把他们当成普通长辈,说些客气话就行。”

“好,我先挂了,你早点睡啊。”

“行,有事儿打我电话。”

元丰揣好手机,弯腰准备拎起地上的特产时,突然想起贺总。上车前跟他打过电话,这下了车,是不是也该报个平安啊…

金陵轩。

“现在想约你还挺不容易的。”乔安看着对面正在往茶杯里倒热水的男人,“今晚可算空出时间来了,吃完换个地儿接着续?”

“行。”贺颜倒掉热水,开始掷茶。他拿起茶则,用茶拨轻轻地将茶叶推进盖碗里。

费凡盯着贺颜泡茶的步骤,插嘴道:“贺总这是干吗呢?喝个茶还这么讲究?直接倒不完了吗?”

“你懂什么。”乔安说,“这茶啊,就得慢慢品。”

费凡想说他压根品不出来,总觉得中老年才好这一口。贺总年纪轻轻的,怎么还提前退休了?

贺颜茶还没泡完,桌上的手机响了,扫了眼来电显示,是回老家的小情儿打来的。

不会睡着了吧?这个点不至于啊。元丰估摸着贺总正在应酬,刚准备挂断时,电话通了。

他立刻说道:“贺总,是不是在忙啊?打电话没别的事儿,就是想跟你说我到了!”

“不忙,刚下火车?”

“对,已经出站了,在外头呢。”元丰说完就不知道该说啥了,如果贺总在忙,他还能说一句“那你继续忙”。

算了,要不等贺总主动挂电话吧,反正自己没想好是回村还是找旅馆,有个人说说话也挺好。

“家里有人接么?”

“没啊。”元丰抬头看向小镇的夜空,自顾自地说,“我不知道要现在回去,还是明天早上再回。”

“现在回去。”

“啊?”元丰问贺总,“为啥?”

“脑瓜子忒笨。”

“不是,贺总你啥意思啊?”元丰一直觉得自己挺聪明的,怎么可能承认自己脑瓜子笨。

他反驳道:“我哪儿笨了?”

“回自己家还犹豫?行了,赶紧回去。”

“……”

“挂了。”

“哦,我知道了。”

听着嘟嘟嘟的忙音,元丰想说那已经不是自己的家。

明明做好了决定,连十个小时的火车都熬过来了。可踩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他又开始犹豫了。

曾经最渴望回的家和想见的家人,如今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哟,是那个叫元丰的小经理?”乔安调侃道,“我们贺总好像有哪儿不一样了。”

费凡盯着对面的男人从上看到下:“哪儿不一样?我怎么没瞧出来。”

贺颜没理会好友的调侃,喝了口茶。有服务员推门而入,开始上菜。他站起身说道:“你俩这么闲,可以去后厨帮着一块儿上菜。”

乔安&费凡:“……”

等菜陆续上齐,包间的木门再次被推开。贺颜看到来人,皱眉看向乔安:“怎么回事儿?”

“呃……”乔安解释,“这不一会儿接着嗨吗?人多热闹,就叫上了。”

李格径直走到表哥身边坐下,将手搭在他肩上:“好歹咱俩有血缘关系,当哥的居然不待见弟弟。”

贺颜打开肩处的手:“就你一人?”

“你还想有谁?”李格说,“放心吧,我已经有大嫂了,知道分寸。”

“吃你的饭。”贺颜这两天收到几条陌生短信,一看内容就猜到是董默发的。他估计号码是李格之前给的,也就没再计较。

“大嫂?什么大嫂?”费凡八卦道。

乔安也惊了,他问李格:“你大嫂是谁?”

“你们也不知道?”李格啧了一声,“果然是金屋藏娇。”

贺颜不想再谈及自己的私事儿,语气严肃了几分:“还吃么?”

“吃吃吃!”

“来,李兄,尝尝这鲜嫩多汁的鲍鱼。”

“自己人,都别客气。”

贺颜盯着表弟夹到碗里的鲍鱼,倏地想起昨晚。

李格注意到旁边投来的视线,扭头问:“怎么了?”

贺颜回过神:“没什么。”

乔安贴心地用公筷给好友夹了个鲍鱼:“来来来,动筷子。”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