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远方的白桦林 > 第5章 “我”的生活

远方的白桦林 第5章 “我”的生活

作者:亦何恨乎秋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23:53:13 来源:文学城

说实在的,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我无所事事,离学校开学还早,我偶尔去逛逛画展,喊几个一起留学的朋友去博物馆看看。玛利亚·伊万诺娃家里有很多书,可是我的俄语学的不好,对话都是勉强应付日常生活,就更不要提去看那些大部头的著作。至于整理这些日记,这纯粹是为我的一点好奇心所驱使,正如大家所见,我整理的速度很慢,这个叫伊万的日记主人的字并不好,甚至潦草,混乱,很多处书写都完全不是我在预科班学的书面俄语那个样子。

玛利亚,我可爱的房东姐姐,我曾有一次和她聊起伊万·布拉金斯基的故事,在饭桌上,那天我做了我拿手的红烧鱼,是的,就像你们猜测的那样,那些原料是从各路留学生那里拼凑而成的。这是我的房东吃到的第一顿比较正宗的中餐,遗憾的是,她表示吃不惯,不过她很乐意讲讲伊万的故事。

“我其实不算是他的孙女,他的姐姐,是我的外婆。”玛利亚悠悠的开口,她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开头却一下子把我弄懵了,我向来理不清这些烦人的亲戚关系,好在玛利亚看起来不是很想再说这件事,也许她也理不清呢。“有很多事你可以直接问他,他去了战友家,也许今天晚上就回来了。”

我点点头,嘴里艰难地咀嚼着俄罗斯特产“米饭刺身”,我应该拦住玛利亚自己去做饭的。我在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

“万尼亚爷爷,我总觉得他很孤独,”

“孤独?”我有些诧异,明明上一秒还在说他去了战友家里,有很多朋友的人怎么会孤独。

“嗯,是孤独,你看他虽然好像有很多朋友,可是他并不高兴,或者说那些人有些怕他,并没有把他当朋友,而是当作一个老领导来看待,其实这么多年,自从我搬到这里,一直是这样,他好像在找什么人。”

玛利亚说到这顿住了,她黑色的深邃的眼睛此时有些空洞地看向窗外越发深绿的树叶,最近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她也不再穿那条黑色守丧似的裙子,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了不少。她常常露出这样的神色,我猜不到她在想什么,可是她神色圣洁,越发显的像个圣母。

“上帝会安排好一切的,沈默,生命早就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一切,你,我,所有人,我们都一样,不论你相不相信,我们带着罪孽……”玛利亚望着窗外,她喃喃自语,她的话有一点无厘头,我想不通,想不通她为什么会忽然想到命运,想不通她为什么会露出这样虔诚的神色,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没有这样强的宗教氛围,反正我听着她的话只觉得迷茫。

是命运吗?我向来不信这些,即使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失利,我也并没有花上太多时间去抱怨命运的不公,在我所谓的价值观里,这是无聊的无意义的事,我也许整夜哭泣,可也只是在抱怨自己的不足,于是,站在圣母一样的玛利亚面前,我沉默了。

极其突然地,玛利亚的喃喃停住了,她安静地站起来,走到窗口。

“沈默,万尼亚爷爷回来了,你有问题可以问他的。他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不好相处,真的,你可以问他,尤其是他很喜欢中国的事物,一切事物。”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走到窗口,大门已经被打开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本日记的主角,按照日记上提到的时间来算,他已经九十多岁,可是仍旧精神矍铄。他金色白色混杂的头发略有些长,却为这位老人平添了些许风度。

我就这样措不及防的和老人对视了,他浅紫色的眼睛因为岁月显得有些发灰浑浊,不过他身材高大,虽说年老,却完全没有驼背的迹象,可以想见,这样一个人,在他写日记的那个年龄会多么招女孩子喜欢。

“您好,我是沈默,在您家寄宿的留学生,未来一段时间麻烦您了。”我像在国内麻烦老师办事一样说着官方的交流语言,随后礼貌性地鞠上一躬。

老人也只是礼貌性的点了下头,我有些害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紧张。

我一向不擅长与人交流,更何况带着一肚子问题。在玛利亚说伊万爷爷回来了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预演了好几个见面的版本,我该怎么说话,怎么行动,怎么发问,以至于现在,我手脚冰凉冷汗直冒,心跳声音大的几乎每一声都十分清晰。

“你不用紧张的,”玛利亚从身后过来,悄悄地握住了我的手,她瘦削的骨骼分明的手此时温热有力,我能感觉到我手心的汗水在被她慢慢暖热。“爷爷,”她对着伊万爷爷喊,“沈默很感兴趣走廊里那张照片,我想她可能会有些问题想问你。”玛利亚笑的甜甜的,她的脸上从未露出过这样的神色,随后,她的指甲轻轻地捏了一下我的手指,回过头来对着我露出了“放心,一切交给我”的表情。

我真是不知道该感谢她还是怎么样,于是硬着头皮期期艾艾地解释,“我,我只是看到上面的拍摄地,那里离我家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我看那个照片,感觉,特别熟悉。”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明显底气不足,无意间我与老人对视,他带着浅淡微笑的发灰的眼睛就那样看着我,可是显然,他在透过我寻找着另一个人的影子。

“之前听玛利亚说,你也是十八岁?”

也?我被这个字弄糊涂了,还有别的留学生住在这里?我怎么没听玛利亚说起过,内心疑惑,不过出于礼貌,我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耀,他当年来这也是十八岁,在很多年前,大概得有七十多年了,在那以前,我总觉得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人也应该是老气横秋的,不过,你们颠覆了我的想像。”老人语速渐渐放缓,他的目光逐渐渺远最终定格在窗外的白桦上。“一切都是命运啊,原先我是不信这些的,我记得他当时在火车上问我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我想都没想就说是列宁,可是现在呢,现在又怎么样。十八岁的中国人,想想又好像是昨天的事。”他的话停在这,随后上下打量着我,不再说话了。末了,老人轻飘飘扔下一句“您很像他……”随后空气中只剩下当当的拐杖回响。

我解析着老人的话,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伊万老人仿佛不是日记里的伊万·布拉金斯基,我并非学文学出身,理解不了文字之间微妙的差别,可是从我的第六感出发我深切的体会到人的细微的变化。我觉得有趣,想给国内的朋友打个电话,可是看看墙上永恒无声旋转的钟表指针,这个时候国内的朋友大概是睡了。

时差,可恶的时差,朋友什么时候能来旅游,而或是我什么时候能回家?短短几天时光,这异国他乡的不安定感,已使我在半夜偷偷哭过多时了。我无力的走上楼去走进房东安排给我的房间,在走廊的那个拐角,我又一次与那张照片对视,好熟悉的脸,仿佛在哪里见过,也许是在太姥爷家里的相册里吧,毕竟那个年代,他们都在拍这样的照片,这样侧着身子拍的纪念照,我见过的实在不少。

于是,我神经质地对着照片笑笑,向前几步打开了房门。

这个时节的俄罗斯,夜是短的,很短,比我在东北的家那里的夜还要短,长夜无事,玛利亚并不来找我闲聊,整栋房子静得可以细细谛听风穿白桦的声音,我打开夜灯,又开始偷偷研究起那一箱子的日记。

日记停在我上次整理的那个地方,后面撕掉了好几页,也许,伊万和那个叫王耀的年轻人生气了,也许是写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总之,我在后面几页看到,院部的迎新舞会,王耀没有跳成这个舞,伊万也闷闷的不高兴,总之,是很压抑的一段日记,然后他写到王耀再次收到家里的来信,这个中国人的家人们又搬回了他们的东北老家,东北解放,信里说是完完全全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们在等着他回家,信上还附有照片。

我想不通这个照片怎么会夹在伊万的日记本里,照片里的女孩或许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燕儿,女孩长得娇小,手里的糖葫芦都显得尺寸过大,是很可爱的姑娘,和那个走廊里的少年很像,是外人很容易看出他们两个是一家人。

剩下的照片是几张街景,也一块混在这里,夹在他的日记里。

看着看着,困意无孔不入的袭击着我的大脑,伊万那种圈圈套圈圈的俄文字母写法更是让我头晕目眩,我要去睡觉了,朋友们,那么就到这里吧。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