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书睡不着,她写了一大段话准备作出回应,只是每敲下一个字,内心都在翻涌。
她深知这篇回应将如一颗投入舆论深潭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可若不发声,那些无端的指责与抹黑便会一直压在她心头,让她如鲠在喉。
她坐在电脑前,思绪飘回到《魂牵》创作的点点滴滴。那些为了打磨剧本熬过的日夜,与真实案件原型交流时的触动,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她笔下为自己、为作品正名的有力论据。
屏幕的光映照着她略显憔悴的面庞,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从最初接触《魂牵》这个题材,我便怀揣着敬畏之心,想将警队那些不为人知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每一个案件,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真实的热血与牺牲。”
岑书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在心里默默念着,眼眶不自觉有些湿润。她想起一位警察讲述自己追捕嫌犯时受伤的经历,那份对正义的执着,让她在创作时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然而,写着写着,她的手突然停住。她想起星耀的不择手段,会不会在她发声后,又想出新的阴招来对付她。
她看向自己的双手,看向键盘。
犹豫再三,岑书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心里话全部写出来。“……他们是无名英雄,值得被看见。创作过程中,我投入了无数心血,熬过无数个日夜,只为让这部作品能够以最好的姿态问世 。
然而,剧播出后,我遭受了铺天盖地的恶意指责与抹黑。那些无端的攻击,让我无比委屈。我尊重每一位参与这部剧的创作者,也珍视观众的期待。但如今的舆论走向,完全偏离了作品本身,有人在背后恶意引导,让我陷入舆论旋涡。我始终坚守创作初心,未曾有过一丝懈怠,也从未想过伤害任何人,只希望能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我恳请大家能冷静下来,不要被不实言论误导。也希望真相能早日大白,让《魂牵》真正的价值得以展现 。”
敲下最后一个字,岑书长舒一口气。她反复检查着这段回应。她发给柏祺,“老师,您看这样回应可以吗?”
没多久柏祺回了她几个字,“可以,发吧。”
天已经微微亮了,窗外的鸟儿开始叽叽喳喳。岑书轻轻点击了发布按钮,她靠在椅背上,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她揉揉眉心,困得不行,索性把手机关机,蒙着被子补觉。
意外地,岑书这一觉睡得无比香甜,似乎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在这酣眠中渐渐消散。
等她再次悠悠转醒,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还没完全清醒,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诱人饭香。
岑书伸了个懒腰,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李沪正在打电话,听见身后动静,“好,那先这样,先挂了。”
“醒了。”
“嗯,好香。”
李沪把南瓜粥端上桌,又转身拿了几碟小菜,笑着说:“尝尝。”
“你做的?”
李沪点点头。
岑书尝了尝味道,竟然还不错,她看了眼垃圾桶,想看看是不是外卖。
“不信?”
岑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主要是太好吃了,超乎我想象。”
“我在国外经常自己做饭。”无他,唯手熟耳。
岑书点点头,确实,不能低估任何一个留子的厨艺。
“我看到了你的回应。”
岑书听他说完就想去拿手机看,李沪不想她看那些评论,“先吃饭,一会儿再说。”
“写得很好,很真诚。”
只是很多人看不到言语里的真诚,有些人是被雇来泼脏水的,而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想吃瓜。
李沪找了比较专业的公关团队还有一些认识的媒体朋友帮忙,启明也找了专业律师,直接对那些发布污言秽语的黑子起诉。
“放心,网友都是健忘的,很快就过去了。”
“还有个好消息。”李沪对她道,“星耀应该蹦跶不了太久了,他们旗下艺人涉嫌税务问题,牵扯出一堆烂账,估计很快自顾不暇。”
只能说是恶有恶报,李沪本来还想借着上次周客的事情再挖掘挖掘,爆一波猛料,毕竟能让一个新闻快速离开大众视野的方法是有另外一个更加劲爆的新闻出现。
两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随意地聊着天。话题不知不觉又回到了《羔羊》的筹备上,岑书咽下一口粥,放下勺子,认真地说:“我前几天又把剧本过了一遍,有几个场景还得再调整一下,特别是男主在废弃工厂里的内心独白那段,我想再丰富点细节,让情感表达更强烈。” 李沪赞同地点点头,“行,吃完饭咱俩一起研究。”
吃完早餐,两人窝在沙发上,对着剧本逐字逐句地讨论起来。李沪提出可以在独白时加入一些回忆的闪回镜头,穿插男主和自己女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与当下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这样能更好地凸显角色的成长与转变。
岑书立刻拿起笔在剧本上记录下来,“这个好,一下子就让这段戏更有层次了。”
随后的几天,他们的生活被《羔羊》的筹备工作填得满满当当。李沪忙着和制片人沟通,还要与演员们沟通档期、协调拍摄时间,岑书则一头扎进剧本的完善和拍摄分镜的设计中。虽然忙碌,但岑书确实更少关注网上的消息了。
他们最后敲定拍摄的地点在榕城九中,本来跟一中协商了,但是一中之前出现过学生跳楼事情,挺忌讳拍摄里面有这种内容的,再加上觉得学生学业紧张就算了。
出发回榕城的日子越来越近,岑书开始紧张,她刷手机,来骂她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几个AI重复刷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真如李沪所说,事情很快就这么过去了。
出发那天,阳光洒满了整个屋子。
岑书拉着行李箱走出家门,小区里的花开得正艳,李沪过来接她一块去机场,一路绿灯,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拍摄也能一切顺利。
抵达榕城后,《羔羊》的拍摄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在榕城九中的拍摄现场,忙碌而有序。
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整个校园镀上了一层金黄。
李沪站在监视器前,眉头紧锁,眼神锐利,紧紧盯着画面中的一举一动。他手里拿着对讲机,声音低沉而干脆,“停!这个镜头再来一遍,演员表情再到位些,动作要更流畅。” 他的声音在片场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开拍以来,李沪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工作时完全是不苟言笑,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严苛到近乎苛刻,的确有点“暴君”的样子。
岑书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李沪,心中既理解又有些无奈。
休息时,她和几个剧组工作人员闲聊起来。其中一个年轻一点的小声抱怨道:“李导工作起来太严格了,感觉他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岑书笑了笑,刚想为李沪解释几句,话还没出口,就被另一个工作人员接了话茬:“不过也得亏李导这么严格,这拍摄质量才有保障,咱们这部《羔羊》说不定能成爆款呢。”
有天拍摄结束后,为了庆祝拍摄进展顺利,组了一次饭局。众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推杯换盏间,气氛热烈。
这时,一个演员突然提道:“说起来榕城还是我老家呢,沪哥算是我学长呢”
其他人都纷纷说好巧,“可不是嘛,不过当时沪哥可是风云人物,”他说着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哎,小书,你不也是那届的吗?沪哥,你们认不认识?”
李沪微微一怔,率先开口:“认识。” 而岑书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不认识。” 话一出口,她自己也愣了一下,心里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就这么慌了神。
二人四目相对,又飞快错开,空气中仿佛有一丝别样的气息在弥漫。其他人察觉到这微妙的氛围,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有人打趣道:“这到底认不认识啊,怎么说法还不一样呢?” 李沪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饭局继续进行,大家的话题逐渐转移到拍摄趣事上,可岑书的心思却还停留在刚才那一瞬间的慌乱中,她偷偷瞥了一眼李沪,只见他正和旁人谈笑风生,可不知为何,岑书却觉得他的眼神偶尔会有意无意地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像带着温度。
夜半时分,饭局散去,有人微醺,有人大醉。原本说要散步回去的李沪,却出现在了岑书的车前。他的脸颊带着些许酒意的红晕,眼神却格外明亮,像是藏着满天星辰。岑书刚打开车门,还没来得及反应,李沪便倾身向前,将她困在车门与自己之间,然后吻住了她的唇。
这个吻来得猝不及防,岑书瞪大了眼睛,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李沪的吻炽热而深情,吻得她浑身颤抖。
许久,李沪松开她,手指轻轻捏着她通红的耳垂,轻笑道:“这叫不认识?嗯?”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醉意的沙哑,却又充满了温柔与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