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予青丝 > 第38章 第 38 章

予青丝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章小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21:40:10 来源:文学城

武贞锦第一次踏入宫墙之内,层层叠叠的恢弘殿宇让人心生敬畏,幽长的宫道之中不时有几个端着东西的宫女、太监路过他们时停下行礼。

领路的公公上了年纪,走路时腿有些瘸,因此武贞锦和韩聿二人也跟着在路上耽搁了些时间,送他们入流华宫后,那公公就一瘸一拐的进了流华宫偏殿旁的耳房。

韩聿见武贞锦一直盯着那公公消失的方向看,似乎若有所思:“怎么了?有何不妥?”

武贞锦一直觉得那公公和义父有几分神似,不由得生出几分亲切之感,眼见前去屋内通传的小太监快到他们跟前,她这才收回视线,回了句:“无妨。”

“武姑娘,娘娘说,请您一人进内。”小太监刚和武贞锦回完话,冷冰冰的转头跟韩聿说道,“二殿下,娘娘说她最近头风复发,想请二殿下去佛堂抄写经文百遍,为娘娘诵经祈福,以尽孝心。”

武贞锦听了这话微微蹙眉,可韩聿却似乎习以为常:“谢公公通传,吾即刻就去。”

韩聿临行前安抚似的轻拍了一下武贞锦的手背,眼中蕴含万千情绪:“去吧,别怕。”

武贞锦随着小太监的脚步进了流华宫正殿,殿内奢华无比、奇珍遍布,整座宫殿的地上都铺着厚实的红色地毯,她被直接引入了内殿,宫中的教习嬷嬷曾教过她进宫觐见的礼仪,她时刻垂首,不敢四处乱看,以免犯了天家忌讳。

武贞锦望见脚踏上坠着东珠、绣着福寿纹样的精致绣鞋,以及站在近侧侍候的婢女的衣摆,便知此时已站在皇贵妃娘娘面前,她从容跪拜,高声请安:“民女武氏贞锦,见过皇贵妃娘娘,望娘娘福寿绵长、贵体安康。”

武贞锦等了许久,也不见榻上人出声让她起身,她只得继续艰难维持行礼的动作。皇贵妃娘娘似乎铁了心要给她下马威,生生让她行了一炷香的礼。

武贞锦早有准备,没有半分慌乱,毕竟自刚才那小太监找借口让韩聿到佛堂抄经起,她便料到这次请安定有风波。她的这位未来婆婆,根本不喜欢她的二儿子,自然连带着她这个未来儿媳,也要跟着遭罪。

但是武贞锦愿意为韩聿隐忍,因为他曾数次向她提起他的母妃,每每提起都面带向往。纵使不知他为何不受母妃宠爱,可是他也曾为他母妃深入寒山寺求药,为见叔父一面在雪地里苦守五日,日日在佛前为他母妃祷祝。

虽然她觉得这位皇贵妃娘娘担不起韩聿的爱,可他一片赤诚、仁孝之心,她不忍伤。

武贞锦终是听到皇贵妃那装腔作势的声音:“哎呦,武姑娘怎么还在行礼?糊涂东西们,本宫病糊涂了,你们也糊涂了?”

听见主子发话,宫中女婢们这才纷纷上前去搀扶早已双腿僵硬的武贞锦,武贞锦自是要陪皇贵妃娘娘演下去:“娘娘凤体康健要紧,若娘娘还未休憩好,民女可先到殿外等候。”

皇贵妃见武贞锦还算老实,没有忤逆她分毫,这才肯施舍武贞锦几分好脸色,她的声音有些奇怪,似是伤了嗓子,说话略微有些低哑粗犷:“多懂规矩的姑娘啊,不似寻常养在商贾之家的女子,倒活脱脱像是生在官宦人家的小姐。”

身旁的嬷嬷跟着附和:“是啊,听教养嬷嬷回禀,武小姐虽自小养在蜀地,却勤奋好学、又温柔懂礼,是上佳女子。”

皇贵妃话中绵里藏针、明褒暗贬。她父亲虽早亡,可终是正五品官宦出身,她虽自小养在外祖家,却也不是粗俗的乡野丫头。她虽不以出身论长短,可是皇贵妃这番言辞,确实是在借机侮辱她和她的父母、亲族。

“贞锦一乡野丫头,能有幸见识天家富贵,得皇贵妃娘娘召见,已是三生有幸。”

皇贵妃见武贞锦仍沉得住气,渐渐也觉得没趣,只得收起嘲讽的神情,端正身姿,抬手唤武贞锦上前:“好啦,莫说这些见外的话,走上前来,让本宫看看你的脸。”

武贞锦眼见皇贵妃娘娘抬手,她只得顺从的递上手,走上前去任由皇贵妃娘娘打量。

皇贵妃拉着武贞锦纤长的手端详了片刻:“不愧是花儿一般的年纪,这一双纤纤素手,便叫人爱不释手,难怪聿儿在他父皇殿前跪了两天两夜,也要让他父皇下旨赐婚。”

武贞锦不知韩聿为了践行承诺,竟然费了如此多的心力,她心中一时愧疚与动容交杂。

“好孩子,让本宫看看你的脸。”

武贞锦自复杂情绪中抽身,缓缓抬起头,两人视线相接,一时竟然都愣在了原地。皇贵妃娘娘神色大变,激动的自靠枕上起身,颤抖着抬手去摸武贞锦脸颊:“毓儿......你......还活着?”

武贞锦霎时泪水夺眶而出,扑进姑母怀中,声嘶力竭:“姑母!毓儿找您找的好苦啊!”

久别重逢的两姑侄拥在一处恸哭不已,宫中嬷嬷见皇贵妃娘娘情绪失控,忙将宫中服侍的婢女统统赶了出去。

皇贵妃终是体力有限,半晌便有些喘不上气,武贞锦忙轻拍她的背脊,替姑母顺气:“姑母莫要伤神,千万保重身体。”

皇贵妃渐渐缓过气来,揽着武贞锦坐在榻上,心肝宝贝地唤着:“毓儿,快告诉姑母,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前朝皇帝暴戾无道、百姓怨声载道,重压之下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起义,各地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武贞锦的母亲当时已有七个月的身孕,在回京都的路上与护送的仆从走散,被义父与姑母所救,留在红炉寨中避难。

红炉寨本是义父为带姑母躲避战乱所建,战火愈演愈烈,流离失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很多无家可归的百姓为寻一条活路到红路寨中寻求庇佑。义父博爱,来者不拒,带着众人在山中建设家园、捕猎为生,在战火之中救活了数百人。

母亲和姑母同是有孕之人,自然更亲近些,还曾许下承诺,为她们腹中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那时寨中情况不好,缺衣少食,众人为了怀孕的母亲和姑母操碎了心。可即便如此厚待,母亲仍未能幸免于难,生产那日大出血,早早离世。刚刚有孕四个月的姑母怜惜她,将刚出生的她视如己出,悉心照料数年。

红炉寨中从不论出身,且自由来去,因人员流动大,唯恐战乱之时,山下境况不明,众人以往的身世惹出祸端,因此寨中人皆不提来处与过往,只谈当下与未来。

因此母亲直至去世,也没能跟姑母说出她父亲的来历。义父身为寨主,做主为她取名“毓儿”,取无私、博爱之意。几个月之后,姑母诞下一个男孩儿,因为那孩子格外粘着她,因此义父也为他取名为“聿儿”,望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武贞锦此刻沉浸在姑母尚在人世的喜悦之中,根本无暇思考为何她的姑母会成为皇贵妃,她只顾着哭泣,只顾着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离开红炉寨后的遭遇:“我那日侥幸逃脱,等了三日大火才彻底熄灭。我不忍看大家死后暴尸荒野,任由野兽吞食,因而我在红炉寨中逗留了两个月,亲手挖了六百六十七个坟坑,葬下了殒命在火海之中的亲人们。”

似是回忆起什么不好的往事,皇贵妃眼神闪躲,捂着心口的手不住打颤。

武贞锦沉浸在回忆之中,自然没能发现她的慌乱,仍自顾自讲着:“后来我拿着义父给我的玉佩,踏上了回蜀地的路。临行前我在火场找到些钱银,却因我手无缚鸡之力,很快被人尽数抢走。路途中有人见我无依无靠,几次试图将我掳走卖掉,迫于无奈,我只得扮作男孩一路乞讨。一路上我受尽冷眼与欺凌,走了近五个月,才终于找到了舅父府邸,昏倒在他宅院门前。舅父仁善,只当我是走投无路的叫花子,给我容身之地。”

皇贵妃心疼的泪水滂沱,怜爱的搂着武贞锦不肯松手:“我可怜的孩子,你怎么受了那么多苦。那你舅父他们就一直将你视作乞丐?你又如何认祖归宗?”

想起外祖母和舅舅、舅母,武贞锦难得勾起唇角:“是表哥贪玩,身边没有同龄的玩伴,总是想着找我玩耍。那时我在路上受了惊吓,一直说不出话,自然无法说清自己的来历。是兄长偶然发现我怀中的玉佩与他身上的相似,这才将我的身世揭晓。外祖母和舅舅、舅母本就从未放弃寻找我们母女,自从知晓我身份,便一直将我捧在手心,如珠如宝般对待。也是因为他们的爱护,我才能在三年内抚平心中创伤,再次开口说话。”

皇贵妃听了这话,顿时心生感激,忙唤门外嬷嬷进殿。

“传本宫口谕,蜀地陈家积善之家,德惠广济,慈爱布施,大义可嘉。皇子妃武氏端庄持重、大方得体,皆仰赖陈氏一族悉心教养。本宫感念陈氏辛劳,特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首饰一奁,以嘉其德。”

嬷嬷们望着已经哭花妆的主子,根本不敢耽搁,抬脚便要取传口谕,却被皇贵妃娘娘唤住:“要敲锣打鼓的去传口谕,必要让乡邻父老人尽皆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