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玉黎诀 > 第54章 易知

玉黎诀 第54章 易知

作者:残夜玖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59 来源:文学城

“静姝?怎么还没休息?”

冬日的夜晚,寒意逼人。皓月似银盘高悬,月光如水,映照出晚归人的疲惫的身影。莫恺耀披着厚重的外袍离开医书馆,缓步走回客房。他心里还惦记着未能整理完的书册,推开房门,却见夫人仍未安歇。

“在等你。”

陈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快步来到他身边,把外袍取下,关好门帘,将冬夜的寒意挡在屋外。

“你近日太过辛劳,我熬了些汤药,来趁热喝了吧。”

莫恺耀随她来到里屋,接过药汤。他轻轻吹拂,缓缓饮下。药汤温暖,确能驱逐疲惫之感。“夫人有心,辛苦了。你白日还要照顾鸿儿他们,晚上别熬的这么晚。”

“孩子们有乳娘看着呢。倒是你,自从霜儿走后,你一直不肯再找人伺候。我不照顾你,谁来?”

莫恺耀面带歉意地笑了笑,坐在了炉火旁。屋外寒风呼啸,树动枝摇。屋内暖意融融,跃动的火苗映红了他的脸,却难掩鬓边华发。

“忆寒前些日子来了一趟,我觉得她似乎起了疑心。”

陈氏本来在收拾床铺准备就寝,她闻言一顿,转过身来。

“疑心什么?医书馆?还是……”

莫恺耀没有答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向夫人。

陈氏领会了他的意思,轻轻哼道:“疑就疑吧,说到底不过死无对证四个字。”

莫恺耀长叹了一口气,他让陈氏停下手中的活计,坐到自己身侧。

“静姝……这些年,为难你了……我本想着……”

陈氏素手一扬,按在了他的唇间。

“你我夫妻一场,是你的选择,也是我的。有些话就不必说了。你终是知晓,我心底所求,究竟是什么。找不出当年的真相,我日夜难安。”

莫恺耀拉下她的玉腕,合在掌中。她的手不似大家闺秀,粗糙且有力。就如同她这个人一样,坚韧决绝。

“姝儿,你所求的不过一场幻梦……听我一句劝,将执念放下。看看山阁,看看孩子们,你未来的路还很长。知难而退,方能扭转乾坤……”

石壁之后的这间屋子,要比密道宽敞舒服的多。

绫时打了两个喷嚏,才拉着蒋文懿站起来。他们抬头一望,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几分岁月的尘埃。这石砌的密室竟然宁静舒缓,二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密室不大,但布置得古朴雅致。四壁挂满了古画,墨色浓淡相宜。正中立着古木桌案,旁边一把高椅。

“这地方,有点像你在东京城那个书房哟……”

绫时拍去身上的尘土,四下观望着。“墙壁里头也嵌了萤石,难怪这么亮。你觉不觉得不那么憋得慌了??”

“有通风处。”

绫时这么一提,蒋文懿也觉得这里与流竹轩有相似之处。他将流竹轩用作书房是为了强迫自己适应黑暗,可莫阁主为何要在自己家中设置这么个地方?难道是为了避人耳目?

文懿看向那张书桌,上面陈设整齐,文房四宝各居其位,桌角的烛台挂满蜡油。他好似能看到往昔岁月里,莫恺耀躬身坐于桌案前案牍劳形的身影。

“诶?这有个木匣子!”

绫时刚要伸手,就被突然冲过来的蒋文懿按住了腕子。

“别碰!忘了自己怎么中毒的了?!”

阿时被他吓了一激灵,皱了皱眉毛道:“吓死我了!哎哟我说大少爷,人家放在自己书桌上的东西怎么会有毒呢!你也太小心了吧!”

蒋文懿白了他一眼,然后绕到桌前。这木匣表面已然斑驳,显然历经沧桑。盖上的花纹雕刻精美,纤尘不染。它静静地躺在桌上,似乎在等待主人的到来。

“就是这个东西了吧……那个什么所谓的易知轮……?”

文懿点点头,他掀起袍子的一角捏在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近木匣。

“你准备拿这玩意咋办?”阿时努努嘴。“拿去占卜?让你爹交到上面去?”

蒋文懿面不改色地说道:“拿去和他们交换漪澜药仙的消息。”

绫时一愣,打趣道:“然后呢?就完啦?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你不想试试?”

“又胡闹,”文懿蹙眉道:“此等秘宝远非常人所能驾驭,稍有不慎便会引来灾祸。再说我现在也没心情管那些。只有给你解毒,才是第一要务。”

蒋文懿把衣角搭在木匣上,轻轻转动铜锁。这一瞬间,时光仿佛凝滞。绫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只听啪嗒一声,木匣被打开了。

师韵和何道非面带疑惑地看着陈夫人在医书馆里四下找寻。夫人神情专注,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不时轻轻拂过书脊。不一会儿功夫,她从不同的书架上搜罗出八本古籍,轻轻放在桌上,堆叠整齐。

何道非皱眉问道:“夫人,这是?”

陈氏又将八本书逐一看过,才道:“只是先夫离世前一直放在枕边的读物。他那阵子浑浑噩噩目不能视,却不让我把书拿走。如今看来,恐有深意……”

师韵和何道非对视一眼,带着几分好奇和陈夫人一起翻阅这些古籍。三人研究了半天,仔细地翻看每一页,但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只是些寻常的杂文诗集罢了,”

何道非翻了几页就失了兴趣,“夫人还是再回忆回忆,阁主可还说过些别的什么。”

陈夫人也有些懊恼,叹息道:“早知如此,便不应听那人的建什么医书馆……若非积劳成疾,他也不会这么早就……”

师韵一边听着他俩叨叨,一边研究着手中的书。翻着翻着,韵儿觉得闻到一种苦涩的味道。她将手中的书册放到面前闻了闻,果然这股苦味是从书上散发出来的。师韵又接连换了两本,都有着同样的问道。

“师娘子看出什么蹊跷了?”何道非觉得韵儿的举止有些古怪。

“倒是没看出什么,只是觉得这些书册有股子怪味……”

边说着,韵儿点亮了书桌一角的烛台,她拿着书册靠近烛火,想仔细观察观察。

出人意料的是,当师韵手中的书靠近烛火时,其封面竟然微微变色,隐约显现出一些模模糊糊的线条。

“娘子别动!”

何道非将书卷讨来,近到烛火旁烘烤,很快,书卷封面的线条越来越清晰,只是他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却没看出个所以然。

“这该不会是阁主刻意描画的暗号吧……”

师韵赶忙将其余几本书卷也拿过来逐一烘烤,正如她所猜测的,每本书的封面都被画了些什么。三人将八本书平摊在桌案上,凑到一起研究。

“这些图案好像可以连上?”

师韵将最后一本书放到烛火上。烛光摇曳间,那隐约显现的线条终于变得清晰起来。她将八本书摆在桌案上,调整了几次位置,终于拼出了一张模糊的地图。

“这……这是密道的图经!”

何道非一拍桌案,猛地抬起头道:“这个圆圈就是方才我转动的烛台!可以开启我身后的暗门!”

“可刚才我们又转过,什么变化都没有啊!”韵儿急道。

“兴许是由于机关没有复位……?”

陈夫人想了想,然后按照书卷所绘制的来到暗门前。她面对墙壁敲打一番,发现一块松动的石块。陈氏尝试将石块取出但是抠不动,于是反手将石块按回凹槽里。石块入位,众人听得清脆的咔嚓一声。

师韵灵机一动,再度找到烛台将之转动,这一回她明显的感觉到烛台连接上了什么。

“机关动了!”

随着一阵机关传动之声,石壁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一个幽深的洞口,可供一人出入。

“打开了!”

三人欣喜不已,但谁也没敢贸然进入。何道非迅速取来纸笔,将密道的地经图临摹了一份。从图纸来看,密道中有不少机关陷阱,他之前误打误撞走进的也是死路一条。师韵则趁此功夫找来灯笼,将桌上的烛台放了进去。

“师娘子你要做甚?”

何道非收起图经,发现师韵站在入口前。

“当然是进去找文懿和阿时啊!”师韵理所当然地回答。

“娘子且慢!”

何道非一马当先,将她拦在身后。“密道内错综复杂!即便手握图经,也难保无虞!你与陈夫人留在此处!我去把蒋公子他们接回来!”

“可是……!”

师韵还要争辩,却见何道非剑眉紧蹙,给她使了个眼色。韵儿突然明白了,他们四个都是外人,若是陈夫人心术不正,将他们一起被封进密道那可是神仙难救。但是阿时和文懿眼下生死不明,这个何道非真的能相信吗?

何道非似乎读出了师韵的心思,他取下怀中腰牌交给了韵儿。

“娘子请放心,何道非奉命保护蒋公子周全,我绝对会将他二人安全无恙地带回来!”

师韵紧攥着腰牌,看何道非的身影隐入密道不见,心中担忧不已。

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过后,蒋文懿猛地睁开眼。他四下一望,发觉自己不知何时离开了医书馆的密室。四周十分昏暗,雾气弥漫,文懿全然不知身在何处。正一头雾水之际,突然听得有人轻声唤他。

蒋文懿吓了个激灵,慌忙转身看去。

“阿时?!你要吓死我啊!干嘛鬼鬼祟祟的!”

绫时也吓了一跳,然后大喊冤枉道:“不赖我啊!你非要打开那个什么轮!我的妈呀,这地方阴森森凉飕飕的……咱们该不会一不留神进了阴曹地府吧?!”

“别胡说八道!”

蒋文懿硬着嘴皮,但得知绫时在身边,他心里踏实多了。

“你倒是提醒我。想必是我我们误触了易知轮里的机关……四处走走看吧。”

阿时别无它法,只得与他并肩前行。但绫时越走越觉得自己猜的一点不差,四周昏暗荒凉,俩人让蒋文懿的好奇心给害死了。直到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团光亮。

“难道是鬼火?!”

绫时一个闪身躲到蒋文懿身后,拉住人家的手臂。

“你刚才不还拿鬼怪之事吓唬韵儿!怎么这会儿自己又害怕了?!”

“哎呀!此一时彼一时嘛!”

绫时缩着肩膀,推着蒋文懿快走。两人前进几步之后,文懿才发现那团光亮竟然是火把。此时他们身周的浓雾逐渐散开,传来火苗的噼啪声,沉重的脚步声,以及若有似无的虫鸣。

阿时从文懿的身后探出个头,张望一番突然道:“这是……草屋?咱们脚底下踩的是沙子?”

蒋文懿摆了摆手。朦胧夜色中,远山连绵,头顶苍穹泼墨,脚下细沙银海。被团团火光照亮的不是什么草屋,而是军队的营帐。军士身披甲胄于夜间巡逻,故而传来脚步声。文懿又上前几步,看营帐旁的桅杆上挂有帅旗。他稍一侧头,见旗面上书一“韩”字。

韩……?

蒋文懿久居京中,经考题失窃案一砺,对朝中大小文官的派别了然于心,但对于武将他却不那么熟悉。再说了,他也不晓得易知轮将他们带到了什么年代,哪里的战场。

就在文懿琢磨的时候,绫时突然大喊了一声。

“小心!有人!”

阿时一边喊,一边拽着蒋文懿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但他的动作还不够快,就在他们转身要跑的时候,两个手持长枪身披锁甲的兵士目不斜视地朝着他们走来。

“两位军爷!我们不是细作!也不是有意冒犯……!”

绫时一个劲儿地摆手,绞尽脑汁琢磨要如何向对方解释。可阿时话没说完,却无比惊讶地眼看那俩人从他们面前穿了过去,如同他二人并不存在一般。

“诶?”

阿时看看文懿,又回头看那俩守卫,惊诧道:“怎么个意思?他们看不见咱俩??”

蒋文懿也没闹明白。只见绫时又跟上那两人,然后一个箭步拦在他们面前。跟刚才一样,两个军士没有发觉任何不妥,自顾自地按照既定的路线巡逻,又穿过了阿时。

“嘿嘿!”

绫时觉得这下可好玩了!他准备再一次跑去那两人前面,但是被蒋文懿给拉了回来。

“好了别闹了!”

文懿把他拽到一边,道出自己的推测:“从周围的环境及兵士的着装看,我们是在宋军的兵营里。此处当是西境,约是雁门关附近。胡天八月即飞雪,兵士们身着重甲,但你可觉得冷了?”

绫时眨眨眼,仔细感受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你不说我还真没觉得,确实是不冷。不仅不冷,刚我靠近火把也没觉得热……”

“那就对了,”

文懿继续说道:“想必是易知轮由于某种原因,将我二人的魂灵送来此处。我们能看到他们,却触碰不到。也就是说……”

“咱俩灵魂出窍了?对这里发生的一切只能旁观?”

绫时说完这句话不自觉打了个寒颤,“这可是军营……会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而且,咱怎么回去啊!”

“暂时不晓得……”

蒋文懿也觉得有点怵。他习遍《孙子》也不过纸上谈兵,虏塞兵气,战场白骨都未曾亲历。“四处走走看看,总得先搞清咱们身处哪个年代,是在哪位将军的帐下。”

两人满是好奇地在军营之中穿梭。尽管巡逻的兵士看不见他们,两人还是尽量小心谨慎,沿着阴影前进。没费太大功夫,蒋文懿大约摸清了这座兵营的形制。

这里驻扎的似乎并非行军主力,骑兵多,步卒少,扎营的方式相对简便,且没有看到专门用来存放粮草的营帐。营地背靠高山,前方不远处恐是狭窄山道,但雾气浓郁难以辨清。

“文懿,你看那边!”

顺着绫时手指的方向,蒋文懿看到几名兵士聚集在点燃的篝火旁。他们凑了过去,听那几人在低声交谈。

“什么?!将军说要拔营?可我刚安顿好弟兄们!”

“不不不!不是现在!将军说按照之前商议的,先锋队的探子应该到了。但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尚未得到消息……”

“会不会走岔了?咱们刚过的那片林子可不好钻!”

“按道理说是不会,探子都是秦凤本地的,对这块地形很熟悉……总之将军的意思是再等一炷香,若是人还不到就拔营撤兵!”

绫时支着耳朵听二人你来我往说了半天,大约摸出些门道。他侧过头寻思着和蒋文懿合计一下,忽地发现文懿面色凝重。

“诶?咋了大公子?你着急忙慌的往哪去?”

“寻中军营帐。”

蒋文懿阔步前行,边走边道:“我有两个疑惑,见到韩将军或许得以获解。”

“什么问题??”

绫时小跑着跟上,同时左顾右盼。他虽对行军之道毫无建树,但估摸着将军的主帐应当有别于其他。两人没走出太远便看到了。

“既说秦凤本地,此处必处西境。既是西境,那便是宋夏之战。可自我有印象起,宋夏近年并无大规模的交锋,因此易知轮是将我们送回了十几乃至几十年前。”

说着话,两人来到了中军营帐外。此处位于军营的中央地带,以木柱支撑,外披毛毡。帐前插有战旗,旗帜上刺绣的纹样在篝火的映照下时隐时现。夜半时分,营帐内一灯如豆。微弱的光亮透过卷帘的渗出。

“所以你想知道这是哪场战?”

两人不约而同压低了声音,凑到卷帘旁,向里面窥视。

帐内陈设简单,一张粗糙的草席上放了几块垫子。一人负着双手,缓缓踱步。微弱的火光照亮他的面容,一年过不惑的虬髯汉子,剑眉虎目,鬓角挂霜。他着一身赤衬锁甲,头束绛褐湛巾,腰系虎头?带,右侧肋下还挂了一个刀囊。

“我更想知道易知轮为何会将我们送来这个地方……”

“谁?!”

蒋文懿话音未落忽听帐内传来一声厉喝。他还未及反应,只见一柄飞刀迎面飞来逼近眉心。

绫时吓得转身一扑,将蒋文懿按倒,但显然还不够快。两人眼看着飞刀穿过文懿的肩胛射入背后的木桩。二人上下一探,见自身完好无损并未受伤才稍稍放心,但还是惊出一身冷汗。

“怎么了将军?!”

门口的守卫也是一惊,忙地推开门帘向内查看。

“风吹草动罢了。”

韩将军走出营帐左右观望一番。绫时这才发现他步伐不稳,似有腿疾。两人缩在营帐后,眨巴着眼睛看将军一出一入,大气都不敢出。蒋文懿暗中琢磨着,龙门虎将六感敏锐果然不可小觑。

“他该不会真能看见咱们吧……?”阿时缩着脖子嘀咕道。

蒋文懿摇摇头,只是觉得被飞刀凌空射中好似真的有点疼。二人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回到卷帘前。韩将军坐在草席上,手旁一盏烛灯。他凝神沉思片刻,自怀中取出一物。绫时抻着脖子看去,见那物件一指来长,色如泼墨,形似一只竹筒。

韩将军将竹筒拧开,倒出一张油纸。

从卷帘的方向两人看不清纸上的内容,文懿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入营帐的时候,韩将军已将纸条阅毕,放在烛火上烧了。

绫时面带疑惑地看向蒋文懿,文懿也回给他同样的目光。就在此时,军营外传来一阵喧哗。

韩将军一个探身自营帐内跃出,随着嘶鸣声,一黑色战马负着斥候撕开夜幕飞奔而来。

一人一马奔至中军帐前,众人惊见斥候浑身浴血,伤可见骨。他早已握不住缰绳,手上一松,掉落马背。

“兄弟!”

韩将军纵身前跃将他接住,急道:“情况如何?!”

那人抓着将军的手臂,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开口道:“叛、叛徒……撤……撤……!”

忽然之间,绫时和蒋文懿觉得眼前的景象迅速收缩膨胀,好似地动山摇。

“阿时!”

蒋文懿惊慌失措,好在被绫时拉了住。

“闭上眼睛!”

绫时也不知当怎么办,所以只能将蒋文懿护在怀里。两人相互依偎,蹲在地上,感觉着身边天旋地转,脑袋里五海翻腾。对未知的无限恐惧在这一刻爆发,阿时咬紧牙关,紧闭双眼,死死抓着蒋文懿,忽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度进入密道的何道非步伐稳健了很多。

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他靠着过人的记忆力,在狭窄的甬道里快速前行。何道非面无表情,目光如炬。暗夜独行是他最为习惯的战术,佩剑轻轻划过石壁,自己的脚步声在密道之间回荡。

看过图经之后,何道非才知道原先的石门不过障眼法。不过随知阁主狡兔三窟的心思倒是助他除掉了一些阻碍,何道非心暗自松了口气。来到暗门面前,抠动机关后,他听到一声清脆的咔哒声。虽然他也没想过自己会接到保护蒋文懿的命令,但这只是前进路上的一段插曲,可有可无。

“这……蒋公子!?”

密室内的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屋里弥散着一股古怪的味道,绫时和蒋文懿跌坐在地上,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满身大汗。绫时搂着蒋文懿的肩膀,神志还算清醒。文懿则是脸色苍白眉头紧蹙,陷入昏睡之中。他手边是一只雕刻精致的木盒,盒盖大敞,从里面掉落出大大小小一套木轮。

“道非……哦不,何大人……?”

绫时十分紧张,他不知何道非此时出现究竟是敌是友,即便是敌人,他也没有能力应战了。

“何什么大人!”

何道非斥他一句,快步上前,欲捡起地上散落的木轮。

“别动别动!”

绫时赶紧制止他,不论是是敌是友,阿时都希望他赶快帮忙把蒋文懿带出去。“那玩意邪性的很!我俩一碰就昏过去了!能不能来搭把手,把文懿扶起来?”

何道非搀起蒋文懿之后,绫时思量片刻,还是决定将那些轮子塞进木盒带出去。文懿说的对,把这玩意拿在手里,说不定能和陈夫人换点东西。

独留医书馆的师韵牢牢攥着何道非交给她的腰牌。这块长方形的铜牌上书昭武,外刻云纹,背面篆写了一个昌字。韵儿不知此物究竟有多重要,只是一心希望着何道非能信守承诺。她余光瞄着陈夫人,夫人此刻已来到馆外空地,焦急地等待着乳娘来汇报找寻小公子的进展。

终于,师韵一直紧盯的石壁裂开一条缝。

“阿时!文懿!!”

她雀跃地冲上前去,看何道非和绫时把蒋文懿架了出来。

“阿时!文懿这怎么了?怎么昏过去了??”

陈夫人也在此时赶了过来。见三人安然无恙,她稍感安心。山阁里实在太混乱了,事态的发展早就偏离了她的掌控。如今鸿儿又不知所踪,陈夫人简直要一夜白头。

“出来就好出来就好!快把蒋公子送回客房吧!我这就安排下人备些安神的汤药!”

绫时琢磨着所有的事都得等蒋文懿醒过来再说,与何道非一合计,决定先按照夫人的建议送文懿回合修院。

几人正要往外走,忽见一身影猛地飞入医书馆。来者毫不客气,对着绫时举剑便刺。绫时架着蒋文懿来不及还击,慌忙侧身躲避。他这么一侧身,怀中揣着的木盒便露出了一半。

“莫女侠!你做什么?!”

师韵看出来者是莫忆寒,迅速展开金扇迎击。但对方丝毫没给她出手的机会。这道玄黑身影轻巧地避开师韵的招式,就地一转,化拳为掌,重击在绫时肩头。

“唔……!”

阿时肩头吃痛,踉跄退下半步。莫忆寒趁此时机

反手一翻就将他怀里的木盒顺了出来。

绫时与何道非想放下蒋文懿起身去追已经晚了,莫忆寒宝物得手,纵身一跃便自木窗逃出,两个起落没了踪影。

“易知轮!”

绫时捂着受伤的肩膀惊呼道:“易知轮被她抢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