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庾郎不老 > 第5章 如梅

庾郎不老 第5章 如梅

作者:小孔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06:27:31 来源:文学城

三月已到,那掌柜也信守诺言,将“朱颜记”匾额送货上门并安置好。

今天张妈妈心情很好

苏明月内心也很雀跃

不仅仅是因为新到的匾额

这朱颜记三个大字,无不飘逸洒脱,似神仙之风。

这木质纹理光滑赏目,每一处无不显示这贵气。

就连买肉馒头的李老头和买汤面的林姨都看了拍手称快!

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客人们也都点头称妙

当然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中饭娘俩也只用两个胡饼仓促解决

可谓是新招牌,新气象!

太忙了

那些小女郎们看到苏明月的新妆面,都会热情打听

问她用了那种口脂,妆粉以及花钿

还会向她追问敷粉养发之术

前者对于她来说,可谓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对后者,她当宫女时只是用淘米水梳洗,早晚各梳百下

因为那时候的她非常穷困

上辈子在宫里当娘娘时

都用金贵物

用澡豆或皂角来洗,辅以香泽,用鸡卵养护

个个都是贵族专用

但她觉得二者差不多

她的发多如瀑似乎是天生的

苏明月人长的可谓是花容月貌

添妆后,更恍若神仙妃子般明媚动人!

她人只要一站在胭脂铺那里

简直就是胭脂铺的活招牌!

她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碧水,只一眼,就让人过目不忘!

更不用说,她的脸经过粉妆玉琢后,两靥之娇,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整张脸不显脂粉俗气,使人见之忘俗

也有不少人为她慕名而来,只为见她一眼

所以张妈妈这边也来了很多媒婆

有纳妾的,续弦的,还有娶妻的

大隅城内,一处富贵人家的厅堂,李夫人正与媒婆赵嬷嬷商量赵大公子的婚事

赵大公子就是大隅潮州富商,世代为山陵豪族,人称“潮州扶风小儿”

常言“其家资产甚殷,乃潮州富民之一,江河朔间,间有商贾之人仗其货,买卖之事也是易往来之。”

赵大公子

擅于经商

他从种树起步

还曾购蜀郡青麻布制作小布袋

雇人收集槐树籽

以此混合制“法烛”售卖获利

买“凶宅”献太尉

虽是商贾之人

却天时地利人和

可谓是潮州豪主

不可小觑

以上都是媒婆所述

只留下呆滞又茫然的母女俩

苏明月自持美貌

但也有自知之明

张妈妈虽年老但不傻

这媒婆口吐白沫,妙语连珠,将这个赵公子夸到天上人间,可谓是滔滔不绝

那架势

恨不得代替苏明月自己嫁进去

“赵公子出身潮州豪族,又少年英才,为单单看上了我家明月?”张妈妈干笑道。

这媒婆也会说话

忙说道赵公子表弟进京城游玩

又恰巧路过胭脂铺见了苏明月一面

便觉惊艳

一见钟情

打听清楚苏明月家世背景后

便想当然

觉得势在必行

回到潮州老家

便向自己的同窗同乡大肆吹嘘

自己所慕之人

京城女子风貌之雅

这夸大之言

便一传十 ,十传百

恰好传到表哥赵大公子家

也就是他的舅妈李夫人的耳里

这李夫人便心生此意

觉得此女甚好

但比起自己的外甥

更适合她30岁因病未婚的大儿子

从此

表弟便痛失所爱

心上人变表嫂

所以就有了这次提亲

苏明月深吸一口气

刚才吓坏她了

这原来是个大乌龙

“刚才您说这赵大公子因有疾,三十岁迟迟未婚,所以赵公子所患何病?”苏明月小心翼翼问道。

这一问,便一针见血

算是问到了这媒婆的痛处

这赵嬷嬷嘴一抿,尴尬一笑,这一笑脸上的皱子也被扯起

显得异常虚伪

她结结巴巴道“也不是什么影响夫妻之事的大病,这赵公子很少外出,洁身自好,从不去烟花柳巷,就是小病,大风病。”

媒婆的声音越来越低

张妈妈被气坏了

她娘俩也不是什么低贱之人

怎么啥作孽的事都能碰上

赵嬷嬷也是个见钱眼开的老物

为了把她闺女推进火坑

可谓是不择手段

只见她拿起扫帚,嘴里还骂着“打死你这个饶舌妇人,不干人事,欺负我娘俩。”

那赵嬷嬷吓得连连后退

也不管不顾了

慌不择言道“你这老妪婆,怪不讲理,人家赵大公家财万贯,潮州豪族,看上你们,才是你们的福分。”

张妈妈也骂道“你个老不死的,这福气给你要不要,你咋不嫁自个儿闺女。”

这赵嬷嬷也自知言亏

便跑路了

大风病,俗称麻风病,患者脸上和身上会长斑块、丘疹、可能会出现残疾、毁容等后遗症,无法治疗。

更有甚者,整片皮肤都以溃疡

患此病后,容貌将丑陋不可见人,而且病还会人传人。

在大隅王朝,得此病的人会被视为不祥之人。

幸亏是赵大公子出生于富商之家,潮州豪族。

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得此病,便只能自生自灭,被视为不祥之人。

更不用说像常人一样,娶妻生子

说不定就赵公子自己

也因不愿见人,而无心婚事。

但这李夫人却不答应,她有三个儿子,却因看长子苦与麻风病,而更偏疼于大儿子,却偏偏想为她的大儿子留一个后代。

看他因病痛苦,爱子心切的她也每每落泪

苏明月想来想去

帝都乃名流之地,与赵大公子相匹配的商贾之家也不是没有。

但又因京都与潮州有别

人家不愿将女儿下嫁之

只能退而求她

毕竟她和张妈妈也算在这京都有一番小小的家业

但赵公子家财大业大

要想让这赵公子留下一个后代也可找贫苦人家之女

就像苏明月的父母

把她早早的卖入宫

换做了弟弟束脩之礼

要是恰巧碰到了赵公子一家

一定是要让她嫁进去

让一大帮亲戚都享受到荣华富贵

想来

贫苦人家最爱以卖女儿为生

倘若李夫人张开口

别说媳妇儿,是让自家女儿做妾

都有无数人想破头

但李夫人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眼光可高着呢

怎么能瞧得上贫苦人家那般哭哭啼啼卖女儿的做派

她儿子虽不幸得病,但谁又不痛惜一声少年英才。

她儿子得病,那就是老天妒英才

也不是什么莺莺鸟鸟都能配得上他儿子的

在李夫人眼里

她苏明月不过是一个看得过去的人选

入过宫,当过宫女

礼仪做派都是有规矩的

在京城开胭脂铺,做买卖之人

可谓是门当户对

孤儿寡母无依靠乃户绝之家

好拿捏,无吃里扒外的亲戚

她美貌动人

她大儿子从小就聪慧

谁人不说一句郎才女貌,天般地配

在李夫人眼里

她和张妈妈

就是两个软包子

脾气好,老实人

孤儿寡母

无男丁

户绝之家

又无官场亲戚庇佑

钱,权,势

三者一样都没有

看起来就好欺负

但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

惹急了也会叫

今日,赵嬷嬷被赶了出去

那李夫人定会觉的被下了面子

内心不大舒坦

心眼大,便骂回去

另寻佳媳

若心眼小

还可能心生不满,打击报复

让她们的生意做不下去

她眉头一蹙,忧心忡忡

张妈妈一看

可是心疼坏了

也猜到了她心中所想

便忙安慰道

“月丫头放心,她李夫人财大势大又翻不到咱帝都,她在潮州厉害又怎样,在京都屁都不是。”

张妈妈这几天被气的不轻

嘴上都火急火燎的长出了一圈水泡

说话都忒疼

决定闭店休息几天

缓缓身体

因为张妈妈上了火

出了泡

这几天的灶火都由苏明月负责

以清淡忌口为主

煮一点冬瓜羹

清淡小粥

用金银花,菊花等草药煮汤

还给她泡绿茶祛火解毒

吃完这些

就让她躺下休息

让她不要胡思乱想

苏明月一天很闲

关店后铺子里的杂事不用她管

闭门谢客打媒婆后

无人打搅

日子虽然平静

但就像暴分雨前的宁静

天灾之前的平安无事

让她隐隐不安

她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蜉蝣

河水中的浮萍一样

像前者一样渺小卑微

像后者一样毫无根基

甚至随风摇摆

既然媒婆被打

那日后定是无人敢上门

但自己终归是女子

终要寻个好去处

只是这世间如此之大

与她心意相通之人

却是少之又少

看着张妈妈睡下

苏明月出了铺子

随处漫步

抬头望去

早春有梅花

而她也在无果之时就忧心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苏明月想起这句《摽有梅》

此时无果却有花

《诗经》中的名篇

她也唯恐青春逝去而佳婚为得,她也像这天下千千万万女子一样渴望爱情。

她也要像梅花一样开花结果

这梅花在寒冬也要争俏

当度过寒冬

她还怕什么呢

她想到了庾家阿康

这些天太忙

都忘了打听他的事

不知不觉

就走到了后街巷子处

来来往往行人几个

似乎都是住在这儿的

有佝偻前行的老人

也有围坐在一起的老妇

正在谈天说地

这些人看起来都很健谈的样子

但苏明月不敢问

怕问出闲话来

她脸皮薄

直到看到一个,衣短袖长,身着淡黄色襦裙,蒲桃髻的小丫头,手里拿着一个小拨浪鼓。

似乎在门口处玩耍

苏明月深吸一口气

下定决心

走到那个小女孩跟前

只见那个小女孩静的静静的盯着她

苏明月又说不出话了

那小女孩大声喊

“仙女下凡了,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一句话,打破两人之间尴尬的氛围

苏明月便由街上的汤饼真好吃为话头,开始打听

那小女孩一听

姐姐说的肯定是林家的汤饼了

我妈做的汤饼是这条街最鲜美的

苏明月:“……”

她直冲人家家门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