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渔家四时鲜 > 第15章 海鲜面

渔家四时鲜 第15章 海鲜面

作者:朽月十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2:08:06 来源:文学城

王三娘被强留下来,看江盈知拿出一包用长油纸缠好的米面,惊了下,“不要过日子啦?”

这用米又用面做出来,细细圆溜溜,又不容易断,卖的比挂面还要贵一些,一包要五十文,但会泡涨,一长包能吃很久。

刨除所有费用,她和小梅一天能赚个百来文,多的两百文,狠狠心也能买包米面。

江盈知把白虾洗干净沥在竹篮里,转头去刷蟹,蹲下来说:“过啊,我不正过着嘛。”

她刷着螃蟹,简易猪鬃刷用来刷硬物很好使,刷牙不行,戳得疼。

王三娘哼了声,她总不能说日日吃咸鱼干蒸糙米饭才是过日子吧。

她坐不住,在这看江盈知大摆灶台,油要多多放,酱醋盐一点不能少,看着糟心。

索性提了两个木桶,招呼顺子,“走,上山担水去,你提个小桶。”

“海娃,你去不去?”

海娃在等螺蛳钻壳,闻言起身,“我拿小桶。”

顺子一瞧,小桶比他头还小,哈哈大笑。

“伯娘,你担少点,”小梅喊王三娘。

王三娘不搭理她,顺道拿把柴刀,再砍些竹子来。

等她走了,小梅又回去搅着蛏子水,强子在一旁说:“这味怪香的。”

等江盈知烧红了锅,酱爆蟛蜞蟹后,他立马收回这句话,这味香得待都待不住。

小梅咽咽口水,眼睛努力往自己熬蛏油的锅里看,后头实在忍不了,站起身往大锅里瞧。

蟛蜞蟹熟到变为橙红,壳上还挂着酱汁,江盈知还把鱼骨吊过的汤头倒进去,白汤渐渐转黄,浮着一层油花。

江盈知拿上木盖焖一会儿,往里头塞了把柴火,又低头看了眼说:“没柴了。”

最近烧柴很费,她一个人得烧之前小梅和海娃两个月的量,留下来的炭还都拿去烧炉子了。

强子说:“晚点我带顺子上山去捡些来。”

锅里的汤沸腾,江盈知放入一把白虾,瞬间被汆红,她搅着汤说:“麻烦你们,这样总不是办法。”

她想着事,依次加入蛤蜊、蛏子、鱼丸,面要等王三娘回来再下,不然会烂成一段段的。

这时陈大发赤着腿走过来,问了嘴,听见这事笑道:“山上树耐烧得不多,渔船板要不要?”

“有几艘船撞了礁,人被救了,倒是船裂得厉害,大木去拉了回来,正破船板。”

“那造船用的都是杉木,引火好使又耐烧,你们要的话,三十文买来的木板能烧上个把月。”

江盈知也爽快,叫他买了五十文的杉板,该花的钱心疼也没有用。

陈大发立马便去了,他很乐意帮忙,这人情往来总是相互的,像江盈知和小梅天天搭他的船,虽没有给钱。

可却买了一壶百来文的桐油并一坛老酒给他,这就叫人心里舒坦极了,有来有往的,他做事也乐意。

等他买了船板回来,堆在门前,王三娘挑完了水,倒进水缸里后,江盈知才开始下面。

她的浇头已经熬好了,一勺细面,汤盖过面,倒上浇头。三只蟛蜞蟹、几只蛤蜊,开了壳蛏肉完整的蛏子,被烫红的江白虾,一小把绿油油的青菜。

把那褐色粗瓷大碗都衬得耐看了。

“这面该是酒楼里卖的才是,”王三娘感慨,她哪吃得来。

她的话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平常吃什么都吃得快,一到卖相这样好的,反而不敢动筷子,全都吃完了海鲜浇头,才嗦起面。

江盈知捧着面却想,再赚点钱,以后她的小摊也卖海鲜面。浇头有啥放啥,小黄鱼、小白鲳鱼、梭子蟹、水潺、皮皮虾,想想就有出摊的劲了。

吃了这顿汤面,大伙全都来了干劲,陈大发和强子把那船板劈了,王三娘要回家翻翻她的海蛇皮,顺子和海娃捡贝壳去了。

小梅去数钱,她热衷于把那一串铜板,翻来覆去数一遍。

每天出摊卖的钱,她和江盈知各一半,再挪出一半来做家用,剩下的她要还她爹生病欠四叔的钱,还差一两能还清。

下午早早拿上东西去渔港,途经沙滩,有不少妇人左右手各扛一条长凳,把凳腿扎进沙坑里,搬了竹席来晾晒蛏干,叫小孩坐着赶海鸟。

江盈知对着那边看了许久,直到船慢慢离开那里。

今天渔港出奇地热闹,陈大发的小对船只能靠加塞,穿进两艘大航船中间。

他皱眉嘀咕,“又没到拢洋时候。”

江盈知明白拢洋是渔船回港,她也好奇,整个海面密密实实塞满了渔船,船头甲板全是人。

陈大发搬了炉子下来,同人打听,坐在树下的渔民苦着脸说:“碰上一波海盗,要命了,铜钱礁那处已经叫水师围了,不管哪来的渔船全得进港。”

“最迟也要七日工夫才能走。”

江盈知放下桌子,看了眼那么多的渔船,每个船舱里至少有五六人走动,也就是上千人汇集到了渔港。

她很快体验到了生意的忙碌,外来的渔船里有不少是航船。坐航船的大多是书生、女子和孩童,走亲访友的,不像渔民能吃得下咸鱼干、番薯粥饭。

又停留在这港口,自然要下来吃些东西再做打算。而江盈知的摊位又近海滩处,摆的比其他小摊要大得多,且有座位,好些人一下了船便瞧中了。

有人问:“卖的什么?”

江盈知听不大懂,他的口音很奇怪,小梅倒是知道些,告诉他们这一伙人,“鱼汤。”

她们今天渔获多,做的东西也多,煮到半熟的一锅,没煮的还有一大桶。没想到平时不怎么热闹的渔港,今天能有这么多人。

陈大发也走不了,索性留下来帮忙,这群人在铜钱礁处被排查扣留了一个白日,压根没吃饭,此时饥肠辘辘,掏了钱,赶紧要上一碗。

十个摊位很快坐满了,还有人就站在那等着,捞了碗捧着吃。

江盈知越忙反倒越不会出错,她待的海鲜餐厅以前客人多,一天最多她要安排十个包厢。

手起刀落,那鱼丸、鱼豆腐全都被切得整整齐齐,瞧着又多,还能分神看看火候。

她一碗碗舀出来,陈大发端上桌,小梅拿抹布,收了桌上的碗筷就赶紧擦擦汤水。

外来的客人嘴刁,闷不吭声吃完了,不说好吃,只说再来一碗。

一锅见底,另一锅煮的时候她才有点空闲,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双鱼就是这个时候来的。

她被满满坐着的人惊了下,“忙得过来吗?”

江盈知搅着鱼汤,见是她,忙说:“上回说的年糕,给我来一桶先。”

双鱼正为这事找她,那天定好了时间,江盈知没出摊,她又去了趟外婆家,今天才回来。

一听她这么说,立马应下,“那我回去拿,叫人送来。”

她走后,整个渔港更加热闹起来,到处吵吵嚷嚷的,里镇的客栈和酒楼派了小厮来引路,请人上去吃饭。

“新丰楼吃饭两位”

“下榻住宿三位,伙计在这,几位跟着过去就成,拿上牌子”

“驳船的,驳船的在哪?”

“脚夫,脚夫,来几位脚夫,上来拿东西,”最高的航船上有人喊。

可眼下驳船的全都出动了,脚夫更是来来回回跑,实在腾不出人手来。

闹哄哄的,江盈知倒是把鱼汤全卖得精光,剩的那些蛏干、蛤蜊干也没了,早上熬的蛏油有好些人买,另有腌的醉泥螺,三十文一罐被人家小厮买走了。

江盈知和小梅互看,还没收过这么多的钱,没数,大概有个四五百文。

两人累得浑身疼,可依旧笑嘻嘻的,能买好些东西了!面粉、黄酒、糯米粉,再来一袋盐、糖、冬米,换一把利一点的菜刀,想想就叫人高兴。

江盈知收着摊,赶紧跟陈大发说:“姑父,你们这几夜辛苦些,夜里去多钓些海蛇来,这一趟停在这的有不少闽省的船。”

“明儿叫顺子看家,让你阿姑和强子哥都来渔港。”

陈大发一听连忙点头说道,手下动作加快,他还要把这件事同西塘关大家说说,可算碰上了好时候。

这件事正赶巧,偏逢上了江盈知说的蛏干生意,好些人的担忧一下消失了,就算卖不了菜佬,多的还能卖给外帮人,肯费力气就能赚点银钱使费。

这下有些人从三分谢意加重到六七分。

而江盈知则忙得很,为了赚这份短钱,夜里睡会儿,早上多做些鱼丸,去收别人家中的渔获来熬汤头,虽然没几个钱,却叫两头都高兴。

有了年糕,她的汤料更扎实,能吃得饱些。

腌醉泥螺,晒虾米、熬蛏油,她和小梅简直没有空下来的时候,顺子和海娃都不出去玩了,在这帮忙。

王三娘则和陈大发,又叫上小梅四叔,夜里去钓海蛇,捞鱼,一夜没睡,赶早回来眯会儿,立马剖蛇皮,取肉,等着送渔港卖去。

而好些女人五更天赶海挖蛏子,有的跑很远没人去的滩涂上,取肉卖钱,一边做一边念着江盈知的好。男的则捞鱼,再到渔港处当脚夫,赚几个力钱。

苦是苦了些,赚到的钱是实打实的。

因为字数要超了,所以明天的更新推迟到星期四凌晨十二点

不好意思,本章有红包补偿_φ_(..)(>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海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