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雨后听茶 > 第12章 再世

雨后听茶 第12章 再世

作者:眷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0 01:16:24 来源:文学城

这三日以来,她时常梦到上一世的回忆,每每午夜惊醒,仍心有余悸。

重生的第一日,魏宜华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之后,便下定决心。

上天既给了她再世为人的机会,那她这次绝不能再走错。

她要逆转乾坤,要保住所有珍视之人的性命,制止皇室内部的手足相残——最最重要的是,她要改变东羲灭国的命运。

魏宜华记得,前世是三皇兄魏业继承大统,而她那时支持的人是四皇兄魏璟。

魏宜华身为东羲最受皇帝宠爱的公主,降生时异彩漫天,三岁赐封号“徽仪”,六岁食封三千户,十岁破格加封为长公主。

十二岁百花宴上一首诗文名动京师,被赞有咏絮之才,美名甚隆,时人称“燕京第一才女”;

十五岁御赐准许皇城内开府,耗资万两白银打造长公主府,府内玉树金山,雕梁画栋,她的及笄礼囊括四海贡品,无数奇珍异宝以车舆为载,流水般运送了一日,连府内的库房都堆放不下,只能另辟三处偏殿置放。

无论是地位、财富、学识还是野心,魏宜华都有。

她从一开始就不同于寻常公主,前世也秘密参与了双龙夺嫡之争。

四皇子魏璟是她同父同母的兄长,她自然选择加入了四皇子的阵营。她自幼通读兵法百经,自恃才智过人,自请成为魏璟的谋士,为其布局朝廷人脉。

在这场权术斗争中,魏宜华遇到了她毕生的宿敌。

越颐宁。

她年仅二十,却已是三皇子麾下最有名的谋士,又兼习五术,禀赋卓绝,才华隆厚。其智虑谋略,深沉莫测,高瞻远瞩,洞烛机微,有经天纬地之能。

此人才入京师,便迅速成为了燕京炙手可热的人物。

魏宜华极其不喜此人。原因也很简单,她厌恶如今的国教应天门,更厌恶天师。在她眼中,这群人不过就是些神棍罢了。

她从不信这世上真有什么天祖存在。

若是天祖当真在世,天下为何还会有饿殍遍地,有贫穷凄苦,有万般不公?

就算一切为真,她也鄙夷这个神祗。

身为神,却无法庇护自己的信徒和子民,那为什么百姓还要拥戴这个神明?

它高高在上的旁观,便是智慧吗?它安然闲坐的静默,便是恩惠吗?它一视同仁的冷漠,便是慈悲吗?

若是她,才不会将所有愿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明,她只会靠她自己努力战胜。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此间疾苦,她头戴乌纱,一笔扫清,胜过天观千根香烛。

满嘴玄学术法的人,不过是在装神弄鬼,惑众取利。应天门身为国教,每年都从国家财政中吞吃大笔拨款,益民之事不见得做过几件。

越颐宁自小长于天观,衣食无忧,不视凡尘,怎会明白平民百姓的不易?如今还想将玄术那一套从天观搬入朝廷,玩弄政治,若是被她得势,那东羲朝堂便是邪佞当道,忠义尽毁了!

魏宜华一开始是骄傲的。她的人生何其顺遂,何其美满,能够腾云驾雾的仙子怎会有鞋履沾上泥巴的困苦?

但她身为燕京第一才女,身为尊贵无匹的长公主的骄傲,在和越颐宁一次次的交手中,被彻底击碎了。

即使再不愿面对,魏宜华也不得不承认一点,论谋略才智,她不如这个被她看不起的天师。

三皇子获封太子。

三皇子登基为帝。

越颐宁被封为国师。

魏宜华眼睁睁看着自己输得越来越彻底。

除却技不如人的耻辱和屈居人下的不甘之外,又另一种难述其滋味的心情萦绕不去。

只是,魏宜华还没来及细品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宫变就发生了。

四皇兄直到出兵那一日,才将他的打算告诉魏宜华,而魏宜华听后,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皇兄,你疯了吗?这不就是逼宫吗?这可是叛国谋反的死罪!”

她到今日都还记得,那时的魏璟当着她的面哈哈大笑,几乎要笑出眼泪来。

他最后说了一句她听不懂的话:“我的好妹妹,你怎会懂呢?与其这样活着,也许死了还痛快许多。”

魏宜华只能看着这一切在她眼前发生,在风暴面前,她身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公主,其实什么也做不了。

再听到越颐宁的消息时,她已成为阶下囚,不复往日风光,反成了人人喊打的奸佞。

魏宜华自幼读史,最大的期许便是世人皆慧眼识珠,能明辨忠奸。

可真到了这一日,她反而发现自己变得茫然了。

愚智难分,忠奸何辨?

也许是这份她自己都难以理清的心绪,当魏璟下令,赐越颐宁鸠酒一杯时,魏宜华买通了狱卒,换了原本送酒的侍卫,去见了越颐宁最后一面。

魏宜华见到的越颐宁,比她想象中还要凄惨。

越颐宁脸色惨白,整个人如同刚刚从血桶中捞出来一般。她下狱时穿着的是青衣,如今早已看不出原本的布料颜色。

魏宜华嘴唇颤抖,是被吓得。

她是金尊玉贵,餐花饮露的长公主,眼中只有洁净无尘的鞋履和价值连城的珠宝,哪里见过被用尽酷刑审讯的犯人?

她弯下腰,感觉胃里一阵翻涌,几乎要失仪地呕出来。

见她反应剧烈,带她进来的狱卒和宫女都慌了,素月扶着她的手臂,惊慌失措地大叫,竟是把原本吊在刑架上奄奄一息的越颐宁吵醒了。

越颐宁缓缓睁开眼,看着站在自己面前锦衣宝冠的长公主。

她竟是笑着的。越颐宁说:“长公主怎会来这里?”

“此地尘垢颇重,恐污了公主的眼睛。”

魏宜华挺直了脊背,强忍喉中的恶心,冷傲无比地抬起头:“本宫来此地,自然是为了看你如今有多狼狈。”

越颐宁笑道:“原来如此。”

“那么,公主现在应该很满意吧?如您所见,在下此刻确实已狼狈不堪。”

几句话的功夫,她嘴里竟不断地溢出血来,似乎是五内尽碎了。

魏宜华强撑不住,嘴唇颤抖了一瞬:“......我还以为,你能算到你今日的结局。”

刑架上那人,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这口气咽下,这条芳魂便会逝去。从此,世上再无狡诈阴险的女国师,也无狼子野心的越颐宁。

明明已经像是将行就木的老人,她却笑得温柔:“医者不自医,卜者不自卜。”

“不过,我师父曾为我卜过我的命。她说,我命不好,运也差,若是顺其自然,倒也能安居一隅。可若是我存心折腾,便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我也算知晓我的结局吧。”

魏宜华:“那你为何还要入京,你是成心寻死?”

越颐宁:“她说,我听,但我不做。因为我不信命。”

魏宜华:“......那你现在信了吗?”

越颐宁似乎已经耗尽了全力,她慢慢低下头去,不再抬起来了:“.....信了吧。”

遍地污秽的地牢里,连呼吸的味道都带着挥之不去的腐臭。

也就是这一刻,魏宜华才突然发现一件事。其他人都可以,但她唯独不想听到越颐宁说认命这个词。

人是多么复杂的生物。曾经魏宜华恨极了越颐宁,她恨不得日夜上书弹劾,将她从国师的位置上拽下来,恨不得她身败名裂,叫世人都看清她的蝇营狗苟。

可如今,她站在这个她以前从不会踏足的污秽之地,惊觉自己的不忍,以及满心悲凉。

或者说,她曾以为她是恨她的。

原来,并不是如此。

魏宜华忍不下去了,她说:“给她松绑。”

“可是殿下,她是罪大恶极之人,皇上的谕旨里没有提到......”

“我说给她松绑!没听到吗!”魏宜华怒喝道,“即便再怎么罪大恶极,她也马上要死了!我皇仁慈,既已赐罪人鸠酒,难道还会不允许她体面一些离世吗?!”

魏宜华是看着越颐宁喝下那杯鸠酒的。

服毒后到毒发身亡,大多数人只剩下十息的时间可活。

魏宜华说了她此行的最后一句话,她问了越颐宁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困惑了她许久:

“越颐宁,这一生,你后悔吗?”

眼神已经逐渐涣散的越颐宁,嘴角的笑意极浅极浅。

她说:“后悔啊。”

“有一件事,我从没和人说过。其实我心中并无什么远大的志向,我不想做国师,也不想争权夺利。我真正的愿望是,有一个,属于我的小院子。”

“有竹林,有屋檐,冬暖夏凉。我所求不多,容我蔽身安居便好。”

她缓缓闭上眼,最后一句话,已轻若叹息,几不可闻。

“若有来世的话……我一定,不再做谋士了。”

越颐宁死后,魏宜华在机缘巧合下意外得到了她的亲笔遗书。是越颐宁那名忠心耿耿的侍女符瑶给的。

那个小侍女淡淡道:“小姐曾说,这世道艰难险恶,宵小之徒比比皆是,忠义之人凤毛麟角,但长公主算一个。若我有一日走投无路,举目无亲,便将不舍之物托付于她,她定会同意的。”

魏宜华看出,这个叫符瑶的侍女已有死志。

若她应下,也许今夜,也许明日,此人便会化为江边的一具无名尸骨。

魏宜华犹豫再三,还是对她说了一句:“都会过去的。你家小姐在天之灵,一定也希望你好好活着。”

符瑶一动不动地看着她,半晌才说:“小姐确实没看错过人。”

魏宜华怔然:“你说什么?”

符瑶:“我曾经很讨厌你。你只因我家小姐出身天观,便对她抱有偏见,处处针对诋毁她,你可曾真的了解过她的生平和为人?但你这样对她,她却从未在我面前说过你一句不是。小姐曾对我说,你心肠仁善,机敏聪慧,若生为男子,入仕为官,定会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开太平,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不想让你得意,本不打算告诉你,但你刚刚对我说的话让我改变主意了。”

“说我恶毒也好,说我阴狠也罢,我将小姐的遗书托付给你,一是因为小姐对我说过的话,二是因为我想要报复你。对你而言,最好的报应就是了解越颐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果真如这小侍女所言。

看了越颐宁遗书的魏宜华,痛哭流涕了一整夜。

从此,越颐宁这个名字成为了她余生的梦魇,日日在夜深人静时来她梦中,索她性命。

她从未想过,这条诅咒诛心至此。

终此一生,她再也忘不掉这个人。

后来,已经继位为皇帝的魏璟拟旨一道,魏宜华被半押半送地遣回封地,在那里终老。

魏璟执政后,朝廷**,奸佞柄国。他本人整日只知寻欢作乐,不问世事,在皇宫中醉生梦死。自到了封地以后,魏宜华的身体一日日地差下去,京城的坏消息传到封地这边时,她已经连门都出不了了。

有一日,她听闻民间有人揭竿而起,率兵讨伐魏璟,这会儿早已经攻入皇城。

国号已改,皇室已亡,世上从此再无东羲。

她听闻此事后,心如死灰,让婢女在房梁上吊了根白绫。

这是她最后的傲骨。身为旧朝公主,她宁可死,也不会臣服新帝。

“长公主殿下。”

素月的声音将魏宜华从过去的回忆中唤醒,她的贴身侍女来到她身边,福了福身,“出宫的车马已经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魏宜华点了点头,将手掌搭在她臂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午归光,云碧水。朱红大门缓缓开启,白马快蹄,鬃毛流风,雕文刻镂珠金车,缓缓驶入城道。同一条道上的车马见了纷纷避让,行人低首垂目不敢直视。

沙尘漫天,仿佛历史也在为这一刻让路。

魏宜华坐在车内,团绣纱帘随着马车颠簸,摇漾开一丝缝隙,一缕薄如蝉翼的阳光横过丝绸裙摆,恰好落在那道紫罗兰绣纹上,栩栩如生。

也许是她死不瞑目,执念过甚,上天才会还她一命,让她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而这一次,她第一个要找的,便是那个令她直至死前都耿耿于怀的人。

她前世承认的对手,今生认定的战友。

马车已经出城,驶入官道。魏宜华唤来侍女,挑开一角车帘。

她望着天际,云层翻涌,如同她此刻忐忑不安的内心。

前世的越颐宁和她第一次见面,是在京中,如今她提前来到九连镇寻她,是极其冒险之举。

她担忧着即将到来的与越颐宁的重逢,也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将一切导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历史车轮滚滚,人力何其渺小,而她竟妄与天谋。

她们能够逢凶化吉吗?

忽然间,眼前闪过细丝一道。

魏宜华愣住了,还以为是眼花,可不过一刹,又有数道透明细丝纷纷落下。

她太过惊讶,一时忘了礼数,径直掀开车帘将手掌伸了出去。

触手冰凉。水滴一点点落入掌心。

是雨。

无数雨滴纷纷扬扬落下,带着冲刷天地万物的决心和魄力,浇灭了连月不断的炎热。

京中权贵乘画舫避暑,面带意外地来到窗边,恰有白雨乱珠跳入帘;

士族才子心情激昂,登高楼而赋诗;

闺中小姐午睡方醒,笑遣婢女去花园中折来支沾雨海棠;

乡土田间无数百姓仰起头张开双臂,迎接这场降世甘霖,喜极而泣地跑入雨中。

天下憾恨无期,人间幸缘有尽,都付与一场宫廷大火,一场旱暑暴雨。

……

越颐宁是被雨声唤醒的。

她迷迷糊糊间醒来,一睁眼,便是大开的屋门。

整座庭院蒙在雨雾之中,绿竹摇曳翠影,池塘中菡萏亭亭。屋檐一角,滚滚水珠顺流而下,将院中土地颜色染深,汇如浅溪,满目草色莹莹如玉。

连日的溽热逼人被大雨驱散,扑面而来的是清冽凉风。

刚睁开眼便看到这一幕,越颐宁有些愣住了。

这场雨真的来了。

“小姐,你醒啦!”

符瑶听到了越颐宁起床的动静,她惊喜地探出头,步伐轻快地入屋替她拿外袍。

越颐宁看着她一边哼歌一边摇头晃脑的小模样,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这场雨下来,她心底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是放下了。

越颐宁唤了声“瑶瑶”,说:“我看这雨下了有一会儿了,怎么没马上喊我起来?”

符瑶:“是阿玉的主意哩!”

越颐宁愣了愣:“他的主意?”

符瑶:“对!他说小姐心中牵挂此事,睡眠一定很浅。不如将门窗打开,任雨声将她唤醒,醒过来的第一眼便看到雨,小姐一定会很欢喜的。”

越颐宁怔然。

她披上符瑶递来的外袍,来到屋门前。不过几步路,心中却百味杂陈。

不远处的回廊下,阿玉着白衣的身影正提着茶壶缓步而来,衣袂翩翩,如画中仙。

发现她看来,那人遥隔淋漓雨水,朝她展眉一笑。

越颐宁一目不移地看着他,慢慢开口:“……是。”

“我很欢喜。”

遗书是伏笔!

这章很重要很重要,解释了男主为什么执着于为女主改命,女主的那段话就是原书的结尾。希望我写好了orz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再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