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带歌 >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玉带歌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作者:灵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2:26:37 来源:文学城

朝野之中,对女子科举持轻视态度的人甚多。

这些反应并不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以为我会大怒。

恰恰相反,我要的就是这些人的反对。

明王宫建成时,正赶上科举那年。

自从中元夜后,守着长安城的麒麟卫也被我狠狠换了次水,徐昆玉全权掌管着麒麟卫上下,而徐昆玉由我直接下令调动。

确保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

巡逻的次数和换人的时辰等各种细节都要经过我的眼。

还有审查进出长安城的人,要格外严格。决不能因为身份贵贱如何而含糊其事,即便是一品大官,亦或者是要从皇宫进出的宫女侍从,也不能放纵。收受贿赂更是重罪。

在此基础上,新帝之政才能更好推展。

我和谢灵仙有时乔装成官宦家的小姐,过去正在修建的明王宫瞧上一眼,也去看看这长安难得的盛况。

经过整整一年的肃清,在这次科举之季,长安才有了难得繁荣昌盛。

从里到外都井井有条。

真是格外欣慰。

恰逢岁首,原是要在元辰殿设宴。

谢灵仙却说,不如在明王宫。

我私心是将其看作我和谢灵仙的私宅,不愿意外人踏入。

但转而一想,却也应了下来。这种在行宫的年宴,正巧方便女眷往来,我知道谢灵仙的意图落在哪,便也随了她。

景宁元年的暮冬,大雪纷纷,明王宫中的绿竹上挂着厚厚的落雪。

曾听闻南国西部有连绵高山,半山腰是无穷无尽的竹林,终年积雪,亘古不化。

我还没有去过那样遥远的地方,只在古籍中惊鸿一瞥。登基时,有闻名四方的旅人进京庆贺,为我献上了一本游记,便提到了南国这般壮丽景象。

于是乎,在建造明王宫时,我便让匠人去南山采来品相俱佳的绿竹,种在檐下和墙角。竹子这东西,长得快极了,还未彻底建好的时候,打远处一瞧,就能看到葱茏绿意。

太殊行宫也栽种幽篁许多。

可是那水草丰美的地带,就算是竹子,也透着难言的幽寂清凉,不比明王宫中的竹林生机盎然。

奉命入宴的女眷中有不少带着自家的小女儿,放眼望去,多与萧慈年纪相仿。

我喝了些酒,觉得意识有些飘忽起来,便靠在龙椅上,用手撑着额角垂着眼看着底下这些人,觥筹交错中各怀的心思就像是蛛丝密结,在阳光照耀下尤其明显。却原来,坐在这个位子上,俯视着整个殿堂,竟然和坐在堂下,感受大相迥异。

不少小女儿围着萧慈打转,如同五颜六色的雀团子,叽叽喳喳的堆在一处,就算再怎么恭敬,也掩饰不住好奇心。

倒是萧慈这孩子,丁点笑意都没有。

好似把傩面粘在了脸上似的。

我倒不是觉得她是因为至亲早亡而如此,或许是对她的性情有些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天性使然。

萧慈在萧淳这么大的时候,侍候的宫人再怎么逗弄她,这小娃娃也不会笑,兄长早就与我提过几次。

但我也不是什么对孩子感兴趣的人。

当时只是听了一耳朵,转头便忘了,如今再看人群中板正严肃的小公主,我忽然想起来兄长说过的话。

我问坐在一旁的谢灵仙,“你说这孩子是随了谁,我兄长风趣,你堂姐温柔,这孩子偏生如此无趣。”

谢灵仙神情淡然道:“臣倒是觉得,她和陛下更像。”

我把手放下来,微微坐直了身体。

谢灵仙没有改口的打算,我又说:“孤?和孤有什么像的。”

我忽然觉得很嫌弃,赶紧喝了两杯酒压压惊。若是我的孩子能像谢灵仙,我还是十分欣喜的,可是谢灵仙就是谢灵仙,这世上只有一个谢灵仙,就算旁人,甚至说是亲生子女,再如何肖似,在我眼中也和长安街巷中的赶路人没什么两样。

第一次见谢灵仙的时候,她也是一副了然无趣的模样。

可是她还是对我笑了。

我与谢灵仙回忆起初见,谢灵仙却摇摇头,说:“那不是臣第一次见陛下。”

我来了兴趣,催促她继续说下去。

“在春宴前,宫中有次大庆皇后诞辰,她召来许多官家女儿,想给陛下您找几个玩伴,臣也是其中之一。”

我有些不解,“这其实是先帝的旨意,我打小性格便独的很,所以知道这旨意后便很不高兴。”

可是母后寿宴,我又不想沉着脸,就故意赖在她怀里胡说八道。

说什么,我想找一个狸猫样的,就像她养的那只,要浑身都是白的,还得每天逗我笑,最好还能像狸猫,挂在我的身上。

但是长得也不能差,要特别特别好看才行,要不然我也不要。

母后被我说的晕头转向,却又很快意会到我不想要这所谓的玩伴,寿宴之后,就随意找了由头把官家女儿们各自打发了。

我问:“我记得,我没看到你。”

谢灵仙笑着说:“因为,臣也没想着入宫,所以就没让陛下看到。”

我一时失笑,这不就是我父皇母后初见时的情景,一个不想娶妻,一个不想作妃子。

笑过后,我心中却有一丝难言的怅惘,我顺手拿起酒盏又想喝,谢灵仙探过身来,把手盖在了上面。我问她:“那你后面为什么对我笑?”

谢灵仙压低了声音,说:“可是我听到了陛下的话,觉得您……”

“觉得孤怎么?”

“您还是有些可爱的。”

我叹了口气,捏了捏她的脸,“要是早些见你,说不定就能把你留住了,真是可惜了,白白错过这么多年。”

谢灵仙用长袖遮住我非为作歹的手,真是欲盖弥彰,可是她好容易靠过来,我怎么会轻易放手。

谢灵仙赶紧对我说:“林相要来拜见,您悠着些。”

她早放出了消息,我要给宝章选伴读,这些官家小姐出现在元辰殿,再正常不过。但有些聪明人,也有备而来。

譬如跟在林丞相身侧的小女儿。

这重重宫阙中,总有那么几个聪明人,或者说,能在禁宫久往来之的,哪个不是个顶个的脑袋灵光。

相比如日中天的谢家,覆灭的燕家,蛰伏缄默的李家,唯独剩下林家,卡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

他们需要做一个抉择。

老丞相年迈体弱,明眼人都知道丞相之位是谢灵仙的囊中物。

他每日作出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却并不是因此。

林家出了公主叛逃一事,驸马便上书辞了官职回老家避世,即将靠明年春夏之时科举的适龄男子也因此受到阻碍。虽然在地方也有不少在任的男人,可眼见外朝无人,他不可不心焦。

但,林相可是三朝元老。

这个老狐狸啊,精的很。

自然是知道谢灵仙不会让他就这么回去的,所以才敢上书辞官,我也确实应了谢灵仙,再过些时日去丞相府见他。

林相不过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

猜度着我对他的看法,也在想如何功成身退。

这些都是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东西。

林相将一少女领到我跟前。

她挽着简单的发髻,鬓间的装饰也很素净,藕荷色长裙搭配丁香外衣,不仅没有喧宾夺主,倒格外亮眼,说起话来也柔声细语:“妾身林妙霁,拜见陛下。”

她又垂着眼睫,将身子微微侧过去,对着谢灵仙也是盈盈一拜,给她这个谢大人也问了安。

林相拱手道:“这是老臣的小孙女,性情温婉,人也机灵,她向来仰慕陛下英姿,趁此机会,老臣带给陛下掌掌眼。”

我瞥了眼不动如山的谢灵仙。

徐昆玉不是从司察那传信,说老丞相是要把孙女送进六尚局的么,我还和谢灵仙打赌,他什么时候提出来这件事。

可……这老家伙,说这话,怎么好像是要给我塞女人的口吻。

我轻轻嗯了一声,扫了林妙霁一眼。

她放在腹前的手,交叠着又逐渐收紧,显然是紧张了,这老家伙也杵在原地不说话,让我有些不耐烦。谢灵仙赶紧将话头接了过来,说道:“臣看林姑娘稳重,想起尚仪局正巧缺了个人,不妨让林姑娘进宫试试。”

我哼了声,道:“谢卿,那你还得看这小姑娘愿意不愿意。”

林妙霁这才抬眼看我。

她恭敬俯身道:“臣谢过陛下大恩。”

老家伙也喜笑颜开,一副后事都交代好的畅快,对我叽里咕噜说了一串吉祥话,还不忘夸了谢灵仙几句——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看来他还挺看重这小孙女的,到头来竟然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女儿家身上。

虽然他没有明说站在我这边,可是他这行动倒是很实诚。

谢灵仙道:“我记得,林姑娘今年才十三岁吧,比我入宫时的年纪还小。”

萧慈还板着脸,她和我的视线对上,就穿过人群到我跟前,我还以为她和我当年似的,一个都不愿意要。

但出乎意料的,她还有模有样地给我说了几个名字。

我道:“正巧,林丞相的孙女也会进宫,她比你大上几岁,你年纪小,有什么不懂的,也能问问她。”

萧慈点头,侍从给她搬来一张椅子,她便正襟危坐起来,谢灵仙过去用手背探了探她脸上的温度,又问她累不累,要不要回东宫去。

萧慈却看着我,说:“儿臣陪陛下一起,可以让宝真公主先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