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有女怀春 > 第115章 第三五章 烈焰腾腾驱鬼魅

有女怀春 第115章 第三五章 烈焰腾腾驱鬼魅

作者:谢不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2:14 来源:文学城

雒阳城中多重楼高台,雁台是建于开阳门前的一座高台。此台与南宫的东观遥遥相望,是一处绝佳的登高揽胜之处,重楼高阁,亭亭耸峙,欲接天穹。登台而望,雒阳城的九衢三市尽入眼底,底下的汹汹人流、滚滚车马亦似缓缓涌动的河流。

雁台的三重阁楼皆已坐满了达官贵人,太后与天家一众人则被安排在了台中最高处的两间楼阁里,正对着开阳门大街上的那座神台,视野极好。

进了雁台高阁,章怀春方知徐太后与熹宁帝早带了一众女眷在此饮食闲谈了。

因是要与民同乐,这些人皆是便服而来。见了迟来的一行人,熹宁帝身边的邓石早已迎上了前,殷勤地招呼章氏姊妹与章茆三人分阁而坐。

女席上的宾客,章怀春只识得徐太后一人。经谢苏一一介绍,她方知那与太后并肩而坐、雍容华贵的妇人便是为熹宁帝诞下公主的王美人,另两位姿色各异的年轻女娘亦是熹宁帝后宫的妃嫔。

章怀春未在此见到深受熹宁帝宠爱的明家大女公子,微微诧异了一会儿,倒也没怎么将这事放在心上。

她领着章叹春与在座的一一见过了礼,却是徐太后见了她与章叹春腰间挂着的彩绘面具,忽笑着说:“今夜的傩戏还未开演,你俩倒是先扮上了,扮的是何方神仙?”

“是神荼郁垒两尊门神!”章叹春见问,立时取下腰间的面具递至了太后面前。

徐太后并不接过,望着她亲切笑着:“那敢情好!我们这儿正缺两个驱鬼避邪的两尊门神,你两个愿为我们充当两尊门神么?”

章叹春只觉太后这提议正合她意,未多加思索便应下了。章怀春却觉这是太后在故意下她的面子,委婉拒绝道:“请太后恕罪,臣女惶恐,不敢以**凡胎亵渎慢侮神灵。若是得罪了神灵,怕会连累你老与在座的诸位贵人。”

徐太后脸上神色几经变化,只觉这个外甥女格外扫兴,但也不欲在今夜为难她,恹恹道:“你不愿便算了吧。”

章叹春觉得拘在这间楼阁里观傩戏观不尽兴,在神台上的锣鼓敲响时,便趁人不注意偷偷溜出了楼阁,借着高台上的廊柱爬上了屋顶。

神台上锣鼓喧天,台上的“神鬼”个个面目狰狞丑陋,行走跳跃、扭转腾挪的姿态奇异古怪,充满神秘狞厉之美。

章叹春不由被台上既古老野蛮又欢快热闹的氛围所感染,见到台上那滑稽至极的“虚耗鬼”被威严刚勇的“钟馗”抓住,禁不住起身大叫了一声:“好!快点吃掉这只恶鬼!”

然而,台上的“钟馗”却并不吃鬼,而是口吐烈火来烧鬼。

一时间,那神台上火光冲天。烈火中,“虚耗鬼”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倒不像是演给周遭的人看的。

章叹春意识到不对劲时,那神台的火早已沿着开阳门大街向洛水一带延烧了过去,长街上已是混乱一片,被烧伤、践踏而死的吏民不计其数。

熊熊烈火里,那神台上的“钟馗”好似降临世间的恶鬼,立在雕刻着繁复文字和图案的冲天傩柱上,用悠长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一声声吟唱着:“熹宁甲子,除夕之夜,洛水之滨,神临人间,赶鬼驱邪,凡人退避。”

***

京都雒阳有南北东西二十四条街市,每条街皆设有一座都亭,每座都亭内又建有望火楼,以备巡火的军士日夜瞭望城中火情。若发现火情,则鸣鼓以示警。

神台走水时,附近都亭内的军士早已带上了水囊、水袋朝火场奔赴而来,正与巡视宫门的执金吾碰上。

两方人马碰头后,执金吾负责疏散百姓,各都亭的军士则负责引洛河之水灭火。

然而,今夜的雒阳城却似一触即燃的油桶,这处的火尚未扑灭,各街各市又相继有了火情。

一时之间,城中鼓声震天,各都亭、宫门的军士纷纷加入了疏散百姓、引水灭火的行列里。

因此,谁也未曾留意到那个立在傩柱上的“钟馗”是何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的。

***

宜阳公主立在洛水之滨,神色莫测地看着在对岸的那片火海里挣扎哀嚎的吏民。

凛凛寒风中,水面却传来了滚滚热浪。

她在水边伫立良久,那对迎着两簇火苗的冷眼里却溢出了一丝无可奈何的悲悯。

“这是神降下的惩罚,怪不得我呀。”

她叹息一声,眼中又是一片冷然,对默默立在身边的“钟馗”道:“长吉,你做得很好!雁台那头传了信来,皇帝将身边带着的那些羽林亲卫派了多半护送太后及一众女眷回宫,他自己却落了单,身边只有一个宦官和几个亲卫护着。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棋,你要好好下完这盘棋,要让我手上的那颗棋子物尽其用。她这回若能听话,不再扰乱我的计划,我自会解了她身上的祝由之术。”

“钟馗”沉默着不发一言,良久,方道:“姑母不会再骗我了?”

宜阳公主笑吟吟地道:“自然!”

只要明铃不是死在她手上,她便不算骗了眼前这个天真单纯的孩子。

***

大火借了风势,须臾之间,洛水之滨便被烧成了魔焰火窟,雁台亦不能幸免。

熹宁帝此次出宫虽带了羽林亲卫,却没料到在逃出火海之后,又会遭遇刺杀。而他,早已在慌不择路中被拥挤慌张的人群冲撞得与一众人失散了,身边只有邓石及三两护卫跟着。

这些从天而降的刺客,个个皆戴着一副狰狞凶恶的鬼神面具,见人便砍,犹如闯入人间的地狱饿鬼。

原来这便是刘睿不厌其烦在他耳边警醒自己的那句话——熹宁甲子,洛水之滨,神临人间。

不,不是神,是来自地狱的恶鬼。

太平盛世,熹宁帝从未见过这人间炼狱一般的雒阳城,看着那些丧生于火海或刀下的吏民,那一双双充满绝望恐惧的双眼好似利刃在凌迟着他的身心。

这些皆是大汉的子民,他身为帝王,却将他的子民置于了刀山火海之中。

每杀一人,这些人便道一句:“诛恶鬼,渡世人,登极乐。”

漫天血色火光下,熹宁帝只觉这些刺客皆似恶鬼化身,而这些人的目标无非是想要取他性命,吏民不过是他们恐吓威慑他的手段。

看着邓石和身边的护卫为护着他相继受了伤,他头回觉得这帝王之身微贱如草,谁都能置他于死地。

落到今夜这样穷途末路的处境,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章茆与刘睿却适时带着从附近都亭调集而来的几百兵士赶了过来。

这几百兵士的到来无疑扭转了局势,熹宁帝也得以有了一丝喘息的间隙。

在刘睿跪地为他擦拭脸上的血污时,他忍住胃里一阵作呕的恶心感,皱眉道:“留活口。”歇过几口气,又问,“太后一行人可安全回宫了?”

刘睿点头:“天家放心,太后、侯府的两位女公子和三位美人皆已平安回到了宫中,请天家随臣尽快回宫。”

熹宁帝却道:“乌孙使者今夜也在城中游逛,派人去寻,务必将人安然送回蛮邸。”忖了忖,又道,“今夜受邀前往雁台观傩戏的大臣,派人盯紧些。”

刘睿瞬间心领神会:“臣遵旨。”

他知晓,熹宁帝是怀疑今日的这场刺杀,有朝中大臣参与其中。

毕竟,熹宁帝久居深宫,即便偶尔便服出宫游玩,旁人也不会识得帝王面貌。而今夜的这伙暴徒,不但认准了熹宁帝的面目,甚而准确掌握了熹宁帝的行踪。

雁台观傩戏的那些人中,太后与后宫妃嫔不会出卖熹宁帝;侯府的章小侯爷与两位女公子亦不会行此株连九族的谋逆之事。如此,似是只有朝中大臣与宜阳有勾结,欲将熹宁帝置于险地。

若今夜的一切果真有朝中大臣参与其中,那这朝堂势必会有一次大震荡。

好在萧期早便料到宜阳那伙人欲在除夕夜举事,城中早有布防,那些逆贼既已入了瓮,那便只能成为瓮中之鳖了。

***

章茆带着一行人护送熹宁帝离开这片血腥战乱之地后,那群暴徒终因寡不敌众渐次被歼灭,但因熹宁帝欲留活口问话,一众人也不敢赶尽杀绝。

章茆发现这群暴徒里头有个极其耐打的人,即便浑身是伤,这人却仍似不知疼痛一般只管往他们的刀尖拳头上撞。

与之缠斗之际,他已然确定这个身形矫健、力量蛮横的人是名女子,在擒获住这女子后,他便揭了她脸上的面具。

火光下,那张沾满血渍的脸,正是他刻入到骨髓里的那个人的脸。

然而,眼前的这张脸,却让他陌生得不敢认。

如今的她,冷漠麻木得好似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见了他,眼中无悲无喜,对周遭的一切皆无动于衷。

他曾见过这样的她。

被宜阳公主的祝由之术控制时,她便是这般模样。

她分明不再受宜阳公主的祝由之术所控,怎又会变成了这副模样?

这一霎,章茆内心已转过了千万个念头。

纵火残杀无辜吏民,行刺帝王,哪一件皆是大逆不道的死罪。

“阿铃?”章茆用衣袖将她脸上的血渍抹干,心绪复杂悲痛,“你还记得你是阿铃么?”

然而,不论他如何一遍遍地追问,她始终一脸淡漠,不予回应。

这时,有廷尉寺的人过来,见章茆俘虏了一个活口,忙催促道:“天家命人传了话,命速速将暴徒扭送至廷尉诏狱,天家要亲自审问。”

章茆想到若是将明铃扭送至诏狱,凭她今夜的所作所为,怕是再难活命。他想要违抗圣命带她逃离雒阳,但看着这狼藉血腥的长街小巷,想着那些丧生于她刀下的无辜吏民,便将怀中傀儡似的人儿交给了廷尉寺的人。

“我随你们一道儿过去吧。”

廷尉寺的人知晓他如今正得熹宁帝器重,如今又活捉了暴徒,他去了倒也能威慑威慑这目无王法的狂暴之徒;又见这暴徒竟是个尤物似的的女娘,心头虽诧异,但想到熹宁帝的命令,丝毫不敢耽误,给明铃戴上了刑具镣铐,便将人带去了廷尉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