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有女怀春 > 第112章 第三二章 灯火深处重相见

有女怀春 第112章 第三二章 灯火深处重相见

作者:谢不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2:14 来源:文学城

护送乌孙王子的使团回京雒复命之时,乌孙昆莫亦派遣了使者随着大汉使团一道儿上京雒觐见熹宁帝,表示愿乌汉能摒弃前嫌,世代修好,共御匈奴。

熹宁帝是个宽仁君主,家国大事前,更不会计较陈年旧怨,张宴盛情款待了乌孙使者。

因天突降大雪,熹宁帝唯恐天黑夜寒冻着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友邦,早早便结束了宴席;又因太后派了谢苏来催他去永安宫说话,他甚至等不到散席便匆匆离了席。

行至半路,他猛然想到太后今日也将临沅侯府的两位女公子接进了宫里,也不知这时候是否被送出了宫。

“侯府的两位女公子还在太后宫里么?”他问提灯在前引路的谢苏,心里竟隐隐期待着与章怀春的见面。

谢苏察觉到了他的心思,微微叹了一口气,用一副长辈对晚辈的口吻规劝道:“两位女公子被太后留下来了,这段时日应就住在宫里了。不过,那大女公子已是他人妇,天家见了她,就当兄妹来相处,万万不能因年少的情,做下那等荒唐事。”

被她如此劝诫,熹宁帝只觉羞赧万状。因这番话也算是说中了他的心思,他也只能嘿然不语。

他内心即便没有那些无耻荒唐的念头,却也期望她能记得年少的情,希望他在她心中占了一席之地。

他从未觉得前往永安宫的路竟是如此漫长曲折,亦从未觉得母后宫中的灯火竟是如此明亮温暖。

他拾阶而上,隔窗而望,便于袅袅炉烟、明明灯火之下看见了她。

那张脸虽已褪去了青涩稚嫩,变得秀美端庄、温柔圣洁,他却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她。

他并未在窗前驻足许久,掸下一身风雪之后便缓缓步入了那欢声笑语的寝殿内。

***

熹宁帝的到来让原本欢洽的寝殿变得冷凝了几分,章叹春甚至未看清他的脸,便被身边的阿姊提醒着跪地行礼。

“这里不是朝堂之上,两位妹妹不必如此多礼,快快起来吧。”熹宁帝虚扶了章叹春一把,又望着章怀春关切道,“你腿脚曾受过伤,日后便不必跪我了,去榻上陪母后坐着吧。”

章怀春行礼谢了恩,起身坐回到徐太后身边时,方始悄悄抬眼觑了觑他,见其仪表不凡,松形鹤骨,更有几分帝王的温润高贵。

他于暖席上端然而坐,规规矩矩朝榻上的徐太后叩首问安:“请母后的安,母后今日一切可安好?”

徐太后浅笑点首:“都好,见了我这两个外甥女,我一时高兴还多吃了两口饭呢。”又命宫人送了醒酒汤来,看着他喝下,方才续道,“在这个三女公子离开雒阳前,我想将她们留在宫里,她们阿兄那儿,我已派人知会了他。只是,如今正逢年底,她两个便想在城中逛一逛,那时候,你便多派些人跟着吧。”

熹宁帝并无异议,又听太后神色倦倦地道:“今日,我已是乏了,便不多留你说话了,你去见见小公主也早些回西宫歇着吧。”

“是,儿臣告退。”

章怀春与章叹春亦起身告辞:“甥女也告退了。”

出了太后的寝宫,章怀春打发宫人将章叹春先送回偏殿后,便等在了熹宁帝离开永安宫必经的长廊里。

深夜里,北风卷着雪在长廊外呼啸盘旋,将这漫天的寒意泼向了人间。

章怀春不知在此等了多久,手中的灯火早已被风雪吹灭,四肢也僵冷得失去了知觉。

她知晓以她如今的身份不该与皇帝表兄有任何私下的来往,可那枚玉环,她定要亲手交还给他。

***

每晚,谢苏服侍着徐太后睡下后,都会在寝宫附近巡视一圈,在长廊里见到章怀春时,她狠狠吃了一惊。

“女公子不去歇着,怎么一个人站在这儿吹冷风?”

章怀春怕她知晓自己等在这儿的意图后,又会拿世俗的那些规矩德行来说教,因此,随意扯了个谎话:“今夜好风雪,我在赏雪忆昔。”

谢苏狐疑不已,但也不欲追究她话里真假,只是见她冻得双颊通红,好心劝道:“女公子回屋吧,仔细吹坏了身子。”

章怀春含笑应道:“我晓得轻重的,再看一会儿便会去歇着了。”

谢苏因急着回去守着太后,见她不听劝也只能由着她去了。

而今夜的风雪实在是厉害,章怀春的身子受不住这般寒气,终究是没能等到熹宁帝。

她的身子本已经受了长途的奔波劳累,尚未好好歇一歇,被夜里的寒气一吹便病倒了。

徐太后得知了她病倒的缘故,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在章怀春养病的这半日里便没对她露出过一丝笑意,冷冷道:“看来是我这里苛待了你,入宫头一日便磋磨得你倒床不起了。”

此事,章怀春理亏,无话可说。

而太后却将她染病的过错推到了这殿中伺候她姊妹二人的宫人身上,甚而要杖责她们。

章怀春不想因自己的过失牵累无辜的人,当下也顾不得病弱无力的身子,扎挣着从病榻上起身,跪倒在太后脚边,认错的态度诚恳而谦恭:“是甥女一时任性糊涂,不顾她们的劝诫拦阻坚持要去长廊里听风看雪,此是甥女一人的过错,姨母不该怪罪在她们身上,若要责罚,甥女愿受罚。但这殿中的人是无辜的,还请姨母网开一面,免了她们的打吧。”

她这一副任打任罚、视死如归的模样,让徐太后觉得十分陌生,全然不似当年那个死不认错、被打被罚了便要跑到皇帝跟前哭诉的小女娘。

徐太后意识到,这个在自己身边待了三年的外甥女,已不是当年那个任她管束拿捏的女娘了。

“你起来!”徐太后面色依旧严肃难看,不见一丝喜悦,“自昨日进了宫,你便似那惊弓之鸟,不肯与我推心置腹,跪我倒是跪得熟练——你真就如此怕我么?”

章怀春不敢在这时候忤逆触怒她,低眉顺眼地道:“臣女不敢。”

徐太后最是见不惯她这副谦卑疏离的姿态,不由恼了性子,面无喜色地吩咐这偏殿中的宫人:“好好照料这里的两位女公子,再有半点差池,仔细你们的脑袋!”说完,便扶着谢苏的手臂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章怀春却知晓太后离去前放下的狠话是在威慑她,只要她的言行稍有不如太后意的地方,这偏殿内的宫人也会受到牵连。

入宫侍疾那些年,她与太后似天生有些不对付,冲突矛盾不断。没想到这些年过去了,她与太后仍似前世仇人一般,相处不到一日便闹得水火不容。

如今,这宫里,她是一日也待不下去了。

喝过药后,她便将病床边伺候的宫人支开了,招了章叹春在床边问了一句:“妹妹喜爱这座皇宫么?”

没了旁人在,章叹春也便没了顾忌,直言不讳地道:“若没有姨母,这儿便是个好地方。”

“也许吧。”

章怀春并不意外三女公子会喜欢这座富丽堂皇又包罗万象的皇宫,却又担心她会因喜爱这座皇宫而甘愿入宫陪侍小公主。

朝中宗亲大臣的女公子何其多,太后却偏偏看中了将将见面的三女公子,章怀春隐隐觉得太后召章叹春入宫的目的并不在此。

***

章怀春受寒生病的事早已传到了章茆耳中,在宫里派人前往永和里替两位女公子取衣裳行李时,章茆便坚持要入宫探望病重的妹妹。

那两位小黄门见这位小侯爷凶神恶煞的,不敢不从,只能任由他跟到了禁门外。

一人好声好气地对他说:“君侯且在这儿等等,待奴婢禀过太后之后再前来请君侯。”

章茆并非莽撞无脑之人,也知晓后宫不是他能随便出入的,倒也没有为难这小黄门。不过,他耳闻过徐太后六亲不认的名声,担心太后不允许他入宫见两位女公子的面,强行扣留了一位小黄门,声色俱厉地警告另一人:“你若是敢耍我,我便让他的血溅满这宫门!这时节,见血可不吉利!”

那小黄门知晓这是尊不好惹的瘟神,连连应声:“君侯尽可放心。太后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会不让君侯进宫探望女公子的。”

然而,徐太后在听了章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后,只觉这人忒蛮横无礼了,决定灭灭这位小侯爷的威风,以便将其驯服得能放心为皇帝所用,故意拖延至日影西斜之际方始派人去禁门外将人请到永安宫来。

章茆在寒风里自日中等到黄昏,早已攒了一肚子的气,但如今两个妹妹皆陷在了这深宫里,他即便不满太后如此态度,却不能不对太后不恭敬,规规矩矩地对其跪地见了礼。

徐太后却并不让他起身,而是隔着珠帘问他:“听闻章小侯爷扬言要诛杀哀家宫里的内侍,想要血溅宫门,可是确有其事?”

章茆并不遮掩隐瞒,爽快承认:“太后明察秋毫,臣不敢隐瞒,臣确实说过此话。”

“大胆!”徐太后佯怒道,“你如此大逆不道,藐视龙颜天威,真该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章茆却道:“太后若真要以儆效尤,还请太后先让臣见见两位妹妹,再行问罪。”

徐太后见他的态度还算恭敬,也没多加为难,便命谢苏引着章茆去见见偏殿里的那两位女公子。

行至偏殿,两人却与将将处理完政务的熹宁帝正面撞上了。

谢苏见皇帝不去先见太后,反而径直来了偏殿,内心便有些不喜,明知故问了一句:“天家今日过来得这样早,见过太后了么?”

熹宁帝心有惭意,却仍是神色自若地回答了谢苏:“朕看过表妹后,再去见母后。”

如此,谢苏也不好强求。

***

殿内,章怀春听说堂兄与皇帝表兄一道儿来探病,只得强打起精神来见这两人。

熹宁帝怜惜她,免了她的礼,切切问:“妹妹吃药了不曾?病情可有好转?”

章怀春感激道:“多谢天家垂问,臣女已吃过药了,身上已无大碍。”

熹宁帝怀疑她是在逞强,又早听说她与母后闹了一场不快,担心这偏殿里的宫人看人下菜碟,不肯用心服侍她,便思量着自己再遣人过来照料服侍。

而这儿毕竟是母后的宫殿,处处皆是母后的眼线,他也不敢在此多待,在此坐了一盏茶的工夫便离开了。

他离开后,章茆便取出一只鲤鱼函递到了章怀春手边:“这里头有郑郎君送来的书信,你看看是否今日给他回信,我带出宫让人送回去。”

病中收到郑纯的书函,章怀春顿觉病痛去了一半。

布帛上所书依旧是满含思念之情的肺腑之言,却又在其后以极其沉重的笔触提到了延寿乡的那对郑家祖孙。

信中言说平夫人因念子甚切,忧思成疾,突发胸痹[1]而亡。但郑甲父母至今无踪,又年幼无依,他便决定将人接到膝下抚养,待过了冬,再将平夫人的棺椁送回柴桑安葬。

章怀春不想她离家不到一月,他身上竟遭遇了如此大的变故。他虽与平夫人有过些旧日恩怨,但那人毕竟是他嫡母,郑甲亦是他亲侄女,他内心想必十分悲痛。

她遂请章叹春送来了笔墨,就于病榻之上写了回信。

章茆见她看了郑纯的书信便变得郁郁寡欢的,遂问:“郑郎君在信里说了什么?”

章怀春遂将平夫人去世的消息说了一遍,而后问:“楚国一事早便过去了,郑纯的兄嫂至今还未寻到踪迹么?”

章茆沉声道:“只要是活人,也不曾故意躲着不见人,要寻人也不难。侯府寻了这么久,也未曾寻到他兄嫂的踪迹,怕是那二人早便在楚国的那场动乱里丧生了。”

闻言,章怀春不禁黯然。

思及太后欲让三女公子入宫陪侍小公主,她更是为此感到焦虑不安。

她望了一眼守在床边的章叹春,想要支开她:“我与阿兄有些话不便让这里的人听见,妹妹能去外头帮我们放放风么?”

章叹春并未起疑心,爽快应下了:“阿姊放心,我定不会让人靠近这间屋子!”

章怀春朝她感激地笑了笑,待她的身影消失在屋内,便将太后欲留章叹春在宫中的意图与章茆言明了,想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章茆却道:“若太后只是想让三妹妹入宫陪侍小公主,待公主长成,应自会放三妹妹出宫。你为何担心太后是别有所图呢?”

“我总是不安……”章怀春忧心忡忡地道,“当年天家大选秀女,宫里入了不少秀女,其中不乏宗亲大臣的女公子,可天家至今仍未立后。我担心,太后仍是想让阿母膝下的女儿来统领这后宫,召妹妹入宫陪侍公主正与当年召我入宫侍疾如出一辙。”

章茆虽觉她是杞人忧天,但并不反驳她,反而劝解安慰道:“这事只是妹妹的猜测,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吧。你且安心养病,太后若为难你们,我也不怕与太后翻脸。”

“阿兄放心。”

而这里毕竟是后宫,天色亦不早了,章茆不便在此逗留,只得在谢苏的几番催促下,揣着章怀春回给郑纯的书信和一肚子的担忧离开了永安宫。

注释[1]:胸痹,是一种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类似于胸绞痛、心肌梗死。见张仲景《金匮要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2章 第三二章 灯火深处重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