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有明堂 > 第16章 上山下水

有明堂 第16章 上山下水

作者:殊未晓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1 22:55:58 来源:文学城

人间行走指南: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奇遇,活着就是最大的奇迹。】

-

山中晨露重,三人穿梭在多年无人走过的荒废野道,鞋子裤腿均沾湿了。季舟有心在聂明月面前博个好印象,又怕两位跟不上,不断调整速度试探。

爬过一个山头,聂明月一直跟在身后,那位关先生也没有落下。他心中讶异,继续提速,两人依然跟了上来。

关临渊觉得赶路沉闷,跟季舟搭话:“小季啊,听说你还上过学,读了几年啊?”

季舟说:“我去年才博士毕业,大学读了八年。”

关临渊:“啊?”

聂明月也颇意外,她当时听老猴子说的时候,还以为至多就是大学毕业而已。

关临渊继续问:“厉害啊小伙子,你学什么专业的?”

季舟:“临床医学,我还只是个实习医生。”他还挺不好意思的。

“爷爷说大……说大人回来了,怕家里人接待不周到,我和彩衣前天连夜坐飞机赶回来的。”

聂明月暗想,老猴子原话应该不是这样的。

大概是“大妖回来了,万一她一言不合又给山头掀了”之类吧。

-

季舟一聊天,就忘了控制脚力,使出了血脉本能跨步走。于是荒无人烟的山中,出现了三个如影魅般的身影急速移动着。

到达龙洞村山脚下的公路时,才早上七点,太阳刚刚爬上山头。路边堆着还未运上山的建筑材料,靠边停着一辆掉漆的面包车。

聂明月看着车眼熟,敲敲司机的车窗。正在打盹的司机从梦中惊醒,吓了一跳。

“你怎么还在这里?”这是赶趟哥包的那辆车,按理说昨天他们就回县城了。

“我等了一晚上,张先生都没回来!”司机神色惶惶:“我想天亮了还等不到他,就报警了!”

-

昨天下午,他们顺利到达此处。由于新修的盘山路还没铺浆压实,面包车爬不上去,赶趟哥就说自己走上去。

按照他的计划,会先去龙洞拍视频,然后穿过龙洞从小路上山到村里,再从盘山公路走下来。

等了两个多小时,傍晚6点多的时候,司机见天快黑了,怕夜间车不好开,就给赶趟哥打了个电话。他说让司机再等一下,最多二十分钟就往回走。

就这样又等了半个多钟头,司机再打电话就没人接了。

山上的工人陆续下山,司机问了一下,确实有人看见有个外地人在村里拍照,后来去了哪里就不清楚了。

司机想着,包车老板不回来,钱还没有结,这一天就白忙活了。人要是在山里出了事,他也得承担责任,只得等到白天有人上山了,他跟着一起去找人。

聂明月给赶趟哥打电话,提示对方不在服务区。她给司机留了自己的号码,告诉他如果人回来了,就与她联系。

她要沿着赶趟哥的上山路线去找人。

“聂小姐,万一你也……”司机着实害怕。

“如果过了十点,我们都没回来,你就报警。”

-

季舟是个山灵,和陈丽华一样,对龙洞有着天然的畏惧。

聂明月考虑到这点,让季舟先回去。

季舟想到,就凭大人的实力,如果真遇到连她都解决不了的事,自己也帮不了什么忙,便约定工作交接好后,就去海泽赴约。

聂明月站在近二十米高的龙洞口,想着故事里的那条小龙,当时决绝地撞向大山,得用多大的力气和勇气……

她看向关临渊:“走吧,关大人。”

“注意安全,聂女侠。”关临渊冲她说完,走在了前面。

就像多年前每一场冒险的开始。

-

聂明月早已确认龙洞与自己有着深厚的渊源,便试着集中精神感应周围的气息。

然而,除了洞内比外面更加阴冷湿润,似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洞中寂静无声,连一丝风都没有,唯一的动静是洞顶石钟乳滴下的水珠,“嘀嗒、嘀嗒”着砸向地面的积水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支强光手电,这是孟夏为她准备的“人设”之一——民俗研究员自然要爬山涉水走夜路的。

手电一亮,漆黑的前路顿时清晰可见。

两人沿着湿滑的洞道行进了两三分钟,忽然在一块石头旁发现了一片翻开的红土软泥。泥土颜色深沉湿润,明显不同于周围的地面痕迹——这应该是赶趟哥踩翻石块时留下的印记。

龙洞的全长约三百多米,穿过洞道后,眼前豁然开朗。洞口另一端依然是山,但三座山峰环绕,将出口夹在其中,山顶的缝隙透出一道自然光线,形成了一个罕见的“一线天”景观。

-

阳光落在山间的一汪碧潭上,水面波光粼粼,微风轻拂,浮动着静谧而又诡异的美感。

碧潭旁边是一条窄窄的小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湿润的土路上,一组新鲜的脚印显而易见,直通向上方。

“按照陈梨花的描述,当年她应该就是沿着这条小路跑下来,最后掉进了龙潭里。”聂明月仔细观察地形,试图推测出当年陈梨花落水的位置。

关临渊站在碧潭边,微微俯下身子,似乎在观察潭底的动静。

聂明月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水中只是一些受惊的小鱼,纤细而敏捷,迅速逃散。

关临渊没有抬头,却伸手指向左侧:“你看那块石头。”

-

一块块扁圆小石子附于潭壁,形成一面石墙深入潭底。最上面几排还是普通石面,越往下的紫色纹路越多,在水光中闪烁隐现。

聂明月嫌瞧得不够仔细,趴在潭边泥巴地上,伸手往下一抓,抠下来七八块带花纹的。

关临渊:“……”还是这风格,那手就跟不是肉长得似的,见什么都碰。

聂明月知道又会被他嫌弃,不以为然:“你看那些空眼,又不是我一个人抠的。”想必是有村民见紫纹石漂亮,抠出来玩了。

关临渊有种想揍熊孩子的冲动:“来路不明的东西,别大意。这石头是活的,你仔细看,空眼里是还没长出来的。”

他最后下了结论:“水潭下面还有空间,里面有东西,我得去看看。”

-

“那你负责下水,我去山上找人。”聂明月随手把那把漂亮的石头揣进衣兜,嘴角微微扬起——孟夏肯定会喜欢。

她又将手电递给关临渊,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个给你用,水下可能会暗。”说完便不再停留,转身朝山路上爬去。

这段上坡路陡峭异常,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岩石湿滑,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倒。她沿着赶趟哥踩出来的小坑疾行而上,走到转弯处时,不自觉地回头看了一眼。

关临渊正脱下外衣,露出贴身的行动服,线条紧致,肌肉隐隐绷起。他站在潭边做热身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游刃有余的从容。

五十年不见,他依然是当年的那个人:万事考虑周全,从不像她那般冲动粗暴。

她的目光只停留了短短一秒,便猛地扭过头,像是怕被他察觉,又像是怕自己多看一眼。

她心底有一瞬的微颤,抿了抿唇,脸上依然是不动声色的模样,继续埋头往山上爬。

-

行至一个阳面缓坡,小路消失了,龙洞村到了。她看了看时间,自己爬上来用了5分钟,赶趟哥大概需要半小时。

村里有一片稀疏民房沿山势散落,一缕炊烟从其中一栋二层楼顶袅袅升起。

到处都是修建中的状态,看得出来很有规划,一排新楼已浇筑完毕,初现接待中心雏形。她朝炊烟处走去,那是一栋大概三十年前修的老式楼房。

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太太,正端着一盆淘米水出来,冷不丁见晒谷场上站着一个姑娘,差点把水泼到她身上:“这么早?我饭都没煮起。”

聂明月解释说自己是来采风的,跟她寒暄了几句。

老太太姓刘,嫁到龙洞村已经快五十年了。她和丈夫都想在山里住着,不愿到城里去。施工队来了后,见她身体硬朗手脚麻利,就雇她每天给工人做三顿饭。说到底,其实也是为了跟留守户打好关系。

“刘婆婆,您昨天有没有看到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二十**岁,是个拍视频的。”

“看到了的。到处拍,见啥都拍。”刘婆婆边刷锅边说:“他还问我赵疯子家院子的事。”

“有老梨树的那家?”聂明月问。

“就是喃。我说那屋里有啥拍的嘛,都荒了几十年了。他说梨花树好看,拍回去要……火还是红的。”刘婆婆大摇其头表示不能理解。

当时赶趟哥问到去老梨树的路,就匆匆走了。刘婆婆还看到他接了个电话,说20分钟就回去,就再也没见过那人。

-

“刘婆婆,村里除了你家,还有谁家能投宿借住吗?”聂明月想到他有去村民家投宿的可能,先了解一下。

刘婆婆撇了撇嘴:“莫得了哦,拢共就我家和村头一家还在山里住。那家是个老光棍,屋头下不去脚。要是有人投宿,肯定是我家,我接待过好几波领导了。”

刘婆婆神秘一笑,放低声音说:“你是不是冲闹鬼的事来的?听说在外面都传开了。”

她见聂明月默认,接着说:“我在这住了几十年都没见过鬼,咋那网上的人啥都信?”

“赵疯子他奶奶以前是村里的神婆,听说原来还挺体面的一个人。儿子媳妇死了后就神神道道了。赵林生脑子不好,”她指指自己的头,“是个疯子,打跑两个老婆了。我嫁过来的时候,他第二个老婆已经跑了。平时看起来正常,疯起来就喊打喊杀。没多久赵婆子又病死了,就没人管他了。”

“我家老二出生那年,1978年,他在山上摔了,刚送到乡里卫生所人就没了。这一家子就这样彻底绝户了。”

-

这与陈丽华的版本大相径庭。聂明月心中疑惑,一看快八点了,问清老梨树的位置,边走边给计九崖打电话。

“陈丽华昨天说什么了吗?”她问。

“没有,还是原先的说法,她对知青也没什么印象,不记得名字了。”计九崖和唐槐昨晚收到聂明月发来的知青合影,仔细对比了模样,找到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人。

现在唐槐正在用照片修复软件,想让男人的样子更清晰。

聂明月迅速跟他们说了赵林生一家后来还活着的信息,两人都觉得被陈丽华骗了。

“这事有蹊跷。你们先别找她,等回头再商量。”她已经看到前方青杠林了,越往里走信号越弱,索性结束了通话。

-

说那是个院子,其实已经算不得了。土墙垮了一大半,外墙根长满了野草。

院内除了那棵粗壮的梨花树,并没有别的草木。

聂明月几个房间走了一圈,处处垮塌,家具上附着厚厚的灰。在堆着柴垛子的木板屋里,她找到了赶趟哥的双肩包。

印象中他对自己的包一直是轻拿轻放,大概是因为装着贵重的拍摄器材。

此时背包也是放在一堆撒着干燥小枝条的地面上的,拉链只拉上了一半。

聂明月检查了下,包内长焦镜头和备用电池都在,还有证件包和零散现金。

他离开时身上应该是轻便的设备,没打算走远,毕竟家当都在包里了。

土质地板做过硬化,看不到新鲜印记。倒是在正房前的两级台阶上,因为常年积土成泥,上面痕迹明显。

除去成人鞋印外,几个手掌印赫然在内,聂明月伸手比了一下,偏小,像一个孩童扶着石阶在往上爬。

-

村里只有两户人,除了刘婆婆老两口,就剩村口老光棍,和干活的工人。

那孩子是哪里来的?

聂明月扭头看向那树开得嚣张晃眼的梨花。

小剧场

赶趟哥:家人们 ,谁懂啊,哥好几集没出场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上山下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