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殊岳吩咐了轿夫抬她去前厅,又不敢太过招摇,从梅院的东边,也就是郑林初的竹院这一头的路来,只到正厅路口她就喊轿夫停下回去了。
自己则是带着连翘和白芷穿过抄手游廊,迈出垂花门,前厅的门就在眼前。
前厅多是叔父会客谈公务的地方,想到叔父板着的那一张脸她就莫名紧张,越走近越紧张,厅中的交谈声也越听越清晰。
“......查了,是有人在清风茶馆散播了谣言,只是查不出散播谣言的是什么人,说是大乾派了使臣来提亲求娶王女,同意嫁王女的话大乾就从长玉山修渠引水到冀州,但是王爷不同意结亲,不日大乾使臣就要返京复命去了,于是百姓们十分恐慌,就纷纷聚集到了王府门口请求王爷同意嫁王女。”
郑殊岳眉头微蹙。
伴随着桌子被拍而发出的脆响,有一道男声响起:“这个秦王,果然好手段呐,人才从我王府出去,消息就散播了出去。”
郑殊岳从菱花窗格中瞧去,正厅之中,北墙上方隔着一张紫檀木茶几,茶几后是一张长软椅,殊父郑渊和王妃阮英一左一右端坐在两边。
东西两向各摆着八把配着茶几的紫檀木圈椅。
哥哥郑林初和太师韩束则是坐在东向的第一二个位置。
只见太师韩束唤了声“王爷。”
郑渊才似乎是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秦王显然是不给我们选择的机会,这是要我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啊。”
阮英听罢,有些着急的看向韩束,二人眼神交汇间,见着韩束似乎早有打算,便放下心来。
就见韩束急急说道:“王爷,不可。”
郑渊抬眼看了看韩束,面露探究:“不可?那太师可有不可的办法?”
韩束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缓缓开口说道:“大乾挨着我们的有一座长玉山,可是西羌挨着我们的也有一座无祁山,那无祁山上也有山泉水也可以修渠引到我们大乾,我们可以和大乾合作,也可以和西羌合作。”
郑渊听罢,还未开口,郑林初就抢先道:“太师,不可。”
“有何不可?”一旁的王妃过于焦急,语气中带着重重的质问。
郑渊看了一眼王妃,似有些恼怒:“来人,送王妃回去歇着。”
王妃立马跪倒在地,“王爷,我膝下就只有宁儿一个女儿啊……。”
郑渊心烦意乱,示意侍女将王妃带了下去。
郑殊岳连忙退回去,躲在柱子后面看着叔母被一旁的嬷嬷搀扶着往正院方向去了。
郑殊岳见状,不知道叔母是去正院还是会去堂姐的梅院,正院位于正厅之后,是阮英的住所,而梅院在正院后面的东侧,这一条路是串通的。
郑殊岳思索了片刻,又带着白芷和连翘穿过抄手游廊,从仪门处走到王府大门处。
门口的侍卫见着郑殊岳,以为她要出去正要开口,郑殊岳就挥了挥手。
只见王府大门紧闭,但是门外的吵闹声却清晰的传进来,与那小厮说的别无二致。
她又转身往后院走,行至梅院,她只是朝着里头看了一眼,并未踏进去,转而回了兰院。
李嬷嬷见她回来,满头大汗,连忙取来蒲扇轻轻给她扇着。
郑殊岳坐了好一会儿,方才缓缓开口道:“嬷嬷,冀州的水都干涸了吗?”
李嬷嬷点头道:“回小王女,听说是都干涸了。”
郑殊岳喃喃出声道:“难怪。”
她原来想替堂姐去求求叔父,可是现下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叔母的分量比她重多了,如果有回旋的余地,叔母也不会是那般模样,百姓们也不会聚集在王府门口。
李嬷嬷见她不开心,心下不忍心,开口安慰道:“小王女,等小公子来,听听小公子怎么说吧。”
郑殊岳没接话,但是她正有此意。
只是她想不通,为什么引来水源的条件是要让堂姐同老乾帝联姻,哪个少女不希望自己嫁个俊朗少年郎,纵然是堂姐那般忍得了的脾气都哭成这样,可见这桩联姻有多荒唐。
她忍不住让侍女去请郑殊岳初,她要听听哥哥怎么说。
另一边,阮英魂不守舍的回到了院中后,一心只想着那折子上的话,越想越心焦,要是郑书宁远嫁京都,她这些年的筹划就统统做了废,她如何甘心,她不甘心的。
想到这里,随即就又吩咐了一旁的侍女翠心去前厅候着,要打听到最终的结果。
一旁的赵嬷嬷从未见过王妃这般模样,心疼的说道:“王妃,身体要紧。”
阮英听了赵嬷嬷的话,端起了茶水喝了一口,又放下茶杯,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喃喃道:“嬷嬷,刚刚我失态了。”
多年的主仆情谊,赵嬷嬷知道阮英说的是什么。
“王妃,你挂心王女,想必王爷也是理解的。”
阮英眼角含泪,抬眼看着赵嬷嬷,赵嬷嬷见此情形,走近行了个礼:“王妃,老奴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阮英拿着手帕擦了擦眼角:“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赵嬷嬷轻轻点了头,开口道:“王妃,我们冀州不止一位王女呐。”
赵嬷嬷的话点到为止,足够阮英会意。
但阮英此时似乎想要一个肯定的答复,只见她指尖微微发抖:“嬷嬷,你是说郑殊岳。”
“嗯”,赵嬷嬷点了点头。
阮英忽然豁然开朗,迅速从软榻上站起身来,喃喃道:“王女,王女,都是王女。”
赵嬷嬷安静的立在一侧,不动声色。
阮英起身后,只站定片刻,就道:“嬷嬷,随我去看看殊宁。”
阮英带着一众仆从到梅院时,就看到床沿上的郑殊宁哭的梨花带雨,阮英见此情形,心痛不已。
拿着丝帕走到床边给郑殊宁擦了擦眼泪,又顺势坐到了床沿上对着郑殊宁说道:“宁儿,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你也先别哭了,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冀州王女,食之用之皆来于民,也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如果你父王答应了大乾的条件,不论你们姐妹二人最后谁嫁去京都,都是冀州的好王女,百姓们会记得你们的。”
说着说着,郑殊宁竟然忘记了哭,怔愣的看着王妃,缓缓开口道:“母妃,你是说岳儿?”
阮英见她听了进去,便松了一口气:“在冀州人人都知道王府有位大王女,也有一位小王女,大乾的使臣带来的折子上写的是王女,那不就只有你们二人了吗?”
说罢,又故作伤感:“你们二人,我谁都舍不得,尤其是岳儿,小小年纪就是我带着,我早已把她当成了亲女儿看待。”
“可是母妃,岳儿不是父王的女儿。”
阮英一听,面色瞬间严厉起来:“什么是不是的,她父王从前也是冀州的王爷,只是后来她母妃去世后,他父王悲痛万分离开了冀州,不知所踪,你父王无奈才担起了这个责任,要是真正算下来,她才是王女,只是说现在你父王是王爷,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冀州谁人不知道岳儿是小王女,只要我们不说,谁知道她是谁的孩子。”
郑殊宁呆愣的看着母妃,喃喃出声唤了一声“母妃。”
阮英见状,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什么时候该逞强什么时候不该逞强还要母妃教你吗?母妃再提醒你,仔细想想在冀州还有什么舍不下的人你再考虑考虑要不要逞强。”
阮英的话无疑是抓住了郑殊宁的七寸,霎时间眼眶里的泪水夺目而出,又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阮英气的闭上了眼睛,懒得看郑殊宁这要死要活的模样。
郑殊宁却是好一会儿都没有停止哭声,阮英没了耐心,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随即起身道:“你自己好好想想,等会我让殊岳来同你说说话。”
说罢带着赵嬷嬷就离开了梅院,才到自己的院门口,就有位侍女来禀报,悄悄对着王妃的耳朵低语了几句。
王妃似乎早就有预料,情绪并没有什么起伏,从腕间滑下一只玉镯对着那位侍女说道:“去太师府,将这只镯子带给太师夫人。”
那侍女接过玉镯,福了福身子,就走了,而王妃似乎也没了回自己院子的想法,而是往兰院走了去。
此时兰院的郑殊岳沉浸在堂姐悲伤的情绪中,心情也不好,就这样一个人坐在软榻上发呆,郑殊岳发呆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身边,所以打发了下人们去忙事情去了,身边只有李嬷嬷在一侧给她扇着蒲扇。
直至阮英进了屋唤了郑殊岳,她才拉回思绪。
就见阮英挨着郑殊岳坐到了一旁的软榻上,面上看起来忧心忡忡的。
也不知为何,李嬷嬷向来不喜阮英,见着阮英进来,只是行了个礼就走出了屋中,唤来了白芷进屋伺候。
白芷眼疾手快,端来了茶水糕点。
郑殊岳轻轻唤了一声:“叔母。”
阮英叹了一口气:“你堂姐啊,是个重情义的,我去劝了半天,也劝不好,我来啊就是来请你同我去瞧瞧她,你同她一同长大,兴许你说话比我好使的多。
郑殊岳一听,低下了头,她也不知道该同堂姐说什么,又怕多说多错。
阮英顺手握住了她的手:“随叔母去瞧瞧吧。”
郑殊岳点了点头,任由阮英牵着她的手往外走。
阮英对郑殊岳好是好,但是与郑殊岳向来不是很亲近,更不会这般握着郑殊岳的手。
临近院门时,李嬷嬷突然开口:“小王女。”
阮英和郑殊岳不约而同的回头看着里嬷嬷。
“小王女,你不是要等小公子吗?兴许在路上来了,你不如先等等小公子,再去看大王女也不迟,免得小公子跑空一场。”
阮英听罢,笑意温和:“林初啊和他叔父有要事相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的,我带她去看看宁儿就回来了,不会错开的。”
李嬷嬷看着郑殊岳和阮英远去的背影,不自觉的捏紧了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