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又逢春 > 第17章 念随心起(4)

又逢春 第17章 念随心起(4)

作者:在下了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00:58:44 来源:文学城

于是,她话锋一转,说去了冀州,“殊岳,你叔父管着冀州也属实不易,北边的西羌人,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郑殊岳全然忘了来时冀州王府上下同她说的话,接话道:“不过也还好,我们如今同西羌是井水不犯河水。”

太夫人点了点头,“那你父亲呢?”

不问想不起来,一问吓一跳,郑殊岳一下反应过来,改口道:“我父亲,就是漠北王啊?”

“嗯?你没骗祖母吧?”,太夫人语气不变,“祖母娘家可就是桓阳的,紧挨着冀州,我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我安平侯府,也是京都数得上名号的人家,娶个媳妇进门,得清楚是哪门哪户的。”

郑殊岳一口咬死了,“祖母不信你去打听吧,冀州有两个王女,一个大王女,一个小王女,我就是小王女。”

郑殊岳惯会扮猪吃老虎,面上一点慌乱之色都没有。

太夫人点点头,语气有些郑重,“好,那我就派人去查查,要是知道你和莫北王的关系不是父女关系,那你冀州就是欺君,我记得我们大乾去谈结亲的对象是冀州王女,那得是正正经经的冀州王女,若不然……。”

“若不然怎么样?”郑殊岳急急询问。

太夫人语气依旧郑重,“若不然那大乾与冀州的合约就不算数。”

话才出口,郑殊岳就想到了冀州的水,但是她还听说了,这个合作还有个原因是要撤兵出来去昌平打东狄。

“即使我不是真王女,那大乾与冀州的合约也不敢不算数。”

太夫人一脸疑惑的看着郑殊岳。

郑殊岳接着道:“我不懂政事,但是大乾现如今在打东狄,大乾也不敢贸然与冀州撕破脸的。”

太夫人虽面露欣赏,却是说道:“昌平的战争总会结束的,但是你们冀州却是离不开水源的,你要和我说实话,我就当做不知道,但是你要是连祖母也骗,祖母就真伤心了。”

太夫人的话直直戳到郑殊岳的心窝,她有些着急的起身,片刻又跪在太夫人面前,语气有些哀求道:“祖母,我们不是有意欺骗大乾的,是我阿姐,她有了心爱之人,如果强行让她嫁来京都,她会死的。”

太夫人追问,“那你怎么愿意来?”

郑殊岳面露难过之色,缓声道:“我不来,就只有阿姐来,阿姐来万一想不开,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话说的悲悲切切,上首太夫人招招手,郑殊岳起身走到近前。

太夫人将她拉在一旁的梨花木圈椅上坐着,“你是个好孩子。”

郑殊岳眼泪夺眶而出,“祖母,孙媳求您。”

太夫人点点头,“祖母不说出去,但是祖母有个事情要你帮帮祖母,你帮了祖母,祖母就守口如瓶,一辈子不说出去。”

郑殊岳面露疑惑,“什么事?”

从静安堂回来,郑殊岳就心不在焉。

连翘问她,她才面如死灰的说道:“我不是冀州真正的王女的事情,我说给太夫人听了。”

连翘吓的一哆嗦,这事儿在冀州的时候,那是专门嘱咐过的,怎么就说出去了。

“哎”,郑殊岳叹了口气,急中不会生智,但很容易出错,她就是太着急了,只要她不说,去冀州查不出什么的,冀州上下都被叔父叔母交接过了,现在好了,问题出在了自己身上。

连翘小心翼翼的开口道:“那不要紧吧?”

不问还好,一问,郑殊岳就又叹气。

“太夫人让我要把自己当做真正的侯府少夫人,要伺候好萧晏,萧晏回来要给他端茶倒水,要让萧晏少去衙门多回府……,你说,你说这人的性格习惯能改变吗?”

真殊岳像是在控诉。

连翘在一旁不知道要干什么要说什么,只是面上焦急。

“少夫人,奴婢是太夫人派来伺候您和小侯爷的。”

门外一个仆妇的声音传进来。

郑殊岳看向门口,这嬷嬷看起来还年轻,约莫四十岁左右。

郑殊岳挤出一个笑容:“你愿意做什么自己看着做吧。”

那嬷嬷低着头,说道:“少夫人,你可唤奴婢秀嬷嬷,原也是在小侯爷身边伺候的,太夫人说了,奴婢来明安堂就听少夫人差遣,少夫人让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

一席话说完,郑殊岳头都大了,这哪是奴婢,这是监工啊。

“我没什么需要你做的,你就随便找点什么事情做吧。”

说罢,郑殊岳低声同连翘说道:“希望萧晏不要回来了,就天天待在宫里。”

连翘怕被那嬷嬷听了去,忙道:“小王女。”

郑殊岳一副随他去的表情看了一眼连翘。

不知是不是被郑殊岳说中了,连着好几天,萧晏都没回来。

太夫人那里也不要她去问安,说是侯府本就是武将世家,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郑殊岳落的清闲,自然高兴。

不过该来的还得来,这一日,郑殊岳正在嗑瓜子,就听到门房来传话,萧晏回来了,现下到了书房。

下意识的,郑殊岳看了门口那秀嬷嬷,又急急起身,对着连翘道:“备茶,我们去看看小侯爷。”

连翘手脚麻利,不多时主仆二人加上那秀嬷嬷就出了明安堂,往萧晏书房去了。

秦起见着郑殊岳前来,忙大声道:“少夫人,小侯爷刚回来。”

书房中的萧晏在秦起这声音中知道了郑殊岳来了书房。

才抬眼看去,郑殊岳就到了门口。

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第一次见面,今日郑殊岳身着水红色的衣裙,衬得一张小脸娇媚无比,只见她缓缓开口:“夫君,你回来了。”

郑殊岳面上笑意盈盈,手却攥的紧紧的,因为她也为说这声“夫君”弄的似要起鸡皮疙瘩。

“嗯,”,萧晏面上不显,点了点头。

只见郑殊岳带着丫鬟仆妇跨入门槛,声音刻意的放缓压低,“夫君辛苦了,我给你送杯茶来,润润嗓子。”

说着,身旁的连翘就眼疾手快的端着黑漆木盘子走到郑殊岳身旁。

郑殊岳端过茶水,就放到萧晏面前。

面上笑意不减,加上有些谄媚的语气神态,萧晏只觉浑身不自在。

仿佛那日在围场上见着的不卑不亢的女子是他的错觉。

他忙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掩饰尴尬。

门外秦起瞧见正喝茶的萧晏,有些纳闷,刚刚不是还告诉他不要茶水的吗,怎么就喝起来了?

疑惑间,也不知怎的,郑殊岳带去的仆妇手肘拐了一下连翘,连翘回看,就见那仆妇示意她出去。

连翘从来听命令听惯了,都忘了思考就随着那仆妇出了门。

遇上了门口的秦起,三人面面相觑。

那仆妇像个没事人一样,竟顺手将门拉上。

房门合上的声音,让书房中的两人同时看向紧闭的房门。

郑殊岳十分错愕,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

还是萧晏,开口道:“小王女,你是有什么事吗?”

郑殊岳有些尴尬,但还是忍住,继续说道:“夫君没有什么事,听下人说你回来了,我就过来送送茶。”

萧晏抬头看了她一眼,不知怎的,郑殊岳这副模样让他想起了淮江灯市,他见着的女子,好像那女子身量也同郑殊岳一般高,而且那女子好像也姓郑,他听见刘衡唤“郑小姐。”

想着想着,一时眼睛就放空了去。

郑殊岳忙道:“夫君,你是怎么了?”

萧晏回神,“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郑殊岳一听,心中已是惊涛骇浪,面上却依旧笑着道:“莫不是夫君将我认成文小姐了吧。”

“文小姐?”

萧晏疑惑的样子不似做假,郑殊岳不知为何突然忘记了太夫人的叮嘱,努嘴道:“我都知道了,文小姐同你青梅竹马,你母亲要将她娶进门给你做平妻呢,我是同意的,你同意的话就选一个好日子,将这事情办了。”

萧晏还在震惊中,还来不及解释,郑殊岳就虚行了个礼,就离开了书房。

郑殊岳脚步匆匆,秀嬷嬷和连翘见状,紧紧跟上。

书房中只留萧晏莫名其妙的看着郑殊岳离去的方向。

秦起也十分疑惑,“少,少夫人这是怎么了?”

萧晏脑袋飞速运转,母亲同郑殊岳定然是说了那事,他不是早就同母亲说过了吗,这事不要再提,怎么还提。

桌上的茶盏还在放着,里头的茶水已经凉了,萧晏处理完手头事务后,就去了一趟瑞安堂。

柳氏见着萧晏来,又开始哭哭啼啼,先是说萧老侯爷今日训斥她,后又让萧萧晏评评理,什么文映晚来陪她,郑殊岳却没有丝毫待客之道,后又说郑殊岳动不动就威胁他,一会儿要去别宫,一会儿要回冀州……。

萧晏听了个大概,他来之前已经查访清楚,新婚第二日母亲就提娶平妻的事情。

萧晏见着柳氏情绪激动,揉了揉眉心,开口道:“母亲,我知道了,我想吃你做的米糕,你能不能做些?”

柳氏最宝贝她这儿子,情绪瞬间稳定,“好,好,好,我这就去做。”

萧晏点点头,随着一起进了厨房。

柳氏不让他进,“晏儿,你快些去坐着,母亲做就是了,君子远庖厨。”

萧晏没有听柳氏的,还是在厨房里看着柳氏做米糕。

不经意间,萧晏开口道:“母亲,今日同僚们说起婚姻的礼制同以往有变化,我想听听你同我父亲成婚时的礼仪是怎么样的?”

柳氏思考了一会儿,就开始说起成婚当天的礼仪。

萧晏有耐心的听着,又接着道:“那第二日呢?”

柳氏停顿了一下,有些伤感,“第二日呐,就要给长辈敬茶,敬完茶呢就要回门了,但是离你外祖家太远了,就没有回门了。”

萧晏听到这里,连声安慰道:“外祖家虽远,但是母亲,我祖母待你好,也算是有个慰藉。”

柳氏点点头,“你祖母待我算是好的,但还是不比亲生母亲。”

“那当然,母亲可是外祖母最喜爱的小女儿”萧晏接话。

柳氏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一脸幸福。

这时,萧晏突然叹了一口气。

柳氏忙问他怎么了。

萧晏开口道:“说到母亲,我就突然想起小王女也是远嫁而来冀州,想来她在冀州也是位被千娇万宠的姑娘,只是没办法才嫁到京都,有时候想,也是可怜,要是在京都受委屈了,都没地方诉诉苦,比起母亲,真是有过之无不及,至少母亲还有姨母在京都,也可以话话家常。”

柳氏听罢,张口又闭嘴,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儿子的用意。

今日老侯爷已经说过她了,如今儿子还来说。

不知是什么情绪,让她不知作何表情。

“晏儿,你不知道,那郑殊岳虽是远嫁而来,但是一点不担待我这个婆母,我说一句,她能说十句……。”

萧晏急急截断话,“母亲,不然你们就少接触,从前你在府中怎么过,你就怎么过,我让她也不来打扰你,她做什么你我别管,各过各的,好不好?”

柳氏面露不悦,“晏儿,母亲是为你好,那映晚一心挂在你身上,多好的姑娘啊。”

“母亲,”萧晏语气加重了些,“我说过此事不用再提,我对文家表妹没有儿女私情,你再这般说耽误了文家表妹不说,这话传到冀州,我和王女才成婚不到三月,就要娶什么平妻,是破坏两邦交好的大罪,你且慎言。”

柳氏一听萧晏说的这般严重,忙道:“那往后母亲不说了,等过个一年半载再说。”

萧晏又捏了捏眉心,他也不理解,母亲虽不是什么大家出身,但曾外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私塾先生,好歹算得上是出自书香门第,怎就这般执拗。

无奈道:“母亲,我再最后说一次,我这辈子只娶郑殊岳一人,什么三妻四妾实非我所想,你好生在府中,从前怎么过往后就怎么过,我再听到这些,我就不回府,搬出去住。”

话音才落,柳氏又哭了起来,萧晏弄的头疼,缓声道:“母亲,我还有要事,我先回去了,米糕蒸糕送到书房,别哭了。”

说罢就扬长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