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永乐长歌 > 第8章 微风

永乐长歌 第8章 微风

作者:大妮鸽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0 13:05:52 来源:文学城

朱元璋来时,令人勿通报,是悄悄进来的。

朱橚跪在殿外,正当困意袭来,上下眼皮直打架,脑袋耷拉着一点,一点,小和尚敲木鱼般。看见明黄色袍角,猛然惊醒,还以为父亲来是要亲自教训他,本就跪着,直接磕头叫声“父皇,儿子知错了。”

朱元璋又气又笑:“你又犯了什么事?你娘在病里,你还不老实。”

朱橚一声都不敢吭,大气也不敢出,只跪着说“儿子知错”。

他自幼被孙贵妃约束极严,虽然爱闯祸的性子从娘胎里带出来难改,但遇事容易胆小瑟缩,朱元璋便不忍再逼问,笑着说句:“瞅瞅你这出息。”推门进屋。

殿内温暖。宫婢们没听通报就见着皇帝,虽都吃惊,但无人流露一丝慌乱,服侍罢皇帝更衣,便齐齐行礼,鸦雀无声鱼贯告退。殿内十余人,脚步近乎无声,一丝儿多余的声响都不敢出。这便是贵妃宫的法度。

孙贵妃斜倚在美人榻上睡着,盖一条旧毡毯,还是朱元璋未称帝时赏她的,手里松松地捏着一册《列女传》。此刻未施粉黛,平日里两道高高斜挑的柳叶眉柔顺低垂,别有一番“清水出芙蓉”的秀丽风韵。

皇帝抬手帮她往上拉一拉毯子,凑得近了,闻见她身上熟悉的香气,不免动情,伏身将她红唇噙住。

孙贵妃睡眼朦胧,迷迷糊糊嘤咛一声,朱元璋低低道:“嘘,橚儿还在外头呢。”惊得她一阵清醒,忙抬手推他,手里的书吧嗒掉在了地衣上。

贵妃捱挣着要起身行礼,朱元璋按住她道:“病着呢,免礼罢。”

“谢皇上。”

朱元璋揽着她在榻沿坐下道:“你这病迟迟不愈,我想着,是不是司药不好,该换人了?或者再从宫外选个医人来瞧瞧。”他说。

贵妃道:“前儿皇后娘娘唤医人来瞧过了,这几日用新药方,好些了。”

皇帝这才想起曾有人禀告过他的,强笑着遮掩尴尬道:“还是见愉想得周全……淑英啊,我这些日子忙,就没顾上你,并不是心里没你,你别委屈。”

“妾知道,不委屈。”贵妃笑着,嘴上这么说,目光却明显垂了下去。

她容颜娇美,此刻哀怨之态平添柔弱,皇帝越发歉疚,温声问道:“医人瞧过之后怎么说?”

“依旧说是生育过频,产后失于调理,落下的病根儿……治得好、治不好,妾都已经想开了,只盼着,能再多侍奉皇上一年,是一年罢了。”

“怎么又说丧气话。朕护佑你,百毒不侵,你不要怕……无非将来不生育罢了,你已经有了孝顺的儿女,还怕什么?”

“是,妾已经知足了。”孙贵妃言不由衷道。若从此不承宠,皇帝的恩情还能剩下多少,她不敢去想。女儿迟早要下嫁出宫,儿子……虽然朱橚是个好孩子,但她总归不甘心,也不安心。

提起儿女,朱元璋问道:“橚儿犯了什么事?大冷天的罚跪。”他深信贵妃的人品,倒不怀疑她虐待养子。

“算来也跪了些时候了……瑶光!”贵妃唤人道:“扶吴王起来,回去歇息罢。”

“怎么,不愿告诉我,他犯了什么事?”皇帝问。

贵妃被他圈在怀里,低下头,别开脸,苦笑道:“告诉陛下,又有什么用呢。”

“你不告诉我,难道我就不会知道?”皇帝微愠。若换成别的妃子如此,他恐怕早已发怒。

“陛下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处置他。”贵妃道:“宫中禁淫/邪之物。橚儿偷拿了春/宫图册,违反宫纪,该罚。妾奉陛下和娘娘旨意协理后宫,不敢徇私,已经罚了。可那图册却查出来是陛下的。陛下亲手定的规矩,为何自己打破了?还是说,献这册子的人,在陛下心中分量如此之重,让陛下为了她,宁愿不顾宫纪?”

皇帝微褐的面皮涨红,倒打一耙道:“你……你这到底是执法,还是妒忌?”

贵妃委屈难当,却咬着樱唇不肯落泪,倔强道:“妾执法是为了陛下,妒忌……也是为了陛下!”

“你……”皇帝被她顶撞,又怒,又窘,又怜——这张即便在病中也依然美丽夺目的脸,宫里比它标致的并非没有,但她是妃嫔中侍奉他最长的,他当年还在红巾军做小头目时她便在了。美貌之外这种患难与共的情分,除了见愉,没人比得了。

他想,淑英没有说谎,这么多年来,她确实满心里只有他。

自幼父母双亡,与兄长离散,寄人篱下做了元帅马应熊的义女,直到十八岁跟了他。她向来只有他一个可依傍。

然而心中再爱怜,想要说句软话,却苦于没有台阶下。淑英并不像见愉,处处给他让步。

只好依旧端着厉色,问道:“那你后续打算如何处置?”

淑英道:“册子已经命橚儿送回原处。至于其它相关人等,妾处置不了,留待陛下圣裁。”

怎么圣裁?若罚达定妃,一则他不舍得,二则令他在达定妃面前没面子;若不罚,淑英这头,以她的刚强执拗,又绝不会让这事儿轻轻过去。

若为了达定妃,而令淑英不高兴,那不值得。众妻妾在他心目中的轻重,他自有一杆称。见愉最大,其次是淑英,都是陪他一路吃苦走来、可以交心的人儿,再没人能越过她俩去。

于是朱元璋打定主意道:“这样,我罚她……罚达定妃禁足,禁足十日。我也自罚,罚我陪你十日,不许去别宫,如何。”

淑英听了,心底不胜苍凉。她觉得自己像在一片无人的旷野中跋涉,疲惫焦渴却看不到尽头,最终放弃。她知道皇帝想将事情轻轻揭过,便不再绷着脸,微微笑道:“陛下这是自罚,还是罚臣妾?”

贵妃向来执法铁面,朱元璋见她这次竟肯放过,半是惊讶,半是高兴,搂着她笑道:“就罚你,罚你胆大包天,竟敢给朕脸色看,你去问问这宫里,谁敢给我脸色看?嗯?叫你管宫纪,管到朕的头上来了,小丫头……”自己近来总隐隐怕见她,想来实在是没必要。或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她已经比往日柔顺许多。

然而贵妃为何今日大异于往常,他却没有深究。

皇帝当晚留宿贵妃宫中,因贵妃抱病,并未行巫山之事,只是安稳伴眠。第二日晨起临走,他冲贵妃笑道:“等会儿叫人去取那册子来,你亲自撕毁它,给你解气。”

贵妃将脸一偏,嫌弃地笑道:“臣妾不稀罕。”娇俏妩媚。朱元璋刮一刮她鼻尖,笑着上朝去。

今日暹罗国国王亲自携使团入贡大明,皇帝在前朝春风得意,龙心大悦,正想着回来先往坤宁宫皇后那里坐坐,便践约来陪贵妃。谁料才踏进后宫,宦官马仲良接了一个小火者的信儿,附到皇帝耳边道:“禀皇爷,那册子,没能取回来。说是……又被楚王爷和齐王爷拿去了。”

偏偏牵扯着达妃的儿子。这下若不处置,淑英管保又要多心。

今早多嘴许下让她亲手撕册子,虽然是调戏之语,但君无戏言,他不能食言。尤其,淑英或许心里还在为这册子的事不痛快。

罢,正好借着榑儿犯错,正经罚一罚达妃,彻底让淑英解气罢。

往达定妃宫去,还未进门,便是浓郁扑鼻的水仙花香气。

她宫里并不种花树,而全用盆景,因而一年四季换来换去,总有新鲜花看。

达妃并不在内,宫人说是带着潭王去了林氏那儿。

“她倒拉拢得快。”朱元璋暗笑。

好巧不巧,齐王正在自己房里偷看那册子,听见要迎驾,做贼心虚,一把将册子塞在床褥下,屁滚尿流地跑出来。

朱元璋平日看朱榑,有达妃在旁夸赞着,总觉得他虎头虎脑聪明伶俐,今儿再看他,只觉得他两只大眼圆溜溜乱转,眼神躲躲闪闪,分明是个闯祸精。当即拉下脸来道:“小畜生,好大的胆子!正经书不好好念,净挨先生打,歪书倒是学会了偷,偷到老子头上!我打你这小贼子……”

二话不说拉过来先揣了一脚,又夺过马仲良的拂尘拿手柄打他屁股,马仲良在旁拦都拦不住,早有达妃宫里的小火者飞跑出去喊主子回来。

达妃护子心切,听见报信说“齐王偷了皇爷的书正挨打”,连忙往回赶,路上嘱咐潭王朱梓道:“待会儿见着父皇,若他还在打哥哥,你就哭,说代替哥哥挨打,听见没?”

朱梓才五岁,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害怕直摇头。达妃道:“听话!照娘说的做,父皇不会真打你。”

一进宫门,正看见朱元璋棍棒教子,这下不用达妃嘱咐,将个胆小的朱梓吓得大哭,朱元璋听见哭声越发心烦,怒道:“五岁了,遇事还只知道哭!”

达妃忙在背后轻扯朱梓的衣裳。朱梓被父皇骂了,哭泣不已,哪里还能理会母妃的暗示,达妃只得假装哄他,弯腰在他耳边小声道:“娘教你的,快说。”

朱梓咬着嘴唇依旧不敢,恨得达妃掐了他一把:“听话!”

朱梓被掐得疼了,“哇”地大声哭道:“梓儿替哥哥挨打!”

朱元璋听见这话,消了气:“还算你有些良心。”将拂尘扔在地下。

达妃忙撇下朱梓去看趴在地上的朱榑,一面冲皇帝落泪道:“陛下管教儿子,臣妾不敢阻拦,但还望陛下顾念臣妾一生命苦只有这两个儿子,手下留情……榑儿,起不起得来?起不来别勉强,娘这就叫人来抬你……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怎么活……”

朱元璋自知下手不算重,听她哭诉成这样凄惨,不免好笑。板着脸按原计划道:“他偷拿偷藏了脏书,你身为母妃未能教好他,罚你母子即日起禁足三月,好生反省!”

昨夜贵妃宫里吴王罚跪的事,达妃隐约听到过风声。吴王跪了几个时辰就算,他们母子却要挨打外加禁足三月,两相对比,宫人们看出高低,以后岂不越发拜高踩低?这日子还怎么过?她非要争一争不可。便委委屈屈哭道:“臣妾知错。臣妾不只做错,更是投错了胎,时运不济,被陈贼虏去作妾,好不容易被皇上解救出来,但终归不如那命好的人,能初嫁便嫁给皇上……”

所谓陈贼,即陈友谅。元末群雄割据,陈与朱元璋相争最久,最为朱元璋所恨,因此灭陈友谅之后纳其旧妃泄愤,正是达妃。

达妃美艳,高鼻深目,肤若凝脂,水汪汪的杏眼。但在朱元璋眼里,她最美艳动人之处,是从她嘴里吐出“陈贼”两个字的时候。一想到她曾是劲敌陈友谅的女人,现在归他所有,对他臣服,给他生儿子,朱元璋就觉得兴奋。

达妃几句话戳动了他的心,他便道:“你还敢跟贵妃攀比。要知道你母子,朕虽只说两罪,实则是三罪并罚。多出来的那一罪……你自己心里清楚。朕来罚,已经是轻的,若等到贵妃来治你,你以为禁足就算了?贵妃执法公正严明,到时朕也要给贵妃面子。皇后之下,贵妃是众妃之首,是奉朕和皇后的意思协理六宫,你记清楚了。”

半是施恩,半是敲打。达妃听得出皇帝的弦外之音,知道皇帝已经是在包庇她,便不再争,恭顺答道:“是,臣妾晓得了。”

楚王朱桢也禁足。但皇帝并未再去胡充妃那里,只令宦官传旨。

又以玩忽职守为由,命人斩了在御书阁三层当差的五名宦官。

按理说事情至此已经尘埃落定,却不知为何又将朱棣和仪华卷入其中。

作者有话要说: 我试图将各个人物的心理写得复杂,每个人都有其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不想写脸谱化的纯“好人”“坏人”。因此朱元璋身上会有古代直男的劣根性。书中人物三观都不代表作者三观。另外贵妃的心理如果难懂可以保留疑问,后文会揭晓。

2020.12.27修改:朱梓年龄计算错误,应为5岁。故将先前错写的7岁更正。

2021.05.07 楚王朱桢名字错写作朱柏,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