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应玉堂 > 第44章 十年旧案

应玉堂 第44章 十年旧案

作者:为我鱼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23:40:18 来源:文学城

红樱身子僵了一瞬,坚定摇头:“我不会走的,不用再劝。”

又觉得这话说得太生硬,红樱也是为她担心,缓和语气接着问:“你想好离开后要去哪了吗?”

红樱长舒一口气,颓丧道:“还没想好……不过,老夫人似乎知道我想离开,说了一句,各自都有各自的活法,要我明日将人都叫过去,有话要说。”她心里也不好受,沉甸甸的。

青萝与她姐妹一场,已经替她想好出路,将始终揣在身上的银镯子摘下来套在她的手腕上:“这是从前老夫人赏赐的,约莫是一两银,你拿着做盘缠……”

红樱轻咬下唇,想要将腕子上的银镯子摘下来:“我不能要……这是老夫人赏你的……”

她们从杨家出来的时候只顾着逃命什么都没能带出来,借十个胆子也不敢回去翻找,那场大火将杨府烧得只剩个架子,估计也全都烧没了,这可能是青萝仅剩的一点银子。

青萝狠狠握住她的手,不让她将银镯子摘下来:“你听我说!”

抬眼看看亮着昏黄烛光的屋子,才继续轻声道:“这是一封老夫人的亲笔,你带去都城法华寺,无需你做什么,其他再与你毫无干系。”

红樱瞪圆眼睛,低头看向二人握在一处的手,半晌后重重点头。

救回来的杨家婢女和家仆全都走了,只剩下青萝,杨老夫人没什么能赏给他们的,将早已准备好的亲笔信分给他们,承诺日后杨家重新好起来,拿着这亲笔信,可到府上领遣散银,作为给他们的补偿。

这时无人挑些什么,皆沉默着将老夫人的亲笔信放好,将来是否回杨家再另说。

许多人不敢一块儿走,怕引起注意,只能三三两两或是单个人悄悄的离开,没办法告别,也无需惊动谁。

红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青萝坚持要送她出门,一直不舍的将她送出小巷子。

杨老夫人叫住单纯来凑热闹的应玉堂。

“应姑娘请留步。”

应玉堂直觉没好事找她,装作听不见继续走。

还未走出去两步,杨老夫人又唤一声:“应姑娘留步。”

应玉堂脚步顿住转回头,也未上前去,就站在原地,她至始至终对杨家人的印象都不太好。

这不是在杨府,无人能继续在乎那些礼数。

杨老夫人主动走到她身前:“应姑娘,有一件事老身想要请你帮忙。”

见她没应声,继续道:“杨家事发之时,灿儿在羞花阁,想来那些人并不知晓他的去向,若是他知道家中变故,或许会去府前,万一被那些人抓到,后果不堪设想,思来想去,也只有应姑娘能去将他带过来。”

原来是为这件事。

应玉堂迟迟不应声。

杨老夫人未语先叹:“老身也知,不该再麻烦应姑娘去为杨家做事,但是……姑娘要找的那个东西,还未找到吧。”

应玉堂瞳孔骤缩,目光撇向杨家老夫人,一时沉默着,脑中闪过几种猜测,最终又全部否定。

不会有人知道她在找什么,杨家老夫人在套她的话。

想明白后不动声色抱肘而立:“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杨老夫人不介意提醒她:“也只有姑娘能悄无声息出入杨家书房和老身寝屋,虽然姑娘翻找的很小心也确实没露痕迹,却还是有细微疏忽的地方,老身察觉到有人动过,自然会想到是应姑娘,因为金银钱财皆未少,不会是其他人。”

风声呼啸着,窗外一截细长的树枝摇曳扭曲,像是随时要被折断一样。

应玉堂沉声:“老夫人是要与我谈条件吗?”

“不。”杨老夫人知晓她已松口,放下心:“这是个请求,如今只有应姑娘能办到了。”

站定半晌后,应玉堂提出个条件,作为去办这件事的报酬。

花灯如海,流光溢彩,整条街笙歌阵阵。

应玉堂手上拿着一串糖葫芦穿梭期间,小街市两旁挂满灯笼,小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卫湃看着牌匾上鲜红的‘羞花阁’三个字,眉间皱得更紧了。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鸨掐着腰站在门口迎客,抬起香气扑鼻的手帕就要搭上卫湃的肩,被应玉堂拦下,冷眼不快的瞪着她。

老鸨收起帕子眼波一转:“瞧我,竟然冷落了姑娘,二位快请进。”

接着招呼来一位绿衫双发髻女子:“给二位找个清净的位置,上一壶花果茶,特色的点心也上一份。”

一路上笑着目送,态度亲热的像是在招呼自家小辈。

怪不得走遍整条街,就这家生意最好,应玉堂咬下一颗沾满糖浆的山楂,小山楂一口就能吃下,糖浆脆脆的,酸甜可口。

绿衫女子款款而来,跪坐在桌边倒茶添糕点。

应玉堂见她三番两次看向一脸严肃冷漠的卫湃,搭话道:“有那么好看吗?”

绿衫女子一慌,忙收回目光放下手上的茶壶,跪坐在原地垂下头不敢再乱看。

她也没说什么啊。

应玉堂见她似乎有些害怕,一脸莫名,随即不再理会她。

看向厅内的其他桌,皆跪坐着一个绿衫女子侍奉,想必这就是羞花阁的特色,便未开口叫她离开。

盘着腿往卫湃的方向栽歪过去,低声道:“听闻此地是郸城销金窟,达官显贵都爱过来消遣……可有看到认识的人?”

静默一瞬,又想解释一句。

卫湃明白她的意思,在她开口前摇摇头。

“回去再与你细说。”

看来其中还有些旁的事,应玉堂眯了眯眼,回去再听他如何辩解。

仰头喝光琉璃杯里的花果茶,绿衫女子赶紧又添满。

前面一桌不知发生什么争执,说着说着气氛就激烈起来,嗓门也越来越大,最后你泼我一杯我泼你一壶,壶里的滚烫花果茶全都朝着应玉堂他们这桌洒来。

应玉堂眼疾手快推开跪坐在桌边的绿衫女子,随后扑倒卫湃,有身前的小圆桌遮挡,只溅上几滴水。

争执起来的两人也被这番变故吓住,当即冷静下来,面色渐白。

老鸨急匆匆赶来,见到趴在地上的人和愣在场的几人,还有地上的琉璃茶壶等物件,眼珠子一转,基本就猜中个大概。

连忙小跑过去想要伸手将人扶起来。

应玉堂挥开她的手,伸手将卫湃从地上拽起来,随后目光越过面色尴尬的老鸨,瞪向立在原地的二人。

“谁泼的水?”

声音带着初冬的淡淡凉意,似乎沁到人心里去。

二人垂下头谁都没开口。

应玉堂没耐心与他们耗着,既然都不说话,就一块儿担着。

迈出去一步,手腕被握住,一片凉意。

卫湃拉住她:“我看看。”仔细看向她背后,衫裙有被水溅湿的痕迹。

他的意思应玉堂知道,那股冲动劲也过去了,冷哼一声。

老鸨呼出一口气,重新提起笑脸:“姑娘没事吧,楼上有干净衣衫,上去换一换吧。”

绿衫女子垂头上前,作势要带应玉堂去楼上。

“他们怎么说?”应玉堂没有要走的意思,冷着脸,一副不给个说法就不走的样子。

老鸨眼角一抽,那位公子都没说什么,碰上这么个难搞的姑娘,转头狠狠剜一眼矗立在旁默不作声的二人。

一甩宽大的衣袖走过去,低声与二人说几句,二人抬眼朝着应玉堂看过来,目中露出些许胆怯。

老鸨呼出一口气,这二人是瞒着家里偷跑出来的,年岁尚小,平日里就爱往一块儿凑,还时常拌嘴争执,别的常客都不与他们一般见识,今日闹到这般凶悍的姑娘头上,闯了祸也活该他们赔礼。

二人白着脸一步步挪向应玉堂,离着八丈远匆匆拱手致歉,嘴巴里含糊不清,勉强能听出‘玩闹’、‘打扰’这样的词,说完后,扭头疾步离开。

应玉堂也没想把他们如何,在她的印象中,郸城的小公子都像杨家的那般不经吓。

绿衫女子将她带到一间屋子,打开衣柜任由她挑选。

应玉堂看着那些桃红柳绿颜色艳丽的衫裙,微皱眉:“就没有朴素点的吗?”

绿衫女子一怔,随即明白她的意思,抬手引着她到走廊尽头的一间屋子,敞开一个木衣柜,里面挂着两件衫裙,一件梅子色,一件姜黄色。

绿衫女子比划一下柜子里的衫裙,又比划一下自己身上。

原来她不会说话。

应玉堂拿起那件梅子色的:“这是你的?”

绿衫女子抿唇点点头,目光含怯,怕她嫌弃。

应玉堂目露满意:“我若是穿了你的,该如何还你。”

绿衫女子摆摆手,摇着头,又比划着推倒的姿势。

示意她不用还,感谢她在水泼来时将她推到一边去。

顺手而为的事,应玉堂是见她柔柔弱弱,若被水烫伤,不知会多重,那老鸨看着就不是怜惜的人。

换上梅子色衫裙,倒是与她身上的朱红花袄子很配,满意的抄起手环视一圈屋子,这是一件四人住的屋子,靠墙有窄榻和衣柜,中间窗下并着两张小方桌,窗子朝向北面。

应玉堂推开窗,看见的是羞花阁后院,一排矮房和水井在夜色下看不真切。

绿衫女子慌了一瞬,立马将窗子关上,对视上应玉堂疑惑的目光,伸手指了指喉间,比划着风大的手势。

眼中的慌张还是叫应玉堂捕捉到了,眼珠一转,捂着肚子弯下腰。

绿衫女子急得扶住她,神色焦急。

“肚子忽然很痛,劳烦你去将与我一同来的人叫上来。”应玉堂故意声音虚弱,手撑在桌上,一副站不稳的样子。

绿衫女子忙跑出去,顾不得与老鸨解释什么。

待卫湃跟着上楼后,屋内空空,只有被风吹刮着的窗扇。

绿衫女子探头去瞧,满面焦急懊悔。

老鸨也跟上来了,看见敞开的窗子强自镇定,二话不说将窗子关上。

卫湃猜想,应玉堂应该是找到杨家小公子了。

杨茹拎起茶壶想要给母亲添茶,发现里面没有水了,走到灶台将炉子上的水添到茶壶里,这一壶茶已经冲过许多回,思绪飘忽,指尖被茶壶烫了一下。

回过神来有些感慨,这些添水的活从前是从未做过的。

拎着茶壶跨出门,看见跟在应玉堂和卫湃身后的杨灿,除了衣衫褶皱些,状态还不错。

“母亲,灿儿回来了。”杨茹回屋去将母亲搀扶出来。

杨老夫人握住杨灿的手,仔细看看他:“你这几日一直都在羞花阁?”

杨灿垂着头,神情恹恹。

“可有人去羞花阁找你?”杨老夫人整日担心他遭遇不测,夜半惊醒就望着窗外出神。

杨灿摇摇头:“没有……我听说家里出事了,就藏在羞花阁后院矮房中,那里没人去,羞花阁老鸨也替我瞒着。”

杨老夫人抬起手压了压胸口,呼出一口浊气:“平安回来就好……家里的事,我慢慢与你说。”

青萝给应玉堂和卫湃留了晚膳,小方桌上的盘子都用罩子盖着,还温热的。

“在羞花阁,你不是说有事回来说?”应玉堂掰开胡饼把笋干炒腊肉夹进去咬下一大口。

卫湃斟酌片刻:“在羞花阁中确实看见一位面熟的人,是当朝瑞王爷。”

王爷还会去这种地方?

面对应玉堂满眼疑惑,卫湃解释道:“瑞王生性闲散,热爱游历,因此圣上给与封地后便由着他四处巡视,也算替圣上看看大好河山,郸城属他封地管辖范围内,能在此处看见他并不奇怪。”

“你和他熟吗?可有认出你来?”应玉堂眼睛一亮,若是能搭上这位闲散王爷,往都城传递消息,没准他们就不用躲藏了。

“当时你去楼上换衫裙,瑞王曾接着看热闹递过来一张纸条。”卫湃摊开手掌。

应玉堂展开纸条:寅时来见。

翻过纸条,背面一片空白。

“去哪里见?”这里没写清楚,是要去羞花阁吗?

卫湃也是不明所以,因此想与她商量,是否要再去羞花阁一趟。

应玉堂又掰开一张胡饼,中间夹上笋干炒腊肉递给卫湃,他一整日都没吃什么东西,本来身子就弱,如今杨家全靠她护着,万一他再病倒可完了。

“不管寅时去不去,先吃饱再说。”

应玉堂一个人爬窗翻墙都没问题,带着卫湃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二人面对着门窗紧闭的羞花阁,静默半晌。

星辰隐去,天边渐渐泛白,残月挂在半空,街道上有种热闹后的孤寂。

“要不,你找个地方躲一下,我从后院爬墙上去?”应玉堂拖着下巴,不想带他。

卫湃:“你知道他在哪间?”

“……”

都不知道人在哪间,怎么找。

‘吱呀吱呀’楼上一间窗扇发出声音,还有微弱的招呼声。

二人抬头看去,男子伸出头朝他们摆手,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

“这就是王爷?”应玉堂上辈子在战场上的时间多,回宫领赏受封的时候也头都不抬,但她印象中,王爷多是心思缜密觊觎皇位的那种人。

卫湃深深叹口气,充满无奈的意味飘散在空气中。

这就是他斟酌许久迟迟不联系这位瑞王的原因。

“别站着了,你们快上来。”楼上的人已经等不及,招呼道。

应玉堂抱肘站在原地。

卫湃也仰头看着:“不知从何处上去?”

瑞王一怔,随即笑道:“看我,竟忘了与你们说,后院留了门。”

刚走上走廊,瑞王已经敞开门迎他们进去,关上门才敢放开声音。

“瑞王爷。”卫湃颔首低头,被瑞王调侃。

“卫大人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简直与卫相如出一辙,搞得还以为是站在朝堂上商议什么大事一样。”淡笑看向一旁:“这就是武功高强的女护卫,应姑娘吗?”

看来他也不是只知道玩乐,应玉堂心下多一份警惕,拱手道:“瑞王爷。”

“杨灿被你们带回去也好,杨家出了事,他自己在外面,杨老夫人也不放心。”瑞王招呼他们坐下。

“杨家出事的那晚,我已经赶来郸城,城门封锁,是监察御史刘永的令,我不动声色在羞花阁待了数日,刘永曾派人伪装成普通散客来探查,未能找到杨家小公子就离开了。”

“我也是从杨灿口中才知道你也来了郸城,身边还有一位能甩筷子插入柱子的、武功高强的女护卫,这两日刘永的人不盯着我了,本想去找你,又怕大张旗鼓的反而会给你惹麻烦,想着你既然与杨家人在一处,总会来找杨灿的,不如在此处等。”

“杨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卫湃将杨家发生的事一一与他说明:“……因此,还望瑞王爷能帮忙回都城报信。”

瑞王爷面色凝重:“好,放心吧。”

淡墨这回伤得太重,昏迷了五日才醒过来,醒来的第一次只能清醒一个时辰,后面几天才逐渐恢复到能下地走两步。

青萝搀扶着他在院中挪步,每走几步就要歇一歇,沉重的手臂压在肩上,青萝在初冬的日子里出了一身汗。

淡墨眼里闪过一抹狡黠,装模作样的叹口气:“既然青萝姑娘累了,就先不走了,坐下歇着吧。”

想起他一身的伤是为了保护自己,青萝咬咬牙:“没事,再走一会儿也无妨。”

应玉堂坐在院中小凳上,随手将果壳扔过去砸在淡墨腿上,引得他回头不明所以看过来。

幽幽扯一下唇角,他的那伤早就该好利索了。

卫湃咳嗦两声,拍拍青萝的肩:“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这几日我感觉好多了,果然是有青萝姑娘的帮忙就恢复神速。”

青萝擦掉额上的汗,倒杯茶解渴:“你能恢复就好。”

杨灿翘着腿坐在椅子上,面前摆着茶点,百无聊赖的晃着脚,眯着眼在日头下昏昏欲睡。

杨茹见他这幅万事都不上心的样子,恨铁不成钢,抬起手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你昨日睡得那样早,今日怎还犯困,没事多去陪母亲说说话,或是背几篇书。”

杨灿烦躁的将她手挥开,闭着眼睛:“这要躲到什么时候啊。”

杨茹也不知道,但她不会像杨灿这样消极,母亲这几日咳疾又犯了,需要她照顾,青萝一个人忙着大家的餐食已经很不容易,如今她们没有主仆这层关系,还得住在青萝家中,不能像从前那样把自己当成杨家手不沾水的贵女,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动手。

万一……

日后杨家重振不起来,她也得继续生活下去。

转头看向勾唇啃果子的应玉堂,抿紧唇,眼神坚定的走过去,拂裙半蹲:“应姑娘,可否请你教吾弟几招拳脚功夫,只要他能自保就行。”

应玉堂眼里一派平静坦然,杨家的人一个两个都有事找她。

杨茹蹲着不起,面色已然涨红,从未如此求过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半晌后讷讷道:“只要应姑娘肯教,在我能力范围内,什么条件只管开口。”从前找人办事,直接拿银子就成,如今身上分文没有,说得像是一句空话,已经不抱希望了,甚至懊悔开口。

淡墨在一旁看着,忍不住问:“为何要学功夫?”

“杨家如今大不如前,往后还不知会怎样,那晚的凶险仍历历在目……不奢望吾弟能像姑娘公子那样厉害,能自保逃命去就行。”

“阿姐!”杨灿早已坐直身子,闻言开口唤道。

应玉堂明白了。

杨茹这是在给杨灿找退路,心底大概有数,她倒是个能担责任的好姐姐,遭逢巨变还能快速振作起来,倒是比那个消极的小公子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