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英雄美人传奇 > 第232章 第 232 章

英雄美人传奇 第232章 第 232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9 20:14:05 来源:文学城

“你确定么?”

无异半躺在床上,口唇苍白面无血色,精神也疲惫抑郁,听赵熹追问,他怔怔看着虚空处,许久才答:“我自小就淘气,常常惹他生气,后来母亲出事,我对他更无半点孝顺;我反叛之罪是那妖女栽赃不假,可他若全然信我、又怎会下令杀我!若非属下拼死相救,我早已横死当场!他之后后悔又如何?可笑至极。他非慈父,我非孝子,我为他手刃妖女算是还他生养之恩,何苦再替他守业!祖上本就是拱卫皇帝、安定百姓才得封燕州,我已不孝、总要守住忠义!天下定会统于三公子之手,我请撤封爵,也是忠军助朋、顺应时务。”

赵熹看看站在床边侍疾的骁儿和唳儿:“孩子们呢?”

燕无异轻笑:“你难道会费尽心机为温儿淳儿某点子遗产?他们有手有脚,自己去争便是;若是不争气,三公子和你绝不会叫他们流落街头。父亲对我母子不起,我又何曾对得起他们?已然如此,难道还要假惺惺做个慈父?教养他们成人便是。”

骁儿也道:“大君您放心,父亲已经同我和唳儿说过了,我瞧着当国公也不怎么好,爵位没有就没有,我以后自然能养活唳儿的!”

唳儿本也没什么可能继承爵位,骁儿虽是长孙但连无异的继承人之位都时常岌岌可危,他更加不会多想,何况他年纪还小、尚不知这东西带来的荣耀和享受,拒绝自然更加容易。

承平很是感动:“无异兄果然高风亮节!想咱们几人京都相识、至今已有十余年,其中几多曲折都亏无异兄仗义相助、直到如今。今兄又肯为天下主动辞爵,小弟为百姓、也为自己,谢你!”

承平站起身,整理衣冠,向无异深深一拜。无异忙将他托起:“我将赵熹当知己、更将你当英主,日后没了燕州拖累也想随你南征北战砥定天下,有朝一日能见刀枪入库、凿饮耕食,也就死而无憾了。”

承平道:“兄有此高义、两位贤侄年纪虽小已雏凤清鸣,假以时日也是栋梁巩固,有此人才小弟自然要礼贤下士。今后虽无燕郡公,但只要有我李家一日,朝廷之上必有燕家之地。不过,”承平笑道,“辞爵之事倒也不忙。”

无异微微一想便知其中缘故:“燕州虽不抵青州也有百二十城、人口百万,欲归于朝廷自然想为三公子添些助力。我本想着父亲已逝、朝廷封爵之文不日就要下达,不如先一步请辞省得日后麻烦,若是三公子觉得不妥,时候到了再告诉我就好。”

承平解释:“无异同我夫君二人私交甚笃,我也就有话直说。熹儿行事自有章法,可父亲向来稳健,对熹儿私自来燕州有些不满;后来大哥因此受伤,我前来时他一再交代要调查清楚、但要经他同意才可行事。现在,他对我怕是大大不满……”

燕无异问:“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我趁机辞爵、讨好国公,叫他勿要怪罪?”

承平摇摇头:“父亲对我的不满并不是因为燕州之事。他喜和好功,年纪又大了,不愿意再见烽烟,可就算胶州怕了,南边的江州若不理会、十年二十年又成南北朝之乱。燕州是个好地方,我想重修运河、引水上安,日后便定都于此,南可下江南、北可守塞外,真正天下一统,在此之前,燕州绝不能归于朝廷。”承平看向无异,“燕州要做筹码,不能做贡品。”

无异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无异全听三公子安排。”

几人又说了会话,驿馆传来消息,朝廷有召宣于承平和赵熹,二人只得辞别无异回到驿馆。

使者前来自然是要召承盛、承平、赵熹三人回京都。承平好生接待来使,又得知李府上下将来京都过节,宫中已经打扫宫室、准备迎接新主人入住了。

承盛听罢不由抱怨:“政务繁忙父亲被迫居于宫中无可厚非,如今又要把大家都接来,他怎么不想想,他不过是代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是睿儿!好容易将睿儿送出宫、又要把他接回来,又不能让他继位,国号还没改、倒要鸠占鹊巢,江州那边一堆腐儒,又要生事了!”

赵熹睁大了眼睛:“真是稀奇,大哥竟也说国公不好呢!”

承盛又气得手疼:“我何时说父亲不好了!但为人子如人臣,上有错误自然当谏!咱们快收拾东西回京都,我去劝父亲一劝!”

赵熹不以为意:“不过是接家人到宫里团圆而已,国公代国已有八年,除了承平和我见得还多些,儿子、孙子都几年才能见一次,夫人更是八年未曾谋面,都不知道见面了彼此还认不认得!国公本就喜聚厌散的,难怪最近看谁都不顺眼了。好容易有个机会,叫大家阖家团圆难道不好?还管那些酸儒做什么!”

承平道:“睿儿之事总要解决,江州本也同咱们不睦,不说这个也会说别的,这些倒都还好;我只担心,父亲是想迁府了。”

“来了自然就不会走,定是要迁府了。”

赵熹想起定都之事,皱起眉来看向承平,承平摇摇头:“不过是一家团聚,大家热热闹闹过年,淳儿的生辰过得也开心些,咱们不必烦忧,其余的事,回京都再说。”

三人虽有赶路之心奈何承盛还有伤在身,承盛之伤为赵熹而来,夫君俩总不好不管不顾,只能一路慢行,等抵达京都,离过年只剩十天。

国公匆匆赶来,目光扫过赵熹、承平,停在承盛身上,见他面容消瘦身形憔悴不由心疼,忙将他扶起:“我儿快快起来,你的伤可好了些?还疼么?”

承盛见父亲对自己如此关心大为感动,哽咽道:“孩儿不孝、累父亲担心了!左臂的伤已经不妨事了,每日换药、过个十天半月也就好了,只是身上余毒不好清楚,王先生为孩儿开了药,每日喝着,且看吧……”

国公大痛,转头看见跪在地上的承平和赵熹更加愤怒:“都怪你们,两个逆子!赵熹你违抗君命不说、连累盛儿平儿代你受过,你良心何安!我李家造了什么孽才娶了你这么一个媳妇!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听夫人的话话、宁死都不叫你进门!”

赵熹对承盛受伤愧疚得很,可还是忍不住反驳:“大哥的伤为我而受,国公罚我、怪我我都受着,绝无半句怨言,可除此之外,赵熹并无过错!伤人者虽还未查明,八成与吴丹阳脱不了关系,若当初国公肯派我前去燕州,吴丹阳阴谋早被揭露,大哥、无异,都能好过些……”

承平连忙喝止:“熹儿!”

国公更气:“你还敢提吴丹阳!你还要怨我!你知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吴郡公写信来告你的状,你自己还洋洋得意!你以为燕州的事你办得很漂亮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赵熹趁机请战:“既然吴郡公如此不识时务,请国公许赵熹出征,赵熹必将其人头爵印奉上!”

“混账!”

承平见国公怒火中烧连连请罪:“父亲息怒、父亲息怒!熹儿心直口快,并无意冒犯父亲!燕州之事都怪承平冲动莽撞,未能想到万全之策,今后孩儿一定谨慎小心、请教父亲后再做打算!”

承盛也帮忙解释:“孩儿之伤是孩儿大意,也非三娣之过,至于后来,确实是时间紧迫,三弟迫不得已只能先斩后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弟已然知错,请父亲体谅。至于牡丹夫人,她不是为燕无异所杀么,怎么能怪在咱们头上呢?孩儿想吴郡公是畏惧燕州、故意在信中如此说,想叫父亲替他做主呢!”

国公叹道:“吴郡公也是心疼妹妹、哀伤难过罢了,信中并无指责之意,只求我将事情好好调查清楚。我已派大理寺前去,这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新年将近,先过节吧!”

承盛正要劝国公别接人入宫,承平抢先开口:“说到此事,父亲,舒太妃已移居安寿行宫,四妹和睿儿来后如何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