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英雄美人传奇 > 第162章 赴京

英雄美人传奇 第162章 赴京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9 20:14:05 来源:文学城

事情发展正如承平所料。承平与赵熹只下令捉拿吴丹阳、将所涉侍卫内官宫婢杖毙,并未深究幕后,但舒妃正为无法全皇帝心血忧虑,又闻吴丹阳逃走,她怎肯干休!她找到李轩质问,李轩愧恨万分、又与她有恩义在前,便将黛君探望丹阳之事说了,舒妃找来承平安排的调查之人,对方虽不肯明言,但证据隐隐指向辛怡宫。

舒妃怒极,顾不得礼仪尊卑冲入辛怡宫找黛君对峙,黛君自然不肯承认,可雁过留痕,她自己做的事怎能没有痕迹,舒妃又非蠢钝之人,越问越确认黛君罪行,终对黛君大骂起来。黛君岂将舒妃放在眼中?又怎会认她的指责?二人险些打了起来,还是赵熹闻风赶来才将舒妃劝开。经此一事朝臣也各有揣测,就是有那忠心皇帝意图拥护李睿的,见黛君如此亦忧心李睿为外戚所摄,也都歇了心思。

丹阳虽回到胶州,胶州却未就此进攻,仍是陈兵金崖关外按兵不动,偶尔骚扰驻军,也都被袁敬德挡了回去,未有可乘之机。

京都动乱暂且平息,只待春暖花开,又是新荣气象。在此之前,还有最后一关。

李国公抵达京都是在一月之后,那日冬雪已融春风已至,寒气渐消天气回暖,承平赵熹各自领文武大臣迎候。国公搜寻一周未见李睿有些奇怪,看赵熹在列更是愤愤,不过顾及二人颜面,他仍和颜悦色,同诸官引荐寒暄相互奉承,定下第二日朝会商议国事,之后没能留在宫中反而被接至李府。

这李府非承平赵熹所居平园,而是皇宫附近的公孙别院所改,比平园大了一倍,富丽堂皇比皇宫还甚,而黛君李睿正等在府里。

“爹爹!”

黛君本在内堂等候,一见国公已泪眼盈盈,缓步上前,看国公也是面想目思慈爱如昔,快走两步到国公身边,哭着拜进国公怀里。国公忙将她托住:“我儿已是贵妃之尊,来此见我我已感动不已,怎能再叫我儿行此大礼!孩儿快快起来!”

黛君有苦难言。自吴丹阳之事后承平待她越发严厉,舒妃、李轩都不愿再见她,她在宫中孤立无援,只得受承平摆布。李国公虽是辅国却仍是臣子,按理说应当进宫拜见自己才是,可承平既不愿叫李睿继位便不会叫他自觉尊贵,故要求黛君和李睿至李府等候国公,待第二日朝会后国公再入宫见黛君和舒妃。

这些日子李睿一直被这么对待,他本就信任承平,又年纪还小,只觉得长尊幼卑理所应当;黛君虽恨,可一来她也无可奈何,二来李国公是他们母子翻身的唯一希望,为能讨好国公,受些委屈也无妨。不过黛君与国公父女情谊本就深厚,她又自觉深受委屈,这眼泪十分有九分为真,国公不知内情,只当黛君对自己思念,对她更为爱怜。

父女二人抱头痛哭,承平好容易才将二人请入堂中,又见了李睿和承平的小儿子李淳。国公虽看承平和赵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却极喜欢李淳,抱在怀里就不撒手,另一手牵着李睿,像个普通老人。

黛君毕竟是先皇后妃,叫她出宫就瞒着陶希仁,也不敢在李府逗留太久,约摸一个时辰,承平便叫人将黛君和李睿送回宫里。

国公看承平说一不二、将府内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想他这些年功绩,不由感叹:“你确实长大了!”

承平回过身来,向赵熹看了一眼,赵熹立刻走到他身边,二人一同下跪叩拜,恭敬道:“不孝子承平同夫君赵熹拜见父亲!”

国公抱着李淳,看着这二人心中五味杂陈:“当初我并不同意你二人的婚事,只想着能拖一时是一时、等你二人感情淡了自然也就分开了;谁料世事多变,你们携手跑来京都一去十数年,不仅叫先帝为你二人赐婚、还孕育两子,如今我再拆散你们倒是我不近人情了!”

赵熹没料这么多年国公竟还想着这些,不由扁了扁嘴,承平忙道:“十年之约承平从未忘记!当初事出有因先帝有命承平不敢违抗,其中曲折也请大哥告知父亲;如今十年已过,承平待夫君恩情比当年还甚,若此时父亲再问,承平亦非赵熹不娶!父亲,就请您成全孩儿吧!”

国公捏着李淳圆肉稚嫩的手,叹道:“温儿温文尔雅,年纪小小已极懂道理,颇有君子之风,你二人教得很好;淳儿一见了我就笑,实在可爱,以后也是个会娇的!唉,我来京时备了些礼物,有给淳儿的,也有给你们的,只是赵熹向来离经叛道,不知喜不喜欢。以后,咱们一家人也该和睦齐心才是。”

这便是接受了。承平欣喜万分,赵熹则笑道:“先时您赠我软甲,我就知您已接受我了,不过是怕我太过骄蛮、想叫我收敛才不说出来!这些年多亏您的软甲赵熹才能安然无恙至今,赵熹多谢父亲!赵熹行事一向无所顾忌,日后也请父亲多多包容指教!”

国公轻哼一声,将李淳交给奶娘,让仆人们退下,这才叫夫君二人起身,细细问起京都事宜。赵熹先述京都变乱,如何救后妃如何出皇宫如何联络各方城内接应;承平再言他与李睿怎么逃出京都怎么借兵燕州怎么反攻京都,后又道:“京都世家清流以万、陶二人为首,武将大都在此次平乱中由孩儿和熹儿提拔,局势已稳;吴丹阳虽潜逃,但胶州并未有动作,咱们尚可安心;之后就请父亲辅国代政,重整朝堂、休养生息。”

国公看着二人,神情复杂:“你二人当真是英雄人物,为父见你二人都惭啊!”

承平忙道:“父亲谬赞了,若非有平州为后盾燕州怎会借兵,京都诸臣也不会听我二人号令。我二人不过担了虚名,能有此胜实乃平州之功!”

国公点点头:“你能如此想说明你确实看得清楚。不过如今平青交战形势严峻,平州离不开为父啊!”

赵熹忙问:“战事不顺么?”

国公叹:“平青也算宿怨,二州又相差无几,哪能这么快分胜负,且有得耗呢!”

承平道:“平州乃我家根基,定然不能舍弃,可父亲若想安定天下,总要走出平州才好。京都为天下之中,四通八达、水陆畅通,又田多土沃、人丁兴旺。如今仍是李唐,京都乃本朝都城,咱们在此掌天下权柄,名正言顺。至于平州,平州各官员均高才,亦忠心,父亲叫可信赖之人留守,应不会有事。另咱们可授平、卫诸臣朝官,虽在地方统由朝廷管辖,这样朝政不乱、地方亦不用大变,待青州平定,再行考虑迁官事宜。”

国公并未答应,只道:“事关重大,我还得细细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