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英雄美人传奇 > 第155章 朝会

英雄美人传奇 第155章 朝会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9 20:14:05 来源:文学城

陶希仁回到家又要扎进灵堂,管家哪里肯呢,跟在他身边寸步不离,陶希仁数次驱赶都无用。陶希仁无可奈何,正要与他解释,又有婢女急急跑来禀道:“老爷快去看看小公子吧,小公子出事了!”

孩子是陶夫人留下的唯一骨血、又是自己血脉,陶希仁哪能不心疼?连忙赶了过去查看,只见孩子瘦瘦小小、面黄无彩、闭着眼睛在乳娘怀中大哭不已,嗓子沙哑都不肯停。陶希仁忙问:“这是怎么了,快去请冯大夫!”

管家走上前从乳娘怀里结过孩子,转身塞入陶希仁怀中,陶希仁初还不肯接、但终究血浓于水,还是小心翼翼抱了过来,轻轻摇晃臂弯,慢慢哄逗。孩子似乎也认得父亲,又哭了一小会,抓着陶希仁的衣袖安稳睡去。

孩子出生时京都动荡,再加上陶夫人因此而亡,陶希仁的心思在别处、并未经常探望,更从未抱过他。如今看这孩子向一片树叶落在自己怀中、浅浅的呼吸和温热的体温流进自己心里,陶希仁的心蓦地软了下来,他忽然觉得愉悦,又忽然觉得不安;他忽然有了无数眷恋,又忽然不愿再承担;他的世界忽然缩小,只剩这一个小小孩子,又忽然放大,叫他想起那芸芸众生。

原来一个孩子就能叫自己如此幸福,百姓所求,不也就是如此么?子孙兴旺,阖家团圆,平安康健,岁岁年年。当初自己四方游学,开坛授课讲忠孝仁义,除书生学者外也有农人商户等三教九流来,自己都一视同仁。有一次有一农人问,只要忠君就可以保庄稼丰收、家人安乐么?众书生哄然大笑,他们笑农人粗鄙狭隘、不识大理不通大道,可如今想来,仓禀实、生民安,这不才是大道理么!儒家讲礼教,上下有分为礼、各守其份为教,可君不能保民何以分上下?民不得安生何以守其份?天下纷乱何以行仁,争功夺权何以教化?天下安而儒门兴,天下战而杂学起,皆因生才为本、礼居于后,先有人家,后有天下,非各享一家之欢何以共礼乐之君?

管家见他沉默不语,以为他怜惜爱子、悼念亡妻,趁机跪下哭劝道:“老爷,老奴随太爷多年,知道太爷和老爷一向以天下朝廷为先,可陛下毕竟已经去了,您就算随他而去又有什么用呢?您要继承老爷遗志、不就应该扶持大殿下、安定天下么?何况公子已经失去了母亲,您忍心让他再失去父亲么!”

陶希仁抱着孩子泪流不止--陶家清名终究要毁在自己手中!

第二天朝会,文武百官皆至,承平和赵熹姗姗来迟。赵熹见陶希仁也在列中,心中一喜,还未向他寒暄,就听有文官道:“百官朝会礼严庄重,因时候特殊无官无职却有功之人上殿还可接受,可双元亦登殿,未免有失体统。”

殿中武将多是这几日奋战的军官,对承平赵熹敬佩得紧,闻言立刻吵嚷起来:“哪里来的酸儒,未有寸功也敢开言!赵将军舍生忘死救出两位娘娘一位公主,后更四处奔波串通义士与李元帅里应外合攻破京都平定叛乱,此等惊天功绩你不看、却只因他是双元就不肯叫他登殿!这是什么道理!”

又有文臣道:“李大君自然功高盖世、我等也仰慕得紧,但阴阳乾坤天定之礼,牝鸡司晨必生大乱,大君乃忠义之士,必不愿因为自己乱了大义吧!”

有人附和:“是啊是啊,大君还是请回府等候封赏吧!”

“听闻大君方为人母,还是看顾孩儿、休养身体要紧,区区朝事怎敢叫大君操劳!”

赵熹环视众臣,昂首而立:“我上报天子、下救万民,功勋赫赫、百官难匹,朝堂议政为天下计,我智勇双全、忠义无敌,上朝奏事,如何有失大义!至于我孩儿自然有人教养,不劳诸位费心!”

承平也沉声道:“陛下梓宫还在泰安殿,各位臣工不知商议陛下安寝之事反而先寻我夫君过错,这就是各位的礼教忠义?我君功劳如何不必多言,孙大人为救皇孙葬于火海尸骨未存、陶大人忍辱负重与公孙周旋,在场军士武官更是奋勇杀敌以平叛乱,各位大人征战沙场帮不上忙,至少陛下后事该由各位出力、好生安排吧?”

百官哑口无言,只好看向陶希仁,陶希仁双目涩红,见状道:“陛下西行已近一月,当以陛下为重!”

百官无奈,只得商议起皇帝后事来。国丧乃大事,流程繁琐礼义复杂,诸人只选出主持官员、就其中重要环节商议,单是如此也用了一二时辰。文官们早已习惯,武官们颇为无聊,正当大家昏昏欲睡之时,忽有内侍传:“荣贵妃娘娘、舒妃娘娘驾到!”

荣贵妃和舒妃来此作何大家心知肚明,诸人精神一震,齐齐望向殿门。黛君和舒妃皆是素服孝衣,黛君在中、舒妃搀扶于侧,二人一起迈入殿来。诸臣皆向其行礼,黛君穿过众人、直直向殿中主位而去。

皇宫原听政大殿已被公孙氏焚毁,今日是在另一泰和殿设朝会,殿中未设座椅、诸官只按品级功劳左右而立,赵熹和承平本站在最前,黛君却想越过他二人立在中央。赵熹一步上前挡住黛君去路,也未看舒妃,只向黛君问:“娘娘来次有何事?”

舒妃垂下头没有看赵熹,黛君也不敢与赵熹直视,索性转过身面对群臣:“本宫听闻诸位大臣今日泰和殿商议政事,事关本宫夫君和孩儿,本宫怎能不来呢?”

文官亦道:“正是正是,今日既商议陛下后事,二位娘娘自然也该一听。”

一旁武官嗤笑:“方才你们还说双元不能上殿呢,功高盖世的双元不行、寸功未立的女人就行,你们的礼教也是因人而异啊!”

有文官道:“两位娘娘并非干政只是听政,自然无碍,李大君所求为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黛君见有人支持心中大定,趁机说道:“大君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皇室,日后定要重重赏赐,偶尔失礼又有何妨?方才听诸位为陛下安排后事周到细致,本宫甚慰,只是除此之外,本宫心中还有一件大事--”

黛君目光扫过诸官,最后停在陶希仁身上:“陛下生前所望就是李唐振兴、天下太平,如今陛下已去、咱们也该承他遗志,新皇拥立之事,还需各位多多费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