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英大人今日出宫了吗 > 第6章 006

英大人今日出宫了吗 第6章 006

作者:一方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01:25:17 来源:文学城

转眼间到了谷雨,谚语有曰“雨生百谷”,这几日,长安城内阴雨霏霏,连绵不绝。

闲来无事,蕃秀便着手吩咐宫人们筹备起端午佳节之礼。

太后一向心怀子民,勤勉节俭。每到逢年过节,入宫请安者便络绎不绝,总不能次次以金银打赏,长久算下皆非不小开支。

不得已之下,蕃秀苦心思量,想出个妙计。

她取来南方精心挑选之上等丝线,置于艾叶熏炉之中,以纱相隔,熏制半月有余。待丝线沾染上艾叶之清香,再依其色泽巧妙搭配。

随后,安排心灵手巧之宫女,将这些丝线编织成精致之珞子。每一珞子之上,皆配以一枚金色转珠,珠上绣有“安康”二字,既显典雅大方,又寓吉祥之意。此等作为宫中赏物,确是再合适不过。

她坐在西厢房软榻上,翻检宫人们交上来的成品,心头不由想起那位。

那日之后,许久不见景帝来向太后请安,她倒是早早将那玉佩配好,挑选的丝珞色泽瑰丽,上有镶嵌的珠宝熠熠生辉,正配上那雍容华贵的难缠之人。

蕃秀不禁笑出声来。

突地听到廊下一阵低声喧杂,她连忙正色。

紧接着,外头传来寇子的声音,“各位爷,你们拿人,也得容小的禀告了我家大人。”

见有人来,蕃秀跳下榻,低头去寻蒲履,却不见另一只。那几人作势要往里闯,情急之下,她顺手撩起曲裾的裙摆遮住脚,干脆正襟危坐。

领头的是个面生的黑脸,神色傲慢,紧跟其后是掖庭小吏,名叫冒儿,平日里与长信宫常有往来,受过蕃秀不少照拂。

一行进屋,冒儿上前行礼,“小的给英大人请安,与您引荐,此位是掖庭暴室丞曹丁曹大人。”

蕃秀不语,眼睛却看向那人。

曹丁在蕃秀这般注视下,自感不自在,勉强拱手行礼,言辞间颇显敷衍。

“见过英大人了,我等奉宫中昭仪娘娘之命,前来携拿嫌疑人,德念宫出了一档命案,有人看见与长信宫坠儿有干系,还望大人准许我等带人去问话。”

长信宫内,五十余名内侍和宫女,平日里蕃秀一向严格管束。偶有疏忽犯错受罚者,但胆敢犯下大罪,如监守自盗、伤人害命之事,却是从未有过!

一来是太后娘娘宅心仁厚,常怀慈悲之心,不愿宫闱之内沾染这等污秽之事;二来也是蕃秀身为宫中总管,威严十足,治理得当,没有人敢去铤而走险。

“曹大人,若是从我长信宫带人,仅凭一句‘有人’之辞,恐难以服众吧,不知你可有凭证?”蕃秀说话间,朝寇子递了个眼神,寇子会意悄声退下。

房内,曹丁斜睨着端坐的女子,语气十分轻蔑,“大人,若是之意要拦着,我等可要请大人一同去德念宫,由昭仪娘娘亲自审问。”

言毕,回头发觉身旁的冒儿面带窘色,连连擦汗,曹丁心中更是不快。

如今中宫空置,后宫事务便由德念宫、如熹宫、云阑苑三位妃嫔轮流执管,机缘巧合,他认了如熹宫曹常侍为干爹,因而受了提拔,可那掖庭人头复杂、派系林立,他新官上任,自然得烧把火震慑众人,方能显出他的才干。

从前就早有耳闻,长信宫詹事英蕃秀的大名,在他看来不过是个被圣上厌恶的宫人,即便背后有太后做靠山,那又怎样!

如今是新帝主政,宫中三位娘娘,皆乃新帝于东宫之时所纳,无论将来谁晋升中宫后位,他都是抱了大腿,怎么还斗不倒眼前这么一个小小的女子?

何况这女子傲睨一世,自他进门起便坐在那软榻上,未曾起身行礼,一个詹事如此大的官谱,那还了得!

蕃秀瞧出曹丁面色不愉,若放到平日,她必然想办法,此刻她心中却无缓和之意。

久居深宫之中,她听过、见过、亲历过太多龌龊之事。初时,因其年岁尚轻,常被人设局陷害,暗中吃了不少暗亏。但她勤勉谨慎,尽心竭力,得太后慧眼识珠,方能在宫中站稳脚跟。

然而,有些人却心生嫉妒,觉得她资历薄、家世浅,何以能拥有如此权势。于是,捧高踩底、狐藉虎威,铆足劲要拉她下来的更是不少,何况还是眼前这般敲山震虎之辈呢?

蕃秀抚了抚手背,笑笑道:“我观曹大人,应是初履新职,接管诸务或有仓促。我等长信宫众人皆知,没有太后的准许,岂敢跟曹大人共出殿门半步。”

曹丁欲兴师问罪,却对上了一双眸光炯炯,更是坚毅的眼睛。

“你!你敢违抗娘娘懿旨!”他气急败坏、跺脚嚷道。

蕃秀面色凌然,浑然不动。

吓得一旁的冒儿两头作揖,唯恐此事惊扰了贵人们,平白惹出事端。

恰好此时,寇子从外步入,俯身蕃秀耳畔耳语一番,蕃秀听毕微微颔首。

寇子正立,清清嗓子,朗声道:“太后降下懿旨,命詹事英蕃秀协同彻查德念宫所发生的命案,务必澄清长信宫宫人之清白。至于其余人等,即刻离长信宫而去,不得有误。”

言毕,朝曹丁等人做了个手势,“曹大人,请。”

见已惊扰了太后凤驾,曹丁只得一脸无奈,干瞪着眼悻悻收队,带着他的人冒雨离去。

待一行人走后,寇子朝门外招招手,侍从将一个宫女从廊下带了进来。

蕃秀朝来人望去,目光猛地一颤,眼底写满了震惊。

只见那宫女十四五岁摸样,曲裾笼在身上,如同那冬日树枝上挂了件袍子,满脸病容。从门口到暖炕这五步局里,她步履蹒跚磨了小半会。

“小膳房二等宫女坠儿,拜见大人。”宫女低着脑袋要下跪,还未跪至半截,体力不支突然栽倒在软榻前。

一同的侍从们簇上去,手忙脚乱将人搀起,见到此景,蕃秀与寇子对视了一眼,脸上更是露出肃穆之色。

宫中人人皆知,掖庭暴室是掖庭下属,负责管理着宫中诏狱,平日里设堂审讯,即便是七尺男儿入内,亦难逃剥皮削骨之苦,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卧病榻上的柔弱女子?

今日若非蕃秀挺身而出,力阻其行,只怕这坠儿早已被带走,非但性命难保,还会为那幕后凶徒做实了铁证。

寇子立于一旁,心中如同乱麻。

一则感念英大人为奴婢们遮风挡雨,甘愿承受雷霆之怒;二则暗自忧虑,那曹丁之辈,心性狠辣,此番受挫,定是不会罢休。

就听蕃秀在问坠儿,“ 我问你,你务必如实答来,倘若有半句假话,不用旁人动手,首当其冲我第一个,替长信宫清理门户。你可认?”

坠儿已泪如雨下,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唯有一个劲点头。

蕃秀目不转睛地盯着坠儿,紧逼着又问道:“你与德念宫何人有瓜葛?德念宫命案之人与你可是相识?”

在蕃秀的震慑下,坠儿嚎了一声,扑倒蕃秀脚边,“大人,要给奴婢做主啊!”

“平日里奴婢都在膳房,与那德念宫并无来往,只是去年清明,因想念家人,偷偷跑到御花园后山去哭,没想到遇见德念宫叫阿朱的姐姐,聊起来她竟与小的是同乡。大人曾严声戒律,长信宫宫人不得私下外交,阿朱姐姐待奴婢极好,奴婢……奴婢便与她便就偷偷交往起来。”

说着面露愧色,满腹的懊悔泣不成声。

“前些日子,她突然传信于我,说她房内蜚蠊成患,叫奴婢帮找些膳房的虫药,奴婢也没多想,就找予她了,之后奴婢又万分后悔,欲找她再要回,无奈在如熹宫外徘徊几日,仍不见她的踪影,自己还滑了一跤患了伤寒。今日就听闻德念宫有人吃了虫药丧了命,大人,我是冤枉的呀!”

说罢,坠儿便扑在地上嚎啕大哭。

蕃秀垂目不语。

在这宫中,此类被人作筏子、被黑锅、冤死的事屡见不鲜。前些年宫里各方人等,斗归斗,却无人胆敢将手伸至长信宫。眼见新帝基业已固,太后日渐迟暮,总有些目光短浅之徒按捺不住,要出来搅和搅和。

观此事,表面是宫人误食所致,可背后之人未尝不是将祸水引向了长信宫!

小宫人是小棋子,她英詹事是大棋子,那人真正想落子扳倒的又是哪一位?

最最可恶的是此人心机叵测,布下如此大局,却仅以肤浅之事为饵。显然对方意在探探长信宫之深浅。

想到这,蕃秀急忙坐起身,要去回禀太后,行至榻下,方觉自己仍赤足而立,又低头寻觅蒲履,得寇子相助,才在软炕之下寻得遗落的那只。

蕃秀穿好蒲履,让人将坠儿扶去养伤,其他人均都退下。

寇子没听令离去,而是匿身于廊檐之下,偷偷去瞧,只见他家大人踱步至门前,却又转身折回,房室之内徘徊往复,举止怪异。

最后,蕃秀坐回了软榻。

果不其然,晌午后德念宫就派内侍前来,婉昭仪请英詹事过宫一同审案。

蕃秀这才踏出房门,去寝宫回禀过太后,带着寇子等一行人去了德念宫。

婉昭仪是景帝刘晏入主东宫时纳娶,出自高祖故里沛县刘氏旁族。与蕃秀还曾几分旧交,当年二人同为秀女入东宫选秀,那刘氏花颜月貌、美人如婉,因此被嗜美成癖的刘晏封号为婉妃。

如今新帝登基,虽没再进封皇后,但纵观后宫除长信宫之外,刘晏将太后曾住过的德念宫赏赐给婉昭仪,足以见他对这位妃子的宠爱。

更何况婉昭仪在朝堂之上,有叔父伯兄中流砥柱,其兄长刘蚡任大司空,掌管水土和营建工程,在宫中更是势头渐涨、风头无二。

思量之间,一行人已到德念宫外,越往里头走,蕃秀就愈觉异样。

殿门口不仅有曹丁及小黄门等人侍立,更有一排身着全副盔甲的御前侍卫,严阵以待。

她心中一阵忐忑,忙稳住身形,仔细再看,远见一人正朝向她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