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银砂 > 第5章 第五章 综艺(5)

银砂 第5章 第五章 综艺(5)

作者:有猫不让我更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4:57:09 来源:文学城

没用多少时间,她们一行人就走到犬猫收容基地门口。门口安保室探出头,有人目光落在摄像师手中器材上,扬声询问:“你好,请问你们是……?”

留白点到为止,给出充足空间。

大门口暂时无人来往,莫谨言走上前,语气谦和:“你好,我们是今天联络基地方参观录制的节目组,我姓莫。”

同时,摄像师从后出示相关证件,递向安保室窗口。

在她们还未离开地铁时,PD从耳麦连线通知摄像师,表示节目组方已与罗生市收容基地取得联系,获得录制允许,具体要求会通知剪辑和后期。

这是莫谨言淡定的原因。

春庭雪会是她的后盾,值得她信赖。

安保室人员核对完信息,将证件递还给她们,态度温和,用词客气:“没有问题,你们可以进去。罗生市犬猫收容基地欢迎各位。”

莫谨言接回证件,递给早春:“谢谢,麻烦了。”

“没事。”安保人员摆摆手,按下按钮,打开闸门。

她们从闸门中通行,刚进入前门,犬只吠叫与猫类“老吴老吴”声隐隐传来,伴随着人类无奈劝架、犬猫同类起哄一齐闯入耳中,不甚清晰。

不远处有女性快步赶来,穿着印着基地logo的文化衫,裤腿沾着各色犬毛、猫毛,形容干练,走路雷厉风行,一错眼就快走到近前来,行如一阵风。

“你们好,”她笑容明媚,极为爽朗:“我是犬猫收容基地负责人,李闻山。”

“你好李女士,我是莫谨言,您叫我名字就好。”莫谨言和李闻山握手,稍后向她介绍两位摄像师:“这是井兰,这是早春。她们是今天拍摄的主要工作人员,我的摄像师。”

几人一一握手,寒暄,没有太过客套。

李闻山说话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真诚亲切而不失距离感。她说:“没有想到我们犬猫收容基地有这样的好运气,接到节目组电话时我还多少有些意外。现在犬猫收容基地运营成熟,大家更愿意关心还在起步阶段的民间组织,很少会有节目再考虑来我们这里录制。”

她说得真心实意,没有别的意思,话尾含了一点让人不易觉察的苦恼。莫谨言感受得到,她笑了笑。

“起步重要,运营成熟之后的路如何继续往下走也很重要。”莫谨言和李闻山并肩而行,她面对这种场合,说话一贯不紧不慢,如沐春风:“犬猫收容基地运营成熟的成功,更应该被看见,被探讨。如果可以,最好能成为后来者摸索前路时不用太走弯路的指引。”

她顺势讲起来意。

“我不记得第一次知道罗生市犬猫收容基地是什么时候,但我家附近有个公园,公园里养了本地罗生犬,梦梦,我记得它来自这里。包括我曾经同学养的犬,小增,和我今日偶然遇到的犬,松松,很巧合的是,它们都出身我们罗生市犬猫收容基地。”莫谨言脸上的神情变得腼腆些许:“说来也巧,之前一直想来这里没有机会。还是这次节目录制,让我意识到,或许我可以现在做些什么,不用再等。”

人类总是会因为忙碌错过太多事情,莫谨言也曾不例外。平日模糊的想法往往刚冒出苗头,每每就被现实绊住脚步,被“更有意义”的眼前事缠住,牢牢不松手。

这次节目录制,莫谨言从知道节目主题那一刻起就在想,她能做什么,能表现什么,什么是安全范围之内的尺度,什么是毫无记忆的无效播出,她带给观众的是无关痛痒可以频繁跳过的无趣,还是看过忘过重温也能记起的笑料?

她不由思考,在尝试中得到结果。

“比如,了断心愿,来犬猫收容基地看看,了解犬猫收容基地发展和困难,看见小动物们不同经历,就是我目前想做的事。”

可能也是应该做的事。

“那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李闻山眼睛一亮,毫不忸怩,痛快地说:“如今犬猫收容基地发展已到瓶颈期,我们正在发愁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如果能通过你们节目得到社会关注,或许我们也会更有解决问题的思绪。”

接着她为难地笑了笑,谈及比犬猫收容基地更青涩的民间组织:“因为犬猫收容基地的成功,很多人认为犬猫收容基地已经不再需要帮忙,他们需要转移目光,去看更需要他们帮助的相关群体,这本是一件好事。只是……现在犬猫收容基地的成功只是‘成功’,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做,我们始终犯难,没有头绪。基地方面,也曾试图发布社会问卷,吸引目光,希望能够群策群力,奈何理会者寥寥无几。这次你们愿意来这里录制,真的是远水救了近火。不论最后结果如何,总归是一条能让我们发声的渠道,十分感谢你们。”

李闻山态度明确,没有因为机遇突然而至失去理智。她落落大方,言谈清楚,提前敞亮地“明牌”,将一切简单明了。

莫谨言喜欢和这种做事风格的人相处。透彻,明白,聪明,理性,进退有分寸……正常得让人赞叹,颇有些耀眼。

“不敢说我们能帮到多少,但我觉得,我们是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埋进土里到底是什么状态现在说不清,只是我坚信等到未来春天来临之际,迟早会有运气开花结果的。”莫谨言不敢笃定,说得谦逊。她和李闻山抱了抱,都有些期待那一日到来。

莫谨言有些庆幸她有录制节目,可以将所思所想付诸行动的机会。她庆幸做下来到犬猫收容基地看一看的决定,庆幸恰巧偶遇基地困境。

这种庆幸不来于任何懊悔,妄想,更多来源于“被需要”。她有点开心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是被需要的,所做之事并非没有意义。

一行人越走越深,犬猫对叫声愈发明显。

李闻山无奈地解释:“现在对叫的,是一只小型犬和狸花猫。这只小型犬最近刚被收容进来,脾气不大好,狸花猫是我们这里的老大,代替我们警告这只后进来的犬要听话。”

至于效果嘛,很明显,现在那只小型犬不服气。

“接触动物时间久了就知道,每一只动物都有它自己的想法。我们这里的犬猫,大多都会进行社会化训练,尽量让它们更有灵性,能做到理解身在人类社会中,倘若动物想要共存需要遵守什么规则。但这种事,也要动物自愿才能更好推行,动物不愿意的话……就像这只小型犬这样,是需要进行漫长培养的。人类想要管教,难度很高,有的耗不说还不一定耗得明白,有动物帮忙管教就不太一样,会容易得多。”

李闻山没有带她们走进去,而是站在窗前,隔着玻璃去看。里面有一位男性坐在犬和猫中间,温言相劝,时刻做好干预它们打架的准备。

“今天不是它们第一次有冲突,表现比之前好很多。从我们观察来看,它们一直比较有分寸,只是我们之前有过类似经验,不敢放松警惕。”

犬猫对阵声不绝于耳,渐渐变得时有时无。李闻山带着他们往前走,路过一个又一个房间,讲述着里面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人类是没法替代动物应有的群体、社会和传承的,即便真有可能会那么一个对动物各方面都了如指掌的人,想必培养成才的代价也太高。所以我们基地主张由动物管理动物,再由人类管理首领,用通俗易懂的动物概念来说,叫‘头狼’。”

“狸花杉杉,是基地老大。在它之下还有几只犬猫,协助它工作,这样一层层管理下去,竟然颇有成效。那只趴在柜子上的长毛猫,就是其中协助杉杉工作的一只,它是一只纯种罗湖岸猫,纯到各方面都非常典型的那种。我们私下里偷偷叫它小纯,有次被它听见我们为什么这么称呼它之后追着我们打,可疼了,不道歉就穷追不舍,鬼精鬼精的。幸福的是,它打我们只用肉垫,从不亮爪子。”

“那只罗生犬同样是协助杉杉工作的小动物之一,区别是它在基地犬群中很有威望,算是犬群里地位最高的犬只。罗生犬在我们基地算是犬类收容最多的品种,很多外地人听闻我们本市特有品种罗生犬脾性很好,专门来罗生市领养,谁知回去之后……发现从罗生市走出去的犬只,对家乡认同感太高,从而出现抑郁症状。没辙,原路送回是不可能了,基地便都收了。幸好只有前几年那段领养高峰期,近两年随着宣传,了解罗生犬特性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很少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了。这也是我们犬猫收容基地重组,再次成立的由来。”

莫谨言耳朵一动,她顿住脚步,看李闻山脸上神色,迟疑片刻:“您是说,犬猫收容基地曾经关闭过?”

这是她不曾听闻过的事。

“是的,我们犬猫收容基地的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李闻山苦笑,她娓娓道来:“曾经,犬猫收容基地的创始人姓余,她是一位年近三十的职业女性。余女士家里养了犬,养了猫,每一只都十分友善,活泼好动,它们时常结伴出去玩耍,呼朋引伴。时间一长,余女士便想,她的犬猫朋友如此多,她要不要为犬猫这两个群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她是一位行动迅速的女性,正好那时她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余女士说干就干,爱屋及乌地建立起犬猫救助站,开始在工作之余救助流浪猫犬。这就是我们犬猫收容基地前身。”

“罗生市引入动物管理制度完善,本地很少会有流浪动物问题,余女士救助的多是从外地流浪而来的动物。当她出名以后,还会有外地人专程前来,弃养动物于救助站屋前。余女士很有远见,她在第一次发现有人将动物丢弃在救助站前后,就意识到她该抽身离开。”

李闻山望着房间里一幅悬挂于墙的油墨画,上面画着一只横卧的罗湖岸猫,用奇异的笔触加入五彩缤纷的色调,相当漂亮。

一束光自窗外游进,油墨画罗湖岸猫栩栩如生,毛发闪亮,仿佛象征着新的希望。

“那是我和她第一次见面。”

本文需要开段评吗?[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综艺(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