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尊还酹江月 > 第5章 学习的目的

一尊还酹江月 第5章 学习的目的

作者:一枚银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07:46:14 来源:文学城

午后的日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面上洒下斑驳光影,林月等了数天的君平先生终于踏步而入。

君平先生立于台前,依旧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简朴却不失儒雅。

他神色严肃,缓缓开口:“今吾与诸生会于此,有吾之高足,亦有游学而至者。且共论之,求学之鹄的,究竟为何?”

子云一脸认真,起身拱手行礼,答道:“学生以为,学习是为了传承和发扬先贤的智慧。”

“将诗书礼义、道德教化传播四方,进而使民风醇厚,人心端正,推动时势繁荣昌盛,共求太平盛世。如此,方能不愧对古圣先贤之教诲,不负读书求学之初心。”

君平先生面露微笑,目光中透着赞许,“传承文化,功在千秋,你有此觉悟,甚好。”

张端起身,若有所思:“学生以为,所学是为专也。”

“若有一技之长,便在这世间谋得立身之本。或如医者,悬壶济世;或似文人,著书立说;又或像画师,泼墨挥毫,皆可凭所学,有所建树。”

阿蕖曾断言,张端画术天赋极佳,未来大有可为。

林月转头望去,张端身姿颀长,迎风而立,衣袂飘飘,仿若从画中走来的雅士,确有大师风范。

君平先生微微颔首,“学以致用,自食其力,亦是正途。”

此时,箕弘站了起来,手指在袖下不自觉摩挲,满脸忧色,犹豫道:“当今天子耽于声色,任由外戚弄权,单王家就有百位子侄身居要职。”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富者田多无际,贫者无地容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土地乃百姓之本,若百姓失去生计,恐生民变。以上诸君所言,如何实现?”

君平先生缓缓踱步至窗前,日光衬得青衫越发泛白,他望向远方。“是啊,民生艰难。你家父身为校尉,守土卫疆,自然了解得多,你以为如何?”

政坛之事,如此敏感,君平先生却能直接承认,果真神人啊。林月暗暗给这老头点了个大拇指。

箕弘挠了挠头:“学生也不知,这便是学生来求学的意义。期望在先生的教诲下,能寻得救国救民的良方。”

林月侧头看向江朔,只见他神色凝重,双手紧握,筋骨毕现。

片刻后,江朔站了起来,温声道:“先生,晚生以为,学习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成为官,辅佐君主,推恩施政,促家国兴,助万民安,此乃我辈读书的抱负。”

君平先生目光中透着赞许,“心怀天下,志向远大,难得可贵。”

“但,若政令难行呢?”君平先生话锋一转,目光锐利,直视江朔。

课堂的气氛瞬间沉重了起来,众人皆屏气敛息,若有所思。

若外戚专权长此以往,国家如何能安稳?百姓又怎能安居乐业?

江朔脸色平静,顿了顿,随即补充道:“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亦当勇往直前,不负所学,不负苍生。”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似有决然之意。

君平先生微微点头,目光从江朔身上移开,缓缓扫视着堂下的每一位学子,仿若正洞穿人心。

“江朔所言,尽显仁人志士之担当。然这外戚之势盘根错节,朝堂之上诸多掣肘,政令推行,谈何容易。” 君平先生语重心长,声音虽不高,却在这一方天地中清晰可闻,一字一句仿若洪钟。

“若因畏惧权势而退缩,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若有良方,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正义而战。”

箕弘脸色涨红,情绪有些激动。

一时间,数位学生相继起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辩声此起彼伏。

林月静静听着,暗自思量,这些同窗的见解虽各有不同,却都饱含着对家国民生的关切。

待众人稍作停歇,江朔再次发声:“诸位同窗所言极是。先生,我认为,我们可双管齐下。”

“一方面,在乡野间宣扬仁政,鼓励发展农桑,以实际行动为百姓谋福祉。”

“另一方面,在朝堂之上尽结忠义之士,哪怕前路漫长,荆棘丛生,只要我们心向百姓,坚守正道,终能拨云见日。”

君平先生并未即刻置评,而是补充道:“这不仅需要你们有审时度势的智慧,更要有直面困境的勇气。为政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唯有智勇双全,方能闯出一条光明大道。”

言罢,他目光深意地看向江朔,转而微微一笑,话锋一转,问道:“林姑娘,你以为如何?”

“我?”

林月毫无准备,冷不丁被点到,顿时措手不及,下意识忙指了指自己,又看向君平先生确认。

君平先生轻轻颔首,林月只得怯生生地站起身,咽了咽口水,思索着作答。

“晚生,晚生只知,一切皆应以民为本。”

“若政令难行,晚生,晚生以为,不妨先从民间着手。”

“我在山下时,看见路边多是乞儿,吃不饱穿不暖,着实可怜。”

“他们都还年轻,若有读书习字、学些本事的机会,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林月的思绪逐渐理顺了,语气快了起来。“若我们能帮助流民学些本事,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产力,是不是就能减轻税负负担,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呢?”

君平先生忍不住笑道:“妙哉!林姑娘能从细微之处着眼,看似质朴之语,却道出了关键。”

“诸生以为,若仅凭吾等白身,如何帮助流民习得安身之技,襄助当地居民提升生产之力呢?”君平先生继续发问。

此言一出,众学生恍然大悟,是啊,从政之路尚远,可百姓的困苦却迫在眉睫,不如就从当下开始行动。

众人顿时来了兴致,争相发言。

江朔手指微动,轻敲几案,林月的想法看似简单,实则切中要害。看来是小看她了。

子云率先说道:“我等虽为白身,然诸位同窗各有所长,皆可善加利用。”

“擅授业解惑者,可在山下开办义务私塾,教百姓识字写字,日后或可凭此谋得文书、账房之类营生,拓宽生计之路。”

“精于农事者,可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节气时令、选种育苗之法,助力农事,提高收成。”

“同时,我们亦可联合山中猎户、工匠,恳请他们向流民传授狩猎、手工技艺,使其能自力更生。”

阿蕖和张端紧接着补充道:“我二人亦可为百姓传授画艺。绘画若能学成,或可绘制扇面、屏风等物售卖,换得些许银钱,贴补家用。”

箕弘听闻,忍不住高声道:“除此之外,还需对当地县衙加以严格监督。平乐山自有律法,当确保其公正执行,绝不能让百姓再受豪强欺凌,守护好百姓安身立命之根本。”

随即有人附和道:“对,在赋税方面亦要严格监督,绝不能让百姓被重复克扣税负。”

林月灵机一动:“我们还可以助力居民规划农副产品售卖,拓宽销路呢。”

大家七嘴八舌,“对,白身聚力,亦能有所作为。”

君平先生听闻,不禁畅然大笑道:“若能如此,实乃大善。吾忝列先生之位,今特提出一新课题--民生济世之策。”

“求学问道,绝非纸上谈兵,唯有亲身实践,方能领悟真谛。”

“今令诸生深入民间,以耕读为基,以民生为要,行教化、助农桑、理商事。”

“尔等需深入街巷村落,细察百姓稼穑之难、商贾之困、教化之缺。以所学之长,为百姓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今诸生共十六人,每四人结为一组,即刻启程奔赴乡野,一月为期。期满后,便以帮扶成果作为考绩,严判优劣!”

众人相视一笑,齐声应好。

“莫因困难退缩,要多思考、齐协作。待你们归来,为师盼着看到你们成长,更盼你们为百姓生活带来改变。”君平先生言罢,拂衣离去。袍角随风而动,留下一众学生在原地回味思索。

“阿蕖,我们一起组队吧!” 林月赶忙快步上前,亲昵地挽住阿蕖的胳膊,阿蕖可是自己唯一的人脉。

阿蕖点头应道:“好哇,不过我们还需要两位伙伴。我去邀请你子云师兄,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可以!” 林月忙不迭地点头,心中暗自窃喜,子云师兄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在她心里那可是最粗的 “大腿”。

就这样,不出意外地,林月、刘蕖、子云、江朔,组成了一队。

夜深,叶鸣继续轻叩窗檐,待江朔走上前,赶忙汇报道:“公子,山下仍未有线索传来。她今夜在刘蕖房中,似乎在整理行囊。”

江朔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无妨,我们明日均会下山,届时我自会亲自会一会她。你先去安福客栈候着,留意往来之人。”

叶鸣神色一凛,应了一声,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