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移舟漕台 > 第14章 移舟事件后续

移舟漕台 第14章 移舟事件后续

作者:烛影斧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5 09:26:18 来源:文学城

部院的马车已经上了江堤,堤内外种着官柳,行列整齐,绿阴无际。

冬风飒飒,雾气扑在江面上,迎面吹来湿漉漉一片。

“黄船师,到了。”

黄葭下了马车,一脚踩进软绵绵的泥淖。

积雨在地上,走起来十分艰难,好在她早就要来了一双官靴。

打起伞,抬头望去,眼前立着一座座青黄色山丘,山丘下是一大片黑色的瓦屋。

雨纷纷落下来,山色朦胧。

刚要细看,怎奈山路积尘,大风扬沙,模糊了视线。

“前面山路曲折,走不过去了,您再往前不到一百步,就是清江浦的官衙。”车夫叮嘱了一声,便调转马头,返程去了。

细雨丝丝入扣,脚下泥土松软。黄葭吐出一口浊气,提起灰袍,风尘仆仆地向前走去。

这官衙简朴至极,许是这些天见过了部院那重重叠叠的门廊,看到这样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落,竟有些不真实感。

杨育宽已经等在了门外。

他脸上已经没了几日前的那种焦灼感,像是平静了下来,但看那眼底的乌青,倒像是好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黄葭阔步走上台阶。

他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有些沙哑,“赶了两个时辰的路,黄姑娘还没吃饭吧,酒菜已经热着了。”

“那便先热着吧,”她笑了笑,收了伞看向他,“杨郎中,能否先带我去看看这两年清江厂的漕船修造账目?”

他微微一愣,但想到那些繁杂积压的事务,看着黄葭从容的目光,点了点头,“正好,我还有些事要告知姑娘。”

雨淅淅沥沥地下,南北两扇窗透进了天光,可雨珠也不住地从窗口打进来。

阴湿的屋子里点起了两三根蜡烛,勉强照得亮堂。

陈年的账簿摆在一排排木架子上,有的刚刚受潮,有的已经起了霉点。

一方掉了漆的松木桌案摆在南窗下,半截蜡烛在烛台里烧得正旺。

杨育宽搬来了这两年的账簿,放在桌案上,坐到黄葭对面。

“黄姑娘,修船一事部院已经来人说过了,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黄葭翻着账目,眼皮未抬,“与漕运有关?”

“正是。”他点了点头。

“此番浙江巡抚江朝宗捏造事实,借着船调到福建,污蔑部院私吞漕粮,部院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如今浙江的漕粮尚未运过来,漕台下令漕船一律不许回江北,全靠在浙江的舟山港。”

“他是想示威?”黄葭冷笑一声,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全不想过问。

杨育宽低下头,也说不好,“如今漕船停在浙江,可运往顺天的盐布还差几艘船,我看码头停着的有一些年久失修的老船,仓库里也还有一些木材,不知可否……”

她轻嗤一声,“这些事,你同我说有什么用,该报给那位陆漕台。”

杨育宽轻咳了几声,“往日是够的,但是这两年……”

他顿了顿,脸色难看,说不下去了。

黄葭一怔,明白过来。

漕船数目锐减,清江浦的人却并不敢据实际数目禀告给部院。

以往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如今漕船被调去浙江,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也不管用了,不得不再想办法。

云阴沉黑,风从破碎的窗纸吹进来,好似低低的叹息。

黄葭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她草草吃过饭,这一顿是午饭连着晚饭一同解决,但愿能管够三个时辰。

又坐上了马车。

山路颠簸,坐在车里的人好像一颗不断滚落的顽石,跌跌撞撞,也没个头。

雨下得心无旁骛。

下了车,沿湖一片枯败的树木,一片黄白色,了无生趣。

七年过去,这里的变化太大。

黄葭只依稀还记得,这片湖和其余几条小溪流汇聚的地方,就是海港。

她戴上斗笠,越朝港口方向走,越觉得从前头吹来的风都带着一丝咸咸的苦味,像是一坛被泡发的陈年老酒。

酸得眼泪也要落下。

这会儿的港口寥无人烟,只有巨大的船身挡住设在港口的船厂,也挡住了天光,一片昏暗。

看不清脚下踩的是泥地还是水坑,她一步步,走得越发小心。

不知过了多久,清江厂广阔的院落终于耸立在眼前。

她抬起头,深黑深黑的墙壁,快要与头顶的天空连成一片。

长久的路途已经快把人折腾得精疲力尽,黄葭没有心思想别的,将部院的令牌给侍卫看了一眼,在几个书办的引路下,快步进了船厂。

庭院里立着一棵大榕树,红褐色的老叶铺了一地,也没人扫。

已经到了夜里,四下冷冷清清,十分不寻常。

船厂这样的地方都要换班,从前哪怕是三更半夜,也是有工匠在的。

黄葭心存疑虑,但她管不了那么多了,就跟着书办去了一位船工首办差的堂屋。

堂屋里,杨育宽早早给她安排了一个副手——邱萍。

邱萍是个小姑娘,十六七岁,识字会写,来清江浦已有八年,动作十分麻利,黄葭听她如数家珍似的报了一连串的船型和耗材存量,很满意。

夜里雨势渐小,黄葭打算去看看海港现有的船。

走过泥泞的小路,四下安静。

邱萍走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

夜风拂过发丝,细雨蒙蒙地落在江上,好似起了一片蓝灰色的大雾。

大船挡住了江上往来的风,靠着船身走,四面沉闷无比。

黄葭越往前,越觉出不对劲来。

“这些船,夜里可有人看管。”

邱萍的声音细弱,“原来是由一些部院的人来看着的,好几条船上还装着桐油,那些都是能卖钱的,从前看管得紧,后来闹起了倭寇,据说还死过人,那些盗匪渐渐也不往海港这儿来,守卫的人就少了。”

眼前江上一片昏暗,那船上也没有点油灯,寥无人烟。

黄葭微微蹙眉,无人看管,那船里的桐油和备用的耗材就这样摆在江上任人偷盗么?

她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邱萍,“船厂的船工,有排班值夜么?”

“有的。”

邱萍眨巴眼睛,目光清澈,“三人轮值一夜,从亥时三刻至寅时,从西边提着灯笼走到东边,可有意思了,听说每年夏季来值夜的人,还能在夜里撞见鬼火。”

她的声音隐隐透着些期盼,黄葭不由一笑,抬起头,看着眼前那漆黑一片,心里又觉得空落落的,隐隐有些不安。

“港口最大的船停在何处?”

邱萍抬手一指。

“再往前走不过五十步就是了。那船上有五面帆,还有部院的一面旗,可清楚了。”

黄葭照她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大大小小的船身相重叠,漆黑一片。

移步向前,两面的树木都变得高大起来。

夜间的林木摇摇摆摆,风吹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只见一艘大船高出水面十几丈,风帆已经落下,在一众船舶中高出一大截,独领风骚。

黄葭同邱萍走上了船,桅杆长长的影子落在脚下。

居高临下,把江上的船看得清楚。

站在船上,海口的风吹来,又冷又湿。

黄葭从船舱里拿出一盏油灯,提着灯照过来,那白茫茫的水气在眼前翻腾。

只是船上空无一人,风呼啸着吹过,越发冷清。

她仰起头,“船工夜里巡船是什么时候?”

邱萍注视着她,“就快了,再过一刻钟。”

“那咱们坐这儿等一会儿吧。”黄葭弯下腰,单手撑着甲板,坐在了桅杆高出甲板的台阶上。

她今日头一天来,又是忽然接替了从前的执事,这里的船工怕不适应,而且她一来不涨工钱,就带着繁重的活计要他们动工,船工们心里也难免有怨气。

所以,她悄悄地来,也想悄悄地跟清江浦的几位船工首碰个面,再慢慢把修船的事情派下去。

造船是件需要统筹谋划的事,从木材商人到船工,甚至是运送耗材的卫所官兵,掌事之人都要一一打好交道。

否则一动工,各种麻烦事就都冒出来了。

想到这里,黄葭看向一旁的邱萍,“你来这儿许多年了,刘工首平日里待你们好么?”

邱萍看着天空,像是在回忆,“嗯……好的时候特别好,不好的时候,他会发火,一发火,就没人敢说话了。不过,大家打心底里都敬着他。”

邱萍这话说得略微含糊,但黄葭听后,脑海中顿时就有了这位刘老相公的面孔,宽厚又有时急躁,在船工心中颇有威望。

这样的人最讲求实际,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倒与她脾气相投,正中下怀,看来日后也好相处了。

听着潮声起落,天色幽暗下来。

两人坐在桅杆下,静静等着。

已经过了三刻钟,值夜的船工人影仍旧不见。

邱萍有些急了,担心黄葭怀疑她说谎,“黄船师,他们以往不是这样的,今日不知怎么了。”

黄葭隐隐有些忧虑,但忍不住宽慰,“你我方才走过来用了一刻钟,如今雨下得久了,路不好走,他们打西边来,兴许走得慢些。”

邱萍坐不住了,“不成,我得把这事告给师父。”

黄葭微微一愣,还不知邱萍是拜在哪位船工手下做学徒,但听她要告状的话,这位师父好似颇有威望,猜测道:“刘工首是你师父?”

“嗯,”她笑了笑,“他还是我爹,我随我娘姓。”

黄葭一愣,明白过来。

杨育宽特地找来刘工首的女儿邱萍做副手,本意是想让清江浦的老船工们尽快接纳她这个新任掌事,只是这个举动落到老船工眼里,却颇有威逼之意。

官衙先将一桩桩繁重的事务砸过来,后又指派工首的亲女给新任掌事打下手,已然激起众怒。

现在回想起来,从船厂到这里一路上都这样冷清,清江浦的船工恐怕已经撂挑子多时了。

雨萧萧然落下,连成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黄葭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嘴唇崩成了一条线。

看着黄葭阴沉的脸,邱萍茫然地站在一边,沉默不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移舟事件后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