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及细说,秋兰上来便将一沓银票塞进了迎福的手中,迎福略带狐疑地看了看秋兰,随后才道:“这是怎么了?”
问这话时,秋兰注意到了迎福的手并未将那银票也一并推回来,便知道这是有帮忙的意愿,因此赶快道:“是迎公主的事情。我打算从界河开始招兵买马,带着人直接打过去。”
迎福脸上的狐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你疯了吧?”不过沉默了半晌之后,他还是回了一句:“你要什么?”
秋兰便道:“两张能出城的令牌,若是方便的话再给我准备一队人,大概二十人左右吧。”
迎福似乎是知道她想做什么了,于是道:“甲胄,兵器,必然是带不出城的,这样吧,我直接让那二十人跟着你,就说出城去执行什么任务,我们办事,也没人敢多问。至于你和你要带的人,就混在里面就是了,我叫人去给你们拿衣裳。”
迎福说完这些,最后还是将银票给退了回来而后在秋兰下车之前道:“四皇子那边在找你,你小心一些,衣裳我给你送过去的。
”
“我现在在南烟斗巷,你别弄错了。”秋兰嘱咐完,便下了车,并没有带上那叠银票。
等秋兰走了,迎福才看了看那叠银票,收了起来,让马车往宫里头去了。
……
南烟斗巷,就是□□姑娘现在住的地方,等到秋兰再次回来的时候,□□姑娘已经换上了男装。
“怎么样?可办妥了?东西我都收拾好了。”
“令牌没要到,我们明天混在纠察处执行任务的队伍里,衣服会有人给我们送过来。”
差不多是天快亮了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让本来就没怎么睡踏实的秋兰和鹿姑娘彻底精神了。
“是有人来送衣裳了吗?”□□姑娘问。
秋兰摇了摇头:“不太像。”
就在这段对话之后,一群官差破门而入,冲着秋兰的方向便去了,□□只得拽起秋兰,运功到了房顶上,从后院跑了。
秋兰跟着□□一路跑,在这个天还不过蒙蒙亮的时候,却是此处最为寂静的时候,两人在街上分外显眼。
刚开始是□□在前面跑,秋兰在后面追,后来就变成了□□在前面跑,还得拽着一个秋兰,再后来就变成了……变成了□□抱着秋兰跑。
可说到底人它不是机器,怎么着都是越跑越累的,到了后面,□□也撑不住的时候,忽然便出来了一队迎福公公的人,一数数量还正好是二十个。
“别跑了,是接应的人!”
□□这才松了一口气,将秋兰从身上给扔了出去。不是脾气大,实在是因为没什么力气了。
这之后她们在纠察处的据点待了一阵,换了装束和衣裳,等到城门开的时候,跟着一并出去了。因为是纠察处的人办差,守城门的人也没敢多问什么。
她们便就这样出了城。
除了城之后,众人再次换衣裳,只不过这次畅通无阻的变成了陆家的令牌。他们也并不多走城里,只是在一些绕不过的关隘处,才从城里走的。
如此便是比预计的时间还慢了一些。
如此到达陆家镇守的城池时,界河的冰都已经被凿开了。如今又是冬天,没什么两国中间往返的商船,陆家的人也不方便直接将人运过去。
因此秋兰他们也只能在这边过个年。
边城不比京中,哪怕在大朝时此处还是多么富庶繁华的地界,如今也已经凋敝了许多,只是曾经那些精致气派的建筑,还是都在的。
秋兰在这庸城中逛了几日,又开始想做起了买卖。
这里毕竟不如京城,况且人生地不熟的,赚钱的买卖都是不好再做的,那都有人做了。
也不是真的就做不了,毕竟陆家的关系还在这。
但与人分利,到底是分不到多少的,还不如另辟蹊径。
于是秋兰想到了界河那边的梁国。
梁国这地方在哪,她之前确实是没概念的,不过那边什么样子,她还是有限地在书里了解过一些的。
当年如月兵马攻入大朝之后,大朝内部逐渐便开始有了兵乱,各处起义的,造反的,拥兵自重的,最多的时候各方势力总数达到了上百。
梁国皇室的祖上并不是其中的一员。
他们的祖上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因为相貌与当时所在国国主送呈画像给玉茹国,却又逃了婚的公主长相颇为相似,于是被送到了玉茹国代替和亲。
这之后便有了梁国皇室先祖。这位先祖在玉茹成功篡权夺位,又在之后被玉茹国的另一位王子给撵了出去,只得带着亲兵继续往东打,在大朝混乱的局势下,分了一杯羹,这才有了今日的梁国。
在三四代的通婚和淡化自己血统的宣传之下,如今梁国自己人倒是很少有人在意这个了。
梁国这地界,在大朝的领土来说,本来便已经算是靠北了,定都的地方就更远离原本的大朝中心了,因而梁国的南边还好,和大启的差异不大,但是北边的民风就更不受约束一些,民间甚至还常有私斗。时间久了,靠近大启的地区也受了这股民风的影响。
但是上层在皇族的强调下,对于一些礼节之类的重视和教条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大启。
甚至说上层完全在另一个世界,也并不过分。她们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追求极致的“雅”,吃的米,穿的衣,用的东西,都要和下层的“粗鄙人”区分开。
那……不如就卖米吧。
庸城一代出米,只是并不往梁国去卖。秋兰便收了些米,再雇了一些少女,一粒一粒地将米捡出来,再经过清洗、晾晒等等的十几道工序,才算是真正的商品。
秋兰将这米取名为“庸城米”,并且通过陆家的关系,让这米只能由秋兰这“庸城米行”特卖。
倒是也不卖给庸城里的人,而是往梁国送。
头一批的米当然是不太顺利的,但是靠着迎福给她留下的那二十个纠察处的人,她还是很快地打通了梁国那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