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愿世清平 > 第7章 为情所役

一愿世清平 第7章 为情所役

作者:度鱼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45:56 来源:文学城

公主府内,别允因着摘床,整夜都睡不安稳,早早地便起来了。

此刻,她正百无聊赖地倚在塌上,看着两个婢女更换博山炉中的熏香。

却在此时,府中管家过来告知她,说是天子内臣来府上接她了,已在正堂候着了。

别允只得由着婢女挑挑选选,又换了一身较为正式的妆面。

随内臣乘车,至宫门前下,早有另一位内侍候在一旁,别允跟着他走,经过未央宫时,恰逢臣子们结伴从宫内出来。

别允心下好奇,那位是否就在其中,匆匆瞥了一眼,却未看到,便由内侍引着继续往东去了。

眼前的石板路与过去重叠,别允脑中思绪飞转,过去八年时间,这条路竟还是原来的模样,那人呢?

她原不知,这路看上去数十年如一日,皆是因为时时有人清扫维护,若不然,便也如那些野外的山石,风霜斑驳。

离长乐宫越来越近,别允心中的焦虑反而逐渐平静下来。

至宫门前,太后身边的姑姑候在门口,引她进殿。

别允垂头盯着自己前方低阶,朝座上恭敬行礼道:“别允,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长乐未央。”

这一礼鞠了许久,久到别允心中升起激动,又转为不安、忐忑,才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颤抖着,呼唤她,“阿娇!我的阿娇!”

一声阿娇,仿佛把时光到转回幼年相伴的无数个日夜。

在旁人家,‘阿娇’都是母亲唤自己女儿的,可叫她阿娇的,只会有幼时的外祖母。

眼泪涌入眼眶,星河汇聚,一颗颗流星从眼前划过。别允抬起头,轻声细语地回应道:“外祖母!”

“哎,快到祖母身边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她应邀上前,傅太后牵起孙女的手细细摩挲,问她路上一切可好。

别允也打量八年未见的祖母,见她双鬓花白,身量也清减许多,顿时有些心疼,关切地问道;“来时听说外祖母病了,不知是什么病?现在可好些了?”

“都是些小毛病,不用太过忧心”,太后语气温和地同别允说道,“年级大了,难免有些疼痛,不比年轻”。

“皇上驾到”,外面内侍唱罢,一身穿黑色衮服中年男子走近。

别允同众人上前行礼,他道免礼,转而向太后道:“太后腰疼哪里是小毛病,严重时,连行动都困难”。

又转过头看着站在面前清丽淡雅的小人,抬起手抚了抚她鬓边发丝,问道,“阿允,早上可有用过早点?”

“舅舅,未曾用过”,别允眉眼含笑回答道。

听及此,皇帝令宫人传膳。

可用饭否?真真是天底下最温情,也最无情的话。明明那样平常,却又那样稀罕。

三人围坐,那种熟悉的依恋再次充斥心头,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儿时身边没有父亲、母亲,但是有外祖父、外祖母,还有舅舅,他们陪着自己,填补着自己身边的空白,曾经自己所有的幸福,都事关他们。

桌上之人,或多或少,回忆起昔日光景。

可如今已然不是曾经。

三人其乐融融地用完早点,皇帝便回书房议事去了。

待皇帝走后,别允搀着太后到殿外廊上消食,太后忽然感叹道:“快到重阳了吧,这院里的花儿开得真好”。

别允附和着说是,又听太后面露哀伤道:“阿娇,吾记得,你八岁离宫的那天便是重阳。”

她点头。

“你走之后,有一年重阳,皇帝来我宫里,一脸落寞,同我说道,母后,阿允,看来是真的恨我这个舅舅了!”

八年前的记忆大多已经模糊,但舅舅当日所言一字一句仍很清晰。

他说,一个连自己亲生母亲都不管的孩子,他凭什么管!

犹记那日黄昏过,自己本已睡下,却被前殿的争执声吵醒,声音有些大,一听便知是外祖母和舅舅,出于担心,自己当即起了身。

蹑手蹑脚地出门,伏到殿前的柱子后面,偷偷往里看。

皇帝舅舅的样子特别骇人,与以往的和善温煦大相径庭,祖母面色也异常严肃,两人应是大吵了一架。

小小的人儿不敢进去。

皇帝咬牙切齿,“每每他想有所获益,只需略微示意,一个眼神,那些人便跟疯狗似的舔上来。而他呢,偏偏还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在朕面前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他以为他还能像从前一样迷惑朕,殊不知他的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太后站在一旁,冷淡地笑道:“早年你利用他打压傅家的时候,断未想到今日吗?”

皇帝沉吟不答。

太后语重心长道:“我决不允许你动阿允,你是她舅舅,总该好好为她打算。敌国为质,绝不是条活路。”

闻言,皇帝面上闪过一丝痛楚,喉间哽噎:“母后,儿子实在没有办法了呀!奏请的折子如山一般堆在天禄阁”,顿了顿,又有些气愤,拧眉说道:“我不管,连她的生身母亲都不管她了,若是阿姊还在宫中,朕何至于走投无路,任人掣肘。”

啪!清脆的巴掌声打断了皇帝。

“你趁早断了这个念想。我知你这些年进退维谷,多有不易,但吾儿,决不能是个只知道躲在女子身后的君王。我的话,你好好思量,阿允的事便不劳你操心了。”

太后说完这席话,不等皇帝回答,便径自离开了。一出门,就看到了坐在地上满脸泪水的别允。

当时别允还小,对于二人争吵的内容已忘了七七八八,但舅舅言语之间的恶意与嫌恶像一把利刃直插入心。

那时,舅舅即位初期,自己已许久未见过他。

女眷不能随意出入前朝,所以总是盼着舅舅会来找自己,可是等了很久他也没有来,宫宴上相见,也只得三言两语。

她便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不是忘记我了,他只是太忙。

时隔数年,如今再听太后这话,别允霎时泪如雨下,那种痛彻心扉的滋味重回心头,她竭力压制着嗓下的呜咽,说道:“怎么会呢,舅舅,永远都是舅舅啊!”

看着眼前稚嫩的孙女,傅太后再也忍不住,抬起袖子,抹了把眼泪,拍着她手背说:“那就好!你舅舅他,是个重情的人。只是他成了家,成了帝王,天下重担在他一身,但这不代表他就不爱你了。”

太后如此宽慰,往日的那些芥蒂好像就如烟消散了。如今最亲近的人都在身边,她心里更多的是满心欢喜。

别允边扶着太后往寝殿走去,边同她打听着皇后舅母和小公主清和。

这才得知,二人几日前去了城东的鸡鸣寺,说是去为太后祈福。

提起清和,她想起自己离宫的时候,清和还是个黄毛小丫头,便开口问道:“外祖母,清和长成了什么模样?不知回头见了面,我还能不能认出她来?”

“她呀,不还是那个样子,从小到大没啥变化,鬼灵精一个”,太后笑着回答,忽而又转过身上下打量别允。

“倒是你,出落得越发标致,与小时相去甚远呐。二八年华,都可以议亲了”。

别允嘴上说着,年纪尚小,只想承欢膝下,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明朗的面容。

当天别允就被留下了,不及夜半,太后娘娘宫里进了一位娘子的消息就传遍了半座皇城,一时间议论纷纷。

这议论声,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某侯府。

次日,曦光未明。别允在廊轩上踱步,看着熟悉的场景,不免想起了小时候。

有段时间,安平城气候燥热异常,自己总来此处乘凉。

早晨请过安,溜达着过来,同婢女们一块儿分食早点,由着她们将姑姑梳好的发髻拆开来,编来挽去的,有时梳着梳着,自己就倚着廊柱打起盹儿来,直到晌午祖母派人来叫自己去用膳。

有那个别淘气的婢女,会拈一枝花抑或一缕发,放在耳边搔痒逗趣,然后自己恍惚睁眼,缓缓起身,抻个懒腰,几人打着闹着往祖母殿中去。

思及此,别允打眼朝四下望去,身边跟的婢女皆敛目垂首,再不见过去的身影,瞬间失了兴致,摆手叫她们下去。

沿着回廊边走边看,这走廊同从前亦没有分别,院中那两樽三足鼎比往日更亮了,菡萏过了花期,只几片残叶静静浮着,墙角那几颗优昙,也八年前更茂盛了。

这优昙本不是安平生养的树,却在宫里慢慢茁壮 ,别允心下感叹其生命力顽强。

却在此时,从月亮门中走出一人,经那片优昙树款步而来。

来人身着月白深衣,外罩天青色袍子,头上的进贤冠衬得他更添几分俊朗。

竟是傅莽。

别允没想到竟会在此碰见他,一时愣在原地,一口气憋在心口,及至躬身见礼,才慢慢吁出。

傅莽也没料到会在此处相遇,心中生出一丝欣喜,但因有事在身,也仅仅打个照面就离去。

傅莽离开不久,婢女就找上了别允,说是太后娘娘召见。

进入正殿,便见方才偶遇的男子也在。

太后笑呵呵地招呼她过去,“阿娇,来,这是安定侯府的小世子,傅家五郎。”

竟是世子么?别允转过身去,微微欠身,“世子安好!”

对方亦抬手见礼道:“别小姐,幸会!”

太后看着彬彬有礼的二人,心情格外美好,笑容堆得满脸都是。

她也不戳穿二人此前见过的事情,如此,这二人也就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好事。

心花怒放地拉着别允的手,说道:“这五郎啊,从小跟翼儿一处读书的,清和最喜欢她了,天天跟在他后边,五哥长五哥短的,往后,你们也要好好相处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