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之酒(Baccano! )★
★【作品简介】
中世纪,炼金术士们以巨大的代价从恶/魔的手中得到了传说中的永生之酒,凡是喝下永生之酒的人们,正如它的名字那样,将会得到永远不会死亡的肉/体。
永生之酒带来了希望,却也引发了空前绝后的灾难,因为私/欲和利益,与此酒相关的人士一个接着一个失去了踪迹。随着禁/酒/令的颁布,永生之酒的下落逐渐成为了谜题,然而数年过后,有关它重出江湖的消息再次被传得沸沸扬扬,在纽约的黑/道中激起了涟漪。
身怀绝技的少年洛菲、不老不死的炼金术士阿洛瓦、个性莽撞大大咧咧的夫妻艾萨克和哈文特,这些身份从无交集的人们,也为了追寻永生之酒的下落而走到了一起。
《永生之酒》是轻小说家成田良悟著作。
“BACCAN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有“大/骚/乱”之意,借以暗示作品中角色与角色间的矛盾以及势力与势力间的冲突。作品中部分人物因为饮用永生之酒而得到了永生,在各个时间、地点、事件中穿插影响,产生了各种错综复杂的故事。
-------------------
★【个人感想】
1:爵士风OP的跳转分镜超级棒!每次都不舍得跳过~~
2:里面很多奇奇怪怪的CP,开始觉得满头问号,后来就感觉还不错hhh 我最喜欢那对笨蛋夫妇啦XD
3:总的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作品,乱序的时间线,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是一部没有固定的主人公,复数主角和剧情一环扣一环的群像剧,作品中登场人物超过90人是一大特色。
4:不过主线剧情还是比较弱,逻辑也不算太通顺,除去几个段落确实有点血/腥以外,当作一个休闲轻松番来看就好了,也不会太烧脑。如果不玩插叙闪回的手法。。可以砍掉一半的时间。。
5:不过喝了永生之酒后是不是就失去生/育能力了,大家到最后好像都没有提到是否有后代(摸下巴)或者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不死之身,于她/他于己都是无益就选择不要。这样想想,DIO,你真的为老乔家付出了太多(喂)
-------------------
【豆瓣引用】
【并非又一部内/涵片】作者:SydneyCarton
之前有人说这是内/涵片,换言之,是主题党的大爱,但实际上这部倒谈不上多少内/涵,但却是我看过的TV版动/漫中叙事最别致的一部。
说叙事有特点,其实现在真正老老实实平铺直叙的片子倒真不多,大部分都喜欢玩一点点倒叙、闪回,插入一点点小悬念/吊/吊/胃口,但总体上仍然是大差不差。看绝望先生倒是甩得厉害,但那部明显就是在Kuso啊,而且与其把它当故事看,不如当恶搞杂文看……
但永生之酒不一样。我没看过小说原著,但看tv版,已经觉得足够作为一部小说叙事学的教材和范例演示来看。与其讲片中那个永生酒之下崭露的人/性面是主题,倒不如说,这个东西是老师讲解2个苹果 3个苹果=5个苹果中的苹果,主题只是个道具,只是演示给你看如何将它展现出来时的必要存在。
真正的主题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第一话里就点明的两个讲故事的要领:一、故事没有开始和结束;二、每个角色都(可以)是主角。
关于第一点,1711、1930、1931这几条主线平行贯穿的叙事就是证明。每一条线都可以单独成立,但每一条线又跟前一条能接合上,即便如此,你又不能说任何一线仅仅作为部分存在。
按上面的时间顺序,火车段落应该是最封闭的一段了吧?但是即便如此,导演从未试图将火车上发生的事情全貌展现,作为观众的我们即便看得相对清晰,但仍然有很多细节可以延伸出新的分支,而且关键是在片中,没有人能知道全貌,这个火车事件仍然可能会有新的申发可能。这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标识。
这让我想起当年的开/膛/手/杰克案:即便有一个目击者从头到尾了解了案件真相,但案件在这数百年的猜想引起的影响是他无法控制也无法预知的,这就是没有开头和结尾的新故事,至于案件本身,只是故事原来一个核,一个引子罢了。
有人说这片子有学《低/俗/小说》的叙事,嗯,单从简单的时间线来看,确实有点,不过作为后来者,它的单个情节戏剧性和连贯度又相当赞,不像《低/俗/小说》有些偶然的地方就推脱到主题的命运异变或者黑色幽默上。
关于第二点,就更有意思了。一部16话的动漫,居然有这么多有名有姓有戏份的角色出场,着实让观众费了些劲——至少我是一边看片一边拖回片头对照角色……关键是每个角色的戏份都不轻。
让我们自己想想看,如果你是导演,在知道这个故事全貌后,传统情况下,你会安排谁当主角?Maiza是最有可能的,毕竟他是贯穿始终,而且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如果你跟Carole的品位相仿,也可能会选择Firo,有点邪气,帅气且身手不凡。
傻贼夫妇?也不错,就是太傻的样子只适合做串场角色不适合做主角,跟整个戏的氛围有点不搭。至于Ladd还有那个纹面小孩、被虐n次的小孩什么的,做个有重要地位的配角就不错了。但我们看看片中是怎样的。前面几个角色戏份跟后面的比,甚至有点不足。如果按照看传统内涵片,比如看钢炼的观影方式来看,在大段大段戏份给了Ladd给了Firo给了被/虐/小孩的时候,多少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这就好像从大花脸的视角来重新拍钢炼一样。
但换个角度,从那句话:每个角色都(可以)是主角来看,就正常多了。这样拍,只是告诉你,从他们身上,一样会出戏,而且可能会出更有意思的戏。关于这一点,有个更非凡的证明,那就是第15话,整个剧集的倒数第二话,居然出了个新角色——那个大扳手自恋男,而且导演编剧还对他是相当的有爱。呵呵,恐怕是怕观众陷入情节太深,特意用这个角色再来提醒提醒那句主题的存在吧。
讲到角色,其实这也是我说这不是内/涵剧的缘由,因为细究一下,再好的剧本,16话也难以撑起这么多角色的面面俱到,在每个角色的塑造上,反而是上面提到的往常容易被忽视的角色被浓墨重彩,而往常负责给主题撑起主心骨的那些角色却相对虚弱。
另外若说瑕疵的话,日/漫/控/欧/美/之风虽然久远,但真正描绘欧美背景时对角色的刻画有时还是有点太“日/本”了,钢炼玩的基本是架空背景下的哈德,还算有点样子,这个里面有些角色表现显得过分夸张了一点,这个不例举了,倒也没什么,因为角色这外壳里填的什么馅料就跟前面说的苹果一样,道具而已,不必过分细究。
除了上面这两点之外,我看第一话就感觉很棒的是,在一部不那么kuso的片里,居然还玩起了元叙事。虽然看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副“社”长是什么社的,才知道原来是跟片中剧情发生时间几乎同时进行的一段,但这就实际起到了小说家的作用。
我看的动漫不多,不敢说是创新,但至少这一手玩得实在是太妙了。联系到上面两个主题,更是妥帖。
★【狂潮】(粤语)翻唱:方大同
*这歌词也太贴合这个作品了!!
--------------------------------
是他也是你和我
同相亲相爱也相争
大家偶遇在人海 你我各留痕
几许欢与笑 多少爱和恨
那狂潮卷起 灿烂又缤纷
是苦也是甜美 人生的喜恶怎么分
大家各自寻找 你我心中印
几许哭与叹 多少假与真
让狂潮起跌 混合爱和恨
是他也是你和我
同悲欢喜恶过一生
★【问我】(粤语)翻唱:郑秀文
*提要的歌词来源,最近宽慰自己的歌曲~
-----------------------------------
问我欢呼声有几多,问我悲哭声有几多
我如何能够,一一去数清楚
问我点解会高兴,究竟点解要苦楚
我笑住回答,讲一声 我系我
无论我有百般对,或者千般错,全心去承受结果
面对世界一切,那怕会如何,全心保存真的我
问我得失有几多,其实得失不必清楚
我但求能够,一一去数清楚
愿我一生去到终结,无论历尽几许风波
我仍然能够讲一声 我系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永生之酒(Bacca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