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叶涟漪 > 第16章 决定出国

一叶涟漪 第16章 决定出国

作者:赵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11:44:54 来源:文学城

巴生理工大学,这个对于叶凡而言全然崭新的名词,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击中了他的心灵。在过去的岁月里,他所熟知的世界极为有限,启蒙老师的儿子小靳为了考取中央工艺美院,每日坚持不懈地练习小灰调,那专注的模样深深地印刻在叶凡的记忆中。

回想班上那些选择继续学业的同学们,美术成绩出类拔萃的,无一不是怀揣着考取内海美院的梦想,他们为了这个目标日夜拼搏,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努力。而成绩稍逊一筹的,则把目标定在了城建大学、工业大学、师范大学里的美术学院。这些学校大多集中在内海市区,即便最远的,也不过是在 60公里开外的郊区,对于他们来说,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周伯伯给叶凡介绍的这所巴生理工大学,却远在 4000公里之外的马来西亚。这不仅距离遥远,还是一所理工大学,其主修专业是 JAVA编程。要知道,在叶凡过去的认知里,计算机领域一直充满着神秘的魅力,他对其有着深深的执着和强烈的求知**。每一次在书店看到与计算机相关的书籍,他都会驻足许久,眼神中流露出渴望与向往。

如今,周伯伯的这一番介绍,仿佛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他前途那扇紧闭的大门。在那一刻,他仿佛告别了过去在商店卖东西那种单调乏味、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他的眼前不再是迷茫与混沌,而是出现了一道清晰可见的门,门里透射出一道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的亮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那期待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那憧憬恰似夜空中璀璨的繁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你想去么?”父亲叶作铁用带着几分关切与疑惑的语气问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儿子梦想的支持,又有对未知选择的担忧。

“我想学学 JAVA编程!”叶凡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爱好。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坚定。在他的脑海中,早已浮现出无数与编程相关的画面。每次路过电脑城,看到那些展示着各种编程成果的屏幕,他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心中满是向往。他曾在图书馆借过几本关于编程的入门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哪怕遇到再复杂的概念和代码,也不曾放弃钻研。此刻,他说出这句话,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

后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叶凡和父亲一同走进了一家留学机构。刚一进门,便能感受到那略显严肃的氛围。他们从工作人员手中拿了几张表格,坐在一旁的桌子前,开始仔细地填写一些信息。

叶凡握着笔,一笔一划,极为认真,仿佛手中的笔承载着他未来的希望。他们仔细阅读着每一项条款,那条款既有中文部分,也有英文部分。叶凡和父亲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每一个字都不放过,神情专注而凝重。

他们确实是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所有的条款,然而,对于其中复杂的条文和专业术语,懂与不懂就暂且未知了。或许有些内容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外,或许有些概念太过深奥,但他们努力去理解,去思考。

最后一步,叶凡深吸一口气,用那略显稚嫩的笔体,在合同最下方的横线上,一笔一划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叶凡。那一刻,他的名字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象征着他向着未知的未来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和他一同签名的是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她宛如一朵清新的百合,静静地站在那里。叶凡对她印象不深,只是模糊地记得她脸上有一块儿小小的雀斑,那雀斑就像夜空中不太起眼的星星。她应该是和叶凡一起去马来西亚留学的同路人,然而此刻,他俩面对面站着,气氛略显尴尬,竟没有只言片语。

父亲用他那粗壮的手用力地向前推了他一下,那力道带着父亲的急切与期待。但叶凡依旧是用力掌握着平衡,没有踉跄向前倒去。他的身体仿佛有着一种本能的定力,在这突如其来的推力面前保持了稳定。

这情形让叶凡瞬间想起了在上海时的一幕。那是在浦东开发区一条安静的马路上,同样是身后的某人用力一推,将自己推向了那泛起涟漪的情景。

之后的某天父亲带着叶凡来到内海银行,去的目的是办一张贷记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信用卡。那个时候很少人用卡消费的,可能只能在超市和ATM自动取款机里可以用一下。

叶凡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刷卡消费的情景是和李旺杰在一起的时候。那是一个阳光柔和的午后,他们走进了一家弥漫着文艺气息的音像店。李旺杰兴致勃勃地在一排排货架间挑着他喜欢的碟片,眼神专注而炽热,仿佛在寻觅着珍贵的宝藏。而叶凡则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大口地吸着手中的草莓味奶昔。那奶昔是李旺杰慷慨给买的,价格大约是 9块钱。在那个年代,对于他们这些还在上学的学生来说,这无疑算得上是一笔大价钱。

那时候,叶凡就知道胖子李旺杰算是一个富二代。但究竟怎样一个富法儿,叶凡倒是没有详细研究过。反正那个时候,叶凡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跟他混在一起。李旺杰总是带着叶凡出入各种新奇有趣的地方,让叶凡见识到了许多未曾经历过的事物。

只见李旺杰买了一张许茹芸的 CD和一张《美国丽人》的电影碟,然后大步走向银台。他从容地站在那里,从钱包里掏出了一张借记卡。营业员微笑着接过卡,拿出机器熟练地一刷,随后李旺杰淡定地按了密码后,这笔交易就算是顺利付完帐了。李旺杰转过头,得意地告诉叶凡,每个月家里都会往他的卡里打上 500块钱用于消费。叶凡记得自己当时听到这些时,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在默算着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5元×21天=105元。105元,这就是叶凡高中时代每月少得可怜的零花钱。每次想要买一本心仪已久的漫画书,都要攒上好几个星期。而李旺杰却能如此轻松地消费,这种差距让叶凡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同层面。

“不行,您的孩子年龄不够,不可以办信用卡!”银行柜员用坚决的语气对叶凡和他的父亲说道。那声音在空旷的银行大厅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而决绝。

从银行出来后,父亲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他的脸色阴沉,眉头紧锁,仿佛心头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叶凡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心情也无比失落。但叶凡心里清楚地知道那信用卡的意义,父亲原本的意思是让他用信用卡在马来西亚消费,然后父亲在国内帮忙还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叶凡在异国他乡的经济压力,也能让父亲更好地掌握他的消费情况。

然而,这个精心筹划的计划终究是没有成功。叶凡忍不住回想起之前和父亲一起讨论这个计划时的情景,父亲满怀期待地描绘着如何通过信用卡为叶凡提供便利和支持,而此刻,所有的美好设想都化作了泡影。叶凡抬头看了看天空,阳光依旧刺眼,可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只觉得未来的道路似乎又多了几分迷茫和不确定。

叶作铁带着儿子叶凡去的第二个地方,是离爷爷家小院儿不远的一栋大楼前。那大楼高耸而威严,在阳光的映照下,玻璃门右侧挂着的一块“内海市出入境管理局”的牌匾格外醒目。

他们走进大楼,出示身份证、排队、查阅档案……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让叶凡应接不暇。叶凡就像一个傀儡人偶一般,被后面着急的人推着前进,又被前面步伐较快的人带着走。那时候的他迷迷糊糊地,整个脑袋都晕乎乎的,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在快速旋转。

然而,只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小女生,看上去大概是个初中生的年纪。只见她不停地捶胸顿足,满脸写着烦躁,五官都似乎因为情绪的激动而有些扭曲。叶凡好奇地细听之下才知道,原来女孩的妈妈要带着女孩出国,女孩心中也是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但由于妈妈与爸爸之间是离异的关系,按照规定,女孩出国还需经过爸爸的同意。可如今,她们已经想尽办法,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人了。

这事儿在当时的叶凡看来蛮有意思的。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才开始懵懂地了解这些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不过,他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似懂非懂。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护照办得很顺利,至少比那个女孩顺利得多。这种顺利让他在这混乱的场景中,感受到了一丝幸运和轻松。

叶凡常常困惑,自己的反射弧为什么总是那么长。然而,当他拿到护照,看到那闪着淡绿色渐变光的马来西亚签证时,内心深处才开始有了强烈的触动,恍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奔赴遥远的异国他乡了。

在那几年,身边出国的人仿佛都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去不返,从未听说有谁还会回来。2021年 7月 29日,那个清晰而又沉重的日期,将成为叶凡离开内海的日子,并且他深知,这一去,或许就和这里再无交集了。

此刻,他静静地坐在家里,离手最近的是那台“大头”显示器的电脑。那台电脑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它还是 1998年刚入学时,母亲通过那些新加坡留学生费心给他组装出来的。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它上面,又缓缓扫过屋里的一切。陈旧的书架上摆满了曾经爱不释手的书籍,墙上挂着的照片记录着成长的点滴,那张陪伴他多年的小床依然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他就这么看着,头脑里像过电影一般想着自己在生活中的一切过往。那些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温馨与争吵,一一在眼前浮现。忽然之间,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什么东西都是带不走的。他要与父母深情道别,与这间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小屋道别,与那些知心的朋友道别,与眼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切道别。每一次道别,都如同在心头割下一刀,疼痛却又无奈。

那么还要向谁道别呢?叶凡在心中不断地思索着。就在这时,涟漪这个名字忽然闯入了他的脑海!叶凡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过去。

涟漪!一个在他上高二时就深深喜欢,却始终无从接近、无从表白的女生。她的一颦一笑,都如同春天里最娇艳的花朵,深深地印刻在了叶凡的心底。

如今,离他要走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对她表白或许那就是害了她,会扰乱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可是,如果就这样与她没有一个真正的道别,那又会成为叶凡今生难以弥补的一个遗憾。

叶凡想起每次在校园里与涟漪擦肩而过时,自己那紧张得砰砰直跳的心;想起在课堂上偷偷望向她的背影时,内心涌起的那股温暖又复杂的情感;想起那些因为她的一个微笑、一句话而兴奋或失落的瞬间。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叶凡无法轻易割舍。他在内心纠结着,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份未曾说出口的感情,才能不给彼此留下伤害和遗憾。

那么她在哪里呢?叶凡满心迷茫,毫无头绪。他在脑海中努力搜寻着关于涟漪可能的踪迹,却一无所获。她就像一颗消失在茫茫夜空中的星辰,让叶凡难以捉摸。

她上学时有一个朋友叫阿玉,阿玉或许应该知道涟漪的下落。可阿玉又在哪里呢?叶凡对此无从得知。在那个时候,科技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没有便捷的手机可以随时联系,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社交软件能够轻松获取他人的信息,就连座机电话也并非每个家庭都安装着。

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多地依赖于面对面的相遇和口口相传。想要找到一个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历经波折也未必能达成所愿。叶凡深知,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找到阿玉,进而得知涟漪的下落,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毫无作为地离开,带着对涟漪的思念和牵挂远走他乡。这种无奈和纠结,让叶凡的心情愈发沉重。

“屈奋进,屈奋进!”叶凡急切地拿着家里的电话,不停地拨打着号码,那听筒紧紧地贴在耳边,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回应。

“阿叶,有什么事啊?”碰巧正在家里鼓捣那台新买的奔腾Ⅱ品牌机的他接通了电话。此时的屈奋进正全神贯注地研究着新电脑,被这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打断,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外。

“屈奋进,我求你一个事儿。”叶凡再次露出了那个请求的口吻,那语调轻柔中带着些许讨好,就和在上海时求他去南京路一起去找“摇滚服饰”时一模一样。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期待与兴奋的时刻。

“你有什么事儿快点说!别墨迹!”屈奋进在听筒的另一端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急促,显然被叶凡这欲言又止的态度弄得有些着急。

“那个,我不是要去马来西亚么?”叶凡的话语似乎更加扭捏,声音也变得低沉而犹豫,仿佛每一个字都要在舌尖上徘徊许久才肯吐出。

“是啊!你不早说了么?哪天给你送行去。”屈奋进回答道,语气中多了一丝关切,暂时放下了刚刚的急躁。

“嗯,你不是咱班班长么?我有个事儿求你。”叶凡的声音微微颤抖,透着紧张与不安。

“什么事?你倒是说啊!”电话里传出了一阵屈奋进嘬牙龈的声音,那声音清晰地传进叶凡的耳朵,让他更加紧张,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决定出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