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珺儿……快点起床吃早餐啦!”高雯那清脆而响亮的呼唤声,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瞬间穿透了房间的寂静,让半睡半醒的叶凡从那些如梦如幻的联想中猛地抽离出来。他一个激灵,连忙掀开温暖的被窝,轻轻地拍了拍身旁还在迷糊中的珺儿,然后迅速带着她一同走向卫生间准备洗漱。
这个周末对于他们来说,本应是充满惬意与休闲的时光。卫生间里,叶凡的手机屏幕突然又开始亮起,那闪烁的光芒在有些昏暗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醒目。他下意识地双击微信提示,一组文字瞬间展现在他眼前:“我十分钟后出门,你有时间么?”发来这组留言的人是涟漪,那简短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一丝期待。叶凡不假思索,简单地回答了一个“嗯”字,便匆匆来到桌前。
早餐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牛奶、香气扑鼻的面包和新鲜的水果。叶凡坐在桌前,狼吞虎咽地快速吃着早餐,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他的眼神时不时瞟向一旁的珺儿,催促着她也加快速度。
吃过早餐后,叶凡便熟练地拎起厨房那满满当当的垃圾袋,准备去丢弃。他走出家门,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借此机会,他掏出手机给涟漪回电话,此时的微信上还显示出两张图片来,一张是宏伟壮观的奥林匹克塔,那高耸入云的塔身,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另外一张是闻名遐迩的鸟巢,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展现着现代建筑的魅力与创新。
“你出来了啊?”叶凡急切地拨通了语音,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嗯,我都出来好长时间了,骑着电瓶车在外面逛逛,你看到我发的图片了么?”涟漪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带着些许轻快。
“看到了!诶,你怎么自己出来了,你女儿自己在家了?”叶凡疑惑地问道。
“哦……她在家弄鞋呢!”涟漪回答道,语气显得有些随意。
弄鞋?双鱼座的叶凡第一个特点就是敏感,昨天涟漪告诉叶凡自己的女儿在周末时要来北京时,叶凡就已经感觉到涟漪刻意地避讳掉一个人,好似那个人不在她的生活范围之内似的。用句时下里流行的话,涟漪此时此刻应该是把自己的平日生活描绘成“伪单身”状态“了。
叶凡满心困惑,既然要公开成为亲人般的朋友,为什么还如此避讳?他实在搞不清楚涟漪的心思。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他们相识已久,可这样的情况还是让叶凡感到迷茫。然而,叶凡的性格使然,他还是和二十年前一样不揭穿、不询问,继续聊着天,试图维持着这份难得的情谊。
“下个周末就要跟家人公开成为好朋友这事儿了!开心么?”叶凡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关切。
“当然开心了!”涟漪接着又激动地说:“我和我妈妈说:我们当时吵架不在一个点上所以走散了。现在我们虽然有了各自的家庭但还是特别需要这个朋友,不能再走散了,我本来就没有交心的朋友,我不能没有叶凡!”
“嚯!这你都说了?那你妈妈跟你说什么了?”叶凡好奇地追问。
“说了,她说既然想成往亲戚关系上走,那亲戚就得走动。”涟漪认真地回答道。
“嗯,那你下周准备好吧?”叶凡语气坚定地说,“我会和家里人解释这件事的。”叶凡深知,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他决心要努力让家人理解和支持,为他们的友谊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短的对话后,叶凡缓缓挂断了电话,眉头紧锁,心里像是揣了一只不安分的小兔子,不断翻腾着一种强烈的感觉:不对!不对!这件事肯定有问题。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之前某一次和她语音对话的情景。同样也是一个惬意的周末,涟漪和她的女儿简直如影随形。记得那次,她带着宝贝闺女去二环的一位老师家学打鼓,一路上,她都未曾停止与叶凡的语音交流。时不时地,她还会贴心地把电话递到女儿嘴边,让叶凡能与那可爱的小姑娘交流几句。小姑娘稚嫩清脆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叶凡还记得当时自己被那童真逗得哈哈大笑。
然而,此刻的情况与那次截然不同,这巨大的反差让叶凡满心狐疑。由于两人距离 100 多公里,很多细节无法亲眼目睹,很多情况也难以准确判断。叶凡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找不到清晰的方向。
无奈之下,叶凡只能先转身回家去。他的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满心的忧虑。回到家中,他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空洞,只能默默地等着,等待下个星期的到来,期待着那个时候一切的谜团都能解开,一切的疑惑都能有个清晰的答案。
然而,这家中的情况并不平顺。高雯在老家有个妹妹叫高华,这高华在六年前因为一时糊涂犯了点事儿,去年从里面出来后,在老家打了些零工,可却受不了老家人那充满鄙夷和嫌弃的白眼。今年,实在走投无路的她跑到内海市来求助于姐姐高雯。
刚来时,高华的表现还算不错,时不时地出去找找工作,努力想要重新融入社会。可如今,她在叶凡家已经呆了有小半年了。原本,大家相处得还算融洽,可后来却渐渐出现了问题。高华不知怎的,竟把珺儿的屋子私自当做自己的,一回来就把门一关,躲在里面不出来。
前不久的一天,高华在屋里打电话,那电话时长时常几个小时。此时,正坐在客厅看电视的叶凡起初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觉得不对劲儿了。那冗长的通话时间,让叶凡心生疑虑,于是便凑近听了听屋里的声音。这一听,叶凡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这才知道出事了。
原来,高华竟然又一次地犯了低级错误,被电话诈骗掉 8 万块。此时的她还被蒙在鼓里,丝毫不知道自己出了事儿,独自坐在珺儿的儿童床上,嘴里不停地墨迹着跟诈骗电话的另一端说着事情。叶凡听到这些,心急如焚,二话不说地拉着高华就往附近的派出所赶去。
在派出所里,叶凡焦急地等待着处理结果,满心的忧虑和愤怒交织在一起。直到高华的姐姐高雯匆匆赶到后,叶凡才松下一口气来。此时,一个原本美好的周末即将过去,只剩下头顶那乌黑的夜空,像是一块沉重的幕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些场景,叶凡的心里只有气愤,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摊上这么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姨子。他不禁感叹,生活为何总是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波折和烦恼。
此时的他满心疲惫,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涟漪,他渴望能向她倾诉这生活中如同乱麻般的一地鸡毛。“喂!涟漪……”电话被接通,可那头却陷入了一片沉默,涟漪没有说话。“喂!涟漪……”叶凡再次急切地叫着她的名字,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嗯?你怎么了?你是又晕倒了”“没有……”涟漪用低沉的语气说道,那声音仿佛被沉重的阴霾所笼罩。“你怎么了,不对劲。”叶凡敏锐地感觉到涟漪的异样,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
停顿了很长时间后,涟漪声音低沉得如同暗夜的寒风,她缓缓问道:“我们是朋友,对不对?”“这不是我是的么?你不是说朋友就不能抱……”叶凡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涟漪拦下,“我们是朋友。”“是啊!这不是我说的吗?”叶凡一头雾水,满心的困惑让他不知所措。之后,还没等叶凡弄明白怎么回事,涟漪便挂断了电话。
几分钟后,叶凡的电话再次响起,此时的涟漪语言上不仅没有了方才的低沉,反而还有些高兴,那欢快的语调如同跳跃的音符。但叶凡仔细一听,又似乎觉得那开心的声音里似乎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叶凡,我好轻松啊!”“怎么了?”叶凡焦急地问。“我和国曜刚才谈了离婚。”涟漪回答道,语气中既有解脱的畅快,又隐隐夹杂着过往的伤感。
天!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宛如一道凌厉的闪电,直直地击中了叶凡的内心,简直让他震惊得无法言语!今天这个事情完全是叶凡始料未及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个周末,在他原本的印象里,应该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是该整装待备的去准备从下周开始的一系列见面,冰释那 20 年前因为误会而造成的前嫌。他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着那些美好的场景,想象着随着每次不同形式的见面,不仅是解除他和涟漪之间的误会,也能解除叶凡与涟漪父母之间的隔阂,涟漪与叶凡父母之间的误解,久而久之,还能解除更多的误会。
他满心期待着一切都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所有的过往都能在真诚的交流中烟消云散。可现在,为什么会是眼前这幅场景?这与他的设想简直是天壤之别,让他感到无比的困惑和迷茫。
“然后呢?”叶凡颤抖着声音问。
“现在我很高兴啊!终于提出来了,好多年了,刚结婚时我就觉得我骗了他,终于解脱了,我也解脱了,他也解脱了。”涟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却又难掩复杂的情绪。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么?”叶凡声音低沉,满心的愧疚。
涟漪没有回答叶凡的这句话,停顿了一下说,“我们俩正在打闹时,你的电话打进来了。他就开始不断地脑补很多东西,他说我给他戴了绿帽子。”她的语气中透着无奈和委屈,仿佛这段婚姻中的种种矛盾和误解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出来。
“然后呢?”叶凡急切地问,声音中充满了焦虑和关切。
“然后他就开车回了内海。”涟漪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失落和无奈,缓缓说道。
“你是说你和他吵翻了,然后把你扔在那里,然后自己回了内海。”叶凡的话语如同连珠炮一般,还没问完这句话,站在窗边的涟漪忽然神色紧张地说,“楼下有个撞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应该不是,但是我得去楼下看看,以防万一。”
叶凡的心瞬间揪了起来,他望着涟漪略显慌乱的背影,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那楼下传来的碰撞声和嘈杂的呼喊声,仿佛在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心房。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觉得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而涟漪,此刻满心都是对那个人可能遭遇意外的担忧,尽管刚刚经历了激烈的争吵,可那份牵挂还是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涟漪说着话,便匆匆忙忙地坐着电梯奔向楼下。“没事,不是他。”她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庆幸。她一直与叶凡保持着语音通话,此时的叶凡满心疑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自己下来的?把孩子自己留在屋里了?”
“没有,我女儿没回来,她现在在内海。”涟漪快速地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疲惫。
此时的叶凡像是突然被一道光照亮,解开了全部的疑惑。原来,涟漪真的从清晨那通电话开始就在骗他。今天,她刻意没把女儿弄到北京来,就是为了能单独和老公国曜谈离婚的事儿。说女儿回北京了,只不过是不想让叶凡担心,不想让他卷入这复杂而又令人烦恼的局面之中。
叶凡不禁回想起之前与涟漪交流的种种细节,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如今想来,都是她精心编织的谎言。他感慨于涟漪的用心良苦,同时也为她所承受的压力感到心疼。在这场婚姻的纠葛中,涟漪独自面对着诸多困难和抉择,却还在努力保护着身边的人,不让他们受到过多的影响和伤害。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5章 国曜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