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海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每一个清晨似乎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气质,总是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紧张的别样氛围。当黎明的曙光悄然爬上天空,金色的阳光努力地透过窗帘那窄窄的缝隙,如细碎的银屑般斑驳地洒落在整洁的病房里。那些或明或暗的光影,给这个充斥着各类医疗设备的略显冰冷的空间,恰到好处地带来了那么一丝不易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温暖。
这里的宁静并非是绝对的安静,而是在医护人员轻柔的脚步声、仪器规律的运作声以及偶尔传来的病人轻微的咳嗽声交织下的相对宁静。紧张的气息则如同若有若无的薄雾,隐隐约约地萦绕在空气中,或许是源于对病情的担忧,或许是源自对未知的忐忑。而那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的阳光,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试图用它那并不炽热却饱含希望的光芒,驱散这片空间里潜藏的不安与焦虑,为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力量。
护士们那忙碌的身影如同灵动的飞鸟,快速而有序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她们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与病人交流,那温柔的声音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病人的心田。她们耐心地询问夜间的睡眠状况,“昨晚睡得怎么样?有没有做噩梦?”接着,熟练地拿起测量仪器,为病人测量各项指标,血压、体温、心率等等,眼神专注而认真。随后,又细心地记录下每一项数据,那工整的字迹仿佛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医生们则准时开始了一天的查房工作,他们迈着沉稳的步伐,带着严肃而专注的表情,宛如战场上的指挥官。他们逐一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时而轻轻按压病人的腹部,时而仔细观察病人的伤口恢复情况。同时,与家属进行着深入的沟通,详细地讲解治疗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目前的情况比较稳定,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不放弃任何一丝康复的希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病情的细节。
病房内,呈现出一幅各异的画面。病人们或安静地躺在洁白的病床上休息,身上的被子被整理得平平整整。他们的呼吸平稳而均匀,仿佛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汲取着恢复的力量。或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认真地进行着康复训练。
有的病人脸上挂着灿烂而坚定的微笑,那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对康复之路充满了无尽的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战胜病魔,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他们积极配合着训练,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格外认真,那股子劲头让人深受鼓舞。
而有的则眉头紧锁,额头的皱纹仿佛诉说着内心的沉重。他们目光中透露出对病情的深深担忧,或许是害怕病情的反复,或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然而,那紧蹙的眉头下,依然隐藏着对健康的渴望。
但无论如何,在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那柔和而温暖的光线透过窗户洒进病房,轻轻地抚摸着每一个人的面庞。他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医院给予的关怀与温暖,那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是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和每一句贴心的问候,如同冬日里的篝火,温暖着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一段急促而尖锐的铃声,骤然打破了清晨那原本祥和宁静的氛围。叶凡平日里的手机向来一直保持着静音的状态,唯有这几日,铃声是处于开启的模式,大概是担心会耽误某些重要的事情。
可就在此时,这突如其来的电话却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喂!叶凡!”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呼喊。“哦!是林枫啊!什么事情?”叶凡略带疑惑地问道。“没啥事,这月工资可能要晚发了,我得还房贷,你先借我来 8000 块钱我差补一下,等发了工资就还你。”电话对面的林枫声音中透着焦虑,他是叶凡在杨镇开发区那个学校上学时的同学。这些年里,两人之间的来往并不多,不过他毕业后一直在内海大学的网络中心里工作,正因如此,所以还是会经常跟叶凡打个照面儿。
“那个,我爸病了,最近在住院。”此时的叶凡满心忧虑,根本估计不出自己后续要交多少的住院费,所以说这句话的目的实则是“我现在家里有事急需用钱,所以请你迎难而退,去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闲钱”。可林枫并没有领会出这层深意,丝毫没有去详细地询问叶凡此时的具体状况,反而自顾自地重复起自己的困难,“再不还款我恐怕就逾期了,你受累帮我这一次忙吧!这个月底我就还你。”在林枫的再三请求下,叶凡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但也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脱,只好从给父亲看病的银行卡里取出 8000 元转给了林枫,最后又在电话中补充了一句,“一定要尽快地还我。”
叶凡挂断电话后,心情愈发沉重。他望着窗外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中满是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对这笔借款能否按时归还的忐忑。而另一边,林枫拿到钱后,暂时松了一口气,却未曾真正去体会叶凡的难处。
“喂!你是叶作铁家属吧?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叶凡还没来得及挂断刚才的电话,就被病房护士站传来的这声呼喊给叫走了,那清晰而急切的声音正是叶作铁主治医生发出的。叶凡心头一紧,顾不上别的,匆忙把手机胡乱收进裤子口袋,脚下生风,立刻朝着主治医生的办公室飞奔而去。
“程医生!”叶凡一边喊着,一边轻轻地关上了那间狭小的办公室的门,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昨天我收到内海神内专科主任的电话了,他给你父亲托付了一声。我找你来是想让你放心,你父亲的病我们是绝对不会过度治疗的。”程医生面色凝重却又带着一丝安抚地说着。叶凡站在一旁,神情紧张而专注,不住地点着头,目光紧紧地盯着程医生,仿佛要从他的每一个表情和每一句话语中捕捉到关于父亲病情的关键信息。
“你看,他的造影出来了,情况要比想象的好得多,基本上不用手术介入。”程医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片子,指给叶凡看,“你瞧这里,还有这里,血管的堵塞程度没有我们最初预计的那么严重,通过药物治疗和后期的康复调理,有很大的希望能够逐渐恢复。”叶凡顺着程医生手指的方向看去,虽然不太明白那些复杂的影像,但听到情况比预想的好,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希望,原本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您的意思是?”没有完全理解主治医生意思的叶凡,眼中满是疑惑,着急地追问着。“你的父亲再输几天液就可以回家了。”程医生放下那张造影片子,目光温和而认真地对叶凡说道。“真的?”叶凡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声音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真的。”程医生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
父亲快出院了,这对叶凡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原本被阴霾笼罩、充满危机的大脑在一瞬间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一般。他兴奋不已,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高雯。“是吗?那太好了,等出院的时候我开车去接他。”电话另一端的高雯用一贯冷静的语调说道,可叶凡还是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那份隐藏着的喜悦。
放下这个电话后叶凡又习惯性地拨通了涟漪的语音,“喂!涟漪,你在忙么?”“我刚要给你打电话,今天实在累死了。”听筒里传来了一阵共享单车扫码的“嘀嘀”声,“这个时间下班,我还得骑着共享单车到 10 号线,然后 10 号线倒五号线,下了车还得骑一段的电动车。”“嗯,你上班要这么远啊?”叶凡心疼地说。“可不呗!从朝阳到海淀。”涟漪无奈地回答道,“每天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好几个小时,早上还得早早起来,真是累得够呛。”叶凡听着涟漪的抱怨,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惜。
上次叶凡去北京还是13年前,那时候珺儿还没有出生。高雯带着叶凡乘坐高铁去的,在结婚之前高雯一直在北京工作并且住在西四的一个小胡同内,所以对四九城的条条路路都十分清楚,虽然身处另一座城市但不仅不会迷路相反对交通还非常熟悉,就这么着叶凡也被她带的对这座城市的东南西北有了一些概念。听了涟漪在微信语音里的一阵叨叨,叶凡的头脑里很快地闪现出这路地铁的下车位置,如果不是朝阳最边儿上那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昌平,虽然不是那么确切,但**不离十应该是北京的北边。
叶凡的头脑里,如同老旧的放映机缓缓转动,依稀闪现着前不久在手机上刷视频时刷出的画面。那是关于北京的北边的景象,他不禁暗自揣测,不会是那个传闻中好几十万打工人聚居的庞大社区吧?倘若真是那里,那么回想起 2010 年在电视台门口那次偶然的挂坠事件,叶凡当时判断涟漪嫁去了北京,而且还笃定她嫁得很幸福。可如今想来,或许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错误的判断而已。
当时,叶凡仅仅凭借着一些表面的迹象和自己的主观臆想,就认定涟漪在北京过上了美满的生活。然而,他却未曾深入去了解涟漪真实的处境和内心的感受。也许,所谓的幸福只是他自己想象中的美好图景,与现实相去甚远。如今再次想到这些,叶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过去判断的反思,也有对涟漪真实生活的好奇与关切。
“叶凡,刚才是信号不好么?我还在地上呢!还没下地铁呢!怎么听不到声音了?”涟漪用焦急且带着些许嗔怪的语气急切地问着。那声音中透露出她的不安和对通话中断的担忧。
“哦,没!没事!”叶凡恍然回过神来,立刻停止了刚刚那些纷繁复杂的思考,迅速把注意力重新集中放在与涟漪聊天通话上来,“嗯,涟漪,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你爸爸不用手术了,对么?”涟漪敏锐地猜到。
“对啊!不仅不用手术,而且再住几天就要出院了!”叶凡难掩心中的喜悦,兴奋地说道,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那太好了!你看看还是问一问其他医院的大主任比较好吧?”涟漪自信且笃定地说,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对对对!多亏听了你的,要是没听你的,我爸做了手术后不能自理的话那就麻烦了。”叶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说道,“主要是我爸爸的意志比较消沉,不适合手术后的复健。”一想到父亲之前的状态,叶凡的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能健健康康地出来最好,这一下咱们又能聚会了,等这几天我忙完了幼儿园的事儿再联系一下李旺杰、张涛和金龙他们。”涟漪开心地说着,话语中满是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和憧憬。
“好的!”叶凡听到这句话后也很开心,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但脑子里的反应却是“又要聚会,一个月居然聚了两次”,这在美术中学四班小股聚会里可是最频繁的一次了。当然叶凡心里也明白,组织同学聚会的目的其实就是他俩能在聚会上见面,想到这里,叶凡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别样的情愫。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8章 父亲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