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意叙风流Ⅱ > 第1章 第一回

意叙风流Ⅱ 第1章 第一回

作者:馍馍酱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26 17:18:15 来源:文学城

五月十二,今日是夏至,天热得不行,挥扇都难消烦闷。已近酉时,太阳却完全没有要落山的迹象。

俞毅提溜着竹篮走进花月楼,寻了一圈人,不见自家先生。连近日来跟先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秦公子也不见踪影。

时辰还早,花月楼里客人还不多。跑堂小周认得俞毅,上来招呼他:“找你家先生?他今日没来呀。”

俞毅挠了挠头,道:“奇怪,今天出门前他说晚上跟朋友在这儿喝酒,还没来?”

夏至这天,虎丘有个庙会,卖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不少游走四方的杂技艺人卖艺。岑乐素来爱淘些小玩意,而且张府那位秦公子也喜欢凑热闹,二人就相约一同去了。岑乐最怕热了,这个天气还去逛庙会,令俞毅偷笑着感慨了一番。

俞毅四下张望,又道:“怎么没瞧见你家林掌柜?”

小周支支吾吾,道:“先生忙着呢。哎,你家先生不在,但是他的朋友已经在了。”

说完,他指了指窗下桌边,独自坐着的一人。

俞毅定睛一瞧,果然,那是几日来跟岑乐走得挺近的孟公子。太仓来的这位孟公子,性子比岑乐还慢,长相、气质实在有点泯然众人,不怪俞毅没认出来啊……

孟科晃晃空了的茶壶,刚准备喊小二来换一壶茶,一抬头就看见了俞毅。

“孟公子,您见着我家先生没?”

孟科叹道:“小宝看杂耍看得来劲,死活不肯走,思狂和岑先生还陪着他在庙会呢。我是站不动了,只好先回来了。”

他发现俞毅身后还着一少年,比他小一点,十四五岁的样子。

“这位是?”

俞毅将手里的竹篮放在桌上,拿开上面遮着的一块湿布,露出下面粒粒饱满、颗颗红得发黑的杨梅。

“他说他叫宋新舟,父亲跟先生是故交,特地从常熟来找先生。正巧我刚打烊,于是就带他过来了。”

那少年道:“这个时节,杨梅最好。我娘让我给送点给先生尝尝。”

他说话细声细气的,举止斯文,应该是个读过书的孩子。

常熟离苏州不远,不过特意为了一篮子杨梅跑一趟,似乎也不合情理。

孟科道:“岑先生就快回来了,你们先坐吧。”

他对小周招招手,小周跑过来问道:“爷有什么吩咐?”

“来两碗酒酿圆子,我请客,给两位小兄弟解解暑。”

“好咧。”

“听岑兄说花月楼的卤牛肉滋味最好,给我切个半斤吧。”

小周闻言面露难色,小心翼翼说道:“牛肉今儿正好卖完了,要不您试试别的,我们店里的糖藕也不错。”

“卖完了?”俞毅道,“晚市还没开始,就卖完了?”

小周答不上话来,五官都拧成了一团。孟科见他为难,连忙道:“糖藕也好,我喜欢,麻烦小二你来一碟。”

望着小周的背影,俞毅心下生疑。在后厨门口,他拉住小周,悄声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呢?”

小周苦着脸道:“就你,能帮得上什么忙?”

“我不行,还有我家先生。上次我爹欠天元赌坊一大笔银子,还是他替我摆平的呢!”

思量了好一会儿,小周想到岑先生跟林掌柜素来亲近,终于下定决心。他伏在俞毅耳旁,小声道:“其实,不是牛肉卖完了,而是大师傅这几天根本没卤。”

“为何呀?”

“因为卤水不见了。”

前天一大早,伙计进厨房打扫的时候,就发现卤水连锅整个不见了。卤牛肉用的卤水,都是长久小火满炖,积累下来的精华。一时半伙,师傅根本调制不出一样的味道。林叠怕砸花月楼的招牌,所以这几日都让小周谎称牛肉卖完了。

俞毅听完更加疑惑了,要是偷的是牛肉还说得过去,谁会专门来偷卤水,难不成是同行?苏州城里有名的酒楼不少,花月楼开了几十年,生意兴隆、盛名在外,没听说过跟别家有过节呀。

他还没想明白,小周说自己得招呼生意,让他别占着道,碍事。

俞毅回到大堂,三两口吃完了酒酿圆子。

三人等了两刻,岑乐和秦思狂还是没有回来。宋新舟一直伸长了脖子朝外张望。

俞毅也想跟岑乐说卤水的事,左等右等人还不来,不禁道:“先生他们难不成一定要等天黑才会回来……”

孟科见他俩好像都挺着急的,提议道:“要不我带你们去寻寻人?”

两个少年直点头,俞毅请小周替他们收好杨梅,最好是冰镇一下。

日头已然西斜,天色依然亮堂。

出了城门向北,走了两里地就能瞅见前方游人往来,纷错如织。多是地摊,唱曲的杂耍的也不少。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闲人幼童,无不鳞集。

今日不是三市三节,没有倾城阖户,连臂而至的场面,但要是在绵延四五里的庙会里找两个人好像还挺困难。庙会上,变戏法、耍杂技的地方总是人最多。孟科连着在几个杂耍艺人附近转悠了半天,都没瞧见岑乐人影。

他拍拍脑门,喃喃道:“奇怪,上哪儿去了?”

俞毅和宋新舟大约也觉察出他不太靠得住,于是就决定自个儿去转转。两人也不是小孩,孟科也由着他们去了。

逛了许久总会渴了饿了,俞毅沿路问了几人可有卖茶汤的地方。他运气不错,第二间茶摊就找到了岑乐。

乍一眼见到两个少年,岑乐不由得一愣。宋新舟是宋雷的儿子,自小天资聪颖。宋雷远走并州之前,曾来到春泰布庄,嘱托他照料家眷。

宋新舟挤过人群来到岑乐面前,俯首拜倒:“小侄见过叔叔。”

岑乐扶起少年,道:“此地人多嘈杂,不用多礼,”他又看向俞毅,“你们怎么来了?”

俞毅见岑乐面前摆着两个茶碗,一个空的,一个满的,但是却只坐了他一人。

“秦公子呢?”

岑乐笑着叹了口气。

他们先前给张况景买了一个糖人,小娃娃吃完后一直抓着秦思狂的衣襟,说还要。秦思狂被他烦得没辙,就让岑乐在此地歇息,自己带他回头去买。买糖人的小孩子很多,秦思狂已经去了许久还未回来。

岑乐望着宋新周,柔声道:“贤侄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有幅字,想请先生看看。”

宋新舟从小就被人称赞聪明绝顶,有乃父之风,为人十分傲气。前几日娘亲叫他上街买米,他路过一地摊,看见有落魄书生在卖字。其中有一幅草书,气势酣畅,龙飞凤舞。他认为是难得的佳作,于是花了所有银子买了下来。谁知拿回家后被母亲数落了一番,说这幅字用笔狼藉,识字的人都看不懂。他当然不服气,母亲激他说你要是不服气,不妨去找苏州春泰布庄的岑乐先生。他如果说好,那从今往后就由他当家。结果宋新舟还真的跑苏州来了。

岑乐听罢他所言,笑着说:“不碍事,拿来给我瞧瞧。”

俞毅道:“来的时候怕庙会人太多,我让他把字留在铺子里了。”

岑乐点点头,他朝北面望了望,奇怪秦思狂怎么还不回来。

时候也不早了,他给了摊主两文茶钱,让俞毅、宋新舟跟随自己前去寻人。

没走两步,他就在一地摊前停下了脚步。一三四十多岁的摊主坐在交杌上翘着腿,面前摆了一地杂七杂八的小玩意。

有个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蹲在地上,手里把玩着一樽三足青瓷香炉。

让他驻足的不是少年华丽的衣饰,或者是蹲着都能看出来的强壮体格,而是他手里那个香炉。巧了,岑乐房里有个一模一样的。

那男子瞅了半天才向摊主问价:“老板,这个怎么卖?”

兴许是晒了一天,摊主也没什么精神,听口音眼前的小伙也不是本地人,于是懒洋洋地说道:“五十两。”

岑乐轻挑了一下眉,这摊主显然是看年轻人是门外汉,拿假的当真的卖,随口喊的价。

“太贵了。”

“这可是宋朝的东西,我大明从南到北你找不出第二件来。”

年轻人又看了看瓶子,道,“二十两如何?”

人家开价随意,他还价更随意。这下摊主高兴了,眼睛里顿时有了神采,叫道:“行,二十两您拿走!”

老板答应得如此干脆,年轻人立刻就明白自己买贵了。

“再便宜点吧,十五两行不行?”

这下摊主不乐意了。他原本坐在交杌上,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拔高嗓门道:“小伙子你懂不懂规矩,还了价就得买,哪有你这样的!”

庙会上本就人多,这一吼,不少人都围过来看热闹。年轻人好像确实是不懂“规矩”,更没见过这场面,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宋新舟忍不住道:“看这个香炉的器型和色泽,应该是宋代龙泉窑,就算这个香炉是真,也不值二十两。那老板未免太黑心了。”

岑乐赞许地笑了笑。没想到宋新舟年纪虽小,见识倒不少。他缓缓道:“所以说,不懂行的人不能乱还价。你自己喊的价,无论值不值,都得认,这的确是规矩。”

俞毅不懂字画古玩,不过每日替先生打扫房间,也是见过香炉本尊。东西单看瞧不出门道,对比岑乐房里那个,就差得远了。

他凑近岑乐,低声道:“先生,那东西分明是假的,您就不帮帮那人?”

岑乐失笑:“我也是做买卖的,干嘛要为难同行?再说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岂能胡来?”

俞毅正似懂非懂,宋新舟忽然走上前,在年轻人身旁蹲下,道:“兄台,你这香炉可否借我一看?”

岑乐摇了摇头,看来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了。

可能会很久才更一回

后期可能会修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