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以兴嗣岁 > 第5章 第 5 章

以兴嗣岁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青城碧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6 10:19:06 来源:文学城

“小季,小季……!”

有人在她身后焦急的叫她,陈景季脑子里的那个人开始变淡,整个世界开始扭曲,淡化作雾一般,最后只剩白茫茫的一片。鼓槌样的夺命Call才传入陈景季脑中。

“小季,小季快起来了,猪头,猪头快点?!”

陈景季睁开眼,只见卞盼盼,翘着腚蹲在地上左手拿着鞋,哐哐的敲地面,右手举着毛毛虫面包恶狠狠地咬,边咬边咬牙切齿“太阳都晒屁股了了!”

她又咬了口面包,趴在地上,用脚去勾另一只球鞋,嘴上念念有词,“每次睡的跟死猪一样。快起来啦,还有十分钟就要集合去都江堰参观了!‘’

卞盼盼将左手的鞋套在脚上,继续,“听说离都江堰不远处还有一个白马寺,是纪念李冰父子的,香火了鼎盛了呢!”她又咬了口面包,“我还想着能不能去拜拜。”

“求学业进步,今年考试不挂科?”

“啊?小季,你觉得我像那种人吗?像吗?像吗?”她拨开自己鸡窝头,露出一张红扑扑圆圆的脸,快贴到陈景季的脸上,义愤填膺,“你~!你只准州官点火不许百姓放烟!”

陈景季也顶着一头鸡窝头,,怒目而视,“我点了啥火,你又想放什么烟?”

大眼瞪小眼,卞盼盼秒怂,缩回脖子,绞着手,“这,这不都是因为姜苏嘛。”

“大姐!”陈景季怒了,“你一个新时代的水利人,跑去二王庙求姻缘?!”

“那可是庙呀,你说哪个庙不是啥啥啥都可以求的呀!我妈还去灶王庙求财呢!再说了,谁说二王庙久不应该求……,求姻缘呀。”卞盼盼的在陈景季揪着头发的一脸癫狂不已的挣扎表情下,声音越来越小。

陈景季已是抓狂状态,揪着头发,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盼盼猪,不怕你求的地不对,那管治水的李冰他自己姻缘顺不顺利都不知道,你还问他求?。”

卞盼盼弱弱的说,“那,那好歹是个神嘛。”

众人跟着周勇老师下了车,自离堆公园进入,沿着宴功道前行,堰功道左右两边植种着粉白色的山茶花树,掩映树后各有一条龙吟沟,有盛水龙头向沟中吐水,而龙吟沟后是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

周老师讲解道,这十二尊铜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正是有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的加固维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

在每尊塑像中间都伴植有古桩银杏,正是初夏,银杏树翠色葱郁,淡绿色扇形树叶在清爽的夏风中扑簌,仿佛诉说着历经风雨沧桑的故事。

周老师停在一株银杏树下,继续道:“这里十二尊青铜雕像与伏龙观里陈列的东汉时期李冰石像代表着长达2200多年的治水之路,其实呢,都江堰工程它从另一方面还体现了道教思想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相,四相演八卦之说,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意……。”

有一片绿叶自风间落下,飘飘摇摇地,正好掉在陈景季乌发上,仿佛留恋般盘旋着又被风带走。

“我们的同学们还很年轻,大把的时光,大好前途,你们要像先贤学习,致力于未来我国的水利事业的进一步进步!你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水利行业的佼佼者,接班人,也将自己的名字和功业在水利事业上记上那么一笔。”

陈景季想,或许未来他们这群人里就走出了那么一位新的水利专家,也不知道是谁,将会有幸被在未来丰碑上记上一笔,为后人铭记传诵。她心下有些愧疚,觉着自己这两年来,专业课学的稀疏平常,愧对老师们的栽培。

周老师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边走边介绍都江堰的发展情况,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时代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那时便称“湔堋”。

直到后来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那一时期,又把它叫做“金堤”,主要是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一百多年后的唐代,都江堰被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在龙吟沟旁看到的都是“楗尾”,它的作用主要是挡沙排水。而都江堰的名字是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宋史里有载:“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大家边听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伏龙观,伏龙观不大,观前是几十级高高的台阶,很窄。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徐晨楠牵着陈景季的手,小声温和补充道,‘其实《蜀水考》里也有相关记载,有一节载:“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这里的流江就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而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后来为了补充,《括地志》记载道:“都江即成都江”。因此才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很多人认为这样才较能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原来如此。”陈景季满目崇拜地称赞,又心中疑惑,“许晨楠,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奇奇怪怪古籍?”她边拉着他胳膊边往前走,“我有时候觉着,你简直是个行走的古籍百科全书,好像什么都记得,都看过!”

许晨楠但笑不语,拉着她示意她小心台阶踩空,满眼晕染初夏暖阳般的温柔,“要也都像你这般,多学少精,凡事略懂一二,可真不好。”

陈景季吐吐舌头,狡辩,“我明明也不是一样也不精的。”

许晨楠唇角一弯,朗目如星,“是有一样精的。”就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姜苏他似对这里极有兴致,进入观内后,立在石像前久久不语。

卞盼盼今日觉着自己电灯泡过于闪耀,就独自沿着观内转了一圈,见姜苏立在石像不动,仿佛陷入深深沉思,她便也在一旁偷偷打量着他,不知怎的一时间却看的痴了。

“看够了吗?”有人问她,卞盼盼吓了一跳,才发现是姜苏,他好看的眉眼微微带着戏谑,唇角的笑有些媚人却有些诡异的冷意。

“啊!是啊,那个,我看这个石像很,很特别,嗯,很特别。”卞盼盼心想,“难怪小季说他的笑让她觉得古怪了。不过他笑起来真好看。”

“那你慢慢看,我先走了,”姜苏望了他一眼,似笑非笑,转了个身,往内堂去了。

许晨楠牵着陈景季的手也到达大厅内,厅内是三个石人,是东汉年间打造沉入岷江里的,被打捞起来之后就供奉在伏龙观。

李冰石刻像,冠冕长衣,手置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及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龙”;右为“尹龙长陈台造三神石人瑜水万世焉”

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石像宽衣重袖,持笏而立。石像头部已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据猜测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陈景季在靠近这座石像时,仿佛听见水流,仿佛听见屋檐的铜铃,听见山寺的钟音,听见古巷中风吹尘埃,听见高山上桃花盛开,听见书肆里翻动书页,听见古老编钟敲击着,隐隐透着熟悉的浑厚悠远之感。

悠然间,有古琴声,击缶声,有人吟道,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却无所畏忌。”

陈景季转身看向唱歌的人,那人身材修长,着玄色长袍,高竖峨冠,却已近古稀,歌声苍凉空广,他似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也看向她来,只怜悯一笑。这一笑,也令陈景季似曾相识。

他身后团坐着一群年轻些的男子,催促,“怎生停住?急煞我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