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现在去集市,就把碗耳糕的量控制在五百个,每次都挨着面摊摆,大家也认准了他的位置。有些老客户过来,都是十个以上的买,甚至有走商三五十个的拿,所以整体的生意还算不错,基本巳时(早上九点)到集市,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前都能收工。
这天收工回村的路上遇到几个村里人,其中就有罗阿牛。罗阿牛看到东家车上堆了不少东西,忙过去搭把手。
“东家,今天生意也好啊,我帮你推吧,看着还挺重的。”说着双手就已经把车把手捞到自己手里。
其他村民跟苏瑾打了招呼后就加快脚步先走了,留苏瑾和罗阿牛推车走在后面。
“谢谢你阿牛。还不错,赶集的人多,也就卖得快些。你们今天这是下了早工啊。”苏瑾也没有拒绝罗阿牛的帮助。这人是他家佃户的三儿子,十九岁。苏瑾对他印象还不错,是个热心肠的…话唠。
“是了,今天帮陈老爷家搬建房子的料子,我们干活快下工就早了些。说来下午些陈老爷还给我们分了东家你卖的碗耳糕了,每一个都要有大碗那么大了,大家都说好吃,我没舍得吃。嘿嘿,带回去了给爹娘都尝尝。”说着阿牛就憨憨的笑了起来。
苏瑾看着那干净的笑容有些酸。
酸穷苦人家一个碗耳糕舍不得吃,酸自己有再多碗耳糕也没人一起分享。
“若是想吃,下个集市早点来我家拿就是了,你东家我还能少了你家几个碗耳糕不是。”
“嘿嘿,爹就常跟我们说东家你是个好的,让我们好好干活不能占了东家的便宜。”
“不想占便宜,那就帮我把车推回去来换吧。”
“好嘞。东家我跟你说,今天我们在陈老爷家…”一路上有罗阿牛陪着,这回村的路也显得没那么长了。
下个集市罗阿牛果然来买碗耳糕了,不过不是给自家买的,而是帮工友们带的。
他们做短工的上午主家给一顿早饭,下午还没下工饿了就吃自己的干粮。这碗耳糕好吃顶饱,最近在工友圈里还挺受欢迎的。
村里人来帮着定的多了,苏瑾就每隔三天给他们蒸一次,需要的村民提前跟他说要几个就行。
三天一小工,十天一大工,钱是多赚了一些,可是也是真累人,每天起早贪黑的磨米粉、做准备,感觉比社畜还辛苦。
“汪汪汪……”
这天,苏瑾正在挖地移栽白菜,就听到哮天的狂吠,怕出什么事情放下锄头就赶紧往家里去,只见一辆马车停在了他家门口。
马车旁站着一个穿着考究、有些矮胖的中年男子,另外还有一个看穿着应该是马夫的,正在朝他家院子里瞧。
“请问,这里可是苏瑾苏老板家?”唐明易看到有人过来忙上前询问。
“是的,我就是苏瑾。请问你们是?”
“我是镇上唐记铺子的东家唐明易,今天过来想跟苏老板做比买卖。”这人倒也直爽。
唐记苏瑾知道,是城里专卖包子馒头的铺子,他家铺子铺的很大,包子种类多也好吃,每天过去的人都是排的长队,大锅灶都是五个轮着蒸。据说包包子的肉都是每天现宰的猪,一天要一头。
“唐老板,家里请,咱们坐下来说。”
引着人进到堂屋,苏瑾给倒了一碗茶水。茶叶是最便宜的那种,苏瑾也不懂茶就是喝个味儿,他每天都会泡上一壶。唐老板也不在意,端着就喝了干净,喝完还又给自己弄了一碗。
“唐老板过来,不知道是要谈什么生意呢?”苏瑾想着自己也没做什么大生意啊,唯一做的就是碗耳糕,不过他不在城里卖,怎么还招惹上了城里的东家了。
“最近我那铺子里总有人来问有没有碗耳糕,我好奇就买了来吃。那是米和糖做的吧,好吃。和我那面粉做的包子比起来就是另一种口感了。”
苏瑾没有接话,等对方继续说下去。
“后来知道是苏老板做的吃食,我就想跟你谈谈,可否行个方便,将碗耳糕的方子卖于我家,价钱都好说。”
最后苏瑾以二十两的价格将方子卖了。
不是他贪这笔快钱,其实碗耳糕的做法不难,这些专做吃食的只要多摸索几次就能做成。也只是古代人比较注重诚信、声誉才会来买方子,在现代直接有一堆人开始模仿了。
唐老板是个爽快人,苏瑾还给他说了些其他做法。
不能再给村民们提供碗耳糕,苏瑾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搪塞过去,村民们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用再做吃食,苏瑾想着给自己放个假,也思考下未来再做什么轻松些的营生。
慢慢地就闲下来又开启了养老模式,平时就是到菜园子里种菜,做一日两餐,偶尔再上山去看看他曾经出现的地方,顺便捡一些菌子、山货、柴火。
这边都是烧柴,之前一个来做糟辣椒的大娘看他柴火不多了,就提醒他多囤一些,不然等后面天冷下来,没了柴火烤着人可是熬不住的,城里有碳卖,但是贵着了。
山里还是没有任何可以回去的迹象,他现在对于时间裂缝是一点希望都不抱了但是又舍不下,每次上山都习惯性的要到那个地方去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