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品林首辅[红楼] > 第17章 第 17 章

一品林首辅[红楼]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月上蓬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0 20:31:11 来源:文学城

话说林灿领了刑部侍郎一职,一时风头正盛。门口等着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而林府的大门却一直紧紧地闭着。

这个世界的刑部侍郎是四品官衔,年俸禄105两白银,折合成现在的物价,林灿目前的薪水约三万多一个月。

这个收入,在林灿前世仅存在于领导画的大饼中。况林家一共也只有几口人,衡叔和砚台还在院中开垦荒地种了菜,府中的收入是大于支出的。

自打林灿从七品小官如坐直升机一般飞到四品,荣国府的荣禧堂就不平静了。

荣禧堂在荣国府的正院,目前分别居住着贾政和王夫人。

贾政想着自己这么些年,沾着祖宗的光,好不容易弄了个户部员外郎的四品官。那林家的养子,一个二八少年,短短几年,竟和他平级了,还在炙手可热的刑部。

而此前王夫人以及府里下人,在林黛玉初次回来探望外祖母时,对其百般刁难,甚至差点把热孝女从角门拉进来。这些年给林府送的礼,除了老太太那边给的衣物,人家林府都拒收了。

贾政现在想去巴结林灿,也霍不出这张老脸。

对上贾政的冷脸,在佛龛前数着念珠、诵着经文的王夫人开口了。“那事情都过去好些年了,况且当初是下头奴才们干的蠢事,我也不知道。如今,倒怪到我头上了。哪年大节气小节气,我没有准备礼给林府送去?人家不要罢了,要说有瞧不上的成分在,说不准是瞧不上谁了。”

贾政气得脸都绿了,一时又想不到如何反驳。

这时,宝玉从学堂回来,本高高兴兴地想给母亲请安,见父亲也再次,不自觉声音矮了一截。

贾政本在气头,见宝玉平素也没个正经儿样,冷言冷语地问了两句。“今日先生可讲了些什么?你可有记熟?”

宝玉支支吾吾地答:“先……先生讲了《中庸》。儿……儿……记过了。”

贾政听宝玉那口气,就知道他压根没好好在学,便道:“若用心学了,何至于吞吞吐吐。你啊…… 想那林家大哥儿……”

贾政说着说着,忽然就眼睛一亮。往日里,逢年过节林家兄妹来看望老太太时,宝玉就一直跟他们亲厚。若让宝玉登门,亲戚间走动走动,林家大哥儿也不会拒绝。

宝玉本顶着头皮,准备扛父亲的数落,谁知,他父亲乌云转晴,眉开霁月,对他说:“那你就多往林家大哥儿那儿走动走动。”

宝玉乐得一蹦三尺,去林哥哥那里,就意味着有机会见林妹妹。就算是见不到林妹妹,出去转转,也比闷家里好。再说,林家哥哥为人宽厚,宝玉也乐意上他那儿去。

宝玉乘小轿去了林府,走到大门处,之见紧闭的大门外,聚集了不少人。

宝玉遂让小厮将他抬到后门,敲门时,从门缝里窥见了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砚台,便道:“砚台哥哥,荣国府的宝二弟弟,来拜访林家哥哥。”

宝玉曾来林府替贾母给林灿送过几次护膝、棉袍,因此,他见过几次砚台。

而砚台被宝玉喊了哥哥,觉得宝玉很有礼貌,跟别家的富贵公子哥儿不太一样,对他存有几分好感。

砚台从门缝往外四处张望一番,见只有宝玉和他的小厮在,并没有别人,便将后门打开,将其二人迎进来:“我家公子还未回来。宝公子可进来等。”

与林府大门外边的热闹相对比,林府内宅十分的寂静,看来看去只有一个老大爷和几个小厮。

宝玉好奇地问:“砚台哥哥,你们家怎么就没见到姑娘啊。”

砚台道:“我家姑娘被接到宫中了,跟长公主伴读。丫鬟和妈妈们便跟着姑娘去宫中了。”

宝玉有些诧异:“林哥哥身边就没放姑娘服侍吗?”

砚台跟了林灿好些年了,他的反应比宝玉还要诧异:“为什么要放姑娘服侍呢?这些年我家公子的起居都是在下安排的,公子一直都觉得挺好的呀。”

听了砚台这话,宝玉想起光自己都有十来口子丫头婆子服侍着,房里更是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大丫头照顾他的起居,不自觉脸红了。

回头宝玉就跟王夫人闹了一场,要将屋里的丫头们全部换成小厮。王夫人儿啊,乖啊地苦劝一番,最终达成妥协。留下四个大丫头,但只在外间照应,再不进屋里了。

府内等人皆不知宝玉转变的缘由,只当他痴病又犯,故而也遂了他的愿。

*

隔年春闱,窗户君,窦瑾,喜提三甲第十,任职应天府。

窦瑾一上任,就撞到一起人命官司。

两家同买一婢女,出了命案。原来是个拐子,将拐来的姑娘同时卖了冯家和薛家。拐子得了两家的银子,导致薛、冯两家的公子争执不下。

那薛家是金陵一霸,倚财仗势,无恶不作。此番,那薛家公子薛蟠,率豪奴生生将那冯家公子给打死了。冯家告了一年多的状,竟无人做主。

窦瑾听此,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还有没有王法了?”

却见案边的门子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窦瑾便知此事有蹊跷,压后审问。

那门子道:“听老爷口音,是京都人氏。可知本地的护官符?”

窦瑾出身官宦世家,到他爹这代虽只领了个闲职,但自小耳濡目染,也颇知官场。“你讲。”

那门子递给窦瑾一张手抄的“护官符”,上面写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窦瑾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早知贾、史、薛、王,这四大家族,盘根错节,扶持遮饰。现在窦瑾自己当了地方官,没想到这四大家族如此猖狂。

门子道:“这争婢女的薛家公子,便出是“珍珠如土金如雪”的薛家。”

窦瑾骂道:“这腌臜泼才,仗着祖上财产和人脉,坏事做尽,就不信本官治不了他!”

门子见那新上任的官老爷,不过就是个刚出学府的少年,冷笑一声,道:“那冯家公子,自幼父母双亡,又无兄弟,他一人守着薄产过日子。眼下告状的,是冯公子的远房亲戚,为的不过是些银钱罢了…… 老爷又何必为了这事儿,得罪薛家?

那薛家和贾家有亲。贾家和林家又有亲。据说老爷和那林家大爷有旧,是不是……”

竟然这都打听到了!窦瑾惊叹着这门子消息的灵通。

林灿。窦瑾心中默念着昔日在国子监里,坐他正后方的同窗的名字。

他上任之前,几个国子监旧日的同窗一道喝了酒。林灿,现在是刑部侍郎。

那日醉酒,彼此猜拳输了的,就要说最心底的话。轮到林灿时,都以为他要说出他最大的心愿是当驸马,谁知,林灿却说,他想看一个太平天下。

窦瑾毫不犹豫地发签公人,缉拿人犯薛蟠。

这边官差拿人,那头窦瑾连夜回了京都,去看望林灿。

既然事情和林家有着千丝百缕的关联,至少要让林灿知道一声。

深夜老友来访,林灿还未休息,桌上还累着案牍。

得知窦瑾来意后,林灿放下一句:“秉公办理,依法执行。”

窦瑾便放心而去。

*

薛家大郎薛蟠,被判了秋后问斩。薛姨妈一家哭哭啼啼走进了荣国府。

薛蟠的母亲薛姨妈,对王夫人哭诉道:“蟠儿也是一时失手,打杀了个人。那应天府尹是个新来的,油盐不进。姐姐,蟠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妹妹我也活不下去了。”

王夫人好言相劝道:“妹妹且保重身体,你姐夫自会去走走。”

回头王夫人就收到了贾政的大眼瞪小眼。

林灿在刑部,且和那应天府尹有旧,若林家哥儿真的能找得动,这会儿人家就给信了。

王夫人悔不当初,为什么鬼迷心窍一般,要去拿捏林家的丫头,这会儿要求人帮忙了,倒是惦记上了。

夫君是指望不上了。

薛姨妈每日以泪洗面,王夫人也整日陪着其,跟着寝食难安。

宝玉见状,想着自己跟林家哥哥还能说上几句话,便自个儿带上小厮茗烟,去了林府。

来接待宝玉的依旧是林哥哥的书童砚台。

最近发生的事情,林灿并未瞒砚台,因为平日需要砚台帮忙挡一下来找关系的人。

砚台得知,薛家的大傻子公子,和人争婢女,弄了人命。案子落在应天府,却也经过刑部。薛家和贾家有姻亲,而贾家和林家又有姻亲。

这些天,好些人明里暗里都为这事拿着东西找公子,当然,统统都被砚台挡门外了。

至于宝玉,是林家的常客,往日都是来府里坐到等林灿回来,哥俩儿聊几句,便回去了。有时候公子回得太晚,那宝玉也就自个儿玩一会儿,就回去了。因此,砚台不认为宝玉是公子让挡门外的人。

谁知,那宝玉今日格外着急,坐立不安地在府里转来转去,时不时就问林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直到月上三杆,砚台估摸着公子只怕要在刑部过夜了,就来劝宝玉快回去,莫让家里等急了。

宝玉还说再坐坐,砚台心中便有数了。他问宝玉:“宝二哥哥可是为了薛家公子的事?”

宝玉忙道:“正是正是。砚台哥哥不知道,薛大哥的母亲,我家薛姨妈,眼睛都哭肿了。”他叹了一口气,继续道:“薛姨妈只有薛大哥这么一个儿子,若薛大哥没了,薛姨妈下半辈子,要怎么过?我想求求林哥哥,帮帮薛姨妈。”

砚台寻思着,着薛家的烂事,到扯得贾家公子为其废寝忘食了。可是,他又觉得这位宝二公子还是心地善良的,只是没个人引导罢了。砚台便问:“请问那薛家公子姓什么?”

宝玉愣了一下,道:“薛家公子,当然姓薛。”

砚台又问:“请问宝二哥哥又姓什么?”

宝玉道:“我当然姓贾啊。”

砚台接着问:“那请问我家公子姓什么?”

宝玉更是讶异了:“林哥哥当然姓林了。”

砚台笑了笑:“这不就对了。薛家的烂事,干贾家和林家什么事?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谁家都保不齐出稀烂亲戚。可不能让薛家的老鼠屎坏了贾家和林家的粥哇。宝二哥哥,你说砚台说得对不对?”

是这个理儿。宝玉恍然大悟,便带着茗烟回家去了。

刑部侍郎,隋朝,从五品;明朝,三品;清朝,从二品。

本文架空,林哥哥现在是四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