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 第16章 若无法可依,唯抑强扶弱而已

五月初五,端午节。

这就是房州通判找她来的原因。

“虽不能让九郎你出衙门到街上去,但终究是过节,应当好好顺从一下节日习俗。”

于是便有通判家中婢女二话不说,笑着要拉陆安,带她去沐浴。

陆安还不好推辞,端午浴兰汤是从战国就开始的习俗,用兰草等药草煎水泡澡,祛除邪气。

只能以不习惯有人伺候为由,让婢女出房间。

回过头来看着房中那个已经放了大半桶热水,水汽在上方颤颤悠悠蒸腾的浴桶,陆安叹了口气,伸手解下头巾,乌发滚滚而落。

从她走上女扮男装考科举这条道路起,往后相似的经历肯定不少。

上官宴请你,你去其家中,住宿时人家总要提供热水沐浴吧。

友人请你外出游学,你总不能天天不洗澡吧。

哪怕不洗澡,去人家家里,人家热情招待你,婢女端着汤往你面前俏生生一站,说:“婢为郎君洗足。”那你总不能说:我习惯不洗脚上床睡觉吧,

当然,这么说也行——只要你不怕成为同僚口中的谈资。

她现在只能从微弱起,就给周围人树立一个印象,那就是——陆九郎洗澡沐浴不爱旁人伺候。

陆安褪去衣物,进了浴桶,濛濛乳白将她的身影笼罩得模模糊糊,水面上漂浮着兰草的花与叶,以及其他香草植物,她仔仔细细洗了个热水澡,又将头发也洗了,换上婢女提前准备好的葛衣,便喊人进来为她擦拭头发。

两名婢女捧着皂角木梳和柔软的棉布推门进来,而后便是忍不住低呼一声:“呀!”

眼前刚出浴的郎君真俊呀,长发未束,薄衫浅笑。

“劳烦了。”

说的话也像碎玉那般好听。

可谓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婢女面色一红,一左一右上前,一个为她擦拭湿发,另一个仔细着将头发梳拢,待发丝稍干,便取来一旁的头巾,重新为她束发。

等这一系列事情做完了,正好赶上房州通判用饭。他人很节俭,一碗鸡丝汤面,甜包子咸包子各两个竟也足够了,陆安来了,也只是多添一碗面,一份包子的事。

房州通判见着陆安,便是眼睛一亮:“九郎真真是风采过人。”

又将手边端午扇递给她:“祖宗规矩,持端午扇,驱暑毒、祈福瑞。”

陆安接过端午扇:“谢大人。”

郎君手中多出一柄折扇,那姿态更添雅致风流了。

房州通判十分懊恼自己家里没有女儿,不然高低要老着脸皮问陆安,有没有兴趣给他当女婿。

“先吃面吧。”此刻,他只能如此遗憾地说。

等面吃完了,房州通判竟还拿出千钱赠与她:“我瞧你那纸张快用完了,练字是水磨功夫,荒废不得,你既然叫我一声大人,唤我一句长辈,这钱你可得收了。”

陆安惊愕地看着房州通判。

一听这话,她立刻就猜到了对方早已知晓她偷跑的事,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猜出来后,陆安不见任何不安,照样起身,拱手作揖:“长者赐,不敢辞。”

却是半点不提自己偷跑的事。

房州通判瞪眼看着陆安,陆安也静静回望着房州通判,一双眼睛黑玉似的亮。

对视了二三息,房州通判突兀地指着陆安,大笑出声:“有意思,哈哈哈,实在有意思,不错不错,就该如此!”

陆安微微笑着,仿若君子谦谦。

——无论如何,不管对方是真猜到还是诈她,她都绝不会先一步承认。

房州通判看她一眼,和她说:“最近你好好待在衙门里,如果不是我和知州带你出去,你便不要出门了,切莫将把柄遗漏给旁人。”

陆安点头应是。

房州通判又问:“你可曾了解过律法?”

陆安道:“暂未涉猎。”

房州通判听了这话,沉吟片刻,道:“本朝进士会试律义与断案,明日本官会在衙上断案,你便旁听吧。”

陆安一喜:“谢大人。”

*

薪朝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一共庆祝五日,但官员放假只放一天。五月初二时,衙门又开门了。

陆九郎一身葛衣,腰间丝绦扎束,往州院一站,显得这阴暗地儿都亮堂了起来。

房州通判今日受理的第一个诉状,乃是父母溺婴事件。

当案件送到房州通判这个首席法官这里的时候,一系列证人证词证物,嫌犯供词以及仵作相关检验,都已经经过一次庭审,收集完毕了。法司也给出了犯人触犯的刑法条例,依法该判什么刑罚。房州通判只需要看一遍判决书,决定是否定判就可以了。

房州通判依照流程,向被告到州院那对父母宣读判词:“依本朝律例,故杀子孙,徒二年,是否服判?”

若他们说不服判,坚持有冤要伸,那不论证据有多明显,都是需要由新的推勘官重新审理这个案件,重来一遍之前的司法程序。

好在这对父母不是那种滚刀肉,本来被告之后就吓破胆了,他们并不知晓这事犯法,如今一路经过取证、庭审、判决一系列流程,只敢呆在庭下瑟瑟颤抖,被一问是否服判,便抖着嗓子说:“服、服判……”

陆安站在一旁,手里还有房州通判给她提供的笔和竹简,方便她拿在手上作些许记录。

‘故杀子孙徒二年’——陆安将这条律法记了下来。又将司法过程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是第二个诉状。

是丈夫状告妻弟,言妻子父母皆亡后,妻弟不肯分家产与妻子。

对此,房州通判肯定的判决是:“本朝律例,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随后将遗产重新分配,儿子得两份,女儿得一份。

再然后,命人打了这家女婿几棍子。因为他作为女婿,去窥伺妻家财产。纵然事出有因,但也需要小惩,以儆效尤。

‘女合得男之半’——陆安又把这条法律规定记了下来。

并且深深感慨:一直以为古代女性是没有继承权的,现在看来,至少薪朝(宋朝)还是能拿到三分之一的财产的。

到了第三个诉状。

这是另一位丈夫,他状告自己妻子不贞,理由是他外出经商两年里,只在五个月前归家过一次,然后五个月后,妻子居然产子了。

这本该是一目了然的判决,但是让陆安诧异的是,房州通判拿到判决书时,竟是沉吟不断。

他问负责审理犯罪事实的推勘官:“只有这一处证据?并未寻到奸夫,也未曾目睹和奸之景?”

推勘官拱手回:“是。”

房州通判听了之后,竟是对堂下丈夫说:“常人确是怀妊十月、九月,然而世间也有异事,非常理能断。”

然后引经据典,从老子托于李母胞中七十二年,说到华胥妊十六月,生伏羲于成纪,再有钩弋夫人怀昭帝十四月乃生,还说黄牛羌人就常有怀孕六月就生的……一应奇异月份生子,足足列了十三个例子,使底下商人听得一愣一愣:“所以,我妻子不是与人和奸,而是我儿子天生神异?”

房州通判抚须颔首。

陆安一脸懵逼。

然后商人就高高兴兴接受这个判决,携妻带子归家了。

陆安更懵逼了。

待到一天断案结束后,她人还带着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房州通判看向她,问:“九郎初逢断案,感觉如何?”

陆安欲言又止。

房州通判见她模样,稍一思索,便笑了:“可是对‘怀妊五月产子’这个案件判决有所疑虑?”

陆安点了点头,在房州通判鼓励的眼神下,斟酌着词汇表示:“大人所举非常例生子,皆是神鬼之说,或是奇闻异事,真实性存疑,为何会判处妇人怀妊五月产子无有疑虑?”

房州通判笑道:“那些确实是神鬼之说,虚幻之言,无法取信于人。”

陆安:“那……”

房州通判反问她:“可是,九郎你能肯定世间一定没有妇人五月产子么?”

陆安:“……”

她当然能确定,根据科学依据,五个月,胎儿身上的器官才刚开始发育,肺部更是不具备基础呼吸功能,能产什么。

但是,这里是古代,古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还以为胎儿在母腹一开始就是有型的。

“大人的意思是……既然证据不足,又无法确定此子必然不是商人之子,便不能武断决定妇人与人通奸?”

房州通判赞道:“孺子可教也。”

他细细地给陆安分析:“法是法,情是情,法不外乎人情。若我判定妇人之子非是商人骨肉,那这妇人遭遇如何,想来九郎应该清楚。”

“其会被丈夫休弃,周遭乡亲会视妇人为不贞之妇,对她多有唾弃,其子也会成为奸生子,自小多受歧视。”

房州通判缓缓说出来:“然而并没有严实证据证明妇人真的与外人通奸过,怎能令她凭空受此折难呢?”

——万一,其实不是和奸,是被(逼)(奸),但不敢告诉丈夫呢。

你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更甚至,在古人眼里,五月产子是有那么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的。

陆安已然明了。

这是独属于儒家的决狱方法。情中有法,法中见情。

若是法家来判定,那绝对不会以这样的方法。

先不说“神道设教”本就是儒家的东西,只说法家历来信奉珍惜自己性命的人算不得好人,需要被教育,根据韩非子的说法,在法家眼里,真正应该受到的嘉奖人是:能为官府去死的人、见识短浅服从权力的人、除了种地没别的本领的人、没有智慧逆来顺受的人、不敢反抗只懂尊上的人、给官府充当耳目的人。

生下父不详之子的妇人,不符合以上几种,更符合“珍惜自己性命的人”。因为她生下父不详之子后,没有对自己作出相应惩罚。

陆安上辈子在少年时,正逢社会尊法踩儒,她便也受到影响,觉得儒家不是个好东西,但当她心生好奇,去看了法家代表的《五蠹》《六反》《商君书》后,她就发现……法家和现代法治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如果儒家是希望百姓能够当个顺民,那至少还是个人,但如果让法家掌权,百姓连人都不是了,而是一匹匹牛马,吃草产奶,无论如何被压榨也只像牛马一样,甩甩尾巴,低头愚从。

房州通判看着陆安面上沉思之色,露出欣慰的笑容,问她:“若是九郎,当如何断案?”

陆安思索片刻,用了海瑞《治安疏》里的话:“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房州通判完全没想到陆安能总结出这样一番话,他的心一下子就疯狂跳动起来了,但他没有一下子就大声夸耀,生怕惊扰了眼前人,只是很小心,很小声地,谨慎地去问:“为何如此?”

陆安又开始思索了,她想得很慢——刑法不在她的专业范围。但房州通判很有耐心,他连呼吸都屏住了,只静静看着陆安,眸光微亮。

“唔,因为……法……”陆安顿了一下,脸上倏忽浮现笑容。

她已知在古代,要如何行法了:“若无法可依,唯抑强扶弱而已!”

“好!”房州通判扬高了声音,已是迫不及待将这一句“好”送出。

他看着陆安的目光,是在看珍珠,是在看璞玉,是在看天下百姓,又将迎来一位父母官。

陆安却是长揖到地:“今日,安多谢大人教导之恩。”

如果不是房州通判毫不藏私,带她到公堂上,事后还帮她解析,她许多事情上是不知真意的。恐怕要多跌几次跟头才能晓得一些道理。

陆安是真的很感谢能遇上这样一位赏识她的长辈,为她保驾护航。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

故杀子孙,徒二年

——《上鄂州太守朱康叔(寿昌)书》

*

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户令》

*

关于文中怀孕五个月生子,被判无罪这事,参考自《折狱龟鉴补》里面的“怀妊二年”一案。

*

能为官府去死的人、见识短浅服从权力的人、除了种地没别的本领的人、没有智慧逆来顺受的人、不敢反抗只懂尊上的人、给官府充当耳目的人。

——《经纬度丛书·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

【韩非子认为有六种人需要被教育。

这六种人是:畏死远难之人、学道立方之人、游居厚养之人、语曲牟知之人、行剑攻杀之人、活贼匿奸之人。】

【若仅从“畏死远难”等词语来看,上述六种人似乎算不得好人。但要注意的是,“畏死远难”等字眼只是韩非子个人的价值判断。为了让统治者更方便地分辨出这六种人,韩非子在文章中还写下了普通百姓对这六种人的看法。在百姓的眼中,他们依次是:贵生之士(珍惜自己性命的人)、文学之士(追求学问的人)、有能之士(相当于能出门远游、在外谋生的人)、辩智之士(相当于能用智力、口才谋生的人)、磏勇之士(相当于能提剑杀人的人)、任誉之士(敢违逆朝廷禁令,收容犯人的人)。】

【有六种人必须得到奖赏、表彰,要树为模范。

这六种人是:赴险殉诚之人、寡闻从令之人、力作而食之人、嘉厚纯粹之人、重命畏事之人、挫贼遏奸之人。】

【若仅从“赴险殉诚”等词语来看,上述六种人似乎都是极好的人。但要注意的是,“赴险殉诚”等字眼也只是韩非子个人的价值判断。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普通百姓对这六种人的看法依次是:失计之民(只知道为官府去死的蠢人)、朴陋之民(见识短浅,服从权力的愚民)、寡能之民(除了种地没别的本领的人)、愚戆之民(没有智慧,逆来顺受的人)、怯慑之民(不敢反抗,只懂尊上的人)、谄谗之民(给官府充当耳目的人)。】

*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治安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若无法可依,唯抑强扶弱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