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 > 第11章 番外:常氏东珠重归、明珠归还,牵引往后岁月[番外]

继元八年未出十五,宫内传旨。纯妃胎像不稳,需经验丰富的南夫人陪产。

南夫人原本称病推了一次,后宫里随着纯妃的尚姑姑亲传纯妃旨意,只一句话悄附在南夫人耳边说的,并无第三人知。南夫人听后即刻起身,随轿进宫,所用物件一概未拿。其后再未出宫,直至纯贵妃平安诞下皇子。

期间雁南大人生怕降生不顺,迁怒沐秋,几次找机会劝解寻沐秋出来,沐秋均推拒。雁南问:“你与纯妃娘娘不是不睦吗?从前都是演给旁人看的?”

南夫人只答:“是真的。可如今的纯妃太像小姐了!我宁愿陪她度过难关。哪怕自己不得善报,也不想再弄丢小姐一次。”说完那行清泪又滑下脸庞。

从此雁南再不过问。

继元八年二月十八,纯妃诞下皇七子。

皇子诞生后便送至慈安宫亲由太后抚养,纯妃依旧闭门不出。

直至秋日纯妃陪着太后去了京郊胧明庵请愿,南夫人亦是陪侍在侧,传闻为讨太后欢心,南夫人在京郊移种百亩万寿菊,盛况美艳。再回宫时,纯妃亦康复如初,脾性比之才入宫之时更加温顺。听闻夜间无人处,便称皇上为夫君。皇上也头次带着妃嫔入承元殿内。

太后白日抚养幼子逗趣之余,又见纯妃乖觉日日请安于前,忽得准予皇上再行册封。

得了太后懿旨,即刻宣礼部安排吉日。

雁南也因日前伴驾有功,于仕途停滞几年之后再得晋封,一跃成为御前侍卫统领。都知这除非陛下亲属,必是极其亲近之人。甚至整个宫廷侍卫尽归统率。在中宫之处特开个院赐给雁南夫妇,让他们能时常团聚。连上西知都忍不住同雁南道喜,临走还不忘调笑,“雁南兄兼得了。”

继元八年九月十七,纯妃册封为贵妃,礼部登记造册,授金册金印。陛下特旨:摄六宫事宜。位同副后。

至此常氏终掌后宫。

*

永安国公爷立于城头眺望远方。

一小兵自下跑上城楼:“禀国公爷,京城来人啦。陛下派的传信使,请您回府。”

永安国公爷沉下脸来,不善的说:“哼,又相中我常家谁了。”

小兵说:“这次不大一样,来的这几位都带着大兜帽,捂得严实。面上竟还罩着黑纱。显是不想叫人发现身份。”

“报国公爷。”一声高呼,另一人跑上急道:“来的信使,在咱们府中自裁了。几十人同时,好骇人。”

国公爷略有惊异,心道:这般死侍而来,难不成要同南国开战吗?

“还余下一人。似也有些吓到一般。”

“去瞧瞧吧。”国公爷安排城楼众人后才行回府。

进到院中,血迹明晰。四散各处,还有几道明显拖走的血痕。帅府府丁才叫一声,还未等说话,便被国公爷抬手制止。

国公爷目光全被院中女子吸引。虽隐在兜帽之中,却是有种莫名熟悉之感。

“信使随我来。”

进到书房中,见信使无措。国公爷问:“旨呢?口谕?”

信使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

国公爷接过,仍是打量。还未开信便说:“若是没领死命,便喝口茶压压惊。”见信使只坐下未喝,只以为怕现了容貌不想喝罢了。

走开两步再瞧手中书信,上写:伯谦亲启。

信口被粘死,只得从上撕开。

内里三张信纸折在一起。

第一张皇帝笔迹,上写:

不知伯谦兄安好?

久未如此称呼。还真恍如隔世之感。

多年匆匆而过,吾深觉当年之错。

当年一时行差踏错,致多年不断修补。深憾当年之过。

国公爷看到此冷哼一声,继续向信纸左侧看去。

此次,勿需割袍断义批匾离走。

古言是覆水难收,时光无倒流,但如今舛错之处已改。望兄能知。东珠已归,明珠当返。在此“完璧归赵”,虽非同年即时,却也是二九年华。却望其隐于南境,再不复出。

如今太子降世,举国欢庆,愿再添一喜,虽不能昭之于众,却能心下欢愉。

国公爷瞧完扯到余下两张信纸之后,口中不禁念叨:“什么玩意。”

第二张,却是一张户籍凭证。

上写:平川白氏女。

附字写:一脉早亡,过继于白浅桃永安公国夫妇一脉为女。

还有很多早年间便过时的几位德高耆老签字画押作证。

“你......”国公爷看向信使,迟疑着措辞不知如何开口。心想这是给了此女名门贵女身份却要困于南境,意义何在?

信使摘下兜帽,扯下面上半遮黑纱道:“爹爹。”

“你......你,不是。”国公爷惊讶不止。

“此刻宫中并非女儿,是姑姑。陛下开始是待女儿极好,万千圣宠加身,女儿也险些眯眼,爹爹还是先看信吧。”

“什么姑姑?你亲眼瞧见了?”国公爷眼中似有些晶莹。

“是。女儿亲眼见了。还活着。爹爹还是先看信吧。”

第三张。上写:

抱歉。

抱歉。

便不言不好了。以免这页纸被扣下,无法递到长兄手中。兄长曾立誓再不入京,我也在宫中无法出。只怕此生无以得见。既知安便好。

当年知小辈入宫,无以相送,虽手工不济,也制衣一件。

听雁南夫妇学了当年兄长闯府之事,遗憾当年蓝衣未送出,如今粉衣尚还可。便缝制我最喜的夹竹桃花枝模样吧。身子弱,不大出门,都险些忘记了模样,只得似像非像。遥想之下,还是娘当年给我缝的好。

以子交换,万分抱歉。顶小辈之名实非得已。再道抱歉。

附一简言。秋来骤见百亩万寿菊甚美,也有些生念。特在胧明庵为兄长求了一签,念生居士特解:兰陵王之貌需隐,不可多言否杀身之祸。望兄长皆安。

署名:小妹敬上

国公爷囫囵看完复又细看一遍。疾步朝门口去,却又道:“你在此,哪都不要去。”出门后反手挂锁书房,这才疾步朝着里院而去,手中紧握着书信,便到曾经常苒所居之房,拉出樟木大箱翻找其中。

国公夫人闻声过来问道:“国公爷这是做何?”反手关上房门又问,“夫君这是为何?”

国公爷并未理会,只把其中衣衫统统拽出,扬在地上。

“夫君不是自来说要好好养护吗?这......”国公夫人一一捡起在地上的衣裳,叠好放在圆桌之上。

国公爷终找到一桃粉之衫,甚小。似是小女孩身量才能穿上。保养得宜,连其上金线都未松脱。拿在手中回身,见圆桌上都是衣衫,一把便扒到地上。国公夫人才叠好放置如此,眼下见此也有些生气。但看国公爷那般神情,伏在桌上以衣裳花纹瞧着手中书信,不禁想凑过去瞧。

“去。浅桃,把柜上收着的那些字,给我拿来两幅。”

“要什么呀?”国公夫人朝着桌边而去。

“都成。随意拿几幅来。”

国公夫人再回到身边时,国公爷却是把手中信纸递了过去,“你既通诗书研习几家字痕,你瞧瞧,是否一人所写。”

“这,什么意思呀?”

“你先分辩,再说,快。”国公爷未答只一味催促。

国公夫人匆匆看完,才细细比对。“确是极像。也不敢说就是一人。这落款,莫非是你在京的庶妹?可她不也早嫁人了吗?”看向国公爷,却见他竟落下一泪,不知何事,思量之时看到国公爷手中户籍纸页。

国公爷面上笑意深沉,抬手抹掉眼角的泪。拉着国公夫人去了前头书房。

两人进门又即刻关门。

“娘!”信使见白浅桃来,放下茶盏冲进她怀。

“念儿?”国公夫人惊讶更甚。

国公爷道:“日后有的是机会呢。”

“夫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国公夫人问。

国公爷答:“你放才不是看了吗?那是,我小妹写的。不是若儿。是......”

“她不是?”国公夫人迟疑接口说,却也未说出。

“姑姑还在呢。”念睿接口。“我亲眼瞧见了。那时我......那时太后身子大好,陛下夸我有功,带我出宫游玩,我真真在京郊一宅院中见到了姑母。姑母虽消瘦却依旧容颜姣好。我去时,姑母已身怀有孕,稍有些显怀。陛下想让姑母进宫养胎。姑母不愿,说我大好年华不想我被囚在院,几句话便得陛下旨意,只要姑母愿往,那诞下皇嗣之时,无论男女,皆放我回来。”

“你当谢你姑母,大恩。救你性命。且让你可自由之身,自行婚配。”国公爷说着,见自家夫人不解,再道,“虽不知当年为何传出她死讯,但想必一直大隐于世,几年前陛下定要召你入宫,必是为你这几分相似容貌。借你姓名,还她自由,重现于世。”

“这般说来,原是要囚念儿终生在外?”国公夫人面现愁苦。

国公爷咬了咬牙后从牙缝中挤出几句话:“斗胆揣测,囚还算好,只怕,不能成活。”

常念睿点头。

国公爷呼出口气,又说:“她在外洞悉,知你危险。你能在宫为所欲为,定是还未安排妥当,到时准备充分,陛下先杀你,再威逼她服从,才是陛下的中策。就算她不应,你也无法活,不光不能救你,只怕白白失你性命。”见家妻神情,又道,“陛下下策,恐怕便是待家里的小三、小五成年,也会被召宫中,再寻一相似之人,再替。如此苒儿更加不愿。所以,苒儿其招出险,食了猛药,强怀身孕。生死一间,所以才会多次传出她几次病危。想必真是险之又险。”

白浅桃将信将疑,拿过国公爷手中三张信纸。

国公爷再说:“就按信上所言,浅桃,你安排好义女,交代诸人后,去找匠师,给我打一面具吧。”

“这,什么面具?哪写着呢?”白浅桃拿着信纸接连翻找。

“常家军设暗语前,我们兄妹三人常玩的玩意。苒儿并没有极爱的花,但记得少时娘给她制过一件夹竹桃纹饰的衣裳,其上花纹正是当年暗语的雏形。我生怕看错,去找了对应,却是真。需打乱了字,重组。”国公爷拿过书信其中一页,一一指着其中几处字。“加之,年前南国新帝登基,册封新丞,打进南国之人传信来说,新丞是新帝谋臣,多年来辅新帝有功,如今登阁拜相自没什么,只他面容清俊,竟传同我有几份像。我若不隐,只怕是他不能活。”

“就这几个分开的字?您便信了?”国公夫人问。

国公爷未答却问向常念睿:“信你可看过?信中提到的粉衣,你可带回了?”

“不曾,我身上被搜了几遍,一线头也无。”常念睿回。

“那便对了。你再说,为何我之前问你,你却让我先看信?”

“来送信传旨的小北姑姑,哦,就是如今跟在姑母身边的尚姑姑说,姑母特嘱咐了她几遍,定要您先看信,再听我言,否则极易乱了思路。”

国公爷重重点头,不禁夸道:“真是聪明丫头。知若是陛下信在前,我知你回定要问上一问,哪还有空细细琢磨下来。”

“夫君。这信......当真说了你之前提到的那些事?”国公夫人仍面有怀疑。

“我给你解释。陛下这先是感慨一下我俩少年情谊,又说他当年事非得已已知错。如今苒儿回宫,念儿归还回来。让我定要守护南境,别耍脾气。没什么有用的。”说完便连着户籍放到了桌上,才举起常苒那信纸,三人聚到一处。国公爷才说,“这张纸上,能写的字数有限,她定是思了又思,不会浪费一字。所以定有暗语,又一时让陛下瞧不出。我眼下瞧见的,还有几事。”

“其一、陛下待她好,又不好。像念儿说的,极盛荣耀宠爱,却没有自由。若显心思便更被限制。多年来就算传回来仍在世的消息,只怕也十分隐晦,所以我都没明白。她孤掌难鸣,所以一直无法脱身。”

“其二、她如今这般境地,已无法回来,我不能进京去同她相认,是明。实则先点一下不止是她被困。结合后面,便是说常芜当年也是被迫离开。”

“其三、太后之所以同意再晋封,又是她另一手笔。她诓太后出宫,所去又是胧明庵。那百亩万寿菊,光种植就极废心力。是特引太后去见沐秋、沐菊,此番定能想到她的身份。加之皇上宁愿后位空悬,待她多年。不如告诉太后,顺水而为,再则她以子交换,亲子献上太后眼前,既投桃便可能报李。”

常念睿再点了点头接口说:“我自在外,也有宫中消息可闻。听说纯贵妃在内宠冠六宫,铁血手腕宫中诸人无敢不从。尚姑姑说,陛下有意封后,是姑母谏言,不再立后。便让七皇子寄养太后跟前,只待时日,便过继皇后名下。是为嫡子。到时再封太子。眼下放出风,已让早先封了少师的丁大人预备着了。”

国公夫人哑然,继续听国公爷接着往下说:“四、夹竹桃两用,虽说那花纹是夹竹桃避人耳目,却是也指那记猛药,她本就身子孱弱,似像非像,便是生死一瞬,成与不成都是如我当年闯府一般,她如今也只有尽力了。”

国公爷抬头再看一眼常念睿。而后又低头瞧信,“再来,第五。先提了粉衣,制衣,提起我当年那蓝色衣裳、和夹竹桃花枝模样粉衣都是生怕我忘记当年所设的暗语。这般虽说像寻常家事却也点名了却有暗藏。”

“其中,第六、是说当年借我生辰,让娘同我进京认姨母的事,我当时没明白,也没带娘前往。听了沐菊哭诉,我只顾着自己去问他是否真那般。未曾想,还未到,便听噩耗。只顾着问责,后听沐秋,不,雁南夫人说,才知道姨母以自身性命为苒儿复仇,拉高妃下马。这些年再没复宠。没相认,姨母也做那么多事......”国公爷并未说完却摇了摇头。

国公夫人急忙说道:“我们已在平川设了牌位,上了族谱。姨母在天有灵,也算还了姨娘心愿了。莫要悲伤了。”

“嗯。”国公爷一应,接着说:“生念,不远这又有念生,颠倒之下不觉便会多看。那前头,长兄、兄长自也是不同的了。她忽称我长兄,是因还有常芜。那这兄长便指常芜。为什么有生念?因为有人告诉她常芜未死,谁告诉的?雁南夫妇。在哪说的?胧明庵。安叔说过,胧明庵自从沐菊去了,这么多年至少有四拨人一直在外看着。就算政敌,如今新帝登基都几年了,早就稳固了。也不该还在抓错处才对。这,解答了。”说着指着最后。“附一简言,但这言可不短。附,便是让我特意看这。简字,我只能想到如今简太师父子俩。只怕其一便是简府。派去胧明庵做什么?总不会是看着沐菊吧?那定是他们安排芜弟去的,这胧明庵可能恰是一点罢了。另一伙可能就是芜弟的。如此也算四伙齐全。”

常念睿听后摊坐椅上。“南夫人说的对,我比之姑母,差的太远了。这般就算放在我眼前,我都想不到,何况是布局。”

国公爷不做理会,只继续说:“不可多言,可能是说陛下有可能不知道常芜的事,或是自先不知。现在知不知不好说。”

“最后,望兄长皆安。希望我诸事安,也是两位兄长都安。小妹敬上。小妹是独我在家时才这般称她。哪怕旁人在时也只叫她苒儿。因为还有庶妹,比她还小几岁。她特意点名这是她亲自写的,并非沐家姐妹仿写。所以在信上特意点名姐妹二人。如若是她们仿写,便会避讳才对。”

“爹爹。”常念睿忽而开口问,“她们姐妹到底谁是谁?”

“我也不知。我只知当年来送信同我哭诉的应该是沐菊。她随嫁王府所以能学的极像。但沐秋当时也早早回京了。我也拿不准。后随同我出瑞王府的人确实后来进了胧明庵。人虽进了胧明庵,却是没断发,谁知她们姐妹有没有私下换了。对了。”国公爷又看向信,“这解释了,当年城破后,我守城,在南境的沐菊在府中被人掳走,后嫁入京,安叔把消息传来时,我还以为是雁南所为。未承想,有什么干系。只以为沐菊咽不下气,又回瑞王府了。想也是,她自己如何成局。唉。常芜既能回南境带走沐菊,为何不能一见呢。”

“怕你惦念吧。你都已接受他亡故的消息了,若是知道他所去凶险之地,又会挂念不止。”国公夫人安慰着,才看向常念睿说,“念儿,你先去爹娘房中待一会。别让旁人瞧见,娘同你爹爹说两句话就来。”

常念睿起身朝着两人行了一礼,才后退着朝门口而去,门口转身时再次以兜帽遮盖容颜......待关上门后,似在门口停了一停,才朝着内院而去。并未进常衡两人房中,反先走进隔壁常苒房中。

白浅桃随着门关,转头瞧着国公爷似要说话。国公爷却是抬手制止。直到外头常念睿的脚步声已远,才放下手来。

白浅桃急道:“夫君难道没觉得念儿有些......不大对吗?”

国公爷垂下手,仍死死抓着信纸,忽而大笑。“陛下好大一盘局呀。叫我常家不得不效力。家人分崩离析,还得笑应一声,皇恩......浩荡!”

*

继元十二年四月初一,纯贵妃诞下八公主。

继元十六年,一月二十,纯贵妃诞下皇九子。

(天下皆以为纯贵妃会登顶后位。并未。)

继元二十五年,六月初十。颁诏天下,追封发妻萧常氏为孝懿纯皇后。(拟制诏书日期为继元元年。未知缘由,压后未发。宫中遂揣测帝本不慕发妻常氏,然而起居注官记载每年重大节日、生辰。以及皇后生忌、殁诞,帝皆独自宿于承元殿。直到大概继元十年十月之后逐渐改变。)

十日后,即六月二十。开始传出纯贵妃病重的消息,并免了各宫请安。皇上下诏改纯贵妃封号为福。取‘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之意。并让三妃一同管宫中事。宫中皆揣测贵妃惹怒龙颜,养病为假实为囚禁。

同年六月二十四,早入皇族陵寝的皇后棺椁重奉移帝寝。六棺椁之地,入其一。帝亲入地宫临送,三日未出。以孝懿纯皇后神牌,升袝奉先殿。多年一直得蒙圣恩的福贵妃随同此次皇后换陵秘密入葬,除堪比皇后棺椁的极贵棺椁,世人竟不知何时崩世。

雁南陪送入帝陵。刚到山口雁南被留在外,待三日后再被召入内陵时发现陪同入内之人皆已殉葬。且看皇后棺椁保存完好,一丝**也不见。不禁心中也曾感叹上等棺木果真不同,不免深瞧几眼,却看其上牟丁锈痕新起。

离开帝陵时皇上同雁南忽道:“从前是想身边有东、西、南、北四人的。现在仍只你和西知.......你这名,仿佛从开始便许给了南边那一家人似的。”

“陛下何曾不是呢。”雁南回。

归家后,同沐秋提起此次当差时,才发觉贵妃不知何时病逝了。此次竟也草草下葬。不禁大胆揣测是因太子已立,怕其生母多有掣肘。说完再看沐秋却不知她竟默默落泪。雁南才想起近几年来她与贵妃已关系逐近,日前从宫回来时也多有眼中红红一片。问也不说个缘故。雁南不禁打趣道:“不知我死时,夫人你还否有如此多泪。”

沐秋乍然止住泪,抬手便打。

雁南拉住沐秋的手,忽而炸道:“我这次当差真真瞧见东位了。”

沐秋问:“什么东位?”

雁南说:“没听清叫什么。但有个东字。夫人。我有一大胆猜想。东位前些年在哪当差?”

沐秋只顾着悲戚。含糊的回:“夫君听错了吧?东位在东宫,自是陪着太子呢。同小姐在一处的是小北......”

雁南听后似被点醒。从晋为纯妃时,便时常久病不出,且身边新调了一位尚姑姑。年岁极小,又通纯妃脾性,似陪侍多年一般。查尚姑姑往昔,只能查到是偏院熬出来的宫女,具体和谁曾共事过,却都说不出个根系。但早年说法,以上为北!瞧沐秋换衣裳准备安寝,忽问:“是纯妃时还是纯贵妃时?或是为夫的该问,是怀子前还是万寿菊出行后?”

沐秋一愣,系在腰间带子上的玉佩未拿住,连着腰带一同坠地,“平安喜乐”终碎......

......

同年十二月十一。帝薨。

生前拟诏,陵寝布局:朕与孝懿纯皇后并列安置于地宫。其后宫诸人均不得追封皇后。福贵妃列于下左一。另三妃为其后。谨妃高氏不准入妃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番外:常氏东珠重归、明珠归还,牵引往后岁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