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一梦惊长安 > 第68章 多有得罪

一梦惊长安 第68章 多有得罪

作者:啵啵菜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14 04:52:38 来源:文学城

元江

胡连安带着两人从其他渡口坐船到了元江,本以为会像元粟二人说的一样,下船的时候就会有人上来招揽他们,结果都快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出渡口了,都没人搭理他们。

“诶,陈二,怎么没人来招揽我三人呀,莫非那元粟是哄骗我们的?”胡连安有些奇怪的看向身后的两人。

“大人,我们三人既不像二位将军一样身形挺拔,没有他们那般的风姿,又打扮普通,看着也不像大富大贵之人呀,”听着陈二的话,胡连安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头,到处张望了起来,不愧是江南漕运渡口,竟这般热闹。

在他四处张望的时候有一人走了过来,看见那人朝着他们走过来的时候,胡连安还回头对着陈二挑了挑眉。

“你们三人,可是来找活的,这边刚好缺几个力夫,一程两文钱,”等那人说完,胡连安的脸色愈发难看,“你这人,谁告诉你我们来寻活的?”

“就问你三人去还是不去,若不是看见你一直东张西望,就你三人这体子,我还不乐意找你们呢,”那人每说一句话,胡连安脸色更差一分,他承认自己没有二位将军的身姿,可是怎么着也不像劳作的力夫吧,还说他体子不好,甚是过分!陈二一边偷偷瞄胡连安的脸色,一边使劲的咬着下嘴唇不让自己笑出来。

还没等胡连安发作,他们身旁便跑出来一群拿着扁担身强力壮,浑身腱子肉的力夫,每个人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胡连安看了看自己的胳膊,摇摇头,默默的走开了,那牙人也没在跟他们说话。

“大人您为百姓的父母官,靠的又不是力气,是您的过人才智,”陈二看着沉默的胡连安,适时的拍马屁让胡连安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自然知道胡连安的脸色不好不是因为那牙人的话,而是这几日繁琐的事务和二位将军失踪的事情。

“这元江治安挺好,一路走来有不少警巡衙役呢,”胡连安夸赞的说道。

一旁的人突然茅塞顿开的说道,“既然这些警巡随时都在的话,为何我们不去问他们有没有见过二位将军呢,将军他们一行七人,肯定很显眼,而且二位将军不是寻常人,他人见过肯定会些许记忆的。”

“平日里赵滕你钝口拙腮,今日倒是开窍了,”胡连安对着憨笑的赵滕点了点头,便朝着一队正在巡逻的警巡走了过去。

“各位大人,烦请留步,”胡连安点头哈腰的拉住了队伍末尾的一个衙役。

那衙役回头看见三人,满脸不耐烦的问道,“何事?找牙人在另一边,”说完指了另一个方向,把他们当成了寻活的人了。

胡连安也没有生气,而是连比带划的说道,“小的找人,不知几位大人可见过两个身形高大,俊逸非凡的男子带着几个奴仆……”

还没等他说完,警巡的衙役就围了过来,为首的人一脸谨慎的问道,“找他们作甚,你们是何人?”

“回大人,那二位是我家公子,他们来元江补给,没曾想失踪了,家中着急,我三人先来寻二位公子”看到警巡的语气有些不善,胡连安便没把实话说出来。

先前被他们拉住问话的衙役想说什么,被另一个人拉住了,“你们三人跟着我们去衙门登记,等找到了会知会你们,阿树,你先去衙门问一下可见过失踪的那几人,”没等胡连安他们说话,几人就把三人围在了中间,派了一个人先去了衙门,三人被包围着,陈二想说什么被胡连安拉住了衣角。

看着名唤阿树的衙役从热闹的城门跑了进去,自己三人却绕着城墙往另一个方向进城,胡连安有些奇怪,“大人,为何不从城门进去啊,热热闹闹的,小的三人还没见过呢。”

“城中往来商客众多,带着你三人招摇过市,难免会招人猜忌,你们放心,那二位公子一定会替你们找到的,”带路的人似乎是在安慰他们,言语间却冷淡如冰。

三人只好默默的被几人包围着往另一个方向进城,看着稀稀拉拉走过的人都在看着他们,胡连安心里还觉得那警巡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走了许久,才走进衙门,还没走到院内,便听到身后大门关闭的声音,三人回头的时候,围着他们的几人抽出了腰间的刀对着他们,三人立刻紧张的背对背靠了起来。

“你们可知本官是谁,胆敢如此!”胡连安见状,大声呵斥着拿刀对着他们的衙役。

此时屋内传来了声音,“就是知道你们是谁,才这样,多有得罪了,拿下!”

胡连安拿着匕首怒斥道,“岂有此理,竟想杀害朝廷命官!你们……”还没说完,就吸了几口警巡撒在空中的白色粉末,便倒地昏睡了。

“送去湖心岛,多带几个弓箭手,暂时不要让岛里的人出来,知会严掌柜,让他带我的妻儿去瀛洲,”看见三人晕倒在地,屋里的人赶忙吩咐道。

湖心岛

几人正坐在院里穿着用鱼线做的简易的弓,还有在磨石头做石镖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为早日出去做准备。

“少爷,他们,他们,来了”迟台气喘吁吁的说着。

几人听完便跑了出去,一出去就看到了一艘浪船,“船头四人,想必船尾也是四人了,怎么这次来的这么多?”迟昱看着,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语道。

“啊?少爷,怎么人都还没来,你就知道是几个人了?”迟台疑惑的看着迟昱。

“这是江南常用的浪船,江南多深沟和迂回曲折的小溪,这一带叫浪船,旅客都搭乘这种船往来,以代替车马或者步行。人和货物在船里要做到保持两边平衡,否则浪船就会倾斜,因此这种船也叫“天平船”,小些的叫塘船,有一日他们送饭的船便是塘船,”迟昱耐心的说道。

“那岂不是等他们来,我们故意把船弄翻,他们就不得不下来,到时候我们再逼他们带我们出去不就好了吗?”看着迟台一本正经的说着。

迟珩不留情面的说了句,“你可能会活下来,我和阿昱一定没事。”

“唉呀,阿台,我们静观其变吧,他们的船翻了,人也比我们多,而且你在岸边怎么把船弄翻,他们从来不靠近台阶的,而且他们会耍阴招,你忘了前几日尔壹他们想要偷偷拦住他们,又差点被弄瞎眼睛吗,还被蒙汗药迷晕在了水里,要不是将军发现,他们三人就死了,”一人在迟台旁边安慰道。

几人半蹲在屋顶上,看着浪船异常反态的越靠越近,不过唯一不变的是,船上的弓箭手如往常一样,搭起了弓箭,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船稳稳的停在台阶下后,同时跳下来了四人,这时他们才看清,不止八人,前后的弓箭手,船舱里似乎还有人。

船后的两人把船舱里的麻袋抬了出来,随意的丢在了地上,“嘭”重物坠地的声音,“退回去,”陆田好奇的从门口探出头来,被架在脖子上的刀给逼了回去。

“好好好,大人,有话好好说,”陆田说着就退了回去。

几人默默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手持弩箭的衙役一人盯着一个,生怕有什么差池,迟昱他们看着弩箭也心想,自己也不敢动啊,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失手射死了。

搬了三次麻袋以后,一人提下来了三个大大的食盒,把迟昱他们放在门口的食盒提走以后,依旧是四人拿着弩箭警觉的看着他们。

看着浪船慢慢划走,几人拿着制作的武器靠近了地上的麻袋,没有武器的顺手拿起了食盒的盖子。

迟台小心解开麻袋以后就跳到了一边,“胡连安!!”迟昱看着麻袋里的人脸色有些难看,语气也是慢慢的难以置信和无语。

打开麻袋后,袋子里的三人还没醒,几人把他们抬到了院子里,迟台犹疑不决的看着手里的桶和迟昱的眼神,不确定的问了一句,“少爷,真的要泼吗?”

“泼!”

听到迟昱的语气,迟台再也不敢犹豫,果断的把桶里的水泼到了地上三人的身上。

“嘶,”地上的人动了一下,蜷缩在一起,“给我起来!”迟昱踢了一下胡连安的脚,只觉得他有些一根筋,没想到做事如此不过脑子。

胡连安听见声音赶忙用手撑着坐了起来,手脚都被绑着,站在一边的迟台给他解开了,头发还滴着水,有些瑟缩的站在圈中间。

“太阳快下山了,有些寒意了,胡大人衣衫都湿了,去屋内烤一下吧,尔凌,你们几人先去吃饭吧,”迟珩在一旁打圆场道。

赵滕二人被迟台带去了另一边,屋里只剩下了三人,“中郎将,下官也不知道为何他们听说我们来寻您,就把我们迷晕了,”胡连安站在一边有些焦急的解释道。

“元粟二人是怎么说的?”

“他们二人说你们没有按时回来就让他们走,得知二位失踪以后,下官怕画舫暴露,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的元江,在渡口看到了巡逻的警巡,便想问他们有没有见过您,没曾想他们把我们带到了县衙,就迷晕了送到这儿来了,”胡连安一五一十的说道。

迟昱看了一眼胡连安,无奈的摇摇头,“事已至此,我也不能怪你什么,怪我当初没有交代清楚,你就应该多想想,为何我二人带着御龙军也会失踪,算了,同安县的事你都处理好了?”

“没有,事务繁多,才没有及时来寻您,还望中郎将海涵,不过来元江之前已经让人去长安了,也去了江陵。”

“走吧,去吃饭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迟珩适时的打破了屋里沉默冷寂的氛围。

几人做在一起沉默的吃着饭,看见三人默默的叹了口气,如今只有等人来寻他们了。

同安

“你说胡大人三日前已经去寻迟大人他们了?还没有任何消息?”迟鸢语气里满是焦急。

“是的,胡大人说,若县主得了消息来了同安,让小的告诉您,他们从哪儿去的,何时去的。”

“他们三人去的?”

“是,算上脚程,到元江应该有一天了。”

“眼下可有其他事宜需要定夺?”迟鸢虽然着急,但也分得清轻重缓急。

“回县主,佳山百姓听闻后山白骨洞,现在聚集在县衙想要去寻找失踪亲人,一时间有些棘手。”

“让仵作就地验明尸骨,死于何因,死于何时,按照顺序验明,一一登记造册,县衙的百姓让主薄拿失踪百姓卷宗一一核实百姓说的信息,特别是特征,审问山寨里俘虏的匪徒,最好找到有关匪徒,此事难度过大的话,等我们回来,你只用做到安抚百姓就好了,切勿动武,让他们安心,另外,此事不宜扩大,找出是谁说的,先关起来,还有其他事吗?”迟鸢想了一会说道。

“暂时没有了,不过县主,胡大人去元江了,您也要去的话,同安便没有话事人了。”

“我留下来,阿鸢你放心寻二位兄长,我在同安等你回来,”一直沉默的李暄回答道。

迟鸢感激的看着他,赶忙说道,“三皇子殿下,也负责望山事宜,万事皆可由他定夺。”

“多谢阿暄,那我便去元江了,阿暄万事小心,”迟鸢连身上的包袱都没有拿下来,就急急忙忙的交代好这里的事情后就准备走了。

“阿鸢多带些人吧,元江有些奇怪,你兄长他们身经百战也会失踪,”李暄忧愁的说道。

“带太多人进城太过招摇,反而不好,我带三人进城,其他人装作游商,正好运粮食去九江府府衙的漕运船会经过元江,届时我们几人乘船过去,按照元粟所说,那些人错认了,我兄长他们恐怕是被囚禁了,遇害的可能性不大,若是遇害了商贩间消息最为灵通,我们一路来的时候,我都有打听过,除了说元江突然多了警巡抓了几个人,胡大人他们如果去县衙的话无疑就是自投罗网了,”迟鸢的话也在安慰自己,她也不知道为何兄长他们就突然失踪了。

“好,那你就不要经过官府了,直接进城吧,去我外祖父的酒楼,说我母妃的名讳会有人帮你的,”李暄脸上仍是担忧。

“多谢,那我便走了,”迟鸢说着就走了出去,跟着她的三人一身家仆打扮跟在她的后面。

船快靠岸的时候,迟鸢觉得佩剑不妥,便递给了后面的侍卫,又拿了帷帽戴上,包袱也给了侍卫。

船靠岸后站在岸上的纤夫们都翘首以盼的看着,以为会让他们拉纤,没曾想船上只是下来了零零散散的几人,岸上的力夫也在窃窃私语,照理来说,下船采买的大船很少靠岸,都是停在不远处,坐小船到岸边,偌大的漕运船怎么会停下来,又只下来几个人呢。

站在甲板上的负责运粮的人察觉到了奇怪的氛围,便对着迟鸢喊了几声,“小姐,您好好玩,等我们运完货接您回家!程一!保护好小姐!”

迟鸢转身摆摆手,在众人的注视下快步离开,讨论声却此起彼伏,“原来是富商小姐偷偷下船来玩,还以为今日有活了,”“可不是嘛,那么大漕运船,卸货少说也能赚几十文啊。”

本想搭话的迟鸢看着周围打探的目光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小姐,人群里有好多人在看您,您不要和我们走散了,”背着包袱的程一压低了帽檐说道。

“好,”迟鸢也注意到了周围的目光,她反而放慢了脚步,掀开面纱问着挑着担子卖着花生的老人,“老丈,你这花生怎么卖呀?”

“两文钱一碗哦!用香叶煮的呢,”老丈停了下来,热心的掀开了盖着纱布冒着热气的桶,抓了一把塞到了迟鸢手里,又给了其他三人一人一把,“尝尝看,不要钱,小老儿的花生最饱满了,也是这街上味道最好的!吃过的人都会买,那天有个小哥买了十文钱的,说一会过来拿,钱都给了,花生没拿走,我都挑着担子找了他好几天了。”

“老丈,那小哥是不是瘦瘦小小的,比我高一点,笑起来一边有酒窝,手上有一条白色的疤痕,”迟鸢捏开了一个花生,果真很饱满。

“诶,这位小姐不会认识那个小哥吧,那您能把他的花生带给他吗?”老丈说着就要开始用荷叶包花生。

迟鸢赶忙止住他,“老丈,我们买两文钱的,他的花生等他自己来拿,我们家除了他把煮花生当饭吃,就没别人了。”

老丈笑着点头,“好好好,那劳烦小姐您跟小哥说我在渡口等他嘞,小老儿多给您半碗,”说完就麻利的把花生包好了,递给了程一。

程一拿出了两文钱给了老丈,等走远了几步,又弹了两文钱飞在纱布上,老丈看着走远了的四人,感叹道,“可真是遇到一家好人了,那小哥多给两文钱说是待会来拿,这小姐送了半碗还多给了小老儿两文钱。”

“小姐,那买花生的小哥是二位中郎将吗?”

“不是,是迟台,无论在哪儿,遇到卖花生的他一定会买,而且会买很多,买了回去当饭吃,老丈说他都在这儿,想来他们从那日起就没有在渡口出现过,那就还在城里了,”迟鸢说着,从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走进了闹笑声喧天的元江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